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吐槽三国人物》 英明神武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因此家族有“四世三公”的美誉!(曹操对此非常不屑于,评价说,袁绍四世三公如冢中枯骨,不值一提)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官宦世家。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早地死去了。 袁绍是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术是嫡出,地位高于袁绍)。袁绍生得英俊威武(帅哥一枚),又很会做人,虽然是庶出,却也得到了袁逢、袁隗喜爱。 凭借世家资本,年少时候就被征用为郎,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可以说是年少得意,风华正茂啊! 曹操评价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意思是说袁绍这人,喜欢发脾气,其实胆子很小。谋略心思很多,却不敢行动。贪生怕死,不敢冒险。只能看见利益,目光短浅。 或许曹操说的是真的,可是我们要知道,他说的袁绍是将近五十岁的。于是袁绍就在世俗的渲染下,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人”。但是,每个人都年轻过,都疯狂过。老袁年轻的时候,那可是狂的,英明神武。 当初党锢之争中,袁绍就选择站在了士人清流的一队,往来结交的都是这样的朋友。(有一句话称赞袁家,叫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在担任司隶校尉时,就极力怂恿何进引入地方军事大佬(因为平叛黄巾之乱,地方上出现了很多拥兵自重的大佬)。曹操说引入地方军阀是乱世的开始。 当时汉灵帝濒临驾崩,看到自己的靠山快凉了,十常侍就先下手为强,将何进骗进宫中,说是皇帝有要事相求。趁何进放松,干掉了何进。(何进也是傻子,这时候进入虎狼之穴,居然不带侍卫保护)。 这时候,袁绍振臂高呼,枪在手,跟我走!袁绍身先士卒,号召所属东园禁军几千带甲侍卫冲进了宫里,袁绍手起刀落,一刀一个。凡是没有胡须的都要赶尽杀绝!可见袁绍是有多么心狠手辣了。少帝刘辩在手下拥护下,左逃右逃,直至遇见了董卓。 董卓作为地方拥兵自重的军阀,实力自然是比袁绍这种朝中官员强劲的了许多。(因为董卓有军队啊!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这些清流老实了许多。 董卓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改立看着年龄小,比较顺眼的刘协为献帝。这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反对,自从董卓来到了洛阳后,牛的轰轰的。大权独揽,其他人自然看不惯,心里不舒坦。 其中袁绍也是反对换立的,他血气方刚,跟董卓杠的最狠。(卓欲废帝,谓绍曰:“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觽不从公议也。“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引佩刀横揖而出。) 看看!看看我们老袁年轻时候的样子!董卓那时候可是掌控朝堂的大佬!可是袁本初一介年少,敢对着他说“天下有本事的人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马?”(给董卓留了一个面子,称呼董公,可是这句话还是很狂啊,意思就是你董卓有什么可豪横的?你以为就你一个人牛?) 这就是拉开了汉末诸侯争霸的序幕了! 汉末中央势力微弱,地方尾大不掉。许许多多的地方军阀早已经各怀鬼胎,拥兵自重。都希望能够逐鹿中原,在乱世之中获得好处!董卓本人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换立之事也说得过去。 好在,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可以兴兵的理由!袁绍利用自己四世三公的声望,组织起了一个反董联盟。为了师出有名,他们打出了一个历朝历代都不过时的口号“清君侧”! 清君侧的口号起源自汉初吴王起兵造反,意思就是我自然忠于汉庭,但是现在皇帝不明真相,被身边的奸臣蒙蔽,陷害忠良。我起兵就是为了诛杀皇帝身边的奸臣,所以叫“清君侧”。 反董联盟并不是团结一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和算盘,其中有很多是何进的旧部下。 因为袁绍四世三公,诛杀宦官又是他这个司隶校尉出头的,所以毫无疑问,袁绍被推荐为盟主(比袁术还高奥!)。 反董联盟各怀鬼胎,真正出力的只有孙坚,袁绍,曹操几人。其余的都是在隔岸观火,以观时变,所以反董联盟是注定要失败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最后反董联盟解散。 袁绍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没有打败董卓,成为辅佐汉庭的权臣。但是他却集结了自己的班底,获得许多人才的支持。 比如文有田丰,郭图,高干,许攸等人。武有颜良,文丑,惇于琼,张郃等人,就差地盘了。 手下谋士为他推荐了冀州,冀州地广富饶,人口稠密。有带甲百万,谷只十年。占有了冀州,就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可是此时的冀州牧是韩馥。韩馥本来是董卓的手下,后来也参加了反董联盟。韩馥才能平庸,镇守不住冀州。袁绍接受手下建议,先是与反叛韩馥的麴义结交,又派人给公孙瓒送信,表示希望平分冀州。最后派人劝降韩馥。韩馥害怕了,于是他自认为才能平庸,德行不配,况且自己还是袁门生故吏,于是他将冀州拱手相让。又害怕袁绍容纳不了自己,就跑到张绣那里去了(袁绍这人确实没有容人之量,也符合曹操等人评价的,外宽内忌)。 袁绍这才有安身立命的住所。 于是袁绍不断地吞并攻打其他诸侯,他攻击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而死,拥有了幽州。他又结交刘表,曹操,联合攻打称帝的袁术。 这时候袁绍拥有青,幽,并,冀四州,声势浩大,是汉末三国前期最强大的诸侯,最有可能获得胜利的,这时候连曹操也只是袁绍的小跟班。 袁绍这一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处理好接班人的问题,(像曹操就将立长子曹丕为继承人)。他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和袁尚,以及一个外甥高干都被委以重任。 结果导致在官渡之战失败,袁绍病死之后,袁绍地盘出现了火并,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曹操趁机收取袁绍地盘,袁绍一生的心血覆灭。 我只觉得袁绍这一生也是猛过,风光。他的失败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他能够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如果能够接受手下的意见。可能历史就会改写了。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