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至善狐仙》 第一章:狐仙 狐仙,皈依道教修行的地仙,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玄中记》提到:“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狐狸精最早是以祥瑞的正面形象出现的。上古传说中,即有狐之图腾崇拜,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部族均属狐图腾族。狐狸精对夏朝的建立也有突出贡献。大禹治水时,禹整天忙碌无心结交女朋友,一副有为青年事业为重的样子,眼看就要绝后。有一次他走到涂山,看见一只九尾白狐(九尾意味着子孙众多),意有所动,于是就在此地娶妻生子。他的儿子启,后来成了夏朝的开国君王。 此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人尤其是女人的性格心理有着空前绝后的迫害和压抑,这种压抑的心态成了诞生“狐仙”文化的最佳温床。《朝野佥载》记述:“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饮食与人间同之,事者非一主。时有彦曰:无狐媚,不成村。”由此可见,狐狸在封建社会,最早是受到女性的喜爱,并将它作为讨好配偶的神祇的。狐狸漂亮的皮毛、小巧可爱的身躯和狡诈精怪的脾性,在古人心目中,实在只有娇媚的女人可与之相比。狐狸还似乎代表了某种诡秘的精神,尤其是涉及女性的性格心理。 狐狸在先秦两汉的地位最为尊崇,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还有人总结说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推论,狐狸在夏至汉两千多年的日子里,是生活得非常滋润的。 汉代以后,狐狸精作为祥瑞的地位急剧下降。先前对狐狸的好话全没了,剩下的都是些不体面的词,如狐疑、狐媚、狐臭之类,都快成为贬义词大本营了。长此以往狐狸精就成了生活作风出问题的代名词,成了著名的淫兽,至今仍未翻身。 汉代的狐仙故事较为原始,极少有积极意义,狐的神通魔力也有限。到了魏晋南北朝,狐狸才开始人化,变得法力无边,还获得了人的感情和智力。如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一书中,有古冢白狐化为老翁入人梦的故事。《搜神记》一书内,谈狐的作品甚多,足见晋代喜谈狐仙,已成风尚。不过小说情节单一,程式化,结局凄惨,没什么人情味可言。故事当中的狐仙虽然神通广大,但有其自然属性的弱点。比如,它们怕狗,遇上就会现出原形;另外狐狸有臊气,变形后仍留有尾巴等。 到了唐代,狐仙小说依然盛行,像《任氏》、《计真》等篇开始大肆宣扬与狐有关的灵异事件。宋代,民间还出现了“狐王庙”;明时,谈狐的作品渐少。至清代,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又大畅其说。《聊斋志异》更是集狐仙之大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蒲松龄笔下的狐仙们,集人类全部美德于一身,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强调友谊、尊重真情,反而比人类更可爱。 因正道之道教衰微,在民间有狐仙信仰,以乞求狐仙保佑食物年年不断。民间也多有狐仙下马的说法,即指七窍全开之人被狐仙附身后,可预测凶吉。《北梦琐言·沧渚民》载:“(狐狸)或于村落鸣,则有不祥事”。《宣室志·李揆》记李揆见白狐在庭中捣练石上,当时被认为是祥符,后来果然官至礼部侍郎。 在中国卫道除妖神话中,狐狸通过修炼、吸收日月精华或人气,能够化身成为人形。一说狐狸要幻化成人形需要作法,《酉阳杂俎》记载:“旧说,野狐名紫狐,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矣。”一说“狐口中媚珠,若能得之,当为天下所爱。”狐妖多变为美女,以勾引壮丁或少女。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五十三中《张立本》一则记女子被狐狸魅惑之后的情状:“女即浓妆盛服,于闺中,如与人语笑。其去,即狂呼号泣不已。” 至于善良的妖狐,则出现在唐人传奇的《任氏传》中,狐精任氏守贞洁,持家有道,因此沈既济感叹:“异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虽今妇人有不如者矣。”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五十三《计真》中,计真的妻子死前告诉丈夫自己是狐狸,但计真依旧爱她至死不渝。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里,作品中常叙述善良的狐仙与凡人相恋的故事。 九尾狐 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邪媚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似乎只有狐能修成妖精,狸只是动物)。 《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乃是一个喜“食人”的妖兽。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征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食人”之传 食人的所谓狐仙 渐隐,“为瑞”之说渐渐出现。但同样是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兽也,鬼所乘之。”可见,狐有妖气,在数千年前,已是公认。再到后来的唐宋时期,狐已经被人设庙参拜,而且十分流行。 唐朝张鷟《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最为知名的九尾狐是妲己。妲己原是商朝诸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被九尾狐附了身,使纣王变得更加残暴,最终导致商朝亡国。(《封神演义》),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谓的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妖媚”、“邪气”、“神秘”、“狡猾”、“吃人”,可以说是中国人想到“狐”后最明显的感觉。 贞狐 有卖花老妇言:京师一宅近空圃,圃故多狐。有丽妇夜逾短垣,与邻家少年狎。惧事泄,初诡托姓名。欢昵渐洽,度不相弃,乃自冒为圃中狐女。少年悦其色,亦不疑拒。久之,忽妇家屋上掷瓦骂曰:“我居圃中央,小儿女戏抛砖石,惊动邻里,或有之,实无冶荡蛊惑事。汝奈何污我?”事乃泄。 异哉,狐媚恒托于人,此妇乃托于狐。人善媚者比之狐,此狐乃贞于人。 有一个卖花老妇说:京城有一所住宅靠近空的园地,园中本来多狐。有一个美丽的女人夜里越过矮墙同邻家少年亲昵,因害怕事情泄漏,就开始假托姓名。后来欢爱渐渐和洽,估计不至于相抛弃,就自己冒充是园中的狐女。少年喜欢她的美色,也不疑心拒绝。很久以后,忽然这个女人家的屋上有瓦片掷来,听到骂声说:“我居住园中长久了,小儿女们戏耍抛掷砖头石块,惊动了邻里,或者是有的。实在没有放荡迷惑人的事,你为什么污辱我?”事情才泄露出来。怪啊!狐狸精的诱惑常常假托于人,这个女人竟假托于狐狸精。善于诱惑的人被比作狐狸精,这个狐狸精竟然比人还要坚贞。 《阅微草堂笔记》 涂山氏 居于涂山(安徽蚌埠怀远县)的妖狐氏族,其中最有名的是大禹的妻子女娇,夏朝第一代君主启的母亲。 《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凿轘辕开,谓与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去。'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化为熊,惭而去。至嵩山脚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有苏氏 夏商周时期古老的诸侯国,其地约在今河南武陟东。有苏氏被认为是后世苏姓之始祖。 苏妲己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坏女人之一,但也有人说她是被九尾狐附身。 有苏氏被认为是后世苏姓之始祖。 野狐 刘元鼎旧说,野狐名紫狐,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矣。刘元鼎为蔡州,蔡州新破,食场狐暴。刘遣吏主(“主”原作“生”,据明抄本改。)捕,日于球场纵犬,逐之为乐。经年所杀百数。后获一疥狐。纵五六犬,皆不敢逐,狐亦不走。刘大异之,令访大将家猎狗及监军亦自夸(夸原作跨。据明抄本改。)巨犬至,皆弭环守之。狐良久缓迹,直上设厅,穿台盘,出厅后,及城墙,俄失所在。刘自是不复命捕。道术中有天狐别行法,言天狐九尾,金色,役于日月宫,有符有醮日,可以洞达阴阳。(出《酉阳杂俎》) 第二章:古槐结缘 放眼望去,在一个半山腰有一座不大的村子,一条铺在滚土上的泊油路把村子分成了两半。入村不久,路上有一颗大槐树,有个几百年的历史,这颗古槐长在一个废旧的寺庙旁边,顺着泊油路继续走,距离第一颗古槐不远处就是本村的第二个百年大槐树,枝干非常粗壮、身材是非常魁梧的,相比第一颗要好的很多,继续往前上走,这是本村的第三课大槐树、也是本村最大的一颗大槐树。 这颗大槐树下有一个两人间的砖房,比较贫穷,寒酸,但却充满温情与善良。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小婴儿诞生了,是个男娃子,这个男娃子给这个家庭带了更多的温暖。 殊不知,这个男娃子是和至善至高致敬的狐仙一同来到这个世界的,随之,狐仙就在这颗古槐之上修行。 小男孩取名为【槐盛】,寓意枝繁茂盛的意思。 时雨而雨,转眼之间小男孩已经八岁了,小男孩八岁生日的时候有一位衣衫也算整齐的老人家在小男孩家讨了一些吃食,老人家走的时候随口说道不要让这个小男孩独自去水边玩。 当然这个小男孩就是我,我叫槐盛。 有一次我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去了后山沟的河里玩耍,只是去的时候记得路,回来的时候就把路忘得一干二净咯,就这样不走寻常路,爬高上地,一路“艰难”的往回走,很快天就黑了下来。 一路全是上坡,身上有一个小手电,因为村子里的野狗夜猫多不胜数,灯光一开,全是一些稀稀散散、绿油油的眼睛,这可把我吓得不清。 心里一紧张,我们几个人撒腿就跑,那速度绝对让人竖起大拇指! 狂奔中不知怎么就绊倒了,等我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大白天了,我迷迷糊糊的下了床,就看见我爸冲进来把我拉了出去。 他厉声质问我为什么不听话,偷偷去河里玩,我没敢吭气,因为实在是太惧怕他手里的大棒子了,那打在身上是真的疼。 我焦急之下直接大哭,后来我爷爷就来了,他瞪了我爸一眼、拿走了我爸手中的大幕棒子,走到了烧饭的伙房,把大木棒子丢进了锅锅里(用泥土和砖块建造的小型炉子)。 我奶奶拉着我的手进了里屋,她慈祥的跟我说,以后千万不敢独自去河里玩耍,河里有水鬼,水鬼会找替身的,我反驳到我又不是一个人去的。 奶奶跟我说小孩不算数。 我也就没说话,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可后来我还是去了很多次,直至已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三章:寺庙惊魂 刚过了清明节,春暖花开。 因为病毒流感影响,我跟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实在是闲的无聊,聚在秘密基地研究要做些什么。 担水沟,位于村子左后方的山沟子里,我们的秘密基地就在后方下山沟子的入口处,那是一座废弃旧时的烧砖用的窑炉,是个圆的。 我们一起聚在废弃窑炉里鼓捣着,顺便还打了一堆火,用这个小火堆烤土豆吃。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玩”的地方,那就是位于第一颗大槐树下方的破旧寺庙! 这个地方也是充满了故事! 我就听村里老人们讲过,他们说这里原先是一座寺庙,后来用来当做戏台唱戏,搞活动,再后来*****以后,这里就用来当学校,直至今日已经没了什么用处。 他们说原先这里还是寺庙的时候,这里还是很漂亮的,有很多的大佛小佛像,其中有一间屋子里的墙壁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神仙画纸,非常精美。那以前有坏人在寺庙里捣蛋,不知不觉中就突然中邪了,又笑又哭的、还时不时的在地上磕头,磕的满头是血!有一位路过的人见到这阵势,从他满是补丁的挎包里掏出一对黑驴蹄子冲进了寺庙,再后来就不清楚了,那坏人也得救了,他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想着想着,心里也是扑通扑通的。 我们一路连走带玩得跑到了寺庙的后门,前门被锁的紧紧的,我们只有去后门,后门是一个椭圆的小石洞,不大,一次只能容得下一个人过去。 被破烂的砖头堵住了。 我们三下五除二的清理了石头,由我开始第一次钻了进去,真大,这里面原来这么宽广漂亮,真是太美了! 地上铺的是砖头,杂草也很少,庙里的面房窗门都还算是完整,可能是因为大中午,这里面还特别的暖和舒服。 寺庙的院子里有两块背龟石头牌子,上面刻的字也看不太清楚了,我处于好奇用手摸了摸,一阵刺凉,我下意思的迅速收回了手,搓了几下。 我们进了第一个房子,大门支亚作响,发出怪异的声音,门刚打开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我们没有退缩,反正更快的跳了进去,有一个特别大的门槛! 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东西也看不太清楚,我叫他们把窗打开了,阳光照射进来,里面居然有雾气,不过随着阳光的照射,雾气也在慢慢消散。 我提出转移秘密基地,把这里设置成我们新的秘密基地,他们一三人都同意。 这里除了有点破旧阴森意外也没什么可怕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叫我们赶快出去,我问他们三个听见了没,他们都说啥也没听见。 那个声音越发强烈,叫我赶快出来。 我下意识的大喊一声“鬼来了、快跑!!” 我撒腿就往外冲,他们三个见势也跟着我往外跑,不出片刻我们都离开了寺庙。不过我心生疑问,那个声音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也许是听错了吧!有点遗憾,因为还有好几个房间没有进去呢,这次探险不成功! 第四章:老娘做的奇怪的梦 老娘,我们北方人把妈妈的母亲称之为“老娘”。 家里有种的地,又到了忙碌的季节了,我妈把我送到了我老娘家里,我老娘家了在我村子更后面的山里,哪里的风景比我们村更漂亮。 去我老娘里的一路上,我妈都叫我要听老娘姥爷的话,不许乱跑,千万不能到河里玩,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之类的...... 就这样很快就到了我老娘家里,我老娘跟姥爷很热情的把我领进了屋子里。 我老娘家里在一个疙瘩坡上,门口只有一家令居,后面陆续还有好几家,我老娘家里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一颗很大的枣树,我年年坐在枣树下面吃枣子,甜甜的味道至今难忘。 经过我妈一番吩咐之后,她又坐着别人的摩托车回家去了,而我,算是彻底解放了! 我老娘村里有一个学校,这个学校在**时期因为下大雨而倒塌过,据说砸死了十几个学生,其中还有老师。因为以前的砖都是泥土捏成的俗称“糊浆”,使用泥土和小麦秆混合制成的,除了怕淋雨,其它的都没问题!就是因为连绵的大雨才酿成这样的悲剧。 后来村里有了电,学校也重新建造了起来,这次用的可是水泥砖块,结实的很,可还是成了慌掉的场所。 据说,有一家人住的离学校很近,这家人每天夜里都听到学校里有动静,期初以为是老鼠闹腾的,后来闹腾的越来越厉害,怕是有小偷了,群里的一群男丁们就合伙大半夜藏在学校外面。 不久天就黑了下来,逐渐到了深夜,学校里面确实发出桄榔叮铃的声音,男丁们跳墙而入,却看见教室里有红色的光飘忽不定,这可把他们吓得不清,他们拼了命的翻墙而出,后来学校也被铁链锁死了。 我最喜欢老娘给我讲故事了,每次晚上睡觉都是老娘给我讲古是哄我入睡的,今晚也一样。 第二天早上醒来,老娘坐在家里的小板凳上跟抽着旱烟的姥爷说这话,我迷迷糊糊听到老娘说她昨晚的梦。 她梦见院子里盘着好几条巨大的蛇,还有三个类似鸡蛋又比鸡蛋大很多的小鬼?我当时也不明白,三个小鬼边走边碰头从院子里走了出去。 我姥爷抽着旱烟,谈了口气说大限将至。 神神秘秘的。 过了夏天,收了麦子的第二年,我姥爷就去世了。 我姥爷跟我很亲。 第5章:神秘的人工洞穴 在我老娘家旁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山洞,洞口不是很大,普通大小,越往里走空间就会越大。据说里面有很多佛像,怒目赤耳,非常的吓人。 我听我老娘给我讲过,70年代左右,村里有一个驼背的人,胆子非常大!就有那么一伙吃饱了撑的人欺负人家,冷嘲热讽的要跟驼背小伙打赌。 说白天他们往里面放一揽子核桃,要是驼背小伙胆子够大,三更半夜的时候再进去,如果把那一揽子核桃在三更半夜的时候拿出来,那么这一揽子核桃就全归他了。 小伙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要知道70年代的时候那一揽子核桃也是很值钱诱人的。 就这样,三更半夜的那一群人蹲点防止驼背小伙子作弊,不过他们眼睁睁的看着人小伙在三更半夜进去了,不出片刻,小伙就提着一揽子核桃走了出来。 这一群人吃瘪了。 那个洞至今还在,说实话我心里也很害怕那个洞,别人都说里面阴森恐怖,雾气恒生的。 不过我也很好奇,做梦都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要知道好奇心往往会害死猫的。 处于害怕,我特意选择在大白天、晌午再进去。 我带上了手电筒跟火柴,还有一根不大的桃木棍子,因为听别人说桃木镇邪嘛,哈哈。 我逗留在洞口处徘徊着,心里想着里面该不会有蜘蛛蝎子和蛇吧,想到这里心里越来越害怕,不过我还是一跺脚给自己打了打气,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拿着桃木棍缓缓的走了进去。越往里面走,空间越大,里面黑漆漆的一片,能闻到一股凉凉的气味。 手电四处照耀,突然看见一双血红色的眼睛,佛像!真吓人,这也太逼真了些,怪不得都不敢进来。 一声猫叫把我吓得不轻,“喵.....” 有一个手掌大小的佛像绊了我一下,我低头拿起来就往回跑,一路小跑没敢回头,直到回到院子里,我把小佛像带回了家里。家里的人都去地里忙活去了,我就研究了一下佛像,怒目金刚吗? 看着看着我就睡着了,这是梦里吗? 迷迷糊糊的我眼前一片枯萎的大树林,我脚上的鞋子也不见了,地上也不凉,有一层厚厚的枯树叶子,被我踩的吱呀吱呀作响,天空没有阳光,是灰黑色的,偶尔会刮起风,把树叶卷的到处乱飞。 我看到不远处有一口枯井,井边坐着一个老妇人,老妇人跪在地上在烧些什么,我慢慢走了过去,这老妇人原来是在烧纸钱,有贡品,橘子,香蕉,还有桃子,这老妇人缓缓回头,她个头不高,头戴大帽子把头包裹的严严实实,笑着对我说,让我把东西还回去,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见有人叫我。 “娃儿....娃儿....” “醒醒!” “在这儿睡会感冒的!” 我睁开眼睛,我竟然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睡着了,我记得我回家在床上睡的呀?一阵头晕目眩,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我姥姥见状赶快摸了摸我的额头,说我发烧了,姥爷把我抱回了屋子放到床上,姥爷让我老娘去找村里的大夫,给我倒了碗热水。 昏昏沉沉的我又睡了过去。 第6章:神秘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又是这个奇怪的梦,我在这梦里游荡,似乎永远也醒不了。 一大片枯萎的树林,满地厚厚的枯树叶被我踩的噼里啪啦的响!又是那个枯井,枯井旁边一位老妇人,那老妇人与上次不同,她正在坐在一把陈旧的木椅子上,旁边摆放着一个木制的圆形木桌子,都是褐色的。 老妇人喝着茶水,她缓缓的向我招手示意让我向她靠近,内心深处生出一股似曾相识和温馨的感觉,我情不自禁的向那位老妇人走去,她向我微笑,这种感觉真是太温暖了。 “真是个顽皮的孩子,怎么都不听话呢!?” 这位老妇人温和的对我说着话,我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因为我也觉得我非常的调皮、不听话,喜欢去大人们不让我们小孩子去的地方。 “奶奶你是谁...” 我发出稚唯的声音,感觉似曾相识但又不知道这位老妇人到底是谁,可是一点都不觉得害怕,而且还有家的感觉。 “来喝口水就回去吧” 我不由自主的走了过去,接过老妇人递给我的茶杯,喝了一口,实在是太苦了,又有一丝丝甜味儿,难以下肚。 不出片刻我就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昏厥了。 再次睁开眼,我看见一个很大的针头,我趴在炕上(北方寒冷,人多在房中置一铺大炕,炕的结构远较床复杂,搭法也不尽相同,有洞炕、花炕和空心炕之分。),这是要给我打针,我实在是哭不出来,也叫不出声,只觉得屁股一凉,随后屁股一阵疼痛,我哇哇大哭起来。 “醒了、醒了、” 我听见老娘泣不成声的喊叫着。 姥爷喂我吃了点东西,我躺在床上还在想着梦里的那位老妇人。后来我才知道我是感染了风寒、就是俗称的感冒。 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我才下了床,揉了揉眼,我走到了院子里,太阳正好,很温暖,我取了一个小木头板凳坐在了院子里晒太阳。 这个时候我姥爷也搬了把躺椅坐到我跟前。 “槐槐,以后可要听大人话,有些地方是去不得的,你还小,要听大人的话” 姥爷总是这么慈祥。 我连连点头示意,很乖巧的样子。 “姥爷,我做了一个梦....” 姥爷打断了我话,不让我说出口,说是“日有所想,也有所思”所以才会胡乱做梦,忘了就好,不要在意。 姥爷问我中午想吃什么,我肯定是想吃鸡腿呀,钟爱鸡腿,哈哈。 我老娘家里养了十来只大肥鸡儿,我早就眼红了,早就想吃了,要不是姥爷问我,我以后肯定会来个野外烤鸡大餐! 老娘也很高兴,因为我病好了,老娘说正好炖只鸡给我好好补补,让我身体棒棒的! 第7章:心仪的姑娘 我老娘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姑娘特别清秀,我很心仪、喜欢,她们家就是我老娘家的邻居,在我老娘家侧面,这个姑娘比我小1岁,今年11岁,我们儿时就认识,叫“佳雪”而且玩的也挺好。 听我老娘说她们家很富有,因为她爸爸妈妈都是铁饭碗,吃公家饭的,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所以我... 吃过炖鸡午饭,我兴冲冲的跑去她家里,想跟她一起玩。 “佳雪!佳雪!” 我兴冲冲的叫她的名字,很开心。 “在呢,你吃饭了吗?” 只见她掀开木制老门帘(木珠门帘外形设计为许多木珠串成一条线,再由许多条木珠串挂在一根横杆上,珠子有白色、黑色和黄色等组成,许多条串珠形成淡黑色线条,黑色“V”字形图案,中间是用有橘黄色的花形)向我招手说话,示意我过去。 我很开心的朝着她跑过去。 “我吃了,你呢?” “来,进来” 她并未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拉着我的手让我进她门家的屋子,她的爷爷奶奶都在,她爷爷躺在躺椅上抽着旱烟,她的奶奶在忙活家里的家务活。 “小槐来了,吃了吗?” 她奶奶慈祥的问候着我。 “吃了,奶奶!” 我笑着回答道。 她爷爷放下手里的旱烟给我端了一盘肉,我看着心里直流口水,真香!真想吃啊! “来吃肉,大孙子!” 她爷爷笑着对我说。 她爷爷非常想要个孙子,也就是男丁,因为是60年代的人,所以受封建影响,家里要继承香火,而这香火必须是男丁! 她爷爷非常稀罕我,她们家老两口对我非常好! “爷爷谢谢你” “吼吼吼” 她爷爷听到我的道谢满心欢喜的大笑着。 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一小盘肉全部消灭,听她爷爷叨叨了好长一会儿,她爷爷才肯放我们两出去玩耍,并且嘱咐我们两不要走远了,就在家门口玩。 我拉着佳雪就跑出了家门。 那时候也不知到底在玩些什么,捏泥巴、玩沙子之类的,总之那是一去不复的快乐。 第8章:戏水惊魂 (水鬼,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一种水里的鬼怪,指的是人意外死亡于水里,或者在江河湖海里自杀,且不能投胎转世而留下的鬼魂来害人,将活人拉下水中淹死,做它的替死鬼,而后自己就可以投胎转世,也被人们称为水猴。在日本传说之中也有一种著名的水鬼“河童”。如今大多数人觉得水鬼只是水里的某一种动物,比如水獭、鳄鱼、怪鱼等,这些都是人们迷信的传说,提醒活着的人游泳时要注意人身安全,或者吓唬和警告小孩子的话,以免卒命于水里。) 现在的时代与曾经的时代大有不同,如今的高楼大厦、宏伟建筑和遍地的泊油路代替了曾经的高山流水和鸟语花香,尽管如今大力提倡绿化环境。 我们那个年代的高山流水和鸟语花香是玩不尽的。 炎热的天气让我忍不住又想去河边玩耍,这次我不想让家里人担心,于是跟姥爷提出了想去河边玩的请求,期初姥爷是不答应的,可经过我的软磨硬泡、姥爷终于答应了,由他亲自带我去河边玩耍。 我叫上了隔壁家的佳雪与我一同前去。 姥爷特意带我去了浅水区,这里的河水很宽,但是水却很浅,而且水里有很多的鱼,我心想又能吃大餐了。 姥爷把网撒到下游,把绳子固定到一块大石头上,说不用管了,姥爷又在不远处生了一堆火,我瞅着架势是要有烤鱼大餐吃哟! 从这里往前走有一座很古老的桥,历经沧桑依然坚定不倒!桥下面有一条暗渠,很深,通往后山的死水潭里。 这条暗渠是纯天然形成的地下列层,很深很深,据说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财宝,从前就有一伙号称“探险家”的人下去过,据传他们下去的时候是5个人,上来的时候却只剩下1人了!后来那个幸存的人也死于非命。 后山的死水潭,半径2米的纯圆形水潭,深百米,深不见底,底部空间极大,每当初一十五这水潭的水就会失去浮力、变成弱水,所有的东西都会沉入潭低,有相关人员研究过,说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 “槐儿,你们就在附近玩,别跑远了!千万别去那暗渠边去、” “好勒姥爷,放心吧!哈哈” 我很愉快,很开心,儿时的时光总是那么的...那么的快了! 我拉着佳雪去了不远处的“坟地”!很奇葩吧,哈哈,这里长着很多的果子植物,是一种红色的果子,很甜,叫“嗜心果”,名字很可怕但是吃起来却很好吃,这种果子的果核是可以食用的,但是不可以多吃,吃多了会迷失心智,就是会短暂的变成傻子,所以叫做“嗜心果”。 我摘下两颗,递给佳雪一颗,我自己留了一颗,这种果实形状很普通,大致跟李子差不多。 “真好吃,槐树哥哥!” “好吃就好,嘿嘿。” 真开心。 就在我们准备走的时候,我发现高大厚实的墓碑后侧方有一个珠子大小的“果子”? 我捡起来,一看应该是颗嗜心果吧!? 反正多吃一个也没啥关系,我随口吞下,有点涩,管它呢,反正我的胃可是金刚不坏的,哈哈。 还没到地方,我就闻见一股烤鱼的香味儿,真好吃!我拉着佳雪加快脚步,很快到了姥爷那里。只见姥爷烤了一只很大的鱼,而渔网里还有很多的鱼。 “来吃鱼,正好也熟了!” 佳雪洗了手过来拿起来姥爷递给她的烤鱼,姥爷叫我去洗手,我不耐烦的迅速跑到河边弯腰洗手,正在我洗手的时候,我看见水里隐隐约约有一块黄色的石头,也许是金子吗? 我想着就伸手去抓,可是刹那间一股莫名其妙的拉力把我拉下水,不及我反应就被缓缓急流向下游冲去。 我发了疯似的大喊姥爷和佳雪。 “救命、救命、” 姥爷见状马上就向我冲来拉住我的手脚腕,这力量太大了,我感觉自己要被撕成两半了。 太疼了,我昏厥了过去。 第9章:神秘的内丹和神秘的大爷 又是那一幕奇怪的梦境,一大片枯萎的树林,地上全是干枯的叶子,厚厚的好几层。 那个老妇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坐在井边的躺椅上喝着茶水,我很好奇的走了过去。 “怎么又来了,嗯?嗯!怎么能乱吃东西呢?” 老妇人轻轻的放下茶杯,抓住了我手。 “好深的煞气,嗯、” 我看见我手腕上有一个巴掌大小黑黑的手掌印,紫黑紫黑的那种,看的人心里发凉,我该不会得病了吧? “这,这是什么?老奶奶” “水鬼给你留下的记号,小子,你命不久矣、” 听了老妇人的话我全身一阵发凉,我虽然才12岁,但是我对死亡的恐惧却是那么的深知,因为我们村死了很多的老人,我看他们都不想死,却又任何办法都没有。 “也算是你的福分、你无意之间得到了一颗千年内丹,可是你有因福得祸,你现在就像是一块美味的肉饼!” 老妇人缓缓的说着我。 我听到这话,心里一阵迷糊,内丹是什么,后来才知道内丹是什么,好东西啊! 内丹:(随着南北隋唐老庄与佛教融合所产生的本土禅宗大行其道。为此自宋代张伯端对道教弊端改革。其《悟真篇》指出当时魏晋道教法术众多:“如炼五芽之气,服七耀之光,注想按摩,纳清吐浊,念经持咒,(口巽)水叱符,叩齿集神,休妻绝粮,存神闭息,运眉间之思,补脑还精,习房中之术,以至炼金石草木之类。”然而效果却是“于修身之道率多灭裂,故施力虽多,而求效莫验。”而性命双修的内丹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 内丹是以阴阳变化丶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注重周天火候炼药,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习。内丹是宋代至现代主流的修行方式,主张内炼成丹(内丹),外用成法(雷法)。宋代之前,多以外丹及服食为主要修炼方式。方仙道丶阴阳家丶道家中,由以方仙道更重外丹服食。以神丹丶神药成道者,在文献中多有记载。自唐末,外丹成道者几不可闻,而内丹开始兴起。但其成者几无。从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记载算起,内丹有着五千年的渊源。丹道祖经丹道的发源,是非常早的事。《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列子》、《苏东坡集》、《内业》、《心术》、《楚辞·远游》以及黄老学派作品可是说是所有丹经必本的祖经,后世一切丹经均从其中发挥而来,一直是内丹法诀的纲要。内丹一词常见于道教。如道教全真派便是以修内丹而闻名天下。) “老奶奶那我该怎么办,我不想死,我还想吃大餐。” 我焦急的问着这位老妇人。 “我会帮你的、” 老妇人说着话,她抬起胳膊用手指在我额头上点了一下,我渐渐失去的意识.... 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半夜了,家里也停了电,昏暗的蜡烛灯火忽闪忽闪的,家里的家具一亮一暗的十分诡异。 “姥爷...” “没事、躺着、我喂你吃东西。” 姥爷跟我说这话,喂我吃了一大碗的鱼汤,我感觉全身暖和极了,我想起做的那个梦,赶紧看了一下手腕。 如同梦境的一模一样,我的手腕有一个手掌印,紫黑紫黑的,我心里顿时一阵发凉。 我看见老娘和姥爷正在跟一个漂亮的大爷说着什么,那大爷似乎知道我在打量他,他冲我一笑。 “没事的没事的,小问题,这孩子以后就是我徒孙了,我罩着。” 我听见那大爷很豪迈的说这些话,心想这肯定是我的救命恩人,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不少。 第10章:徐大爷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刚进徐大爷的门我就看见徐大爷躺在躺椅上,左手拿着一本老旧的书、右手抓着一个小茶壶,朗朗有声的读着书。 徐大爷看见我了,他叫我走过去,摸了摸我的头,随后他走进了破烂不堪的屋子里,拿出了一本老旧的书递给了我。 我看书皮上写着“道法自然”四个大字! 我翻开书,书里面啥也没有... “带在身上保佑你,日后有缘你自然能领悟到书中的精髓。” 这徐大爷口口有声的跟我说着。 一番寒暄之后,我离开了他家,一路上满脑子都是“道法自然”这四个字儿,心有疑问。 那时候还小,什么事情也就只会想一小会儿,很快便会失去兴趣。 我听说话徐大爷的经历,他在**时期被批斗过一次,因为徐大爷是老绝户,后来处于人道主义,徐大爷被监禁释放,意思就是虽然被释放了,但是还是时刻接受人民的监督! 徐大爷自幼失去双亲,是被一道观的道长养活大的,徐大爷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上进勤劳的人,而且他还有一身本事,会风水能看阴阳,可惜这也害了他。 村里的老一辈人就说过,以前村里施工挖出过一个老坟墓,后来那群挖坟的人都一连串得了奇怪的病,不能下床,每日只会傻笑,吃饭永远吃不饱,着急了连地上的土都吃,这群人家里的牲畜也都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后来徐大爷出面做了一场法事才了解了这场灾难。 徐大爷教了我一句道德经: “善 行 无 辙 迹 , 善 言 无 瑕 谪 ﹔ 善 数 不 用 筹 策 ﹔ 善 闭 无 关 楗 而 不 可 开 , 善 结 无 绳 约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无 弃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无 弃 物 。 是 谓 袭 明 。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师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资 。 不 贵 其 师 , 不 爱 其 资 , 虽 智 大 迷 , 是 谓 要 妙 。” 徐大爷让我谨记这几句道德经,让我背的烂熟,永远不要忘记,直到以后的以后我才明白是为什么。 记得这次与徐大爷离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第11章:梦 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梦,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里,那里所发生的的事情,如此的梦幻,和悲伤。 这也是在老娘家第一次做的梦,而且醒来了还记得这么清楚。 梦,也有梦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做梦的原因主要三:即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梦属于灵魂医学范畴,是由内外信使的剌激,引起大脑的一小部分神经细胞活动,表现为高层次灵魂的最低水平的意识状态,当然,它也遵循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只是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而已。梦是一种不自觉的虚拟意识。 梦里,我是一个踏实旅途救援一个神秘而又... 梦里的世界好像地狱一般,薄如冰的岩石表层下面就是水下世界,满世界都是岩石建成的小房子,偶尔也有一个非常大的城堡! 水下世界奇奇怪怪,有各种各样的水生物,也有一些陆地的生物,形形**什么都有! 我手里抓着一把巨大的金色巨剑,没有刀锋,却异常的威猛,我满身的盔甲,行走的一条通往地下深渊的道路上,路边偶尔会有岩浆溢出来,跟我随行的人也有五六个,其身材魁梧壮大。 这个梦仿佛我是主角一般,他们都在跟随的脚步。 前面有一个大石碑,这石碑的形状就像一个魁梧的妖怪,形状巨大,而且很威猛,我看着它的手指向前面的深渊里,那深渊深不见底,也有一股难以形容的吸力,我不知道这深渊里到底有什么,不过我的内心却告诉我必须进去,那深渊就是终点! 通往深渊的路全是由黑色的圆形石头铺成,很结实很牢靠,一位朝内旋转的圈,中间通黑迷雾不见低,很神秘。 “快到了...” 与我同行的五六个人中发出了声音,我不知道到底是谁说的,也没有回应。 走了不知多久,我也不感觉到累,但是能感觉到走了有很远很远的路程! 半途中我的一个队员从一个窟窿跳下了水,她好像能在水里呼吸,能看到她潜入了水低深处,拿了一颗珠子的形状发光的珠子,她迅速游了上来,我一直在等她,而大部队已经向前进发了好远。 我那姑娘从水中上来向我跑来,她好像很开心,是不是因为那会发光的珠子? 到底是什么东西?宝珠吗?肯定是一个宝贝,不过我不感兴趣。 我一直在等她。 后来梦就醒了,我等了好久也没等到她,结果梦醒了,真遗憾。 清晨的阳光还是依旧的温暖,我像往常一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偶尔会有一阵微凉的轻风吹过。 世界很美好,我们一定要努力,加油。 第12章:白事 白事是地方用语,指的的丧葬,中国民间白事礼仪是带着美好的祝愿的,分为送终,报丧,入殓,守铺,搁棺,居丧,吊唁,接三,出殡,落葬,居丧。 在中国近现代改革丧葬礼仪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科学主义”的论调,总有一些人固执地认为丧、殡、葬、祭耗费钱财、人力、土地资源,所以要尽量压缩以至于无。科学主义还宣称:“丧”、“殡”、“葬”“祭”过程中的一些悼念活动皆是迷信,是一种无价值的纯粹浪费,要尽快消灭,如此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这样做,将会对整个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以笔者之浅见,人是一种会死的生物,生与死是人生的两极,死亡是人之最恐惧的对象、最痛苦的结局。殡葬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要承担起减轻人类这种恐惧与痛苦的任务,达到生者与逝者、人与“神”的和谐。人类之永恒的企盼是:让个我的生命永存。历史上为何会出现种种丰富的葬式葬仪,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人类希望能让自己的生活在“阴间”永远继续下去,无论是土葬、水葬、天葬,还是树葬、火葬、二次葬,等等,都寄托着人们永生的企盼。人类文明与文化传统的精华——哲学与宗教则提供了人们达到永生的观念基础,如中国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中国道家的“生死齐一”之论;佛教的“西方极乐”之言;基督教的“天国”之求,等等。人类若能够达到超越死亡之境,就真正实现了人与自我的和谐,所以,企图减省甚至消灭悼念及祭祀逝者的活动,是不符合人性与人道的。比如,殡葬业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做法:尽快完成殡葬流程,以获取更丰厚的利润。现代工商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大的利润;表现在殡葬行业,也就是追求更快地完成对尸体的殡与葬的处理过程,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这种观念与做法皆没有意识到殡葬业与任何一个行业皆有本质上的不同,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传承的事业,其中蕴含着逝者、亲属、社会三者复杂的互动过程。过短、过快的殡葬流程实在是没有考虑到丧亲者哀伤过程是有一定阶段的,是需要相当时间来抚平哀伤心理的。一般而言,遗属的哀伤情绪若没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地释放出来的话,就会郁结成心理与精神之病,典型的例子是一些丧亲者办完丧事后,便完全没有了生存的欲望,成为“心如死灰”者,甚至自杀去追随逝者,酿成个人生命与社会的悲剧。中国传统社会倡导三年之丧,后变革为一年或三个月丧期的安排,等等,不要视为完全不合理,实际上是非常人道的安排。所以,殡葬业要尊重逝者亲属哀伤心理抚慰的规律,科学及合理地安排丧葬流程,努力去适应亲属寄托哀思的精神需要。 在农村有两件大事,一件是“红事”,另一件是“白事”,农民认为“白事”比“红事”更重要,这是人一生最后一件事,往往“白事”场面办的比“红事”还盛大,几乎全村的人都要参加。因此农村在办“白事”的时候都十分慎重,每个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下面的三件事情是最忌讳的,千万不能做这些事,否则后果很严重,大家一定要记清楚。 办“白事”的时候,在逝者出殡之前,家属是绝对不能到别人家串门的。按照农村的习俗,“白事”家属都必须穿孝服,这时家属穿着孝服去别人家串门,意味着会带来晦气,这样别人肯定是不欢迎的。另外老人说,亲属去别人家串门,逝者的魂魄会跟着游荡,不只逝者不能超脱,而且别人家也会招致劫难。 在帮忙抬棺材时切记不能乱说话,尤其是像“棺材重”、“走的慢”、“很累人”这样的话,一是说这话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二是听老人说,你说的话小鬼都能听见,这样就会让棺材越来越重,人走的越来越慢,让人越来越累。因此在农村,帮忙抬棺材的伙计们,主家会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事后也会给很重的礼物。 逝者下葬时,亲朋好友可以放声大哭。但是下葬后,回家的路上是不能再回头也不能哭泣,要表现的比较决绝,听老人讲,如果哭着回来或者回头,会让逝者伤心不已,内心不忍,会跟着回家。 这些农村“白事”的规矩,难免有些迷信的色彩,都是不可信的。但这些习俗也看出了农民的朴实,对逝者的敬畏和尊敬,俗话讲“入乡随俗”,尊重农村的习俗,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吧。 以上都是村里对白事的要求和历代的规矩,这并非迷信,而是对死者最后的尊重。 我老娘村里的沟底三癞子挖沙子出来事故,横死在了西河里的沙场! 村里的人都说这三癞子是横死的,不好,死的不好,那时候我心想,人都死了还分什么好不好。 三癞子也就三十来岁,他上面有一哥哥,关系不是很好,他们兄弟两时长闹别扭,动不动就打架,轻则鼻青脸肿,重则断胳膊折腿儿,期初村长还是管的,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他兄弟两爸爸没了,只有一个老母亲,老母亲为人很好,是一苦命人儿,三癞子为小不孝顺,大儿子还是很孝顺的,大儿子时长给老母亲钱,而这小儿子时不时就找老母亲要钱,真是一个反比。 三癞子死了,他大哥也不以为然,一点也不伤心,反正大快人心,在三癞子大哥狗子看来,他弟弟那是罪有应得,报应啊! 不过看在老母亲的面子上,狗子还是给他弟弟三癞子操办了一场白事,这不,棚子棺材什么的都弄好了,就等两天后下葬。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