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三国末年的那些事》 第一章 “快点~排好队!赶紧往前走!”一个个高大魁梧的鬼差指挥着亡魂们迅速的前进着。 “原来真的有地府啊!”刘晨站在众亡魂的队伍中喃喃自语的道,“他们就是传说中地府的鬼差?看来我这是死了。” 刘晨,男,22岁,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享受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老家的县一中,高考发挥失常考上了一个三流的专科学院,不出意外的话等毕业后就会成为芸芸众生中很平凡的一个新时代有志青年,可惜的是,就在毕业的那一晚,跟同学们吃完散伙饭后,跟宿舍的哥几个醉醺醺的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刚走到桥边就有了股尿意,借着酒劲,意气风发的站在桥栏杆上想来个高空抛物,突然脚下一滑,一头栽到了河里,冰冷的河水不停的灌入他的口中,他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四肢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无比,他挣扎着,耳边隐约传来宿舍哥几个的呼喊声,慢慢的意识越来越模糊,“我这是要死了吗?可惜还没有好好的孝顺下父母呢!” 等刘晨意识再度苏醒过来的时候,就出现了开始的一幕,压下心中的悲伤之后,刘晨开始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只见昏暗的天空上挂着一轮弯月,散发着惨白色的光芒,他现在正排队走在一片森林中,除了偶尔传来鬼差们的怒吼声外,森林静谧的如同一切都沉睡之中,排在刘晨前面的是一个老人,他的身体近乎透明,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散,双眼木然的盯着前方,颤颤巍巍的向前走着。“难道?”刘晨连忙又向前打量了一下,果然他所能看到的亡魂的双眼都是空洞的,“他们应该都没有意识,可是为什么我能醒过来呢?”带着疑问刘晨一步步的向前走着。就这样走了不知多少时间,突然眼前的景象一亮,原来已经走出了森林,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向前看去在队伍的尽头是一座雄伟的城关,越来越近,等刘晨来到关下的时候,能够看到在城关的中间牌匾上写着三个血红色的大字“鬼门关”!在城门下站着一个异常高大的鬼将,他有着健壮的四肢,宽圆的肩膀,高挺的胸脯,结实得像钢桩铁柱一般,浓眉大眼,皮肤黝黑,手持一柄黝黑的钢叉,站在城门边上就像一座石塔。 “将军,这一批的亡魂已全部到齐。”护送队伍里的小头目小跑着来到壮汉鬼将跟前说道。 “嗯~辛苦了,赶紧开启阵法吧,没有问题的话就抓紧时间通过!”鬼将军回答道。 “是!将军。” “小的们!速速开启阵法!” “是!” 刘晨正在城门前的广场上四处打量着突然听到一声大喝 “启!” 就见广场四周闪出绿色的光芒,汇聚到正上方漂浮着的一面铜镜上,再由铜镜照射到广场上众亡魂身上,被绿光笼罩,刘晨感觉有一股凉意出现在身体中,但并没有感觉到不适,反而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将军,已经检测完毕,没有恶灵混入其中!” “嗯,知道了,打开城门!”鬼将军下令道。 “是!” 只见城门缓缓打开,这时鬼差们指挥着亡魂们缓缓的通过着。 就在这时鬼门关两侧的山林里传出来一声刘晨从来没有听过的吼叫声!刘晨正要回头寻找声音的来源的时候,就听到身边的鬼将军一声暴喝“放肆!”然后就见鬼将军手持三叉戟飞了出去。 还没等刘晨看清楚发生了什么的时候,鬼差们就催促着众亡魂加速通过城门,等亡魂们全部通过之后,城门砰的一声重重的关了起来。就在这时一阵地动山摇传来,刘晨一个趔趄差点摔倒,随后传来几声凄厉的嘶吼声后,周围慢慢恢复平静。 “好了!噬魂兽已经解决了,你们抓紧安排亡魂们走黄泉路吧!等到了忘川,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小头目对周围几个鬼差说着。 “是!伍长。” 只见其中一名鬼差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一盏古朴的油灯,小心翼翼的将灯点亮,等灯芯点燃后,却透出了绿油油的光芒,将周围的景象染出了一股惨绿色。 “一盏照魂西去路!照魂灯已亮!彼岸花退!黄泉路出!”这名鬼差低声喝到。 借着灯光刘晨向前看去,面前竟然是一片花海,一眼看去竟然看不到尽头,这是一种刘晨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花,极其艳丽,奇怪的是这种花的花杆上却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 “沙沙沙~”在刘晨的注视下,只见花海中花朵不停的摇曳着,一条能够三四个人并行的小道渐渐的出现在刘晨的眼前“这难道是?” “好了!黄泉路已出,兄弟们出发吧!” “是!伍长!” “兄弟们,留下神!注意看好亡魂们!别让他们走进彼岸花海中,会被当成养分吸收掉的!损失过多的话,我们这次任务的奖金可就没了!”伍长叮嘱着众鬼差。 “放心吧!伍长,兄弟们又不是第一次出任务了!” “嗯,那就好,出发吧!” “是!” 刘晨就这样随着队伍走在这彼岸花海中的黄泉路上,在冥界也没有时间的概念,那轮弯月一直挂在天空上,连位置都没有变过,所以刘晨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就在刘晨浑浑噩噩的跟着队伍往前走着的时候突然前方传来一个声音。 “停!”领头的伍长下令道。 刘晨听到声音就赶忙向前方望去,不知什么时候在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一条大河,月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嗯,到忘川了,阿吉点灯!” “是,伍长!” 另一名叫阿吉的鬼差从包裹里拿出了一盏跟照魂灯差不多的油灯,小心翼翼的点燃后,低声喝到“一盏助魂望乡音,助魂灯已亮,三生石出,众魂归位!” “轰隆~”一声轰鸣,只见忘川河畔竟升起一座平台,在平台中央伫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三个血红的大字“三生石”。 “啊~”一声痛哭声将正在打量着三生石的刘晨吓了一跳,这一声就像打开了开关一样,周围突然嘈杂起来,刘晨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周围的亡魂们的眼神中渐渐的有了光彩,“他们的意识已经醒过来了!” “安静!听我说!”鬼差伍长大吼一声,周围立马安静了下来,,只有几声隐隐的抽涕声,“等下我激活三生石后,你们借助三生石的力量能够回望一下你们的亲人,等助魂灯熄灭后,奈何桥就会出现,你们就要踏上奈何桥,喝下孟婆汤,斩断与前世的因果,前往阴曹地府等候轮回转世!” “好了!赶紧上望乡台吧!” 等所有的亡魂登上望乡台后,那名鬼差阿吉将手中的助魂灯往空中一抛,刘晨向空中望去,只见助魂灯悬浮在空中,发出阵阵绿光,正在这时只见望乡台中间耸立着的三生石上爆发出一阵刺眼的光芒笼罩在整个望乡台上。 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第二章 就在三生石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时,在三生石的上空突然出现两道人影,只见其中一人仪容异相,五绺长髯,甚是威仪,此时正对另外一名身着宫装,眉心处有一团云状印记的女子低声说道:“仙子,帝君玉佩的指引就是到此处了吗?” “嗯,道友这是何处?”宫装女子打量着四周问道。 “此处是望乡台!难道帝君当年失踪是去轮回转世了吗?”那名男子眼中带着不可置信的神色问道。 宫装女子没有回答,只是低头深深看了一眼手中的玉佩,上面的光芒已经消失,这说明已经到达玉佩指引的地方了,可是他在哪里? “唉~~”空气中突然回荡起一声叹息。 “谁?”宫装女子立即抬起头打量着四周。 就在这时微光一闪,在前方不远处突然出现一道人影,定眼看去,只见来人是一名驼背灰发的老妪,拄着一根漆黑的拐杖,正慈善的看着二人。 “嗯?原来是孟婆婆。”见到来人那名男子立即回过神来施礼道。 “酆都大帝无须多礼”孟婆笑着向酆都大帝摆了摆手,说完转眼看着宫装女子,眼中满是慈爱。 宫装女子看到孟婆的时候就直直的望着这位老婆婆,在对方的身上她感到了莫名的熟悉。 看到孟婆看向宫装女子的时候,旁边酆都大帝赶忙向孟婆介绍道:“这位是紫微宫中的云霄仙子,受到指引来此寻找紫薇帝君的。” 听到酆都大帝介绍自己,云霄仙子向孟婆稽首行礼道:“紫薇宫云霄见过孟婆婆。” “嗯,你们是来找小辰子的吧!”孟婆看向云霄的眼中满是笑意。 听到这个熟悉的称呼,云霄先是一愣,然后美目中瞬间闪现出一股惊喜,不禁失声道:“您…您是后土娘娘?!” “嗯,是我!” “娘娘当年您不是…” 就在这时下面三生石的光芒开始收缩,空中助魂灯灯芯的火光开始慢慢熄灭。 孟婆摆了摆手止住了云霄的话,说道:“小辰子当年被道祖惩罚轮回百世,既然玉佩起了反应,这次应该就是最后一次转世了,你们先在此等候,等会再与你详谈。”说完孟婆转身消失在原处。 另一边,在三生石的光芒照耀下,刘晨眼前一片白色,等他的视觉恢复后,环顾四周看着那熟悉的各种摆设,竟然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难道之前的种种原来是一场梦?”刘晨呢喃着,这时客厅里传来一阵开门声,是爸妈回来了吗?刘晨赶紧走到客厅,正好看到父亲提着一些水果走了进来,看到父亲那略显憔悴的面庞,刘晨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爸!你不知道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刘晨说着就去接父亲手中水果,突然刘晨心中就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他愣在了原地,只见他伸出去的手从水果袋子上穿了过去,而父亲就像没看到自己一样继续往前走着,直至从刘晨的身体中穿了过去,大颗大颗的泪珠从刘晨的脸庞划过,落在空中消失不见,他的心中此时充满着悲伤。 这时从父母的房间传来母亲的声音“老刘回来了啊!” “嗯,今天小晨的头七,我买了点水果,一会给他摆上吧!”刘晨父亲略带低沉的声音说着。 刘晨的母亲从卧室走了出来,接过刘父手中的水果,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看着母亲此之前苍老了很多的面孔,刘晨无言的哽咽着,眼泪止不住的流着。 就在这时刘晨突然感觉到一阵拉扯之力从身后传来,想到之前鬼差说过的话,“这是…要回去了吗?” 噗通!刘晨双膝跪在地上,重重的向父母磕了三个响头,“爸妈~儿子不孝,不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了,只望你们能保重身体…”话还没说完,只感觉背后吸力越来越大,瞬间就被吸入背后突然出现的黑洞用。 “老刘!我刚才好像听到小晨的声音了!”刘母突然激动的对刘父说到。 “唉…”刘父重重的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是扭过头去轻轻的拭去了眼角的泪珠。 当刘晨再度恢复意识之后,已经回到了忘川河边,这时望乡台已经消失不见,擦了下眼角的泪水,刘晨看了下四周,旁边的人形态各异,有悔恨的,有疯狂的,也有解脱的。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轰隆声,只见从忘川河中升起一座古桥,此桥宽近五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两级踏道,桥头处有一石碑上书“奈何”两个大字。 在桥的对岸有一道身影正缓缓地向着众人走来,来人拄着一根拐杖,拐杖敲打在地面上发出“哒…哒…”的声响,这个声响仿佛有一种魔力,原本嘈杂的众人,渐渐变得平静下来。见到来人那名鬼差伍长却是嘿嘿一笑:“婆婆~这次小的们一路上可是加倍小心,保证一个没少!”说着搓了搓手“您看是不是让小的们多…” “好了,这次你们表现的不错,就多休息一段时间吧,我会给你们将军说的。”孟婆摆了摆手笑道。 “好来,那就多谢婆婆了!那这些亡魂就交给婆婆了,小的们就先告退了!” “嗯,去吧~” 说完孟婆转过头来细细打量着众人,低声一叹,轻生说道:“尔等上桥吧!喝过孟婆汤,踏过奈何桥,了却了前尘往事,安心前往往生殿转世投胎吧!” “婆婆”之前走在刘晨身前的那个老者用沙哑的声音问道:“我答应我老伴在奈何桥下等她,不知能否现不喝孟婆汤?” 闻言孟婆轻声一叹“你这又是何苦呢,即便等到,喝过孟婆汤后,你们也会忘却前尘往事,见这一面又有何用?” “她怕苦…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年,每次喝药都是要我喂的,我怕我不在她喝不下去这汤的。” “唉~痴儿~那你就站在第一个台阶等吧,不过你的灵魂会逐渐消散,你最多只能停留五年,五年后再不入轮回,就会魂飞魄散的。” “知道了,多谢婆婆”老者向孟婆拱手施礼道。 “好了,其他人开始上桥吧!”孟婆挥了挥手看向众人说道。 刘晨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随着众人缓步的走向站在桥上的孟婆,这时孟婆的身前放着一个瓷碗,第一个走到孟婆跟前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这名男子眼中带着不舍,端起了面前的瓷碗,咬了咬牙一口喝尽碗里的孟婆汤,随着两滴泪珠滑落,脸上的不舍慢慢淡去,双眼失神的往前走去。 河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剩下刘晨一人,等他走上第一道台阶时看到,之前的那个老人站在台阶上双目紧闭就像睡着了一般。 “每一批亡魂到来之时他就会醒来一次,要不然他的灵魂也坚持不到五年时间。”一个声音从桥上传来,“赶紧上来吧!”说话的正是孟婆。 刘晨紧忙走到孟婆跟前,伸手端起眼前的孟婆汤。 “小家伙…”孟婆刚想说些什么,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个巨掌,呼啸着抓向刘晨,与此同时一道声音响起“小友与我佛有缘,就跟贫僧前往西天极乐世界吧!” “尔敢!”一声娇喝响起,就见天空中两天金色蛟龙组成一把剪刀剪向巨掌。 另一边孟婆刚欲出手,从旁边飞出二十四颗定海珠,挡在了孟婆跟前,紧随其后一道火光卷向刘晨。 就在火光即将卷住刘晨之时,就见刘晨魂体内突然放出一片紫色光辉,包裹住刘晨迅速向前飞去,火光扑了一空,愣了一下,再见刘晨在紫光的包裹下已飞入往生殿中,投入六道轮回中去了。 第三章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于公元前202年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统一天下,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至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禅位与魏王曹丕,东汉灭亡。三国时代魏朝正式建立。 公元221年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公元223年刘备崩,传位长子刘禅,改年号建兴。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崩,传位曹叡。 公元227年三月,蜀汉国都皇宫大殿,后主早朝,大会官僚,孔明出班,上《出师表》一道。表曰: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咨,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大殿之上,蜀汉后主刘禅跪坐于高台之上,看着手中的奏章,下方群臣站立于两侧,正中站立一人,只见其身长八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姿,正是蜀汉丞相诸葛孔明。 等看完手中的奏章,刘禅这位才刚刚弱冠之年的蜀汉皇帝,深深地看着台下的诸葛孔明说道:相父平定南中蛮族,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孔明曰:“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又正值曹丕已死,孺子曹叡即位,曹魏动荡,此天赐良机,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 此时朝班中走出一人,先向刘禅躬身一礼说道:“启奏陛下,臣近日夜观天象,发现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恐不可图也!”又转身向诸葛亮微微行礼道:“丞相深明天文,为何还要逆天而为啊?”说话之人正是太史谯周。 诸葛亮看了一眼谯周,回道:“天道大势易变无常,岂可因一时之势而不敢妄动,吾且今也只暂领军马驻扎于汉中,观曹魏动静后再便宜行事。” “可是…”谯周还想劝。 “好了!吾意已决,且听陛下定夺吧!”诸葛亮摆了摆手说道。 谯周微微叹了口气转身退回朝班。 “既然相父心意已决,孤定当秉承先帝遗志,平定中原,匡复我汉室!众卿家听令,今命诸葛亮为平北大都督,统领北伐一切事宜!”刘禅沉吟了片刻后对着众臣子说道。 “臣领命”诸葛亮躬身受命。 就在这时有一内侍躬身来到刘禅身后,轻声对刘禅说道:“恭喜陛下,向夫人刚刚产下一儿一女。” “哦?哈哈哈~”平台上刘禅突然发出一阵大笑。 “不知陛下有何喜事?如此开怀。”朝班中一人站出问道。 “哈哈,说来此时还与向长史有关呢!”刘禅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台上传来。 “哦?臣愚钝,不知是何事?” “向长史之爱女,孤的向夫人刚刚为孤诞下一儿一女,孤心甚喜啊!” “恭喜陛下!喜得龙凤之胎,此乃祥瑞之兆啊!”台下众臣纷纷向刘禅躬身贺喜。 “陛下。臣有一提议!”刘禅闻言向下看去,说话之人正是丞相参军蒋琬。 “臣听闻丞相妾氏已有身孕,臣大胆提议,若丞相得子,陛下将公主赐婚与丞相之子,若为女则嫁与四皇子为正妻,不知陛下意下如何?”蒋琬躬身说道。 “嗯,公琰之言甚得孤心”闻言,刘禅自是同意“不知相父意下如何?” “陛下隆恩,亮喜不自胜。” “恭喜陛下!恭喜丞相” 时年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后主引百官送于北门外十里。 同年七月,诸葛亮妾室产下一子,取名瞻。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 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收姜维,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失败。 同年冬诸葛亮出兵伐魏未果,是为第二次北伐。 建兴七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占武都,阴平二郡。 建兴九年,诸葛亮四次北伐,粮草耗尽班师,伏杀魏将张郃。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军出斜谷口,第五次北伐,同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杨仪遵孔明遗计,斩魏延于南郑。 杨仪具表星夜奏闻后主。后 主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杨仪等扶孔明灵柩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后主命扶柩入城,停于丞相府中。其子诸葛瞻守孝居丧。 后主还朝,杨仪自缚请罪。后主令近臣去其缚曰:“若非卿能依丞相遗教,灵柩何日得归,魏延如何得灭。大事保全,皆卿之力也。”遂加杨仪为中军师。马岱有讨逆之功,即以魏延之爵授之。仪呈上孔明遗表。后主览毕,大哭,降旨卜地安葬。费祎奏曰:“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后主从之。 第四章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唉~”一声长叹传来,只见在皇宫花园的长亭下跪坐着一位少年,虽然上去只有七八岁模样,可是在其眼神中却流露出这个年龄不该有的一抹忧愁,轻轻放下手中的《南华真经》,扭头看向站9在身后不远处的两名侍女。 “五皇子,夫人让我们唤您过去。”其中一名侍女轻生说道。 “嗯,知道了,走吧!”少年站起身来,抻了下身子,摇了摇头仿佛要将脑海中的忧愁甩掉一般。 这名少年正是蜀汉皇帝刘禅的五子刘谌。 “刘谌?刘晨?唉~”刘谌的思绪回忆起了之前的种种,那遮天的佛掌,还有那两声龙吟,最后还有那包裹自己的紫光,“应该是那会没有喝孟婆汤的缘故所以自己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刘谌沉吟着。“既然已经轮回转世,那么前世的种种,就让他随风而去吧!刘谌!不是刘晨!”想到这刘谌的嘴角忽然露出一抹苦笑,“唉~为何让我现在才能恢复记忆啊!” 前世自己也看过不少穿越的小说,那会还经常跟宿舍的哥几个,探讨一下如果自己穿越了会怎样,作为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朝代,三国时期那可是讨论最多的,那会自己可是诸葛迷啊,就因为这个,看三国每次看到诸葛亮去世,立马就不继续看下去,对于后面的内容只是大体知道几次事件罢了,就连自己也没有想起来看到过没有,可能是很平庸历史上没有记载吧!偏偏造化弄人,自己能幸运的保留前世记忆轮回转世,可又不幸的恰恰恢复记忆的时间就在此时,想到昨日从舅舅那里听来的消息“父皇定于明日开拨前往定军山,将诸葛丞相下葬!”刘谌嘴角的苦笑却是越来越浓。 “五皇子”听到声音,刘谌从思绪中醒来,抬头看了看前方,是母亲的贴身侍女翠云,“夫人正在等你,跟我进来吧!” “嗯” 刘谌走进昭阳殿,在殿中主位上坐着一名雍容华贵的女子,正是刘谌的生母,蜀汉皇帝刘禅的宠妃向夫人。 “孩儿给母亲请安,不知母亲唤儿子前来是有何事?”刘谌给向夫人施了一礼后问道。 “谌儿~快些过来,母亲听说你这几日经常在湖边出神,整日里愁眉苦脸的,是有什么事情吗?”向夫人拉过刘谌的手将其拉入怀中,宠溺的问道。 抬头瞪了一眼站在旁边捂嘴偷笑的翠云,刘谌回答道:“孩儿能有何事,不过是这几日从先生那里借来《南华真经》,遇到些许不明之处罢了~” “嗯,谌儿你还小,读此书还为时过早”向夫人捋了捋刘谌的头发“对了,你父皇明日出发前往定军山,你今日早些休息,明日勿要迟了时辰!” “孩儿明白” “嗯,让翠云带你下去休息吧。” 刘谌回到自己的房中,坐在床榻上,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自语道“唉,果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好多关于三国时期的事情就是想不起来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翌日天还未亮,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听闻诸葛丞相今日发丧,从丞相府到城门的道路上挤满了城中的百姓,不大一会发丧的队伍就开始动身,等来到城门外之时,就见成都城外,旌旗蔽日,车马辚辚,朝中文武百官站在城门两侧等候,当中一人正是蜀汉皇帝刘禅,刘谌跟在刘禅的身后,看着这位蜀汉皇帝,也是自己这一世的父亲,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待祭告仪式完成后,刘禅下令队伍开拔,就在这时朝臣中一人站出说道:“陛下,丞相新亡,此去定军山往返需月余,臣恐魏吴趁机侵界,陛下不如择一皇子前往如何?”说话之人正是司马费祎。 “此事孤心意已决,若不亲往,孤心中难安!”刘禅摆了摆手说道:“孤此去定军山,朝中之事当有尚书令蒋琬主持。” “臣定当不负陛下之托,望陛下早日归来!”旁边的蒋琬向刘禅躬身一礼回答道。 正在这时刘谌看到在朝臣中有一个人原本平静的脸色却变得难看起来,刘谌不识的此人,只能等过会再找人问询了。 刘禅登上车架,禁军护卫外周遭开始缓缓前进。 等大军离开视线后,众人开始散去。刘谌跟着宫廷内侍准备返回皇宫之时,听到有人在身后喊到:“五皇子留步!” 刘谌转身看向来人,正是左将军向朗,刘谌赶忙施礼:“外公” “嗯,你母亲近来如何?” “母亲近来安好,对了外公我想向您打听一人!” “哦?何人?” “刚才朝臣中站在外公右边那人不知是何人啊?”刘谌问道 向朗想了下回道:“中军师杨仪!”看了眼刘谌向朗不解的问道:“你打听此人何事?” 刘谌看了下周遭,对向朗使了一个眼色,向朗略微一愣,感觉自己这个外孙与往常甚是不同,不及多想,就带着刘谌来到自己的车架前,转身对身后的宫廷内侍说道:“吾与五皇子多日未见,公公??行个方便!”说话间衣袖之中塞给那名内侍了一些物件。 那名内侍喜笑颜开道:“向大人请便,小的就在皇宫门口等候五皇子吧。”说完转身离去。 等上了车中,向朗看了看刘谌问道:“谌儿,不知刚才是何意?” “我刚才看到父皇宣布蒋琬主持朝中大局时,见此人面色有异,就想向外公打听一下。” 向朗闻言沉吟了一下,“杨仪保丞相遗柩回成都,受封中军师,此次却位居公琰”之下,恐是心中不忿吧。” 刘谌在向朗说出杨仪之时,就想起此人是谁了,在心中斟酌再三后才对向朗问道:“不知外公与杨仪可有交情?” “威公与吾乃是同乡。”向朗只是轻轻的回了一句。 “老爷,到皇宫大门了!”这时车外传来向府管家的声音。 “外公,谌儿就先回去了。”刘谌下车后与向朗拜别。 “嗯,去吧!” “老爷,回府吗?”见刘谌进入皇宫后,管家轻轻询问向朗。 “嗯,回府!”端坐在车内向朗脑海中不停思量着,刘谌下车时在自己耳边说的那句话。 “祸从口出!” 忽然一丝笑意出现在向朗的嘴角,嘴里喃喃着“或许…可以…”声音越来越小隐约能听到个“争”字。 第五章 第三十七卦风火家人。利女贞。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数日后,杨仪府中 “管家!” “小的在,老爷有何吩咐?” “去将都尉赵正请来!”杨仪吩咐道。 “是” 杨仪这几日心绪不宁,特别是看到蒋琬主持朝会,心中更是不忿,今日想到麾下都尉赵正精通卜问之术,便想着召其过来帮自己卜上一卦。 此时都尉赵正家中 “师祖怎么得空来蜀中了?”赵正对着身前的老者躬身一礼,问道。 老者摆了摆手“此事过后再说,稍后会有人请你去行占卜之事,吾与你同往!” 赵正还未开口,外面使者的声音传来:“老爷,杨府管家前来请您前往杨府!” 微微一愣,赵正看了一眼自己的师祖,见其微微点头,便向使者回道:“嗯,让管家稍候,吾马上就来!” 不大会赵正就来到杨府之中,待见到杨仪之后,赵正躬身一礼问道:“见过军师大人!” 杨仪看了一眼赵正身后老者说道:“子由不知这位先生是?” “此吾祖师乌角先生!”赵正向杨仪介绍道。 杨仪闻言满脸赫然:“可是当年当众戏耍曹公的左慈左仙人?” 老者微微稽首道“正是贫道!” 这时赵正说道:“不知大人召吾前来所为何事?” 杨仪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吾近日心绪不宁,想寻子由前来为吾卜上一卦,问一下心中所想,不想仙师竟然同来,此意外之喜,不知仙师可否解吾心中所惑!” 左慈摆了摆手说道:“子由深得吾派真传,让他即可!” 杨仪见状也不强求,转身看向赵正说道:“那就劳烦子由了!” “大人言重了!”说罢赵正从怀中拿出三枚铜板,为杨仪卜问起来。 少时,赵正看了看桌子上的卦象说道:“风火家人,利女贞,此卦为和合之象,主吉。” “和合…”杨仪心中默念道,随即对赵正说道:“有劳子由了!” 赵正躬身一礼回道:“举手之劳,大人若无其他事,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嗯,去吧!” 待赵正跟左慈离开后,杨仪拿起桌子上的卦象细细的看着,脸上却是阴晴不定,良久,重重的哼了一声,拂袖离去。 在回去的路上赵正却是一脸疑惑,左慈看罢笑了笑对赵正说道:“可是心有疑惑?” “师祖,卦象显示吉祥,为何杨大人却好似心中不喜呢?” “你这几年俗务缠身,我看是把看家的本领给落下了!” 赵正闻言讪笑道:“谨听师祖教诲!” 左慈思索了下说道:“你只看卦象,却忘了思考杨仪所求何事!” “杨大人所问的是前程…”赵正闻言心中细细思量。 左慈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孙,继续说道:“吾观此人面色阴郁带有不忿,应是朝中之事不顺吧?” 赵正想了想说道:“诸葛丞相归天,杨大人诛杀叛将魏延,护送丞相遗柩回成都,正是风光无限,此次陛下离都却任命蒋琬主持朝政…” 说到这赵正忽然一顿,“和合…” 左慈见状微微颌首“正是,杨仪问前程正是为了争那么一争,家人卦讲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此卦对其来说正是凶卦。” “原来如此,多谢师祖解惑”赵正向左慈躬身施礼后想了想问道:“师祖此事能不能解?” 左慈沉吟了会说道:“倒也能解,此事正与我来蜀中之事有关!我两月前夜观星象看到西南将星陨落,想来定是那诸葛孔明归天,你们由其撑起的蜀汉气运随之大减,并成不断衰颓之势,照此长久下去将难逃灭国之祸。”看了一眼面色惨白的赵正左慈继续说道:“可谁曾想前几日我再观星象,发现紫薇帝星南移,随后紫芒大盛,群星暗淡,西蜀的气运竟然停止了衰退!当真奇哉,贫道静极思动,就前来这西蜀看上一看!” “那…” 左慈摆了摆手止住了赵正的话说道:“国之气运玄妙异常,前时蜀汉国运衰退,受其影响蜀汉臣子心智蒙昧,长此以往朝中就多出奸佞,败坏朝纲。”顿了顿继续说道:“此次紫薇帝星移位,天机混淆,杨仪此事就多出了一线生机!” “那杨大人哪里还需要做什么吗?”赵正急忙问道。 摆了摆手左慈说道:“今日我观杨仪面相,郁结之气虽浓,却有贵人扶持之相,你不必太过在意!” 左慈就在赵正府中住下,此事暂且不表,另外一边刘谌自从跟向朗谈过之后,这几日在宫中一直在为以后之事仔细谋划,把自己能想到的细节记录下来,“唉~”刘谌突然叹息一声,自己虽然比这个时代的人多知道了许多未来之事,可一是自己年龄尚幼,许多事情不便出面,再者自己也明白自身的能力有限,许多事却是无力改变,“若是自己有一位顶级谋士辅佐该多好啊!”刘谌心中想着“唉,谋士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啊,自己要是能出去游历一下该多好啊!”想到这刘谌又是一阵苦恼:“可是该怎么出皇宫呢?”刘谌托着腮帮一脸的愁眉苦脸,“算了,不想了,先把杨仪保住再说吧!” 第六章 建兴十二年十一月,蜀汉后主刘禅还朝,群臣正在朝中议事,忽有近臣来报:“陛下,边庭来报!” “何事?”刘禅问道。 “陛下,近日东吴令全琮引数万大军,屯于巴丘界口,未知何意!”近臣禀报道。 闻言后主刘禅悚然大惊说道:“东吴竟然趁丞相新亡之际,背负盟约,侵我蜀汉国界,诸位卿家可有良策?” 这时朝班中走出一人说道:“陛下勿忧,臣敢保两人可平此祸!” 后主刘禅看了下说话之人,正是尚书令蒋琬,问道:“不知公琰所荐何人?” “陛下可调安汉将军王平,越巂太守张嶷二人引数万精兵屯于永安,以防不测,然后再择一人去往东吴报丧,以探其动静!”蒋琬向刘禅说道。 闻言刘禅微微颌首说道:“去往东吴之人需得择一舌辩之士为使才可!不知哪位爱卿可为孤分忧?” 这时朝班中一人应声而出说道:“微臣愿往!” 众人定眼望去,说话之人乃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现官居参军、右中郎将。 后主刘禅闻言大喜,说道:“爱卿既去,孤心中无忧矣!” “陛下”这是朝班中又走出一人说道,正是左将军向朗。 “哦?爱卿有何事?” “陛下,丞相新亡,朝野人心浮动,与外不宜大动干戈,此次出使东吴除以宗大人为正使外,陛下可再择一皇子同往,以彰显我蜀汉诚意!”向朗躬身说道。 此言一出,大殿上群臣立即议论纷纷,蒋琬也是回头看了一眼向朗,眼中满是问询。 向朗冲其轻轻摇了摇头,心中也是微微叹息。 听完向朗的提议,刘禅脸色阴晴不定,这时朝班中又有一人走出说道:“向大人此议不妥,虽我蜀汉痛失柱国,但未到需以皇子为质的地步吧!” 向朗看向说话之人,正是后军师费祎,还未等向朗答话,刘禅的声音就从皇台上传来:“那不知左将军意欲择孤的哪位皇子前往啊?” 听到刘禅那不带感情的声音传来,向朗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次被这小子害惨了!”心中想着嘴上却是赶忙回答道:“陛下,大皇子身为陛下嫡子不宜妄动,不如由五皇子前往东吴如何?” 闻言不说群臣就连刘禅也是一阵惊愕,当前局势不明,若东吴心有歹意,此去一行自是凶险异常,刘禅本来想着向朗此议是想让自己的嫡子刘璿前往,不想其推荐之人竟是自己的五子刘谌,想来可能是自己错怪他了,想到这里刘禅也是面露犹豫之色。 下方费祎也忍不住看了向朗一眼,心中也甚是不解,想不通为何其要将自己的外孙置于险地,退了一步费祎却也没再说什么。 这时站在首位的蒋琬开口说道:“陛下,向大人所议之事也不无道理,不如陛下召五皇子过来问询一下再定?” “嗯,就依爱卿所言,来人!唤五皇子过来!” “是,陛下”闻言早有侍者赶忙寻五皇子去了。 此时我们的主角五皇子刘谌,正一手托着小腮帮子趴在桌子自言自语道:“唉~虽然自己托母亲的侍女给外公带去一封书信,可总归是自己的年龄太小了,没有什么信服力,不知外公有没有当回事啊!”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五皇子,陛下派人来唤你去宣政殿!” 闻言刘谌心下大喜,“来了!” “看来外公是被自己说服了!” 刘谌赶忙来到殿外,见到来人正是父亲的内侍黄浩,问道:“黄公公,不知父皇唤我前去所为何事啊?” “这个奴才就不多嘴了,皇子去了就知道了。”黄浩躬身来到刘谌身边说道:“五皇子随奴才来吧。” “嗯” 不多会,刘谌就跟着黄浩来到宣政殿,站在殿外黄浩嘱咐刘谌先稍事等候,就自己进殿通报去了,就在刘谌打量着四周的环境之时,就听殿内传来声音:“五皇子,陛下让您赶紧进去!” 刘谌赶忙随着内侍进入大殿,待走到皇台之下,刘谌跪在地上冲刘禅行礼道:“儿臣见过父皇,不知父皇唤儿臣前来所谓何事?” “嗯,孤欲派人前往东吴报丧,你可愿往?”刘禅摆摆手让刘谌起来后问道。 “儿臣一切听从父皇派遣。” “嗯,那你下去后就做准备,过几日便随右中郎将宗预出使东吴吧!” “是,儿臣告退。”说完刘谌躬身一礼,就在内侍的带领下离开大殿。 等刘谌离开大殿后,朝臣们议论纷纷。 “好了!”这时刘禅的声音传来,大殿中立马安静下来“就依尚书令所言,任命安汉将军王平为后典军,统兵2万前往永安屯守,另召越巂太守张嶷返回成都,为副将,与王平共同主持永安之事!” “是”下方众臣齐声应道。 “宗预!” “臣在” “待一切准备妥当,你便带孤五子前往东吴去吧,一切事宜你自己便宜行事。” “臣领命!” 待退朝之后,群臣三三两两离开皇宫,向朗正准备坐上马车之时就听到后方有人呼喊道:“向公留步!” 向朗转身看向来人,正是尚书令蒋琬:“哦?不知公琰有何事啊?” “吾近日偶得武帝时典籍一部,不知真伪,不知向公可否去吾府中一阅?”蒋琬拉了拉向朗的衣袖,不由分说拉着向朗就走向自己的车架。 “好好,公琰慢点,老夫随你去就是。”向朗心知蒋琬所为何事,便由着其将他拉入车中。 待回到蒋府之中,双方分主宾坐下,向朗便笑吟吟的问道:“公琰啊,不知你所说的藏书在哪?” 蒋琬闻言却是无奈一笑:“向公说笑了,不过掩人耳目罢了,今日殿上之议琬心中不解,不知向公可否解吾心中之惑?” “唉~就知你会为了这事,其实此事并非吾意!” “哦?那不知是?” 向朗深深地看了蒋琬一眼语气略带深沉:“公琰,当年我等随先帝入蜀之人,如今已是寥寥无几了吧?” 蒋琬先是一怔,而后神色略有缅怀的说道:“是啊,向公、德艳、威公加上我也没有几人了!” 这时向朗从袖中拿出了一封书信递给蒋琬,说道:“你我相交多年,吾素知公琰为人,此信看过就好,切记法不可传六耳!” 接过书信,蒋琬轻声说道:“向公放心,琬知晓轻重。”说着就展开了书信。 第七章 “天下三分,曹魏得幽、并、徐、青、凉、冀、兖、豫、雍九州之地,东吴得扬、荆、交三州,我蜀汉只得益州,外公等本是荆楚人杰,随先帝征战天下,迁至益州已有二十载,随先帝入川之人已逝大半,今朝中选用士子,只得一州之人,长此以往我蜀汉将积弱越深,恐再无出川之机! 今丞相新亡,谌料定东吴必重兵压境,一则为防曹魏趁机攻蜀,以成守望相助之势,再则若我蜀汉失利,也有行趁火打劫之嫌。此事应对之法不外乎,调重兵屯守永安,震慑东吴,再择一善辩之士出使东吴,此事可定,此去东吴当是有惊无险,谌欲同去,恳请外公助我!” 皇宫内 刘谌揉了揉手腕,看着桌子上的信,忍不住埋怨道:“这个隶书是真难写,还是怀念以前的简体字啊!不过这次是不是有点冒险了啊?算了,不想了,只要能出去就行,剩下的就看外公的了!”说着刘谌将信件封好,走出屋外,将信件交给了母亲的贴身侍女翠云,并嘱咐道:“翠云姨,一定要亲手交到外公手上啊!” 看了看刘谌稚嫩的面孔上那种强装的老气横秋,翠云掩嘴娇笑道:“知道了,我的五皇子大人!”说着就转身离去了,只留下刘谌在哪里咬牙切齿:“年龄是硬伤啊,说什么都没有信服力,只能靠一语惊人来说服人了,唉~” 数日后,向朗同蒋琬来到蒋府之中。 蒋琬看着自己手中的书信,满眼的难以置信,抬头看了看向朗:“向公!这信当真是出自五皇子之手?” 向朗闻言微微颌首,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当时自己看到信的时候也是如此难以置信,缩在袖中的右手却是微微捏了下一个锦囊。 蒋琬得到向朗的回答后,再次深深地看了看手机的书信,苦笑着摇了摇头:“琬本以为自己有几分才知,却不想竟还不如一七八岁的稚子,是琬小看天下人了!” “公琰不必妄自菲薄,丞相在时常言汝有经纬之才!” 蒋琬摆了摆手笑道:“向公不必多言,琬也是一时感叹罢了!”顿了顿接着说道:“五皇子才智机敏,当是我大汉之幸,只是不知此次东吴之行为何为何要同去,将自己置于险地呢?” “此事我也不知啊!”向朗苦笑的说道。 “难道五皇子不止才思敏锐,还有慧眼识能的能力,这次出去想为我大汉带回来几名旷世奇才?”蒋琬笑着说到。 “哈哈,公琰说笑了,若是如此当真是天佑我大汉了!”向朗笑着指了指蒋琬说道,“此中原委你已知晓,此事你知即可,万不可传入他人之耳,恐多生事端。” “向公放心,此事琬省得。” “那我就先回府了。” “向公不留下”蒋琬挽留道。 “不了,东吴之行在即,我回去同侄儿商议一下护卫人选,虽无凶险,但也要选一可靠之人以防万一!” “向公所言甚是,那琬就不再多留向公了” 待蒋琬将向朗送出府外,看到向朗欲言又止,蒋琬说道: “向公有话但说无妨” “你与威公同在丞相麾下多年,当知其性情,虽急躁狭隘,但也多有才能,此次封赏只得中军师之位,却无甚部署,心生怨忿,长此以往恐有有祸端啊!” 蒋琬微微叹息一声说道:“向公之意琬明白,此事我却是不便出面,威公与文伟相熟,不若向公寻文伟前去劝说一下?” “嗯,也好,那等东吴之事完结后,我再去寻文伟吧!”说完向朗拱了拱手就上了马车。 看着远去的车驾蒋琬忽的长叹了口气,转身回府。 当向朗的车驾回道向府的时候,向朗之侄中领军向宠在向府门口已是等候多时,见到向朗,向宠躬身一礼:“叔父~” 向朗摆了摆手:“无需多言,先随我回府!” “是” 待来到书房之中,叔侄二人分位坐下,向宠率先说道:“叔父,今日…?” 未等向宠说完,向朗摆了摆手说道:“我知你所为何事。”当下将此中缘由向向宠说了一遍。 听向朗讲完,向宠却是满脸惊喜:“不想我这外甥竟有如此大才!” “此事你知即可,切不可向外人说道!” “叔父放心,宠明白!” “巨违你领中领军之职,负责禁军之事,此次谌儿前往东吴,护卫人选切不可大意!” “侄儿省得,定当选一名有勇有谋之人前往护卫,确保谌儿的安全!” “此事有你来选吾也放心,待选定之后吾再向陛下推荐。”看了看自己欲言又止的侄子,向朗笑着问道:“你还有何事?” 向宠苦笑道:“叔父,此事不知妹妹可曾知晓?” “此前信件是你妹妹贴身侍女送来,我想你妹妹应该知晓吧!” “若是如此就好!” …… 此时皇宫之中刘谌正跪在大堂之中,向夫人寒着脸坐在床榻上,“谌儿真的长大了,竟然未同母亲商议,就敢下如此大的决定!” “母亲,此事孩儿思虑良久,谌儿确实想去游历一番,正赶上此事,就想着同去,却忘记同母亲商议了!” “唉~”向夫人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微微叹息了一声“此去东吴不知几千里,谌儿如此年幼,母亲怎能放心啊!” “是谌儿的错,让母亲担忧了!” “雏鹰总会长大,想去就去吧,母亲会在宫中为你祈福,让上苍保佑你早日平安归来!” “母亲…” “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这几日多做些准备,随行侍从母亲当亲自为你挑选,至于护卫人选,有你舅舅在,我也能放心一些。” “是,那孩儿就先告退了!” “嗯,去吧~” 待刘谌离开后,向夫人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翠云啊,看来谌儿是真的长大了,都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五皇子如此聪慧,此是我蜀汉之幸,也是夫人之幸啊!” “嗯,对了随行侍从你亲自去挑选,不可大意” “是,夫人。”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