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我的第二帝国》 第一章召见俾斯麦(一) 作者:本书首发在起点,在17k小说网驻站发布,同一作者。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正文: 即使遇到狂风暴雨,随时有颠覆的危机,我仍要想得、活得、死得像个国王的样子。头衔只是傻瓜的装饰品,伟人不需要什么,名字就够了;一个君主真正的信仰是他的兴趣和光荣;在我的国家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获得灵魂的安慰。 ——腓特烈大帝(1712年——1786年。在位时将普鲁士推向欧洲强国、普鲁士军事大规模发展、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兼并西里西亚。他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为启蒙运动一大重要人物。死后被冠以“大帝”的称号而被历史铭记) 1888年的德国是热闹的,更是宏伟的。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一向做事严谨的德国人也拿起了工具,开始为自己的祖国修建起一座座现代化工厂、高楼、海港等设施,从西里西亚开采出来的铁矿资源以及从鲁尔地区开采出的优质煤炭都源源不断的运向帝国的工业区,为帝国输送着新鲜的养料和血液。 帝国蒸蒸日上,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德国人礼貌地接受了上帝送给他们的两件礼物: “煤炭”“铁矿” 几乎没有人敢相信这块地方居然盛产煤炭,但却被德国人发现了!上帝似乎为全世界开了一个大玩笑! 凭借着这两大法宝,德国便坚定不移地朝着工业化的道路前进着! 柏林,菩提树下大街…… 威廉和维多利亚一同走在菩提树下大街,两侧的菩提树微微摇动,发出“沙沙沙”的轻吟声,空气中弥漫着浪漫、舒适的气息,总能让人心旷神怡。 此时,威廉正穿着一副看起来比较普通的便装,一旁的维多利亚则是穿着一副比较好看的衣裙,在这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两人显得不太出众。 “亲爱的,您的病情好一些了吗?上帝会保佑您的。” 维多利亚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身穿轻薄的白色衣裙,她紧靠着威廉,温柔地问道。 “维多利亚,我已经好多了,谢谢你的关心。” 淡淡的香水味围绕着威廉,总是让她忍不住多吸几口,对身边的妻子也有了更多的好感。 “恭喜你,威廉,当上帝国的皇帝了,我真替您感到高兴呢!” “是啊……” 威廉望着湛蓝的天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看起来有一些忧郁。 “当上皇帝了,压力也更大了……” 原来,在数天前,威廉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仿佛有人跟他故意开了个玩笑一般,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附身在了一个德国皇室成员的身上。当他醒过来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廉!而他也有了一个新名字: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阿尔伯特·冯·霍亨索伦” 当他还未反应过来,一个重磅消息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头上,这一消息直接让他欲哭无泪。 “你爹驾崩了!” 他的父亲就是腓特烈三世,一个只在位99天就因咽喉癌死去的皇帝。自己的老爹去见上帝他老人家了。 他爹去见了上帝不要紧,但是帝国总要有人主持大局。 于是,威廉就直接被拉上了帝国皇帝的椅子上,在众人的一顿逼逼叨叨之中加冕了德意志帝国皇帝,最让威廉无法忍受的就是众人不知道从哪找到不知道有没有消毒的水撒在了他的身上,搞不好别人还以为这是花露水驱蚊子! 于是,威廉就成为了帝国合法的新一任皇帝,自己的头衔也多了几个,“德意志帝国皇帝”“普鲁士王国国王”…… 刚上任的威廉并没有决定贪图享乐,而是找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独自一人怀疑起了人生。 上辈子,他就是一个大学毕业后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更是三千万老光棍大军的一名普通成员。一次意外中,他穿越到了这里,然后……事情就跟之前解释的一样了。 他本来想贪图享乐了的,再找几个漂亮妹儿讨论人生……但是!目前的国际形式不允许他怎么做!帝国的国民更不允许他怎么做!要是敢天天贪图享乐,第二天他就进墓地了。 目前,德意志帝国才统一十余年,是一个年轻气壮的新生帝国,一切都还在发展中,很多地方都不如那些老牌强国,所以德意志帝国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德意志帝国的成立,直接打破了维持欧洲半个世纪之久的维也纳体系,打破了整个欧洲的平衡,一场更大规模的欧陆战争似乎不可避免,一触即发。 翻开地理书就知道德国为什么需要“居安思危”了。 德意志帝国刚成立时,她的西边是老牌强国法国,东边是有着“欧洲压路机”称号的沙皇俄国,东南边是成立了半个多世纪的奥地利帝国。因此,德意志帝国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就面临着被列强包围的可怕处境。 而德国有处于欧洲的中心地带,是整个欧洲的中心枢纽,其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在当时那个时代,“达尔文主义”盛行,一切弱国随时随地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想要避免被别国灭亡,就需要懂得居安思危;想要成为世界列强,就需要强兵富国。 而德国则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逆境生长的,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做到了一系列那些老牌强国都做不到的事情,并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最终成为真正的世界列强。这一切成就,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因此,威廉绝不能贪图享乐,他决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一方面证明他在这个世界上来过,一方面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做一些贡献,尽可能避免历史上那可怜的结局。 目前是1888年,他还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为一战的到来做好相应的准备。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很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 “敌人从未攻入过本土,但她却被自己人害死了……”   第二章召见俾斯麦(二) 我们的斗争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敌人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要么我们从敌人的尸体上踏过去。 ——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亲爱的维多利亚,你觉得帝国现在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威廉向维多利亚问了一个很特殊的问题,一个皇帝向皇后问的问题,要么是“国家大事难以个人解决”要么是“两者之间的一些私人问题”要么是“王室成员这几天的生活状况”…… “噢,上帝。”维多利亚一愣,他站在原地傻傻的看着威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的嘴巴更是张得几乎可以塞下一颗鸡蛋。 片刻后,她才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陛下,我只是一个女人,我不清楚国内的很多事情,我也无权插手干涉……更不知道帝国还有哪些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很抱歉,希望您能理解。”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浓浓的男权主义社会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女人的权力远远不如男人,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发言权。就拿高等教育来说,截止到1913年为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德国女性也不超过三千人——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贵族女性,千金小姐之类的富豪家庭子女。 这也就是为什么德意志帝国及统一之前的普鲁士王国都几乎没有出现过女性国王的重要因素。 奥地利帝国出现过特蕾莎女王,俄罗斯帝国出现过叶卡提琳娜二世女王,英国出现过维多利亚女王,西班牙出现过伊莎贝拉女王,就连中国都出现过武则天女帝。 但唯独德意志帝国及普鲁士王国从未出现过一任女国王。 说简单点,在他们的眼中,哪怕整个王室的男性继承人都死光了,也轮不到王室女性成员——另可让其它德意志国家的王室成员来继承为国王,都不愿意让自己国家的王室女性成员来即位。 那总结出“除非德意志帝国的男性死完了,才会让女人当国王?”实际上这句话也不对,应该改成这样:“除非整个德意志地区的男性都死光了,才会让女人当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国)的国王。”——这个德意志地区,可比德意志帝国的版图要大得多。 威廉无奈地笑了笑,内心中开始琢磨着一些小想法,脑海中也开始yy起来。 “大德意志坚不可摧,英法俄美都是大便……” “踏平维也纳,在巴黎阅兵,在伦敦看海景……” 这一类想法在一瞬间就充满了威廉的脑海,但所幸的是,威廉并没有疯狂到这种地步,他很快克制一下。他也不是一个疯子,不能用鲁莽来解决事情,鲁莽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威廉必须用理智且合理的手段及方法,才能一步步挽救这个年轻气壮的帝国,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复杂的,更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威廉接下来所下的每一颗棋子,每一步走的路都无比重要,他根本不敢轻举妄动,绝不能因为一颗看似“无用”的棋子而毁了整个局势。 如何将这把“棋”下完,如何吃掉对面的“帅”如何赢取这场“棋赛”都需要威廉他自己精心策划。 纵观整个历史,任何一个伟大的君主都会保持一颗理智的头脑,且对待一切紧张的事情都会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决定对策。而亡国之君,绝大部分都是“贪图享乐”“不理政事”“一意孤行”…… “陛下,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维多利亚见威廉在独自一人思考着,内心思索了一会儿,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能为威廉解愁的人。 “陛下,我向您推荐一个人,他可能可以帮上忙,为您救愁。” “哦?”威廉转过身来,深深地看着维多利亚的眼睛,一双坚定的眼神,很明显她并没有开玩笑。 “那究竟是谁?我现在就去找他。”威廉有些迫不及待,但下一刻,他确被维多利亚无意间尴尬了一场。 “陛下?您怎么着急吗?不是说好了的配我走完一圈菩提树下大街吗?” 维多利亚的这句话一下子让威廉尴尬不已,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脸部更是涨得通红。 “不过,也没关系。”维多利亚似乎也发现了威廉的难堪之处,安慰道:“陛下也有很烦重的事情,我也不强求陛下。” “对了。”维多利亚还未说话,她抬高脚跟,深深地亲吻了威廉一口。片刻后,她笑着说: “奥托·冯·俾斯麦,帝国的现任宰相。您可以找他帮忙,他的确是位不错的宰相呢!” 第三章召见俾斯麦(三) 我来!我见!我征服! ——尤里乌斯·凯撒(古罗马前三巨头之一) 奥托·冯·俾斯麦,促进德意志统一的重要人物之一,为德意志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且是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由此可见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他虽然为德意志帝国鞠躬尽瘁,且功绩丰厚,但他落后的思想也使他无意间在政治等领域上犯下巨大错误。 当德意志帝国成立时,他依然按照普鲁士王国时代的思想来处理政事。而德意志帝国那个无比奇葩的帝国宪法更是由他一首设计的,搞得德意志帝国“帝国不帝国”“联邦不联邦”。表面上德皇统治德意志帝国,实际上就统治普鲁士王国那块,别看帝国议会里普鲁士的票数多,一旦把南德逼急了,南德都敢退出德意志帝国呢! 在外交上,柏林会议期间,他甚至当场出卖了俄国的利益,将俄国大部分战果都瓜分,这直接导致德国跟俄国的关系剧烈下降,逐渐交恶。他尝试过一些手段来挽救俄国跟德国的关系,但保加利亚危机后,德国跟俄国的关系再次恶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与俄国签署了保险条约——但数年后,该条约被威廉二世废除,公开支持奥匈和意大利这两个盟友(及1882年三国同盟) 这只是他犯下的诸多错误之一而已,还有一系列错误呢!他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所酿造出的后果是可怕的!严重的! 资产阶级,贵族,中央党,甚至天主党都对俾斯麦有很大的意见。 而俾斯麦推出的“工人劳动保护法”表面上眷顾了工人阶级,实际上暗藏他意。 说简单点,用非教科书式的解释风格来说:“工人们到死了都拿不到福利金!也只是让他们望梅止渴罢了!” 俾斯麦的负面特点就来了:“奸滑”“贪婪”“思想落后”…… 他的头脑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了,已经算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古董”了。 所以在历史上,俾斯麦被威廉二世炒鱿鱼后,各阶级的反应基本不大,甚至还有点欢喜,这意味着俾斯麦在各阶级的眼中已经是“弊大于利”了。 威廉在前世是经常浏览历史的,且看的多数都是外国历史资料,对部分历史颇有研究,对俾斯麦这个人物也有那么一些了解。 或许威廉会赞扬俾斯麦为帝国做的一切贡献,但他依然会把俾斯麦炒鱿鱼,换一个宰相的。 还是那句话,“俾斯麦老了,跟不上时代的了。” 威廉陪着维多利亚继续在菩提树下大街走了一会儿,在场浏览了勃兰登堡门等历史性建筑后,便与维多利亚一同回到了皇宫。 威廉也换上了比较正统的普鲁士军服,手持皇帝权杖,他自己对着镜子观摩了一番,对“新的自己”很是满意。 至于威廉为什么没有换上华丽的礼服,这个跟历史有点关系了。 18世纪那会儿,欧洲各国王室男性成员一般情况下都还是身穿华丽的礼服去见外人;但到了19世纪,欧洲各国王室男性成员逐渐身穿本国军服来代替礼服,这一不起眼的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各时期各国的君主油画来发现。 至于为什么换成军服,肯定跟当时的国际形式有关联的。 回到主题。 威廉让自己的部下去把俾斯麦请过来后,他本人便开始整理起房间,一旁的女仆看到后主动过来帮忙,但被威廉拒绝。 房间并未凌乱,只是威廉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重新将摆放的沙发、桌子分别调整了一个方向罢了。然后命令女仆端来了几盘点心、水果之类的食物,放在了桌子上。 威廉不清楚那个半截身子入了黄土的俾斯麦还能不能吃点心这类的含高糖食品,也不知道俾斯麦牙齿还在不在,反正威廉是要吃的。 威廉并没有在皇宫内大摇大摆地命人召见俾斯麦,他直接让人请俾斯麦来自己的这间房间,两人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谈一些事情,顺便问一问俾斯麦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岂不美哉? 半个小时后…… “咚咚咚”房门外穿出了一阵敲门声,紧接着传来一位女性的声音: “陛下,俾斯麦宰相已经到了。” 威廉合拢了手上的书本,丢在了一旁,站起身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女仆话音刚落没多久,便传来了威廉的回复声: “门没关拢。你且去吧,让俾斯麦进来就行了,我要跟他交谈一些事情。” “是。”女仆说完,先是朝着门口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离开了这里。 房门从外被打开,满头白发的俾斯麦宰相走了进来,注视着坐在沙发上的那位刚即位没多久的年轻君主,道: “陛下,您久等了。” 第四章召见俾斯麦(四) 我每安排一个空缺就会得罪一百个人,而任职者也不会对我感恩戴德。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威廉眼前出现的老者正是俾斯麦宰相,此时他年过七十,已经算得上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了。 他老了,威廉已经看不到历史上他年轻时的胆魄、勇气和毅力了。再也看不到那个在1848年残酷镇压革命者的“血腥屠夫”了,再也看不到那个在王朝统一战争中大发光彩的“铁血宰相”了。 威廉现在看见的,只不过是一位身子在微微颤抖的可怜老人了。 他的内心不由得寒酸起来,对这位为帝国鞠躬尽瘁的老者怜悯起来。 “陛下?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俾斯麦见威廉似乎在发神,便主动提醒着威廉,示意着他现在该做一些正经的事情了。 “呃……”威廉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他刚向对俾斯麦说什么,但喉咙似乎被什么“卡”住了,迟迟说不出来了。片刻后,他勉强挤出了一句还算能让别人听得进去的话: “没……没。” “但愿吧。”俾斯麦说完,便将话题转入正题中,“陛下,您今天召见我是有什么事吗?在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但说无妨。” “是的。”威廉也不能一直坐着沙发,然后一直被俾斯麦问话,这样很是被动。因此,他站起身来,主动为俾斯麦倒上了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递了过去,这让俾斯麦有些受宠若惊。 一个皇帝,主动向大臣递茶水,这的确是一种罕见的事情。 要么是“大佬给你递茶”要么是“xx叫你进去喝茶”,前者态度好,后者态度也好,但实际意思大不相同。 “我的宰相,这可是来自印度的红茶,口感极佳,您可不要拒绝啊!” “我哪敢拒绝皇帝的茶啊……”俾斯麦心中这样想到,他也只能勉强挤出一些笑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俾斯麦并不是一个外向的人,这一点你看他长相就知道了。有些事情他办事很强,有时候他有很愚蠢,办错事情。 两人勉强交流了一些小事后,才逐渐打破了现场尴尬的气氛,总算将话题进入了正轨。 “我的宰相,今年真是一个糟糕的年份。”威廉假装一脸沮丧,语气低沉,继续道:“我的爷爷去世了,接着我的父亲登基,但没多久,他就死于喉癌——该死的英国医生!是他害死了我的父亲!真是个庸医!” 威廉说着说着脸色涨得通红,双手还在空中挥舞着,一副唑唑逼人的模样,让俾斯麦这个“老实人”真听进去了,还以为威廉现在很愤怒,也很悲伤,将一些悲愤之情撒向了那名英国“庸医”。 威廉说完后,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左手捂着眼睛,同时呼吸声加剧,让俾斯麦更相信威廉这会儿一定“悲伤至极” “陛下……”俾斯麦轻轻拍了拍威廉的后背,“您别伤心了。帝国已经连续失去两名君主了,您可不要伤了身体,帝国可不能失去您呢!” “谢谢,我最值得尊敬的俾斯麦宰相。”威廉很想挤出一点眼泪,骗得这个“老实人”被自己捏着鼻子走。 但是…… “眼泪啊!想要你的事情却不来!”威廉很是郁闷,双眼就是挤不出一点眼泪,威廉现在恨不得找个洋葱切开把自己熏出眼泪呢! 没办法,威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这个套路继续发展,“我如此年轻,便继承了这个帝国的皇位,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在此之前,我只想无忧无虑地陪维多利亚环游整个德国及世界的美丽风景,当个自由自在的‘普通人’。” “但!”威廉突然调高声调,“我现在是皇帝了,我必须肩负这个的责任。就像对待一份工作一般,我必须要认真地对待它——不然,我不配担任这个职位!” 接着,威廉站起身来,在这间不大的房间里绕着走了几圈,在一处角落里停了下来,转过身来注视着俾斯麦。 “我必须要努力!起码要当一名合格的君主,才能驾驶这艘大船,不至于它突然因自己的一些失误而倾覆于大海之中。” “我的祖先,霍亨索伦家族的骄傲……”威廉昂起头颅,看向那副墙上挂着的精致油画,油画上的人物似乎也在注视着威廉,两者互相对视。 “腓特烈大帝……我最崇拜的偶像,没有之一。” 威廉说完,突然大步大步走向俾斯麦,两者距离约2,3步之时,他停了下来,激昂慷慨道: “我不能愧对大帝为普鲁士王国打下来的基础,也不能因德意志的统一而开始骄傲放纵。帝国四周的强国依然在虎视眈眈,法国人更是在摩拳擦掌,随时都窥视莱茵河以西的那片富饶之地。我随时都感觉头上悬着一把刀,那正是法国人为帝国准备的‘礼物’。十几年前的那场战争,我们重创了这群傲慢的杂种,但他们仅用了数年时间便恢复如初,法国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顽固,他们已经将帝国当做了死敌!” “因此!我身为帝国的皇帝,更应当以身作则!用德意志的剑为德意志的犁取得更多的土地!我们要扩军!要生产更多的子弹、炮弹!用帝国的军火武装帝国的军队!我们要打得法国人永远抬不起头来!掠夺他们的财富,毁掉他们的工业设备,让法国人感受的帝国的威严,因帝国而哭泣!将他们最后的一根硬骨也狠狠敲烂!没有任何怜悯和饶恕!” 威廉说着说着,整个人都陷入了疯狂之中。他所说的话,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印入俾斯麦的脑海之中。 “疯狂!”这是俾斯麦现在唯一能说出来的词了! 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人被普鲁士敲断了一根硬骨,向普鲁士赔偿了五十亿法郎。俾斯麦原本以为法国将一蹶不振,国力很难恢复过来。但让他意外的是,法国在几年时间内便还光了这笔巨款,整个法国似乎回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人从上到下都团结一致,共同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希望能在日后与德国再次爆发战争时,可以打赢它。 法国的战争潜力很大!这个国家可是出现过路易十四,拿破仑这类的传奇人物! 至于网上来的“乳法梗”很多都是谣言罢了。 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人攻破过法国首都巴黎,法国人依然坚持抵抗,过了好久法国人才反攻,夺回了巴黎。 1871年,法国巴黎被德军重重包围,内部突然出现巴黎公社起义,最终依然被普军攻占,攻占巴黎之后法国才正式与普鲁士和谈。 威廉似乎意识到自己说的有点过头了,他才“烂尾”总结了一句话: “我鸭梨山大!” 第五章召见俾斯麦(五) 一堆材料不能叫建筑,犹如一群暴民不能叫军队。 ——苏格拉底。 俾斯麦一脸震惊地看着威廉,久久不能说话,眼神中带着几分惊讶,但更多的是嘲讽和傲慢。 片刻后,他换换回过神来,似乎并不重视威廉的身份,他开口冷冷道:“陛下,怒我直言,您先前说的话简直太可笑了。” “我擦?老子说了那么久,你跟我说太可笑了?”威廉对俾斯麦的这个答复很是不满,“傲慢”这个性格特点在俾斯麦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怪不得历史上很多人都对他不满,也跟威廉二世的性格格格不入,两人的关系几乎降到冰冷处,甚至出现了“互怼”的这种让人感觉好笑的事情。 在历史上,之所以威廉二世没有宰了俾斯麦这个傲慢的家伙,很大原因是因为后者的名声和威望太高! 一个在1848年血腥镇压革命者的屠夫,在王朝统一战争中大发光彩的铁血宰相,领导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伟人(在当时俾斯麦没有将奥地利算入德意志地区)…… 其宰相之位、威望、名声和地位岂能是一个刚上位没多久的年轻皇帝能撼动的?虽说德意志帝国皇帝可以任免宰相,但也要有足够的理由啊!没什么理由就踢了人家,对帝国内部消极影响极大,在国际上也有负面影响。 俾斯麦一身都在为普鲁士奉献,但可惜的是他思想还保留在普鲁士王国时代,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发展了。 因此,在历史上俾斯麦是主动辞职的,因为他已经发现皇帝很讨厌他了,也发现自己的确不适合继续担任宰相了,便心灰意冷地辞了职,在一处庄园里安详晚年。 临死前,他税过这样一句话: “在我死后的二十年,威廉的皇位必定不保!” 而他去世是1898年,德皇退位也是1918两者刚好相差二十年。 还未等威廉反应过来,俾斯麦继续说道:“陛下,今天可不是愚人节!您最好马上放弃这个可笑的想法。你不了解法国,更不了解国际形式。我们现在应该保持与俄国人的关系,在外交上孤立法国;而不是疯狂扩军,用武力征服法国人!这是莽夫的行为,是最差的‘好办法’!” 俾斯麦说完,他想了一会儿,加上了一句话: “陛下,如果你请我来就是为了谈这个可笑的事情,那我认为现在就可以结束这场闹剧了!我很忙,告辞!” 事情发展得太突然了!简直出乎威廉的意料! 威廉尝试着说一些话来补救,但效果真的明显吗? “我的宰相,国际形势已经变了!时代也已经变了!”威廉敲了敲桌子,发出了“咚咚咚”的响声,以此来提醒俾斯麦该停下脚步。 “法国人也在寻找它自己的盟友!同时也在积极扩军!法国人还没有被打败!”这句话,让俾斯麦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时代在进步啊!我的宰相先生!”威廉从沙发上站起身来,随后从抽屉里取出了一张卷起来的地图,将它铺开,四角分别用了个杯子压着。 “您看!”威廉示意着俾斯麦过来,他伸出右手指着地图上“德意志帝国”的位置——这是他们自己的国家。 随后,他指向了法国,用一支铅笔在法国的位置上写了个阿拉伯数字“1” “这是法国,离我们仅隔着一条莱茵河。” 接着,威廉在俄罗斯帝国的位置上写了个阿拉伯数字“2”;在美国的位置上写了个“3”;在英国的位置上写了个“4”;在奥匈帝国的位置上写了个“5”……最后分别在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的位置上写了个“6”和“7” “陛下,这有什么含义吗?”俾斯麦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幅地图,对地图上所标记数字的国家并不末世,但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含义?俾斯麦并不知晓。 “宰相先生,这是对帝国最有威胁的国家排行榜!”威廉并不绕口,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表情很是严肃。 “首先,法国对帝国的威胁最大!比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对帝国的威胁还要大!”威廉这么说是没有差错的。首先,自从1871年普法战争过后,普鲁士跟法国已经升级为了“世仇”法国人做梦都想把三色旗插在柏林皇宫顶部,一雪前耻。 因此,法国积极扩军,提升国力,为的就是在将来的某一刻,跟德国开战。 那有人问了,俄罗斯帝国的野心那么大!疯狂吞并领土,为什么它在德国人眼里没有法国的威胁大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至从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跟奥地利帝国的矛盾就很大了,从巴尔干半岛领土矛盾问题转为了国家矛盾问题,至于为什么,也要看看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奥地利帝国干了些什么好事啊!直接伤了俄国人的心,把沙皇都“气死”了。 德意志帝国跟俄罗斯帝国之间基本上没什么领土矛盾,德国人也不对克里米亚和巴尔干感兴趣啊! 历史上,德国跟俄罗斯的关系逐渐恶化,很大程度上都要归俾斯麦的那波骚操作……(可以去查“柏林会议”) 然后就是德国人护着奥匈这个二五仔,当奥匈的辩护师,劝了毛子许久,讲大道理也讲了很多。但毛子咽不下这口气,也间接性跟德国的关系下降不少。 历史上,哪怕威廉二世没有放弃补救俄国关系的保险条约,俄国照样也会反德,毕竟这口气是咽了几十年呢!要么毛子死,要么德国佬死,要么奥匈这个二五仔死。 “法国人跟我们的关系几乎降低到了冰点!他们在扩军,在积极扩充军备!而我们还在依托外交来困死法国!我们必须要以武还武,以牙还牙!这是最有效的办法。想彻底将法国击垮,只能是帝国的大军踏着法国人的尸体将德国国旗高高挂在巴黎最高的建筑上!这是唯一的办法!没有其二!” 第六章瓦德西(一) 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 ——拿破仑 威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手中正握着一杯早已盛满茶水的茶杯,他整个人都在原地发着呆,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 原来,在二十分钟前,威廉费尽心思跟俾斯麦说了一大堆真话,用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思维像个老师一样对俾斯麦讲解着。但遗憾的是,这个“学生”跟威廉的思路格格不入,坚持顽固不化,并且还正面用语言羞辱了威廉一番,留下几句冰冷的话后便匆匆离开。 这下子,威廉总算明白历史上威廉二世为什么那么讨厌俾斯麦了,威廉现在也是亲自体会到了。 “顽固”“傲慢”“思想落后”…… 威廉想了好久,最后一拍桌子,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踢掉俾斯麦” 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也是一个不简单的决定。 威廉虽然身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但这也才登基没多久,还没有足够的威望和名气,很难撼动威望十足且名气极高的俾斯麦的宰相之位,说难听一点,威廉现在就好像是“假皇帝”,俾斯麦就像个“摄政王”很多事情轮不到威廉插手,威廉也没有能力插手。 威廉想要树立起个人的绝对威望和超高的名声、权力,在时间流逝的基础之上,还要有着过人的智慧,沉着稳定、临危不乱的头脑,以及足够优秀的领导能力(即领导帝国前进,领导国家发展)。 有没有足够的军事知识不重要,德意志帝国虽然是实际上的“军人国家”但只要威廉能成功驾驭这只“雄鹰”便不至于落到“权力架空”的可怕地步。 如何驾驭这只“雄鹰”?只需要在军队中树立起个人的威望和名声便可!想要掌控一支军队,就得首先从高层军官抓起,接着层次蔓延,最后到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军官。 纵观德国历史就能知道,在一战爆发后,德皇威廉二世在开战的前几个月还是有很大的权力,可以随意撤职军官、颁发作战命令、与将军们一起探讨战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威廉二世越来越依靠他的部下,他几乎每一次与部下对话时都将话语主动权让给部下,自己永远都是“被动”的那一方。说简单点,部下们直接提出意见,威廉二世就是看一看,觉得不错就同意部下,跟过过样子没什么区别,有的时候甚至默认部下擅作主张。 久而久之,部下们越来越“独立”慢慢地开始不听威廉二世的话了,开始“我行我素”,但这个时候威廉二世还是有一些权力的,例如“给士兵们演讲”“给士兵们颁发勋章”…… 但到了战争末期,威廉二世就彻底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了。军队被鲁登道夫,兴登堡这些高级将领一手控制,威廉二世根本不能插手,甚至连“离开柏林去战地医院慰问下受伤的士兵”都被限制了!他只能呆在柏林,每天看看报纸,了解了解前线的战况和帝国国内的最新情况,“无忧无虑”。 到1918年基尔港水兵起义时,起义的大火迅速蔓延至整个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不得不离开柏林,他主动提出“放弃德意志帝国皇帝”这一头衔,只保留“普鲁士王国国王”这一头衔,被革命者无情拒绝,最后不得不逃亡荷兰,在荷兰女王威廉明娜的庇护下,于多伦庄园安享晚年。 因此,威廉只有控制住军队,才能让自己的皇位长久。德意志帝国是“军人帝国”军队在这个国家的地位无比重要,几乎无法撼动,且拥有一系列特权,包括“议会无权插手军队内事”等等,因此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德军又被后人戏称为“国中国” 威廉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在国内树立起一些威望,然后在侧面不断打压俾斯麦,和历史上一样,要让俾斯麦发觉他已经被皇帝“失宠”且厌恶,让他心寒意冷地主动辞职,退出德国的政治舞台。 威廉的这一做法,和历史上几乎没什么区别,虽有少许不同之点,但也有一些雷同之处吧! 现在是1888年6月,距离一战爆发也就二十多年了——留给威廉的时间不多了。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