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凡人凡语》 出生 一九六三年的中秋节,我出生。B城最著名医院的妇产科医生们帮助我来到人间。母亲为了我的出生,忍受了巨大的疼痛。 中秋节是家庭团圆共赏月的日子,也是我这个早产衰弱女婴的生日。出生之后由于我身体极度虚弱娇小,拍打不哭不能自主呼吸,为了把我留在这个美丽纷乱复杂的世界上,医生们极尽全力抢救这个弱小的生命,生命仅有一次,医生们竭尽各种办法挽留我这个微小羸弱注定平淡普通的生命。出生之后,我与母亲唯一的纽带——脐带剪断,我就进入了恒温箱,母亲模糊的看了一眼,知道是个女孩儿后,进入昏迷状态。她太疲惫体虚顾不上我。 我小时候胆怯,怕黑,爱哭,恐慌,敏感,渴望爱抚,都与我出生时的情景有关。人某些特质的形成在你来到人间的一刹那就注定。 在我出生的前一天下午母亲已经住进了医院。父亲得到消息后匆忙从B城的郊县农村赶回市区。父亲是地道的城里人。不知道为什么父亲那时候经常去郊区农村劳动,收麦子割水稻挖水库。不知道如何忍受重体力劳动。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基层党员,相当于初中文化。看到母亲为了生我而忍受身体的疼痛,父亲束手无策,心疼妻子担忧孩子。 童年 小孩子来到人世间,是个鲜活的生命体,会呼吸会哭泣会感知到周围的环境,能够感知到人们是否爱她(他)喜欢她(他)。我的出生只是爷爷奶奶又多了个孙女。我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哥哥只比我大一岁。由于爷爷奶奶非常喜欢孙子重视男孩,认为男孩才可以光宗耀祖,顶门立户。哥哥的出生得到了所有亲朋好友邻居们的祝福,为了庆祝家里又添个孙子,哥哥满月时,爷爷奶奶大摆酒席,款待亲戚朋友邻居。一九六二年经济恢复普通人可以吃饱肚子。母亲由于生了男孩,变成了大功臣。家里的长辈们眼里只有孙子,孙女再好再漂亮都不行。所有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都必须有孙子的。从小就娇惯孙子。孙子们得到爷爷奶奶更多的爱最大的关注。特别是奶奶偏疼偏心的厉害。 都说社会歧视女孩子不重视女孩子的教育,其实最不重视女孩的恰恰是老年女人。 上天把我送到这个世界时也不挑个好时候,是我们家的多事之秋,不好的事情接连发生。家中的亲戚们对我的出生莫不关心。没有满月酒席没有礼物。多年之后我的姑姑还会指责我的降生是不祥之兆,带来了坏运气破坏了家里的和谐。哎,医生们何苦尽职尽责的挽救我这个不吉利的小生命,离开了世界也免得忍受他人的指责。要不是父亲慈悲呵护我欣赏我,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个世界的可爱。童年不开心不快乐。 童年——我们幼儿园 我们的幼儿园紧挨着一个大公园,公园里有个巨大的湖,湖岸周边有许多大树,倒映在湖水里满眼的绿色。幼儿园有个很大的院子,进入大门后有一条长长的铺着红色砖头的甬道,沿着甬道走到红色的大楼,我们就是在这里吃饭睡觉做游戏,大楼很高应该有四层,地面铺满深色的木地板,每个房间都很大,每层楼都有长长的走廊通向每个房间,大楼的后面有很多高大粗壮的杨树,有一棵大树要我们许多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把树干围住,秋天的时候,整个院子都落满了杨树叶子,叶子比我的手掌都大。 幼儿园的前院儿是个大操场,有秋千,滑梯,攀爬的架子,跷跷板,沙坑等等游乐设施,是我们主要的户外活动场所。老师总是警告我们不许去后院玩耍,总有调皮不听话的大班小朋友偷偷去后院玩耍,被老师发现就要受到惩罚,很严厉的惩罚。 大楼里的房间有不同的功能,睡觉的房间里摆满了小朋友们的木床,每个人一张小床,吃饭就去饭厅,专门有上课用的教室主要是大班的孩子们使用,小班中班的就是在活动室里搭积木,做游戏,听老师讲故事,玩橡皮泥,折纸。大楼里有卫生间,盥洗室,洗澡室等等,许多房间我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每周一都是我最不高兴的日子,早早起床要去幼儿园,又要离开家,有六天时间不能见到爸爸妈妈,六天对我来说太漫长。再怎么不愿意幼儿园必须去,母亲不会因为我的不高兴,哭闹,任性而动摇丝毫。天气不好的时候或者母亲周一工作不太忙的时候,母亲会亲自送我和哥哥去幼儿园。星期一的早上我的任何要求母亲都答应,只要我去幼儿园。(那时候我也提不出什么要求,我提的条件就是两份零食,到礼拜六母亲第一个接我,不许比其他小朋友家长晚到幼儿园,礼拜天的时候带我和哥哥去看电影,去公园。这些要求母亲是否兑现,主要看母亲当时的心情。)周一早上走出家门我不和任何人说话,变成没有礼貌的孩子,怕和人说话打招呼,怕张嘴说话时眼泪流出来,怕邻居小孩儿耻笑我不坚强不勇敢,座在公交车上我虽然满脸不高兴,自己努力忍着委屈忍着眼泪,下了公交车穿过公园,远远的看见幼儿园黑色的大铁门,眼泪开始默默的掉,自己偷偷的擦,母亲装作看不见,哥哥沉默的走在前面,大门口有幼儿园老师接我们,哥哥自己走进大门,母亲把我交给老师的一刹那,悲从心中起,哭喊着:“我不去幼儿园,讨厌幼儿园”“妈妈,我听话,别让我去幼儿园”呜呜的哭。母亲啪啪的打我屁股两下,转身离开,看到母亲远去模糊的背影,我没有再哭喊的勇气了,只好央求老师让我在操场玩攀登架,老师说:“你不许再哭了”“用手绢把眼泪擦了”“去玩会儿吧”。 我跑到攀登架下,那里已经有其他小朋友了,我最好的两个朋友素素和小滨也在那里玩儿。素素说:“我们都看见你在的门口哭了”“你真的不喜欢幼儿园吗?”我使劲的点头。小滨说:“你太胆小了,老是哭,眼泪不值钱。”我问:“那怎么办啊?”素素说:“忍耐,就是不哭,我也不愿意来幼儿园,我就可以不流眼泪。” 我生气的躲开她们俩,爬到攀登架的最高处,眼晴看着大门口看看还有没有像我一样哭闹的小朋友,每次听到其他小朋友撕心裂肺的哭喊,我都忍不住流下同情的泪水。 有个小男孩是爸爸妈妈一起送来的,小男孩非常激烈的哭啊哭,妈妈也跟着孩子抹眼泪,最后妈妈还是没有把孩子交给老师。 好羡慕那个小男孩啊,他的妈妈真好,我喜欢他的妈妈。 我们幼儿园 我独自在攀登架的最高处上默默的掉眼泪,害怕别人嘲笑。心里委屈的想着为什么有的小孩儿不上幼儿园,我和哥哥就必须去幼儿园呢?那个和我一样哭闹的小男孩今天不会再来幼儿园了,他有个好妈妈,我的妈妈要是这样多好。好想去做那个好妈妈的孩子。小孩子有太多的想不明白。 幼儿园的大铁门关上了,老师催促孩子们尽快回到各自的班里。素素和小滨招呼我,我们一起跑进教室。我们仨在小班时就是好朋友,小滨的父亲,素素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是一个单位的职工,所以我们仨是最要好的朋友。 小孩子的烦恼不开心很容易很简单,大人们哄一哄就行。 幼儿园的生活很有规律,清早起床,上卫生间,洗漱,小孩子都要排队有序进行,不允许争抢打闹。极个别调皮不听话孩子,老师们会及时的制止,劝说不听,就会叫出去单独教育,也会有轻微的惩罚,一般就是罚站。 上学 春节过后,寒假也结束了,我们一年级新生开始了小学生的读书生活。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好奇新鲜。父母亲要工作没有时间送我去学校,学校离我家很近,我们的学校在一个大百货公司的后面,我家在百货公司对面,中间只隔着一条窄街。哥哥是二年级,领着我来到学校,接我的老师就是哥哥上一年级的班主任李老师。白白的肤色,微胖的体型,似慈眉善目的奶奶。让我想起了幼儿园的医生奶奶。李老师的微笑消除了我对环境改变的焦虑情绪。 我们楼里的同龄小孩都分到了这个班,之前我和他们彼此都不熟悉,因为我上幼儿园,他们都不上,可能是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也有的是因为家里有老人照看,或者是母亲是家庭主妇,不用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可以不用每周一早早起床,在家里就是好。他们也会羡慕我可以去幼儿园,每周都能乘座小卧车,在幼儿园生活有规律。 同学 只有上过学的人才有同学交往,和街坊邻居或者其他人聊天。 “您今个儿出门,奔哪个饭局?” “今个儿同学聚会”。 这个人读书上过学,不是文盲。1949年之后大城市里的大多数孩子都能够上学读书。我的父母那辈人,可就不是人人能够上学了,母亲今年90岁,1930年出生,她们家也只有她一个人能读书,只读到小学毕业,没有钱啊,收入少,辛苦赚到的钱只够糊**命,哪有多余的钱供孩子们读书。 现在八十岁九十岁的老年人,能够有高中或者大学同学,那说明这些人过去的家庭都不穷。在文盲遍地的时代,读书人就是精英,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赚取更多的生活费,社会地位也更高,更加受人尊敬。那个年代工农大众普遍的不识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吃过很多不识字的亏。 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更加渴望自己的后代上学好好读书。更加愿意让子女通过受教育改变命运。 这个社会有段时间对读书人很不好,排斥鄙视打压读书人,那真是个坏时期,读书人胆战心惊 ,工农大众的日子过得也不好。 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又是街坊又是同学。同学和成人之后走向社会认识的人,单位里的同事都不太一样。孩子们的纯真年代期间与同伴的交往,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彼此的好感。孩子们的世界没有成年人那么复杂那么的尔虞我诈。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