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寒门科举路》 第一章穿越 李青穿越了,来到这个世界三年了。现在是大德11年,他今年五岁,元身也叫李青跟他之前的名字一样。 当时他还是刚从二本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没多久,在加班后回家途中,不知道哪个憨憨井盖没盖她就这么掉下去了…狗血的事情发生了,居然穿越了,当初自己差点没能接受这个事实。 李青坐在门口小凳上的手中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哎,还好还没忘记穿越之前的掌握的知识”他说着又回身望向了背后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屋子。由于年久农舍都显出了衰朽的景象,木材是虫蛀。 村子呢叫大河村,由来也就不说了,很显然的名字。现在在村子里大多数人都是当年在老爷子那辈就是逃荒过来的,在这边安家落户,官府就象征性的给了点补贴,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大家也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只可惜家里人口单薄,老爷子一辈子就只有一儿一女,李青的姑姑嫁到了隔壁县很少回来。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也没给互相添麻烦。所以家里现今只有李青一家四口过日子。 元身李青刚出生没多久,朝廷就要打仗了。每家至少派一名男丁去应征。跟抓壮丁似的。李家没办法呀,李老爹还是得去,陈氏眼睛都哭肿了也没用,后来李青的爹好在是回来了,不过腿瘸了些。 不过好在后来战争平息,国家也日渐好转,现在都是轻徭役赋税的。但也刚够一家人吃饱饭,李青觉得有必要找点赚钱的路子。毕竟回去是不可能了,老天或许会给她这个孤儿从头开始的机会,虽然穷,但富在有爹娘的疼爱。 陈氏这会刚做完午饭出来就看到李青望着家里的房子发呆,不由得好笑的说“石头,坐这发什么楞,怎么没出去跟狗蛋一起玩呢?”石头是李青的小名。在古代特别是农家,要说取贱名就是好养活。 “娘,狗蛋今天去镇上了,我也想去镇上玩呢”李青奶声奶气的说。 陈氏摸了摸李青的头“好,等哪天娘忙活完了就带你去阿,乖,快去喊你姐跟爹他们回来吃饭了” “嗯”李青说完扭头就跑去后面的地里了。 “慢点,别摔着了” “知道啦” 陈氏笑着摇了摇头“这孩子”平日里,地里干活都是陈氏跟大丫也就是李青的姐姐换着做,农家女子也不易,大丫今年也才9岁就得做家里的活计了。 晚饭是每人一碗菜糊糊,在配上两个窝窝头,一碟稍微用了一点油炒出来的咸菜。古代人很多农家里都喜欢买肥肉,一来是可以爆出油,二来油水重,可以消灭肚子里的馋虫。像李青家的条件就不长吃肉,有时候一两个月吃一次就不错了,且肥肉还比瘦肉贵,平时的营养全来自于自家老母鸡下的蛋。像李青穿越之前就是一个吃货,天晓得这个惩罚有多难受。不过没办法。 农家人吃饭都在天黑之前吃过了然后就洗洗睡了。免得夜里费蜡烛。 饭后,李青躺在床上,想着做营生读书的事。隔壁他的老爹跟娘也在商量这事。 “他娘,这几天我想了想,石头现在也5岁了,我看他平时都很机灵,我在想要不我们送他去读几年书,将来最起码也不用在地里刨食,可以出去给别人做账房,那也比现在强上太多了。我们这辈人是苦了半辈子的,但是儿子跟咱不一样,我也不想他走我们的老路,你怎么想?” “嗯,这我也有想过你说咱们也就这一个儿子,不说将来也得靠着他呢,长柏,我看村长家的小子不是也在启蒙吗,要不咱就去村长家看看,看能不能让咱们石头也去学学”至于学堂的事得好好规划下怎么攒下这笔钱。看着窗外的夕阳陈氏的目光越来越远了,她总有莫名的感觉,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那成,那明天带点礼先过去问问看”李长柏说到。 “行,这就睡吧,明天还早起呢”没多久,屋里就安静下来了。 第二天,饭桌上依旧是常年不变的糊糊加上窝窝头。 “大丫你一会就在家带着弟弟吧。今天就不去地里了,我去就成,你就在家带着弟妹中午把饭做了就成,你爹一会去下村长家里看看,石头,你在家乖点知道吗”说话的是陈氏。 “知道了,娘”姐弟异口同声回答道。大丫就叫大丫,前面带着姓氏,古代农家女子好似都这样,村里也是大丫二丫的叫着。大丫今年9岁了,在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做活了,所以古代女子多么的不易啊。 李青吃过饭就回到屋子里躲着写写画画,因为原体本身还小没有启蒙过,还不能让人看到,怕别人以为他中邪了。想起穿来之前早就学过的三字经就开始复习起来。 另一边,吃过饭的李长柏,带着一封上次去镇上买到的糕点到了村长家。 “咚咚咚” “哦,长柏阿,有啥事吗?先进来坐”村长也是他们逃荒一起过来的,后来国家日子渐渐好转,他这才凭着自己读了些书就去考了童生回来,坐上了村长的位置。 李长柏跟着村长到了前屋,把糕点放在桌上,坐下喝了一口茶道“这是上次在镇上买的糕点,一会您尝尝” 村长看出了李长柏有话想要说,知道对方可能是有求于他又不好说出口,于是就开口说道“长柏家的,到底有啥事嘛?说出来我能帮的尽量帮” “哎,我都不好意思麻烦您。就是吧我家老二也五岁了,我跟陈氏也就这么一个儿子,我们也不想他到老来也跟我们一样是地里刨食的,所以就想着送他去读书,但是吧现在”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村长就打断了他 “这事有啥难的,让石头过来跟着学吧那,反正柱子现在也在启蒙,多个娃子氛围也好,不过我可得考考他,你没意见吧?”李长柏话还没说完,村长就打断了她的话并答应了。 李长柏激动的说“哎你多考考他,那就谢谢叔了。” “不客气,大侄子。对了,你明天就把石头带过来吧,既然要学习就不可耽误了时间”村长拍了拍李长柏的肩膀 “好勒,您歇着吧,那我就先回去了啊,叔” “行” 李长柏压下心中的兴奋劲,去到地里。“怎么样?村长家的答应了吗?”陈氏一边问一边忙着地里的活。 “他娘,村长答应了,让我明天就把石头带过去,不过要先考考他” 陈氏一脸的兴奋“好好好,晚上吃过饭,咱就给石头说说,这小子指不定开心呢”之前陈氏就问过李青,只是家里就这条件,自己也大字不识几个,可现在好了。 第二章启蒙 中午的饭菜是大丫做的,摊了几张大饼子,一碗炒野菜,一些水。装在篮子里就给陈氏她们送了去。 村上有一条小河,河边有大树这会正值初夏时节,地里忙活过后时长会有人在树下乘凉。妇女就在河边洗衣。午饭是李青跟大丫一起吃的,吃过饭大丫就带着李青提着筒去了河边。 大丫边走边说“弟,你就在边上玩别下去,娘知道了得挨骂了” “嗯”李青紧跟着大丫的步伐 到了河边,大丫下去摸鱼,李青就拿出李长柏给他做的钓鱼小杆就发起了呆,“等哪天大丫去后山也得跟着去看看了,说不定会有些收获呢” “石头”李青听到喊声楞了楞,忙扭头看了过去发现是从镇上回来的狗蛋。狗蛋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狗蛋,镇里好玩吗”李青笑着问他 狗蛋先是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石头上,得气顺了才说道“我也是第一次去,你可别说还真热闹,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呢,可真羡慕能生活在那里的人”狗蛋说完抬头看天,脸上些许向往的表情,狗蛋也挺可怜的,母亲生下他就大出血去了。他爹因为当时打仗也没有回来。这些年都跟着奶奶长大。 “嗨,会有机会的,只要努力”李青拍了拍狗蛋的肩膀安慰道。 不一会变听到哗啦哗啦的声音传来,是大丫抓到鱼了,个头还不小 “大丫姐,你真厉害”狗蛋一脸狗腿像。 大丫笑了笑有些腼腆。提着筒就上来了,大丫在河边捡了石头,选了两条大点的鱼,给拍晕了随手摘了两片大点的叶子包着。 “给 拿回去跟奶吃去吧”大丫把鱼塞到了狗蛋手里 “谢谢大丫姐”狗蛋摸了摸自己的头 “你跟石头玩着吧,我先回去了,石头别玩太晚了”大丫提着筒走了。 “知道啦姐”李青等大丫走后才对着狗蛋说 “狗蛋 你想识字吗?”李青看了看狗蛋。 “想呀,可是都没有人教我。我也想识字以后也能像狗剩哥那样,去镇上给人做账房赚钱,让奶奶过好日子”狗蛋说起来就是一件愁容。 或许他们都有同病相怜的地方,所以才跟他那样要好吧,没来这个时代之前她也是打小爸妈不管跟着奶奶长大得孩子,刚毕业的她想着一定要赚大钱给奶奶带来好的生活,这一切还没实现,就穿越过来了。或许老天也是想要弥补她吧,现在他是一个父母疼爱得孩子。 李青拍了拍狗蛋“以后我有机会读书,我就教你吧” “真的吗?那太好了”狗蛋激动的就想要抱着李青。李青看着好笑,不过基于本身就是个有点洁癖 一个机灵就避开了。 眼看着就要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大丫是掐着时间做好了饭菜,石头看到自己姐姐做的满头汗水也就帮忙摆好了碗筷。 “我儿真乖” 陈氏跟李长柏刚好在这个时候就回来了。陈氏一脸笑意,在她的脸上看不见一丝的疲惫。 “爹,娘,你们回来啦,快去洗洗吃饭啦”石头接过爹娘手中的农具放在了一旁。 “诶,咱石头这么小就知道体贴人了,真乖”李老爹脸上也泛起了笑容。 今晚的饭菜比较丰盛,桌上多了一道鱼,大丫的手艺还是不错的,鱼头熬了一锅奶白的汤,味道鲜美。鱼肉用锅蒸熟,淋上了一些油,吃起来很嫩。一家人吃的很满足 农村人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陈氏吃了几口就对着一旁的儿子说到“儿子,村长家的柱子在开蒙你知道吧?” 李青心想,不会是要送我去村长家启蒙吧。 虽是这么想,但表情还是装作一脸疑惑的样子“是啊,听说还是村长爷爷给启蒙的呀,怎么了娘”看着自家儿子一脸的疑惑。 陈氏给了李老爹一个眼神,李老爹立马接过话 语重心长的说到“我跟你娘打算送你去读书。我们也不想你长大跟我们一样在地里刨食。只是咱家现在也就这个条件,所以今天去了你村长爷爷家,他答应了要给你开蒙。我跟你娘都希望你能好好的学,至于学堂咱以后在做打算。” 李青重重的点了点头“爹娘,你们放心吧,我一定努力读书,以后让你们跟大姐都过上好日子” 大丫听到这难得的说了句“弟弟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了,这是爹娘的福气” 李长柏笑了“可不嘛,女儿懂事儿子也懂事,这可能是我跟你娘上辈子积福了” 吃过饭大家都回屋歇着了。李青躺在床上想着。看来眼下也不用担心启蒙的问题了。总算也松了口气。 李青还是很庆幸自己来到这个家,穿越之前也不是没看过穿越文,不过主角的家庭关系都很复杂,饭桌上的勾心斗角也不少,一个二个小娃营养跟不上,大人的偏心,伯娘的贪婪。不过到李青这里几乎是没有的。家庭人口简单,吃得饱,穿得暖,够生活的。不过多的也没有了。 在这个时代要想家里人过好日子,也只能靠科举出头。那其实营生也可以啊,但是在那个时候光靠营生是不行的,就这小家小户没个庇护的,迟早得出事。再有就是士农工商,商人在这个时代也是最低贱的身份,所以还是一边读书一边赚钱吧。 第二天天刚微亮李青就从床上爬起来了。陈氏这会已经把早饭做好了,看着刚出房门的李青便说道“石头快洗手吃饭了,一会你爹带你去李爷爷那” 一家人齐齐的坐在饭桌边等他,李青连忙洗好了手,坐在凳子上。陈氏递过来一个鸡蛋,“快吃吧,一会去了李爷爷家可得跟人好好学” “知道了,娘”李青的眼眶有些发红。望着家里人,心里想自己一定发奋努力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饭后,李长柏拎着两坛子酒想了想又拿了一封糕点,正准备带着李青去村长家。 “娘,我们走啦。” “等等” 这时陈氏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书袋。递给了李青。 “石头,把这个带上阿,这叫书袋装书用的,去了可得好好学阿。”陈氏摸了摸李青的头。 李青想,这个就是早期的书包了吧。要不说古人也是有智慧的呢。 “娘放心吧,我走了” 爷俩走到村长家门口还没等进去。李长柏停下脚步。蹲下来拍了拍李青的胳膊。 “儿子,一会村长爷爷问的话你可要好好回答知道吗?” “爹放心,孩儿一定想好了再回答。”李青小大人的模样,李长柏还是放下不少的心。 李长柏这时敲响了村长家的门。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门便打开了,露出一张小脸。 “嘿嘿,李伯伯石头来了。快进来吧。爷爷在屋里呢”说话的是村长的孙子,李思宇。李青跟他也很和的来,关键是这小子没啥坏心思。 “诶”李长柏牵着李青走了进去。村长这会正在书房里准备今天的课材。李思宇一阵风的跑进了书房。 “爷,石头跟李伯伯他们来了” “去,毛毛躁躁的,这是读书人该有的性子吗。下次再这样你看我不抽你”李云清拎着李思宇的耳朵说到。 “爷爷,爷爷疼 疼 疼。我知道错了。您高抬贵手。”李思宇龇牙咧嘴的说到 李云清这才放了手,哼了一声走去大厅。李长柏看见李云清出来了,忙把手里两坛酒跟糕点给递了过去。“李叔,这是点小意思您收下吧” “来就来,拿什么东西,往后可别这样了。乡里乡亲的,你先坐会儿” “诶,诶”李长柏摸了摸头。笑了笑 “石头,可是想好为何来读书。且知读书可不是嘴上说的容易,可得肯吃苦才行。”李云清看着李青说到。 “石头想好了。石头还想着以后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让爹娘过上好日子。石头不怕苦。”李青眼都没眨一下的说。 李云清点点头“好,是个孝顺的。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想。那你以后可得好好学习。不了偷懒。知否” “是,小子明白” “好,这样。石头你往后就辰时过来,酉时回。侄子你就先回去吧,我带他去书房了” “行那我就先回了,石头就麻烦你了,叔” 第三章野兔 随后,李青跟着到了书房。书房不大,书架就占了将近半间屋子 两张桌子 放着一些书本。 李思宇看见李青进来朝他眨了眨眼。 “咳”这边村长清了嗓子。李思宇立马正襟危坐。李青看见他的样子不由得好笑。 李云清从书桌上拿出一本《三字经》递给了李青。李青接过后拿在手中翻看。这是一本手抄本。非常整齐,用麻线装订起来的,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现在你年纪还太小,手骨未长全。你先跟着我背书认字吧。你跟柱子一样的(李思宇小名)” 李青点了点头“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我读一遍,你跟着我读一遍。每天反复反复直到你会背为止。”李云清严肃的说到。俨然不像是刚刚那位和蔼的邻里爷爷。倒像是夫子了。 “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李云清教一次李青跟着读一次。一段跟着读了两三遍李青基本上都记住了。李云清很惊讶李青的记忆力,但又怕他骄傲便会时常跟他教育他要不骄不躁。还会跟他讲,儿童开蒙是4到5岁左右。会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等到了后期会认字时变会学《孝经》《大学》《中庸》等。后面还会深入学习《论语》《孟子》接着便是五经了。由浅入深。一般八岁左右就要学完四书。读完五经就是十几岁了可以下场考秀才了。李青听到这都目瞪口呆了。古代读书也挺艰难的,看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午大丫给李青送来了午饭。两张饼一个鸡蛋。李青在村长家就着温柔小口小口的吃了。李云清便叫她往后不用再送了。小娃子的饭他管了。 很快便到了下学的时间。李云清叮嘱他回去不要贪玩,要复习今天所学到的明日好抽查。李青听完这才拎着书袋回去了。村长家离自家隔着不远。李青没一会就回到了家。 “娘,我回来啦”李青站在院里喊。陈氏听到李青的喊声这才急忙的从厨房出来。擦了擦手,搂着他边走边说 “我儿今天读书累不累,怎么下学了,也不叫你爹来接你。” “娘,我不累。是我不让爹来接我的,我能自己回来。娘,我今天学到了好多东西。我先回屋复习了。明天村长爷爷还要抽查” “好 仔细着眼睛。”陈氏摸了摸李青的头。李青对于陈氏每次动不动就摸他的头表示很无奈,但又没办法。 李青回到屋子拿出《三字经》。看着上面的字,都还认识。便开始读今天学的内容。反复读了几遍,便接着往下读。 晚饭。饭桌上多了一道蛋羹,还有炖肉。陈氏坐在李青旁边给他夹菜。“我儿多吃点,读书辛苦。不过李叔也是,这才第一天上学,便这么严厉,回家了还不让孩子休息” 默默吃饭的李长柏这会说话了“你懂啥,这也是为了石头好。妇人之见要不得” 陈氏瞪了李长柏一眼“就你知道说,我这不是心疼儿子吗。我当然知道你说的。” 李长柏耸了耸肩。“行行行,我不说了。吃饭吧,吃完早点休息。石头吃完饭也别看书了,天也快黑了别伤了眼睛”李青点了点头。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月末,明天就是一月一次的休沐日。李思宇小团子看着好不容易放一天假准备约李青去找隔壁村的伙伴玩。没料到李青会拒绝他好一阵失落。李青赶忙安慰他说下次一定什么的。整得李青哭笑不得。好不容易哄好了。 今天李青的目的是去后山。后山那有一块林子。林子后面很深少有人去,听说里面有野兽,很凶狠。并且叮嘱自家小孩都不准靠近。大丫时不时去割野菜,李青才会跟着去。他也没想着进去,毕竟自己真身是小孩,万一真有野兽他也跑不掉。他只是在靠近林子周围放了一个陷阱。刚好一会就去看看有没有收获。可以的话还能拿去镇上卖了换钱。 李青回到家里。放好东西便去了后山。李青做的是一个最原始的绳套陷阱。看着上面一只完好的野兔,李青暗自惊喜。便又设置好陷阱等待下一只猎物的到来。这是这几天抓到的第三只野兔了。李青想着明天上来看看,有收获就一起拿去镇里卖了。 当初抓到第一只的时候,家里人都很焦急以为他去了林子深的地方。李青才急忙解释说只是在外围没有深入,这个兔子是昏睡在了外面,李青才把它捉回来。家人想着娃子还小应该不会撒谎况且大丫跟着一路呢。便相信了他的话。 李青拿着兔子的初衷是想给家里人补身体,毕竟也换不了几个钱。但是家里人坚持要养着哪天去镇里卖掉,便也没有再多说。 “姐,你看我捉到了什么”李青手里拎着一只兔子站在院子里。 “咋又抓到兔子了。石头厉害啊”大丫瞪着眼睛。 “嗨,这不是上次说的那个陷阱么刚好它又给碰上了。”李青陷阱的事没瞒着家里人,便说只要不深入林子,就不管他。大丫结果李青手里的兔子,兔子有些活泼,瞪着小腿。大丫把它关在了笼子里。 吃晚饭时听大丫说起今天李青又捉了一只兔子,李长柏便笑着说“那明天咱就去镇里把兔子卖了。” “成,你明天带着石头大丫一起去吧。下响就回来。我就不去了。”陈氏开口说道 “行,明天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快吃吧,吃完早些睡明天一早就去”李长柏望着院子里。夏夜里,有些闷热。李青睡不着便时常搬来一根属于他自己的小椅子,在院里看星星。 “石头,在想什么呢。”大丫的话惊醒了正在思考人生的李青。 李青一看是大丫,松了一口气。“姐你怎么还没睡呢” “有些热睡不着。石头你不也一样吗。还想着明天能去镇上看看,有些激动,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呢。”要不说古代女子可怜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不想出去,是不能经常抛头露面。再说家里条件也不好,她也没机会去看看。 “姐,以后会时常去的,说不定会住在那里呢,你信吗”李青望着大丫,大丫也望着他“我信”大丫对李青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比起其他家的兄弟姐妹,他们这是少有的。或许这就是姐弟的缘分。 第四章赶集 卯时三刻,天已经大亮了。吃了早饭李青三人便坐上了去镇里的牛车。驾驶牛车的是村里的老大爷,靠着这牛车过日子。一人只收十文钱。牛车晃晃悠悠的走了将近半个时辰便到了镇里。这会镇上已经很热闹了。有卖小菜的,卖小吃的。杂耍的,看的人眼花缭乱。李青跟着他老爹跟大丫穿梭在人群里。 大丫这会也被吸引得快走不动路了,李长柏牵着她,说到“跟紧我了,走丢就麻烦了,今天人太多不适合摆摊,我们去找个酒楼把兔子卖掉就回吧” 这是一家名叫云来酒楼的饭馆。李青三人进去了。 “三位客官吃点什么?”店里的小二非常热情。 李长柏摆了摆手说到“我们不是来吃东西的,就想问下你们收不收兔子” “我去叫下掌柜的,几位稍等”刚才热情的笑容不见,只剩下淡淡的话语。不一会小二便带着一个中年男子过来了。 小二介绍道“这便是我们余掌柜,你有什么事就跟他谈吧。” “余掌柜,我们今天来呢,就是这几有几只兔子想问你们酒楼收不收。”李长柏还没等那掌柜说话便先说了。 余掌柜倒不像小二那样势利眼。对什么人好像都一样。“收呀,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来者不拒嘛。这个兔子我看看。” 余掌柜看了李长柏装在麻布袋里的兔子“这样,你这个兔子是活的,我也不乱说价,给你加100文一只兔子算你两百文怎么样?” “掌柜能在高一点吗,我们到这来不容易,卖这个兔子也是想补贴家用,能在把价格调高一点吗”这次说话的是李青。余掌柜没想到这小孩小小年纪便这样会说,笑着问他“小公子,可是在读书?” “正是,我正跟着村里的村长爷爷学”余掌柜看着李青回答丝毫不扭捏,想着结个善缘吧。说不得以后就腾达了。 脸上故作艰难的说“这样吧,每只兔子收你们三百文。以后有这些货记得再来找我”0 收到九百文钱三人离开了饭馆,李长柏先是带着李青去了书店买了一刀纸一支笔。又在摊上给大丫买了两根头绳。给陈氏买了一只发簪。又称了两斤猪肉,打了些酒。便带着李青跟大丫准备回村了。 李青发现大丫正望着包子铺发呆,得,定是馋坏了。李青拉着李长柏的胳膊摇了摇“爹,我饿了,可以买点包子吃吗” 李长柏听到李青说这话这才反应过来快到响午了,自家娃正在长身体。便去了对门包子铺。大丫这时给了李青一个感激的眼神。 “客官买点啥,有新鲜出炉的包子,馒头,窝窝头…”蒸笼冒着丝丝热气,店家打开蒸笼飘出来阵阵香味,李青吞了吞口水。 “给我来十五个肉包子”李青看着他老爹一次性买这么多,还有些惊讶。“来一趟不容易,多买点回去明后天还能吃上。”李长柏看到李青惊讶得眼神。 “客官一共是十五文钱,包子您拿好”走到城外,老爷子还在牛车边等着,几人便付了钱坐了上去。 “李侄,今天回的挺早呀,这么快东西就买齐了?”说话的是牛车老伯。 “是啊,叔今天人太多了,外面也热。买完东西就打算早点回去歇着了。这都快响午了,你还没吃饭吧?这有我刚买的包子,吃俩吧”李长柏拿出包子递给牛车老伯,牛车老伯说什么都不肯要,李长柏这才算了,随后给了李青跟大丫一人两个,自己也就吃了起来。 牛车没等一会又上来两个人,这才慢慢悠悠的回去了。李青吃完包子就开始养神了。响午的太阳毒辣辣的,几人都没说话。摇晃了又半个多时辰就到了村口了。李青这才下车跟大丫帮着李长柏拿了东西回家了。 “他娘快开门,我们回来了”没一会院子里传来脚步声。 陈氏打开了门,看着满脸红红的三人。“今天回来咋这么早捏,东西都卖出去了吗?快进来,打水洗洗脸” “娘,今天赶集的人可多了。爹带我们去了酒楼直接就把兔子卖点掉了”李青放下了东西拉着陈氏的手说。 陈氏听到李青这么一说便又问李长柏“那在酒楼卖了多少钱?咋又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有点钱了也不能这么花呀”陈氏一脸心疼 李长柏倒是有点无所谓,反正都是该吃吃该喝喝。“你懂个啥,好歹今天卖了点钱也该补补身子了。娃子们都在长身体呢”李长柏擦了把汗又接着说到“今天本来掌柜的要价二百文,结果咱石头就说了几句后来那掌柜的就给我们加到了三百文,还让以后有货了再送去他那里” “对,娘,你可没见当时那掌柜一脸心疼咬牙加价”大丫很少说话的也符合上来。陈氏听到这还是蛮惊讶得“想不到咱们石头还有这本事呢,果然送你去读书那是没错的。我儿真懂事”陈氏又摸了摸李青的头。 “那对了你们是响午饭了吗,我以为你们要下午才回来”陈氏忙又问。 “娘,我们吃过了。中午吃的爹买的大肉包子,还多带了些回来。”李青笑着说。李长柏把放一边得包子递给了陈氏,便准备去睡午觉了。 大丫这会也回房了。陈氏便拉着李青“儿子这包子娘都给你留着,等你饿了给你加餐。乖” 李青摇摇头“不,娘这个包子咱们一家人一起吃。”陈氏满是欣慰又难过,孩子这么小便会体贴人了。 “好,一家人一起吃。对了这里有二十文钱,你拿着平时村里老有卖小吃的拿着解解馋。乖进去睡会午觉吧”陈氏手里的钱就是今天卖野兔赚来的,李青来到这世上几年了就加上这点才存了三十文文钱,剩下那十文还是他过年得来的。 回到屋里这会有些闷热,李青便脱掉外衣穿着汗衫复习起了旧知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年李青七岁岁了。这几年家里也有了变化,通过他时不时捕到的一些猎物,家里也存下了一笔银子。又在后山上采到了金银花。家里人问他怎么认识的这个药材。他说去镇上的机会多了,认识几个朋友家里有做药材。李长柏等便没多问。这又是一笔收入。 到了李青七岁这一年便没有跟着李村长继续读了。因为人说了,没有他可以教的了。在他看来李青聪明能干,记忆力好,便让他去正经的去找学校了。李长柏跟陈氏这才托人到处去打听镇里好点的学堂。 第五章书院 经过李青爹娘的多方打听才确定了两家书院。一个叫云上书院,一个叫林山书院。说的是两位书院今年都出了秀才。两位夫子性格上也有差距。云上书院的夫子比较和蔼,林山书院的夫子很严厉,据说常打人。陈氏觉得太严厉不好会吓到孩子。便想着还是选择云上书院比较好。后来又听别人说起云上那个夫子明年打算考举人试,陈氏她们便放弃了这家书院。 因为你是夫子又要打算继续考了哪里还有多的时间给学生呢?最终就确定了林山书院。打听好书院的位置,李长柏就打算第二天带着李青去镇里。 这天天刚亮,吃过早饭的李青就跟着他老爹坐牛车去了镇里。镇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下了车李青看着他爹带着他熟门熟路的走着。他这两年倒是来过几次,不过也不是特别熟悉。 李青便开口问道:“爹,你知道书院在哪吗?” 李长柏边走边回答他“之前打听书院的事倒是来过这边门前瞧了瞧,书院在文东路,在走一会便到了。” 到了文东路,这条街相对于集市倒是安静了许多。听他爹说起林山书院跟云上书院都在这条街。街边还有一些书局。文房四宝都在那里买。还有一些古玩铺子,不过寻常人家倒是消费不起的。 李青跟着他爹走到林山书院门前,敲响了门。开门的是个老头。老头问他们找谁,李青便说自己是来报名进学的。老头把他们请了进去。没一会出来一个中年男子,山羊胡。 看了看李青问“你今年多大了?之前都学了些什么?家里谁给你开蒙的?” 李青一一回到他的问题“我叫李青,今年7岁了,已经学完《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会认字了。之前是我们村长爷爷给我启蒙的他说他没有可以教会我的了。所以爹娘才带我来镇里读书” 李长柏也附和着说“是啊,所以我才带孩子来读书了,之前家里条件不好,所以苦了孩子,现在家里宽裕点了便想着带孩子上书院来读书了。” 林山看了看李青点了点头说“是个诚实的孩子,但你可知读书没有想象的容易,往后还得吃很多苦” 李青心想那也没办法,手不能抗,要想出头也只好读书了。“李青不怕吃苦,李青想努力学习将来报答父母。” 林山看了他一会没说话。李长柏顿时有点着急的说道“夫子,您看您问的问题我儿子都能回答得上,您看要不您就收下他吧。”李长柏给他鞠了个躬。 李青看着他老爹,眼里有些涩涩的,这个在他眼中平时就很沉默寡言的人,在家里是顶梁柱。从进门开始就显得拘束,今天还看见他第一次低身下气的求人。 林山没让他们等太久便说道“好了,我又没说不收他。只是想起了从前的自己罢了。我叫林山,是林山书院的院长也是这里唯一的夫子。我们这里的束脩一年是二两银子。不提供伙食但是有热水。这样李兄弟,你就后天带着李青过来入学。笔墨纸砚需要自备。今天就先这样吧” 两人告辞了林山,李长柏便带着李青去了书局。李青今天为了入学成功,特意穿了一件他娘给他做的新衣裳,白色的长衫。让人看起来就很有读书人的气质。 掌柜一见他进来便说“小公子需要点什么?” 李青四处看了看发现书还是挺多的。“要一刀普通的纸。”买好东西后,也到了响午。李长柏带着李青去了馄饨摊吃了一碗馄饨。接着跟着他老爹又转到了集市,买了几斤肉,找到了杂货铺买好了入学要用的红豆,枣,莲子。又转到了菜市口买了一把芹菜打了几斤酒就准备回去了。 牛车老伯看到李青两人来了,这会也没啥人,便让他们再等等,便开始跟他们聊了起来。 “小公子今天去了哪家书院?可有定下来了吗” 李青找了个阴凉点的地方坐下歇息。“今天去了林山书院,夫子叫我后天去入学了” 牛车老伯听说李青去到了林山书院,便说道“嗯,那个书院我知道,听说跟云山书院一样是咱们镇里数一数二的。不得了了勒,石头以后可有出息了。还是李侄子教的好啊” 李长柏听到牛车老伯这样说也挺开心的“哪里哪里,夫子也是看他诚实。老叔您孙子也不差啊,今年怕是能升吧?” 牛车老伯靠着微薄的收入拉扯大了两个孩子,大的在镇里酒楼作账房,小的在衙门当差。现在老头算是比较轻松了,可是闲不下来。硬是每天还得出来找事做。 “嗨,可能吧。把他两供出来我也是轻松了许多了” 没一会就来了两三个人,李青跟李长柏上了牛车就准备回村了。 要说这两年李青他们家通过捕猎卖金银花家里有了些收入。村里就这么大基本都知道了,李青索性也没瞒他们,就不打算找这两样东西的钱了。这些日子自己在家复习闲来无事,就让他娘给他买了些鸭子回来喂养,鸭子也认他,每天看见他就嘎嘎叫。他每天没事了都带去挖虫子吃。鸭子一多起来下的蛋就吃不完,天气大了就容易坏。所以就打算做成咸鸭蛋卖去镇里的酒楼,这两年也是经常跟云来酒楼有来往。 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就到了大河村。下了车李青帮着李长柏拿了东西准备回去了。便看到村口的狗蛋在那站着。 李青走了过去 “狗蛋,站这干嘛呢?” 狗蛋一看李青回来了,便笑着说“我刚去你家找你,你娘说你去镇里了” “是呀,今天去了林山书院夫子收下我了。后日我便要去入学了” 狗蛋也替他高兴说“太好了。”说完忙又瘪了瘪嘴道“不过以后我们玩耍的日子就少了” 李青拍了拍他的头说“别不高兴啦,以后我放学你也可以来找我玩呀。 第六章别扭的小孩 这时李长柏擦了擦汗“先回去吧,太晒了。等一会到家了再跟狗蛋慢慢聊。狗蛋今晚就在咱们家吃饭啊,一会让你陈婶子去叫你奶也过来。” 狗蛋听到李长柏说要留他吃饭还挺高兴的。几人这才又走回去了。村里人见着李青就问“石头啊,怎么样了?书院定下来了吗?”这话语里不乏有看热闹的,也有是真的关心他的。就比如遇到了村长。 “书院可是定下来了?”李云清问 “嗯,定下来了,夫子让我后天入学。这几年多谢爷爷您的教导,李青不敢忘。”李青像他鞠了一躬。 李云清赶紧扶了他一把说到“感谢的话就不说了。青儿你在读书上确有天赋。但不可骄傲自满,一定要脚踏实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可知?往后你还需更加努力” “是,李青牢记” 李长柏看着这场面有些沉重,忙扯开了话题说到“李叔,这两年也多亏了您。晚上来家里吃个饭顺便带着柱子一起。往后娃子读书见面就少了” 李长柏没等李云清答应便带着李青跟狗蛋走了。 “娘,开开门。我们回来啦” “婶子,石头回来了”狗蛋也帮着喊 陈氏打开门让几人进屋“狗蛋也来啦,跟你石头哥去里屋玩吧。” 李青打了水洗好脸之后就带着狗蛋去了书房。陈氏这才问了李长柏。“林山书院收了石头了。让我后日带着他去入学呢。” 陈氏脸上一喜“那可太好了,对了束脩你问了没?多少?” 李长柏洗了把脸又说“问了,束脩二两银子一年。我也把拜师的礼都买的差不多了就差肉条了。对了,刚碰到村长了我就叫了他带着柱子过来吃饭,石头晚上也在我们这里吃一会你去叫下婶子一起过来吃吧” 陈氏听了皱了下眉头说到“你咋不先跟我说说,这家里菜都不够呢。” 李长柏摆了摆手说“不碍事。我刚买了几斤肉,酒都打好了,地里弄些菜,在杀只鸭子就够了。你今天不叫过来明天也一样,今天弄好了明天也就好休息了。” 陈氏起身说“我先去趟狗蛋家叫婶子,你去后山把大丫叫回来给我搭把手” “诶,好” 李青这头,狗蛋跟着他进了书房。李青把他上次抄好的《幼林琼学》拿给了狗蛋“现在开始你就学这本了,我念一遍你跟着念,还是老规矩,背会为止” 这会的两人,俨然变成了夫子与学生一般。李青本还以为狗蛋坚持不了多久,没想到他在对待读书方面也肯下功夫,所以李青也乐意教他。只不过他的进展比起李青要慢上许多。念到口渴了便停下喝口水又继续。后再让狗蛋通篇读一遍,狗蛋读的有些磕磕巴巴,无非就是不太识字。李青便教他不会的字。 很快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大家都到齐了,就先是祝贺了李青成功进去林山书院。陈氏的手艺不错,大人都吃的很开心。小孩这桌嘛,就是有点不太开心…柱子跟先前狗蛋一样有点焉。正跟李青别扭呢。 柱子说“以后都没人陪我一起上学了…”李青刚跟村长学的时候柱子便跟他一起念,有柱子在上课也挺轻松,他发现柱子小团子上课歪歪扭扭,学一下就要去吃块点心喝口水…李青看的也是哭笑不得。老爷子也拿他没办法。便让他停学了一年,这才又让他继续念,不过进度可就跟不上李青了。 李青拍了拍他安慰道“好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就别跟小娘子一样啦。”狗蛋听完在一边捂嘴偷笑。 柱子瞪了他一眼。李青接着说“只要你好好努力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做同窗的” 听到李青得话柱子眼镜一亮“真的吗?那我吃完就回去好好努力”李青听了好笑。 第七章咸鸭蛋 夜幕降临,狗蛋也跟奶奶回去了,李云清也带着柱子走了。李青看着饭后收拾的家人心里也很开心。他搬了跟凳子去院里歇息,大丫拍了拍他递给他一个荷包“弟送你了,祝贺你进学绣得不好你可别嫌弃呀。” 李青笑着摇头“谢谢姐,我爱惜还来不及呢。对了姐,往后我有时间教你识字可好?” 大丫怔了怔“还是不要了吧,我学那个干啥” 李青看着她“学了对大姐你将来有好处,以后找了夫家不吃亏” 大丫听完李青的话红了脸“去你的,小小年纪也会打趣你大姐我了。不理你了”大丫转个背就逃了。李青看着大丫匆忙逃走,直觉着好笑。 第二天如同往常一样,李青起了个大早。晨读完,家里也把早饭做好了。吃完饭李青让家里人把之前腌好的咸鸭蛋拿出来煮了尝尝。咸鸭蛋的做法是李青告诉他们的,本身还不相信,万一腌制失败了岂不是浪费了。这时李青就说是自己在书局的一本书上看到的,古人便是用这个办法腌制的。实际上是李青以前爱吃这个就跟家里学了一手,倒是学到了,做出来流油呢。听李青这么说家里想着就试着做点,这就做了十来个。李青眼看日子差不多就让陈氏她们拿出来尝尝。坐的好就拿去让余掌柜也尝尝看他收不收若不肯收就换其他法子卖。 这会陈氏已经煮好了两个咸鸭蛋。放凉后切开。切成两瓣的咸蛋蛋黄出油翻砂。陈氏看着脸上便是一喜,接着又一个尝了一半边。这吃到嘴里发现味道好极了。还有点意犹未尽。 李长柏拍了拍大腿“成了,这味道不错。这赶紧在收收,看看这些日子咱攒了多少鸭蛋全做了。不够再去别地收点。” 李青看着他爹一惊一乍的样子忙说道“爹别急,这次我们也别收太多了,先做百十来个送去酒楼看人要不要,免得做多了到时候没人收咱也吃不完呢。” 陈氏看着自家有主见的儿子又看着李长柏说到“你看你,一惊一乍的做什么。还没咱儿子懂事呢。就听石头的这次做百个等下月咸鸭蛋好了就再拿去看人收不” 李长柏尴尬的笑了两声,说去地里转转。陈氏又带着大丫去收鸭蛋了。 第八章同窗 下午,陈氏托人买到了肉条。鸭蛋也从邻村收来一些,加上自家屯的差不多80玫。坛子备好便开始做起了咸鸭蛋。李青在一旁指导着制作方法。鸭蛋洗净擦干水。这时拿出备好的白酒跟盐,鸭蛋放入盆里倒入白酒泡一会后拿出裹上盐放入坛中腌制一月吃的时候拿出来煮好就可以了。陈氏跟大丫手脚麻利没一会就忙好了。李青见没事了就回屋去复习了。 翌日,卯时三刻左右李青起床了,陈氏也起了个大早把早饭做好了,李青吃过早饭收拾好东西就跟着李长柏做牛车去书院了。陈氏急忙喊住他俩,塞给了李青一个钱袋。 “拿着,第一天入学中午在外面吃好点,娘知道你读书刻苦,但也要注意身体。剩下的平日里就买点零嘴吃吧,别省着。去吧下学了就回来。” 李青没伸手接“娘,不用了我这还有银钱,这钱您留着吧”李青便转身就要走。陈氏硬是塞在了李青的手里,这才肯放他走。 今天还是坐牛车去镇里。往后上下学李青都打算走路。这样也算是锻炼了身体。这会还早牛车还没几个人,坐上了牛车老伯决定先拉一趟。没过多久就到了书院。门房老头看见李青父子两就把他们迎了进去。 跟着没一会林山便过来了,缴了束脩。就开始了拜师礼。李长柏把芹菜枣红豆干肉条一一拿给了林山,林山将芹菜作为回礼给了李长柏。就让李长柏回去了。 李青这时也说“爹,下学别来接我啦我自己能回来。”李长柏本还有些不放心。听李青这么说也就没说什么了。 林山带着李青去领了课本。林山这才给他介绍了下书院的具体情况。书院分为甲乙丙三个班。丙班是启蒙班,乙班是进阶班,甲班都是学的好明后年就可以下场的班。按照李青的进度便把他分到了乙班学习。辰时上学申时下学。时间来看还是很自由。 林山说“如果你成绩优异也可以分到甲班。现在安排你到乙班学习,不过你可别松懈,不然每季一次的考核你也可能会被刷下去。”李青忙说自己知道了。便接着跟林山到了乙班。看着班里一堆小萝卜头,李青开始自我介绍。从此李青便开启了书院生涯。 由于今年报考人数较多李青来得较晚。前排的位置都没有了,李青便选到了倒数第二排。这时林山已经走了,上课的夫子没来。他的这位同窗倒是自来熟。先是介绍了自己。 “你叫李青吧?我叫顾云,住在文西路,很高兴你成为我的同窗,你隔壁桌那个叫刘子齐他旁边那个这两天请假回家了到时候回来让他自己介绍” 顾云才说完刘子齐就冷哼了一声便是介绍完自己了。顾云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李青冲他笑了笑表示不介意。说“我住在大河村,离这里也不远有时间可以到我们那里去玩”顾云表示自己一定回去。 第九章包子铺 到了中午,顾云看李青没带饭,便问他中午吃什么,李青便表示自己不挑食。 顾云就拉着他去了酒楼。李青忙要把顾云跟刘子齐带到其他地方去吃。“咱就吃个午饭也不用来这么高档的地方吧。走换个地” 刘子齐说“他有钱,你让他请” 顾云这时候也说“就是,你今天第一天入学又是我的同窗怎么的也该我请你吃一顿”李青看这阵势也不容他拒绝。便在小二的带领下去了二楼。找了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顾云把酒楼里的拿手菜点了几个。 就让小二去上菜了。李青看着他这熟练的模样“顾师兄,看你这样是常来?” 顾云说“叫啥子师兄哦,咱两都一样大,别客气叫名字就成。” 刘子齐也附和了几句“顾云家里做生意的,这酒楼也有些股份。便常带着人来这里吃饭。” 李青点点头表情了解。没一会菜就上齐了。李青以茶代酒的敬了他两一杯。李青便又说“还不知刘兄是哪里人?” 刘子齐说“我也是住在这镇里的,家里在集市开了个包子铺” 李青闻言说到“是不是城口不远的那家包子?”刘子齐点点头“你吃过?” “是啊,你家的包子味道好极了。这几年来镇里一次都没错过” 顾云撇了刘子齐一眼“刘子齐你太不够意思了,亏我跟你认识这么久了,我都不知道你家开包子铺的,哪天带我尝尝呗” “你也没问啊” “得勒,倒成了我的错了”李青看着他俩很无奈,这顿饭在打打闹闹中度过了。 第十章没毛病 吃过饭回到教室就小憩了一会,这会人都倒齐了,不过大家也不闹腾。唯一的声音便是翻书声。似乎没有因为新同窗的到来而改变。 日子不紧不慢得过着。李青在书院已经读了一月了。这一大早李长柏背着两坛腌好的咸鸭蛋跟李青一块出门了。到了镇里李长柏就想让李青不要管了。 李青怕他老爹在余掌柜那里吃亏“爹,我跟已经跟夫子告假说会晚点到,没事的,你就让我跟你一起去吧。” “我这也不是怕耽误你学习嘛。快去吧,你爹我能行的”李长柏执意要让李青回书院 李青拗不过他一把拉着他老爹就去了酒楼。这会酒楼也是刚营业。都是老熟人了,这小二一看李青来了忙去找了余掌柜出来。 “哟,李老兄今儿怎么一大早就来了。可是又猎到了好东西?小公子今天没去上学吗?”余掌柜先是开口问到。 李青答“已经跟夫子告过假了,掌柜我们今天来是想跟你谈另一笔生意的。爹,快把东西拿余掌柜先尝尝。” 李长柏这才把背篓放下来,从里边拿出来事先煮好的咸鸭蛋递给了余掌柜。余掌柜看着这个鸭蛋有点懵。 李长柏这才开口“余掌柜,这是我们自己家腌制的咸鸭蛋特好吃,这个是煮好的,您先尝尝” 本还有点疑惑的余大海听李长柏这么一说就知道了今天两人份目的。不过他这是酒楼如果味道好还是可以收一些。随又剥开了鸭蛋 “嗯~不错。咸味适中,蛋黄翻砂,不错不错”余大海一边吃一边点头。 余大海又指了指咸鸭蛋“你这今天带了多少个,我全要了,往后销得好咱就定个时间按时送过来” “今儿带来得不多80个,这个得腌制一月左右,您吃这个没算进去。您看这个价格呢?”李长柏问道。 余大海撮了撮手“价钱好说,手工费材料费给你凑整算800文吧?李老弟觉得呢?” 李长柏这时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李青听这价格没毛病便替他爹做了主答应了“没问题余叔,这个价格最合适了。” “行,小公子痛快,等着我去给你拿钱”余大海笑呵呵去给李青拿钱了。李青这才对李长柏说道“爹,您不怪石头吧?” 李长柏和蔼的说“爹怎么会怪你呢,爹只是一时拿不定主意,怕他给少了。爹知道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便不会胡乱砍价。” “来,这里是800文,你们数数,往后这个咸鸭蛋便一月送来一次吧,两百个左右李老弟你看可以吗?” 李长柏接过钱掂了掂“不用数了我相信余掌柜,好,那往后我就一月送来一次”李青也点点头。出了酒楼李长柏跟李青的心情都挺不错的 李长柏在送了李青到书院门口便抓紧时间回去收鸭蛋了。 第十一章放假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夫子带着学子在晨读。 这会李青从后方进门坐了下来。顾云拿着书闭着眼。看李青这会才就问道“你怎么这会才来?晨读都好一会了。” “嗨,家里有点事昨天跟夫子告了假了。” “我就说嘛”说完顾云又接着闭着眼睛背“知止而后有定…”李青看着他的样子好笑 “昨晚干嘛去了,这一大早就犯困?” 顾云这会还是没睁眼“别提了,昨天俩堂弟过来串门没回跟着他们去赌钱了,后半夜回来发现夫子布置的功课也没写这一忙完天都快亮了…这不这会那两人还在屋里睡着呢” 李青听完是又气又好笑“你这才多大点就开始赌钱了,给王婶知道不非得揍你…”李青口中的王婶就是顾云的娘,李青来书院之后去过他们家一次顾云的娘。李青年纪小嘴甜给他们家印象好,还让李青常去玩。 “那我肯定没让我爹娘知道,我后半夜回都是从小门进的,不过你放心我以后绝不会了”顾云还有点小得意 李青“…” 在书院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又到了过年放假的日子了。家里人就趁着今天就来镇里办年货了。 大家听完夫子布置的课业,书院就放假了。李青收拾着课本。顾云就凑了上来“等过两天我去你家里玩可好?” “行啊,到时候叫上刘子齐一起。” 约定好时间几人就出了书院,相互告辞。李青看见她娘举着伞站在门口看着她笑。李青上前接过伞另外一手握着陈氏的手。 “娘,来多久了怎么也不进去。外面这么冷” “我这也没来多久,你爹跟你姐在集市,走吧我们去找他们” 办完年货的一家子回到了大河村。吃晚晚饭坐在一起烤火,说着一些有趣的事。李青看着一家人心里想着这样的感觉也不错。很幸福… 李青在家的日子比平日里起得稍晚,家里人也没去叫他。吃过早饭接着开始晨读…窗外下着小雪… “咚咚咚”院里传来敲门声。 “李青…我们来找你啦”听声就知道是顾云那小胖子。李青披上厚实的外套出去给他们开门了。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