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啥也不是》 第一章 时间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已经又是一年的冬了,这还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一个人独自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绵阳。 新生开学报道那天,我很迷茫,也很担忧,迷茫着自己未来的这几年该怎么去度过,担忧的是害怕自己的父亲失望,供养我这十七八年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去为我的父亲考虑,第一次去想他所想的事情。 人的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我们从出生到死去,我们该怎么去证明我们曾经来到过这个世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忆回了,小时候,一个人独自抱着遥控板抢着看的那部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人家都叫他三愣子,傻傻的,怎么说呢,就比如现在人们常说的老实,憨厚吧,他一直记着他父亲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要多干点有意义的事情”他拿这句话来时刻警醒自己,每次一想到这里,我都会不经感叹,许三多真的是三愣子吗?还是说,他是个隐藏的大佬,平时只是在装做很傻的样子呢?不仅自嘲起来,我想阐述的貌似和这个问题有点不搭。 姑且就拿许三多举例吧,他确实很执着,执着得像一头十匹马都拉不回来的倔牛,认定了一件事就一定会去坚持到底,但是我们呢?六个字的网络热语就能够概括全面了——三分钟的热度。如果是人与人的相识甚至更高一个层面的话,这个三分钟怕是要长一点了,虽然我们不是军人,不需要血与火的洗礼,但是哪怕我们做事的时候仅仅只多一分的耐心,估计我们会向着更好的远方,迈出很轻松的一步。这一步迈不出去,所需要走的错路也就更曲折了,无论时间先后,总有那么一瞬间,会明白后悔的滋味。趁着时光尚余,还有能够迎头赶上的机会,怎么说呢,不负时光荏苒,但求岁月不悔。 想着一件又一件曾经的往事,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也总感觉错过了点什么,曾经的回忆似乎就像一张张在脑海里迅速闪过的幻灯片,曾经渴望的长大,也不在变得那么的神秘,那是我高考完在北京体验生活的时候吧,其实说白了所谓的体验生活,就是暑假工吧,那俩个月半的时间里,每次爸妈打电话问我钱还够不够用的时候,我总会一脸笑意的告诉他们,爸,妈,放心吧,我在这边挺好的,哥哥姐姐对我挺好的,两个月半回到家后,我对这所谓的亲情产生了一丝质疑。 第一次去陌生的北京,一个我从来都未曾去过的繁华的都市,我的眼里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吧,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那里是一个不一样的天空,没有了儿童时玩伴的嘻戏,也没了在草地上狂奔追逐的往昔,有的是霓虹灯的闪烁,与人们数不尽的欢乐。但是我也深深的知道,那一切,似乎并不属于我,他们说,这个时代对于00后的小孩,一群还在梦里迷迷糊糊生活的小孩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吧,我离开了山岳的怀抱,来到了陌生且繁华的都市,我发现人们每天都为了一个有着相同的名字,却带着不同含义的名词而忙碌奔跑着——生活 ——生活一个含义及其广阔的名词。我对于它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出自于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目标,是人们精神层面的升华,是人们选择更为舒服的在社会上生存的方式。人们对于这一方面的追求是执着的。我理解人们这样执着为的就是带着自己的家人,能够周末或者节假日出去旅游,为的是能够及时的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减轻病痛的折磨,或为了自己能够有更为舒适的居住及生存空间。所以它便成为了人们夜以继日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同样也是为了生存,但是在这一刻,人们为了它而忙碌,甚至奔跑的时候,总是恨不得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所以这方面的生活也就变得很纯粹了,人们对于它,就只有一个想法,活下去,只为了能够让自己活下去。任何一个事情,都会有一个过渡的阶段吧,我想,我现在似乎连最次的阶段都还没达到吧! 简介加说明 按道理和套路来说呢,这第一个章节,一般就是些介绍,作者生平,然后就是让大家帮忙搞些宣传啥的,这都是些基本套路,那话说咱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是吧,我呢也照例给掰扯两句,十八岁,在校大学生,因为不想白白的把时间浪费在游戏,和抖音这些软件上,想多通过一些渠道和人交流,增加自己的所见所干感,让自己长点见识,回忆一下自己前十几年是怎么度过的,以及往后余生又该如何去走这几十年的短短人生路。我自己也经常看小说,尤其是玄幻,修仙这一类的,可能是因为看的小说比较多吧,基本上对玄幻,修仙小说也就有一点点理解吧,认为这些类别的小说,无非是一些主人公穿越到了异世界然后开启开挂人生,一路打怪升级,最后成了大人物啥的,我主要想写的是自己的一些心理活动和对事情的感悟,好了简介和说明暂时先到这,咱们下一章见咯 第二章自律 我看到过很多类似心灵鸡汤的话语以及视频,十七八岁的我通过其他的渠道(身边朋友说,父母告知,陌生人的提醒,亲戚的劝告等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觉得主要是过于喜欢沉迷游戏,在安逸(四川方言说法)和慵懒的生活中沉醉,不愿逃离,就属于那种能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就绝不会下床那种。整天就是打游戏,刷搞笑的段子,追一些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什么的,就这样开始当起了生活的混子,整天只知道玩,怎么舒服怎么来就完了。就这样低着头看着天能过一天是一天。眼瞅着高三马上结束了,我高中的日子也就即将过去,在混下去感觉有点不甘心,想到这里,暗自下决心开始努力,第二天主动向班主任请缨,离开了舒服,沉迷娱乐的后排座位,主动换到了前排,因为之前的无所事事,所以即使高三换到前排的位置了,我也很茫然,不知道干啥。直到遇到这么一个老头(他大概六七十的年龄了,是我的政治老师,每次上课都笑嘻嘻的,是个很慈祥的老爷爷,上他的课总能给人一种很温馨很和蔼的感觉,他一开始看到我的改变(换座位)很惊讶,然后他问我怎,怎么样,离开“欢乐窝”会不会感觉很吃力,很迷茫,我也就如实的跟他说了。他听后轻轻的一笑,他说:既然你全都不知道,那么不如,选定一个方向,朝着那个方向,奋力一跃,不论结果如何,也算是尽全力了。那时候我开始了萌生了那个想要好好学习的想法,两个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高三时期的两个月,我看了六七本书,做了一大堆的试卷,终于,没有辜负那个很慈祥的老爷爷的希望。让我的成绩排名表有了一丝上升的波动,我之前几科的成绩排名一直很均衡的分布在全班最后几名,两个月后,我其他科不说,就政治这一科我自信全班能排前三,全级能排前二十吧。我不是说自己有多能干,而是想证明我努力过,且并不比别人差,在那两个月中,我放下了手机,每天眼里就只有一本政治书,从网上购买了相应的习题集资料,一直重复的看书,做题,拿个小本认真的记录下来,早晚自习,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去记那些被我不小心记错的题,记漏的知识点,在一次次的强化记忆下,通过一次次的检验,终于开始慢慢变好,但是由于我努力的方向和时间的短暂,我高考,终是没能考到理想的学校,只能在省内读一个大专,我连二本都没考上,可想我其他科的成绩如何了。大专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放松和让人惯于安逸的地方,从大一到校报道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马上我读大二了,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大一的一年时光,我有五个室友(大专六人间)整天除了王者就是吃鸡。上课玩游戏,睡觉这些都已经不以为奇了。我并没有多清高,是的,我承认,我也玩,但是我平时更多的是帮部门做事(因为想在大学期间多学习点知识所以我加入了为学校做官方宣传的部门:新媒体中心。在加上自己是文科出身,在室友的提议下,写过一部小品剧本,于是加入了部门里的编辑部,主要负责帮学校微信后台编辑素材,以及平时的管理之类的)。玩游戏的时间比较少,没办法,部门里的事情做完了后也就已经是十点钟左右了,在玩会儿游戏,刷刷抖音也就睡觉了,一年下来,部门里的微信后台编辑学会了,电脑的一些简单使用,PPT制作,策划方案的制作什么的,也就学会了。可能是人的贪欲使然吧,我还想除专业知识外在学点什么,以备往后的不时之需,我打算升本,因为自己明知,大专的未来很局限。但是我整给专业升本的必考项目我都不会,也就只能一步一步走了,从零开始,在花费一个又一个的两个月,我相信我能,于是我卸载了游戏,又下载了听音乐的软件,让自己脱离游戏,每天,写写自己的小说,看看书,做做题,听听歌. 哈,好像写偏题了,希望大家不要嫌弃哦,一起加油,怀揣着梦想,一起致未来的远方!!! 第三章偏见的由来 最近发生了一些于我而言算是特别的事情,让我体会到了人们为何城市与农村偏见的由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见所感吧! 我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位于大巴山脉下端,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阳光男孩。我一直幻想着,我和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当时年龄比较小吧,总是习惯把一切都想的很美好)可是渐渐的随着自己一天一天的成长,我对现实的幻想似乎有了那么一点分叉(这里暂且这么说吧)我高中毕业时曾经在北京的城中村——金盏住过一段时间,由于是第一次远离自己的家乡,为了父母安心,选择到了我姐那个地方去找工作。话说回来,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谁又能招呢。迫于无奈只能跟着我姐夫看有没有活吧。我姐夫当时是在北京做室内装修的包工头,就属于人们经常嘲笑的那种包工头。做那些活很累不说,还整天把自己弄的脏兮兮的,回住处的时候,做地铁,第一次感受到了异样的目光,感受到了人们眼中的不屑与嘲讽。我低下了头,感受到了自己的自卑。当时有几个和我一样从农村出来,在北京打工的人,他们当时看到人们的眼光仿佛已经习以为常了一般。我的心灵受到了触动,但是当时我又无可奈何,因为自己身上的确脏兮兮的,但是碍于人们异样的眼光,心中暗自发誓,大学一定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变的和那些人一样,不求超过他们,也要争取自己有个正经的工作。 但是当时说来也巧,好像是在北京三元桥回金盏的那趟641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那个区域居住过的外乡人都知道,北京641公交车到了下班的时间段,车上人特别多,当时我好像是从三元桥回金盏吧,那天车上人特别多,我因为干那些活的原因,衣服上灰尘就比较多,车子行进过程中晃晃悠悠的,也就不小心在周围人的衣服上留了一点灰,旁边人都知道车子人比较多,而且车也很晃,大家也就没计较吧。但是呢我在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女孩子,黄色偏红的短发,黄色衣服,背了个黑色的包,属于那种一眼就能看出她异于常人的那种清纯的样子。我当时刚十八岁,比较腼腆,又因为自己刚干完活,衣服比较脏的原因,也就没敢去和她交流要个联系方式啥的(哈哈),她那会儿背着的那个包,别人很容易就在背后把她东西偷了的那种。我想提醒她,但是呢又不好意思和她说,于是我想了个特别笨的办法,拿手机备忘录给她打了这样一句话:“把你的包背到身体前面去,放在后面容易被人偷拿东西”然后她看到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样子,就乖乖的把包放在了前面。对我说了句谢谢,给了我一个很唯美的微笑,下车之前,她曾对我说过她要下车,但是我当时笨死了,都没留她的联系方式,被自己蠢哭了。然后就干巴巴的说了句拜拜,真的太蠢了,她是在九章别墅下车的。我后来就再也没遇到过她了。言归正传,咱看下面: 今天因为要赶在开学前(预估自己很快就开学了)处理一下脸上的一些东西吧。之前在达州市地区医院处理过,但是又复发了,今天是因为,自己暂时相信了一些土方法吧,在县城里自称能解决问题的江湖郎中那边处理了一下。暂时也不知道结果,抱着试试的态度吧,多少有点冒险的成分,不建议大家采取)然后,然后就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那个让我感触到这种偏见由来的那个人。我之前吧一直认为所谓的“城里人”瞧不起农村无非就是因为农村属于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野村夫,处处皆是泥泞的土地和满身的污垢。直到我遇到这位疫情解封刚从广东归家的大兄弟,我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之前说的农村状况确实占有部分因素,但是这位兄弟是真的不一般,他让我彻底认识到了农村部分人群目前最需要改善的不是物质生活条件,而是自身的素质,自身品格的自我修养。他到底干了啥,会让我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呢?大家且看十三娓娓道来: 当时我回家是乘坐的运输公司的车(暂称其为线路车)那个,对,就是那个从广东回乡的务工人员,一上车,特殊时期,不戴口罩,咱们暂且不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会有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时间,而且运输公司在车辆启动前,会对整车以及车上乘客和驾驶员消毒,测体温等等)上车过后,这位乘客一直在和座位旁边的人大声的聊天,本来路途很长,加上弯道比较多的情况下,大家都很想睡觉,但是他俩一直在大声说话,大家都没法休息这个咱也能忍吧!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我是怎么也看不下去。就在车辆运行快到达我经常光顾的那家经营了很久的野生炸鱼小店的时候,我告诉司机前方停下车,我买的零食。刚下车,那个大兄弟(暂且怎么称呼)他跑到人家的摊位上,抓了一个炸鱼,试吃了一下,完事后他直接把那另外没吃完的半截扔在了人家的摊位里,那可是一大堆的商品,直接导致老板那一堆商品没法卖了,我当时就心想,这人什么素质,怎么还有这样的。这还不算完,快到家的时候,他拿出了了一个很普通的矿泉水瓶,但是他开盖的时候我直接无语了,他瓶子里装的是酒。车子里面,瞬间布满了酒味,而且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喝完酒后,就一直在车上呕吐,车上就弥漫着那种酒味和呕吐物相混合的气息。那种感觉真的就很难受,我直接被熏晕了。一睁眼发现躺在了自己的房间里,我爸在我们到家后,把我弄到我房间里的。 目前农村正在逐渐发展,但是我想如果我们农村人的自身素质不提高的话,发展在怎么好,也只能是个乡巴佬。 第四章不在期待的未来 一段时间内,我常常听到——“未来可期,未来不可期”这类的文字,也不知道从何谈起。就拿我个人认为而言吧!未来很神秘,前途渺茫。但,似乎它也就那样,也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啥也不是。佛说前世因,今世果。咱们遇事且先谈前因后果,就像修金字塔一样。如果没有坚厚的基础,下一步又应该如何进行呢? 我深信这样一句话,今天是为明天做准备,昨天是留给今天的反思。我曾刷到过这样一个段子,它说,如果感到很迷茫的话,不妨,试试十点前睡觉,这样就会很早就自然醒了,第二天起床洗漱后,喝一杯热牛奶,出门走一走。仔细想想,推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劝我们把握好自己的时间观念,学会抵制诱惑。是的,现在最束缚我们的是什么?不就是各种诱惑吗?好让你放下防备。我的时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我拿去挥霍了,玩游戏,刷抖音,看快手,追剧,几乎没有时间做空余下来的事情,总感觉一天就那么过去了。不甘就这样颓废的我,下定决心,把他们卸载了。拿出时间来做些其他的事情。 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在帮学校做微信公众号,感觉还行,于是就自己申请了一个来,做专属于自己的公众号。通过网络的途径了解到了17k这个网站能写小说,于是来到了这里,和大家分享专属于我的故事,和个人的所见所感,因为做微信公众号编辑需要,最近又有了,想去创可贴做设计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自己的东西。 我想说的是,其实咱们的未来前途并没有那么难,只是对于现状的一次选择罢了,我是个19岁的大专生,连一个二本都没考上,但是那也决定不了什么,只要我不放弃,我就不相信我的未来真的那么难以预测,那么的不堪,如果自己都放弃了自己,谁又能来拯救你。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