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三国之袁家竖子》 潜龙起航 建安五年,一统河北四州的袁绍,集结四州兵马南下,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对垒于官渡,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场几乎动用了双雄麾下全部战力的战役,就这样胶着在了官渡战场,整整持续了将近半年...... 两雄交锋,天下大势走向混沌不明,然而,就在这个当口,河内温县之内,一个变数却在悄然发生。 因为战争的原因,使得原本繁荣的温县显得格外凄凉,闭门的商铺,杳无人烟的街道,无一不在诉说着战争给平民带来的伤痛。 与此同时,如今的大将军,现任冀州牧袁绍膝下的第三公子袁尚,也是便装出府,欲往司马府,一会自己的好友,司马懿。 来到了司马懿的书房之内,但见一个面目凶恶的青年儒生端坐其中,两条剑眉让人望而生畏,面色古板,气质阴沉,此人正是袁尚的好友,司马懿。 司马懿端坐着,正摇头晃脑的看着什么,似是看入迷了一般,而袁尚也似是习惯了一般,轻车熟路的抬手倒了一盏香茗,递将过去,道:“天天除了看书还是看书,你就不会无聊吗?” 司马懿亦是随手接过茶水,施施然地将茶水往嘴里一倒,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这是在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再说了,某人不是说他想成为至仁至善的魔王吗?要成为王的话,是一定要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吧。” 袁尚顿了顿,拍着司马懿的肩膀笑道:“嘛,所谓的王者不是只需要用对人就可以了吗,你就来当我的臣子,来帮我吧。” 所以说要成王这种事这么随便的说出来真的好吗? 司马懿一时也不太清楚该怎么接话,只能揉了揉太阳穴,头疼。 在外人听来是大逆不道的话语,但在相识已久的二人看来也不过是饭后的闲谈碎语,说笑片刻后,袁尚望着他,正色道:“仲达,我打算去前线一趟。” 司马懿反应过来,皱眉道:“你身上不是还有伤吗,要去干嘛?” 袁尚点了点头,叹道:“没办法啊,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总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想了想还是放不下心,想亲自去看一下。” 如今官渡打的可谓是顺风顺水,捷报连连。虽说前段时日颜良丧命于关羽刀下,但河北四庭柱尚有三柱擎天,更何况如今曹操治下叛乱四起,四周更有群狼虎视眈眈,纵使现在在官渡战况僵持不下,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最终胜利的天平也还是会倒下袁绍这边的。 但不知为何,袁尚心中却总是有种不祥的感觉,就像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一般,驱动着袁尚朝着官渡进发。 司马懿摸着下巴寻思了一下道:“既然如此,要不某随你一同出征,给你打个下手,结束这场战争,如何?” 袁尚闻言摇了摇头,道:“拉倒吧,你个天天只知道读死书的文弱书生就别拖我后腿了,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我不一定能照顾好你,你还是老实点留下来,别让我分心,就是对我最好的帮助了。” 司马懿:“……” 良久之后,却见司马懿脸色一沉,正色道:“算了,我知道你性子倔,但说正经的,战场之上凶险非常,你能避则避,千万……” “千万不要头铁硬抗,保命为紧。”袁尚打了个哈欠,笑道:“啰嗦死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安啦,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嗯,还有……”司马懿沉默了一会,随即缓缓说道:“这次官渡之战,虽说眼下看起来战况未明,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曹操迟早都会落败,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有关屯粮之处的防备。七十万兵马的调动,每日耗费的粮草更是天文数字,若是粮仓暴露,那么此战必败无疑,这一点你一定要注意。” 袁尚闻言,不由得沉默了,他双目滴流乱转,望着官渡的方向,似是若有所思。 少时,却听袁尚长叹口气,转头笑看着司马懿道:“谢了,我会注意的。” 司马懿点了点,道:“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袁尚想了想,道:“晚上我就走,我怕拖久了前线会有变故。” 司马懿陪着袁尚走出偏厅,一同向街道道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点头道:“嗯,若是情况有变,你可遣人修书一封,到时也便我祝你一臂之力。” 袁尚点了点头,道:“放心,需要你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含糊的。” “行了,就送到这里吧。”不知不觉之中两人已经行至街道外,袁尚看着司马懿不由得一乐:“别再这样送来送去的了,你送我,我送你的,到时候仗打完了我都还没出发呢。” 司马懿长叹口气:“你别乐行吗,你忘了你上次乐的时候,差点被别人射死的事了?算了,多的我也不说了,你自己万事小心” 袁尚闻言,一甩衣袍,对着司马懿笑道:“放心吧,我会平安回来的。” 说罢,便见袁尚大步流星而去,只留下司马懿默默地站在原地,似是若有所思。 ……………… 袁尚是一个鬼才,各种意义上的鬼才。 在袁尚年幼的时候,袁绍便请来许劭,说劳其评价一番犬子云云。 这种操作其实许劭看的多了,也习惯了。 毕竟世家子弟吗,为了求名而已,这也正常。 但看着袁尚写的诗,许劭沉默了好久,最后在心里反复的念了念,那是袁家,四世三公的袁家,不能冲动,惹不起,惹不起。 做了良久的心理准备之后,许劭看着年幼时就已经学会调戏侍女的袁尚,咬着牙评价了一句。 太平之君子,乱世之奸雄。 其实一开始袁绍对这个评价是稍有微词的,毕竟堂堂袁家三公子,这评价像什么样子,这让外面人知道还不得说其不似人君吗。 但袁绍看着袁尚写的诗,却又不得不陷于沉默当中。 算了,就这样吧。 想了好久,袁绍看了着手中袁尚写的“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又看了看一脸憨笑着偷摸侍女屁股的袁尚,袁绍沉默了很久,很久…… “所以说棍棒出孝子,大贤诚不欺我啊。” 手上拿着竹鞭的袁绍,看着一脸乖巧的袁尚,内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也许是因为袁尚过于轻浮的原因,周围的人总是认为他很奇怪。 而袁尚也觉得他们很奇怪,至少他是这么想的,因为他有一个秘密,谁都不知道的秘密。 他其实不是一个人,或者应该说,他拥有前世的记忆。 就像是在做梦一样,在梦中,他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平凡的出生,平凡的老死。 也许是老天看他上一世过的太过平凡,所以这一世老天让他成为了袁绍的儿子,享受着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与此同时袁尚却又有些疑惑,为什么在上一世中,身为普通人的自己可以娶妻生子,不会担心自己会被饿死,冻死,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战争而丧命,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 可为什么这一世的平民却过得是这种朝不保夕,易子而食的生活呢? 袁尚看着城外,为了活下去而去吃泥土,啃树皮,乃至于吃人,宛若行尸走肉的难民,内心有了深深的质疑。 “这样的世界,真的是正确的吗?” 袁尚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也许是因为一时的少年意气,他曾与枪神之徒一同游历四方,欲以三尺青锋荡尽天下不平之事。 后来似是明白了一人之力终有极限,他转而求学于大儒,钻研史书典籍,认识了两三好友,并肩投身于官场之中,为政一方,护得一境安康。 也许,这样就足够了吧 袁尚看着窗外繁华的街道,那是他和自己的朋友们共同治理的结果。 在那里,官员们缄默不言,一心处理着民生政务的,士卒们屹立于城门之处,守护着这难得的安详。 往日沉默寡言的农夫,偶尔也会来到市集四处打量,拿出自己尚有余数的闲钱,为自己的妻子买上一些礼物,小贩们的脸上则是挂着笑容,似是为了一天的收成而感到欣喜。 袁尚看着街道上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太平的样子,由衷的笑了出来。 是啊,这样就好,所有人都能自食其力的,幸福的生活下去,这样才对嘛。 这样才是正确的世界嘛。 但很可惜…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知从何时开始,袁尚的头时常会隐隐作痛,而且每次疼痛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如同碎片般的记忆与一句断断续续的话在自己脑海中浮现,每当袁尚想尝试记下的时候,但总会发现记录下来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句子。 一开始的一次两次,袁尚并未在意,但随着疼痛次数的增多,袁尚脑中的记忆也越发清晰起来。 异族们在嬉戏怒骂中肆意屠杀平民,妇女儿童们只能无声哭泣,人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尸体和血肉堵住了河流,苍蝇飞来飞去,大地上只剩有漫无边际的荒草和数不清的白骨。 未来,将会迎接真正的末日。 而这时,袁尚也真正清楚地听到了那句话。 “少年啊,你生而为王。成为王,拯救这个残破不堪的世界,这就是你肩负的使命。” 下一刻,袁尚双目一黑,彻底失去了意识。 ……………… “所以说,那就是未来的样子吗?”袁尚深深的吸了口气,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纵使不愿相信,但潜在的意识却是在不停的诉说着一点,这不是梦,这就是真实的未来。 破碎的世界,哭嚎的平民,大肆杀戮的异族,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人间炼狱。 毫无疑问,那是最低最恶的,同时也是最不该存在的未来。 “所以说啊,拯救世界什么的,怎么可能呢。”袁尚摇摇头,望着窗外。 府邸内的风景依旧是那样的奢靡富丽,华丽无双,这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那样的安详。 所以说啊,这么美好的景色,是一定要守护住的对吧。 袁尚浅浅一笑,双手推开了袁绍的房门,在袁绍诧异的眼神之下,袁尚庄重的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父亲,我想…去参军。” ……………… 回到行营的时候,天色已是渐渐的黑了,日头已渐落西山,一丝暮间的吹风拂过,带着冰凉的花草芬芳,令人神清气爽,一看就知道,今晚将是格外空明。 而在袁尚的营帐之内,袁尚跪坐于床榻上,神色肃然,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过了不大一会,便见一个身穿黄金战甲,身材纤瘦,面色貌美近似女子的少年昂首阔步的走进帐中。冲着袁尚抱拳朗声道:“末将陆逊,参见公子!” 少年名为陆逊,现任袁尚麾下偏将,替他管理本部军卒。 当年在袁尚四处游历之时候,曾前往庐江拜访当时的太守陆康,两人一见面便是相谈甚欢,成为了忘年交。后来庐江遭逢孙策的攻打,陆康便遣人将陆逊送至冀州,希望得到袁尚的庇佑。 袁尚也因此三天两头便拉着自己的好搭档兼损友司马懿一同拜访陆逊,一来二去几人便互相熟识,后来袁尚投身于军伍之中,陆逊也随其一同参军。 “哟,穿着还挺像回事吗。”袁尚见陆逊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不由得调侃了几句,后正色问道:“伯言,直接听命于本公子的军卒,现在还有多少人?” 陆逊也不掉链子,低头在心中默数了一下,拱手言道:“回都尉话,我营将士现有马军一千,步卒四千,弓弩手两千,再加上公子麾下的亲卫营,约有万人。” “万人吗……”袁尚心中默叹了一下,他一直在边疆负责和鲜卑人的战争,没与中原群雄交过手,也不知道自己这万人和曹操打起来够不够用。 不过不管怎样,现在已经来不及思考了,只要打赢了这一战,拿下了中原,那么天下也将定了。 “传令,众军饱食,三更之后,全部随我出营。” 陆逊闻言顿时一愣,诧然道:“都尉深夜出兵所谓何事?” “去官渡!” 父子夜谈 官渡之北,黄河边岸,曹军大营。 “想不到曹某做人竟然如此失败,居然有这么多人反叛与我,我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了?” 曹操捧着斥候送来的军报,一边摇头,一边强咬牙笑着自言自语。听他的意思,其中似有无奈,似有自嘲,更有着压抑着的怒火的与愤怒。 而旁边的文武众将都是一言不发,众人心知如今前线战况不利,外加上后方叛乱四起,自己主公的怒火早已到达了顶峰,万一现在不小心得罪了他,将来被一句“吾好梦中杀人。”给斩了岂不是冤枉的要死。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官渡之战征战连年,双方僵持许久,各自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以曹操为最,不仅前线战况吃紧,后方粮草更是难以为继,不仅如此,就连豫州各地都开始出现了反叛的情况,局势甚至已经恶劣到了荀彧不得不回去坐镇的地步,情况逐渐变得糟糕了起来。 可就在此时,汝南的刘备更是打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时刻准备突袭兖州。南方的孙策更是动作频频,颇有北上攻取许都之意。而西方的关中诸侯更是虎视眈眈,时刻都有反水攻杀之心,曹操的局势可谓是危急到了极点。 然而此时曹操却仍是丝毫无畏,看了看左右双方足可堪称为豪华的人才配置,不由的自信起来,道:“袁本初兵屯官渡,与我方相持已久,不知诸公对此有何高见?” 众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却是荀攸当先开口,劝道:“袁绍势大,我军不宜躁进,我知主公忧心如焚,但我方目前还是坚守营帐,以待战机为上。” “公达所言甚善!”荀攸话音方落,便听一旁有一个哄亮的声音在众人耳中响起,震的众人心神一动。 转头望去,却是曹操的另一名心腹谋士程昱出班谏言:“袁绍此次南伐,集四州之力,率百战之卒,锋芒正盛,我军虽是善战,但面对袁军,也难以占到优势。” “所以说你们都没办法呗。”曹操叹了口气,挥挥手示意荀攸、程昱二人坐下,接着又将目光转向一名身穿青衫,面容憔悴的青年,开口道:“奉孝,你有什么看法?” “公达,仲谋二人所言皆有道理。但……”青衫男子微微一笑,一副胸有成竹,开口笑道:“但若是一直这么被压制着,也不是办法。主公,臣有一计,就不知道主公是否采用。” 曹操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一直阴沉的脸色也逐渐拨云见日,连忙道:“奉孝有何计策,不妨说来。” 青衫男子也是闻言神色一正,道:“主公,依郭某之见,袁绍军众虽多,但却乱而无序,我军一方面需加强防守,可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将军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主公不妨派遣几路分军,效仿昔年霍骠骑侵攻匈奴之法,去袭扰他的粮道,扰其心神,乱其布局,再等战机攻破袁绍。” 曹操眉头深皱,仔细的想了许久,手指不停的敲打着桌案,似是在沉思着什么。 “啪!” 良久之后,只见曹操下定决心,猛的一拍桌案。下令言道:“既然如此…传我将令,以夏侯惇为主,曹洪,史焕二人为辅,三人即刻领兵,率军侵扰袁绍后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曹操调整战略之时,袁尚率领万余军卒紧赶慢赶,数日之后也是匆匆赶到官渡。 官渡之处,袁绍军已是汇集了近七十万大军,皆是河北百战精兵,营帐望之连绵,让人望而生畏。 袁尚先命陆逊率领兵马安营扎寨,自己则是前往面见父亲袁绍。 时已掌灯,帅帐内烛灯高照亮若白昼,一名英武雄壮的中年男子端坐着,在烛光下翻阅着间报,神情专注,面有忧色。 如今曹操大势已成,并州关外更有公孙度虎视眈眈。就连内部河北都是诸多门阀世家内斗不休,为了家族权柄,彼此之间攻奸,暗战不断,看似忠诚可信,实则外恭内倨。这些年来若不是袁尚主动请缨镇守边疆,只怕这边关战事也是糟蹋不堪。 袁绍搁下毛笔,揉了揉紧拧的眉心,忧心忡忡叹了口气。 如今自己已经老了,若是那一日自己先走一步,这样的基业,教他如何放心交给袁尚?那个轻狂放荡的孩子,扛得起这样的重任么? 不行,得快些打败曹操,给那个孩子留下更多的底牌。 就在袁绍思绪飘飞之时,却见守营亲兵进帐,单膝冲袁绍拜道:“启禀主公,三公子在帐外求见!” “哦,显甫来了?”袁绍闻言顿时清醒,沉重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起身道:“快,速速卓我儿进账” 袁尚进入帐内,看着两鬓发梢微微发白的袁绍,内心突然涌现出一股酸楚,随即恭敬的行了一礼道:“父亲,我回来了。” “我儿长大了。”袁绍睁大了眼睛,怔怔地盯着眼前这个举手投足之间,皆透露着自信的儿子,袁绍有一种扬眉吐气的舒畅感。 此时的袁尚久经边关沙场磨炼,早已褪去了少年时的稚气天真,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沉稳自信。袁绍微笑着看向袁尚,耐心的听取他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嘴角却是仍不住疯狂上扬。身居高位却心怀天下,天性纯真却不懦弱,谈笑之间尽显自信坚定之态。这幅少年英才的模样,与自己当年如出一辙。 是啊,这才是我袁氏的好儿郎,纵使自己有生之年无法一统天下又如何?自己的儿子可是天地下最优秀的儿子,只要有他在,袁氏就绝对不会衰落! 想到这,袁绍止不住的抚须而笑,似是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一般,而袁尚看着笑容逐渐猖狂的袁绍,紧紧皱眉,俊秀的脸庞上写满了担忧。 “怎么回事,按照常理来说这时候不应该是揍我吗?为什么老爹一个劲的傻笑啊?” 看着仍然笑着的袁绍,袁尚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惊恐的看了眼袁绍,似是害怕袁绍笑着笑着就抽起一根竹鞭向自己走来。 “不,重点不是在这里。”袁尚咽了咽口水,看着仍然保持笑容的袁绍,小心翼翼的说道:“所以说父亲,你答应我了?” “嗯,我答应了!”这是自然,只要自己的孩子成器,要什么他袁绍会不给? “所以说父亲你答应把粮仓里的粮食搬出乌巢了?” “嗯,那是自然!等等……把粮食搬出乌巢?!”似是反应过来袁尚说的事情,袁绍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死盯着袁尚,像是看到了什么不敢相信的事情一样,而袁尚也被盯的有些心虚,不自觉的扭过了脸。 半晌之后,袁绍怔怔的看着眼前表情纠结,却始终坚定自己想法的儿子,长叹了口气,道:“你要我这样做,总要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吧?” “那个…父亲,我要是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就是觉得乌巢这地方不适合放粮草,你会接受吗?”只见袁尚表情复杂,含糊着说出来这个但凡有过统兵经验的人都不会接受的理由。 袁绍:“……” 所以说当初华佗是没把他治好吗? 袁绍揉了揉自己有些发痛的三叉神经,看着眼前一本正经的袁尚,不由得倍感心累,摆出了长者的姿态教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只凭你一个人所谓的直觉便要主将更改粮仓的地点,你觉得这合理吗?” 似乎是觉得自己教训的太过,袁绍顿了顿,看了眼袁尚宽慰道:“乌巢此地易守难攻,且居地隐蔽,曹军难以发现。更何况乌巢内有我军上将文丑镇守,纵使曹军来攻,一时半刻之间也是难以攻下,而那时我军也早已遣军疾驰增援,所以你就不要在意这些了。” “是这样吗?”袁尚闻言似是松了口气,但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对的事情一般,诧异的看向袁绍道:“等等,镇守乌巢的不是淳于琼吗,怎么换成文丑了?” “你怎么知道之前乌巢是由淳于琼把守的?”袁绍也是同样惊奇的看向袁尚,但又像是想起来什么,只是摇了摇头无奈笑道:“前段时间在白马港的时候,文丑误中曹操设下的埋伏,身受重伤,幸得子龙相救,才侥幸逃脱。不过眼下文丑旧伤未愈,上阵恐有危险,我索性让他留在乌巢养伤,顺便让他给淳于琼打个下手。” 可我为什么还是感觉哪里不对? 看着愣神的袁尚,袁绍叹了口气,正色道:“显甫,你那三军将士可是安顿好了?” 袁尚闻言赶紧点了点头,可不是吗,自己紧赶忙赶的,不就是为了参加这最后一战吗。 “好,既然如此,我便派你前往运送粮草,不得有误。” “孩儿接令。哎?”似乎是发现哪里不对,袁尚眨了眨眼,接着四下瞅了一圈,点着鼻子道:“父亲,你是说让我去运送粮草?” “废话!”袁绍横了一眼袁尚,语气略带严厉的说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你也是一军都尉了,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吗?” “明白是明白,可是……”袁尚嘟囔着刚想说些什么,但看着面色阴沉的袁绍,也只能悻悻的答了声儿臣领命。 看着袁尚因为长途跋涉的疲惫神色,袁绍也不由得有些心疼,微叹了口气,道:“行了,别哭丧着脸了,此番我还会给你指派一员副将,祝你一臂之力。” 袁尚闻言好奇的看向袁绍,道:“不知父亲派给我的,是哪位能人?” “赵云,赵子龙!”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