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忆中文》 第一卷:初来乍到 元德三年,洛阳的一个小酒铺,来这里喝酒的都是在各坊间行走的商货郎、为各掌柜拉货的壮丁和从城外进城卖菜的农民。像他们这种人都喜欢找这种路边小摊歇脚,哥几个围在一起说着当朝大事,仿佛他们是市井隐士一般。 “哥几个,你们听说了吗?圣上下旨封李恒为诗仙,又加封谪仙人。” “这是当然的!想当初这李恒当初参加科举时,谁都看不起惹得三千考生气的,差点儿没跳起来骂娘咧! “就连知贡举都气的不行!这李恒便写了一首《望岳》,此诗一出便惊艳四座!那场面!啧啧啧。” “张老三,说的你好像就在当场一样!这家伙说的绘声绘色!怎不见把你家媳妇在床上的事迹也这样说出来啊!” 众人一阵哄笑!气的张老三的脸都变红了! “小十六!你毛还没长齐就这般欠打!” “玩笑玩笑!只不过这李恒真是我大唐一代诗仙啊!他让这洛阳文学直接振兴了起来!” …… 这众人说的李恒便是洛阳李府的嫡长子,乃家主李聪与正妻罗氏所生的。是唐朝的诗仙,洛阳的才子以他为首在大唐的文学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但李恒的真真身份却只有他自己知道…… 崔越一个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别的没什么就是他的脑子好使,可过目不忘因此他基本上可背古诗词过万,四大名著不敢说是烂记于心但也可以说记得七七八八。他也学过笛子,简直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从北大毕业后成立一个作家,也出了几本书,算是小有人气的作家。 这天崔越参加了一个活动,在一个小岛上是关于海洋保护的公益,晚上在房间崔越照常写着稿子,但由于酒精的缘故,他便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等他醒来,他发现他成了一个十岁小孩! “少爷!快去学堂,老爷都发火了!”一个穿着深蓝色衣服的发胖中年男子朝他喊着。崔越迷茫的指了指自己,那中年男子大喊:“我的少爷啊!您还在磨蹭啥啊!快去学堂吧!要不然被老爷知道您没去,您肯定又要挨罚了!” 就这样崔越被这个中年男子送去学堂连续九年! 清晨,崔越便在一间清雅的房里醒来,他已来到这个世界九年了,已大体知道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与中国的历史在秦以前是一模一样的,但在楚汉战争中,楚王项羽却打败了刘邦定都长安。使历史改变。然后项楚历经二百余年,于楚荒宗项廖仟元元年因中原大旱,贪官污吏借此贪粮饷致中原各族起义,其中以洛阳备守容左流声势最大。楚王朝本应一致对中原起义队伍进行镇压,但楚荒宗却召集军队包围京城防止乱军进攻,让江南各军队镇压起义,但没想到容左流已是整个起义军的首领,且他的部队都是正规军,不同于其他的起义队伍。容左流将江南军队击败后,派遣部下于青伟带一万余人下江南,收编了江南的残军败将,整顿了约八万余人,收了江南。 这时楚荒宗召集大臣商讨对策,但没想到御林军的首领夏广涛造反,在宣政殿逼宫。将楚荒宗逼死。至此,二百余年的项楚王朝至此灭亡,夏广涛登基,定都长安并改国号为越,史称西越。同年,容左流在洛阳称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唐。 “少爷,快快洗漱更衣,老爷在书房等你。”门外传来一个丫鬟的声音。 “好,告诉父亲我会去的。” 崔越起身穿衣,洗漱完后便向书房走去。他至今也没搞明白他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上高中时也看过穿越的小说和漫画,但那主角都是出了意外才穿越的,如:坠崖、出车祸、得病快死了……什么的,而且穿越的异界都是废柴不可能,神仙满天飞的,这让他高兴了好几天,他以为他也可以修炼成天下第一,结果并不是这样。 到了书房门口,崔越敲敲门说:“父亲,孩儿进来了。” “好。”书房里传出的声音是一种温和的声线,感觉就像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绅士。 崔越推开门进去,这书房香炉里烧的是青水香,房间里弥漫着烟,一个身穿白色的锦衣男子坐在书桌前,崔越上前跪拜:“孩儿李恒给父亲大人问安。” “起来吧。” “是。” “恒儿,再有两个月你就要行冠礼了。弱冠之后,你有何打算?” “回禀父亲,暂无打算。不知父亲有何建议?” “你想学文还是武?” “孩儿想学文。” “文?也好。那你是要去长安了?” “并不是,孩儿想在洛阳学文。” “什么?恒儿,你哪怕去江南也好啊!这本来西越未亡时,天下文学以长安、洛阳和江南为首,其中我洛阳文学因是唐的都城,才比江南要好一点,当年先皇破西越,一统江山,移都长安,使洛阳近六成的才子前往长安,至此我大唐文学便以长安为首,江南次之,洛阳第三。这些你是知道的!为何还要留在洛阳?” “父亲,如果人人都去长安、江南,那洛阳文学就永无出头之日,甚至还会被巴蜀、幽州等地反超。而且凭孩儿的文学功底,肯定会将洛阳文坛走向辉煌。” “好,你先下去吧。” “孩儿告退。” 崔越告别在这个世界的父亲后,一个人来到了花园里,在这个花园中有一面湖,湖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个亭子,崔越便坐在这亭子上喝酒,回想着刚刚在书房的谈话。崔越在原来的世界中也是一个洛阳人,他写的小说大部分也与洛阳的辉煌有关,所以他想在这个世界上重塑洛阳的辉煌。 “李恒?李唐的诗仙李白也姓李,但这个大唐却姓容,没有诗仙。唉,没有诗仙的大唐不是盛唐!我就要当这荣唐的诗仙,我要用华夏文化中的诗词文化缔造洛阳的文坛辉煌!” 第二卷:成人礼 “好像有一点中二。” 李恒,便是崔越在这个世界上的身份了,洛阳李府的嫡长子,其父李聪是现任李家家主,与罗氏生下两子,老大就是李恒,老二是李毅,其母在李恒十二岁时病逝,李聪又去一位——林氏,林氏诞下一男一女,男的叫李泰,女的叫李雪。李聪的二弟李耐一心求学,早年师翰林贡举庄子周,今年四十二,是洛阳的一位大儒。他膝下有两子李启和李程,李启今年二十五,在科举时考中榜眼,现任洛阳令。三弟李智,四十岁,现任荆州刺史,膝下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分别名曰:李辙、李苏和李曼曼。 李恒站起来,拿着酒杯便朝山下走去,走到湖边李恒便通过水中的投影来端详自己,他大概为八尺,也就是一米八五左右,身材也算修长,肤色略白,五官清秀。 “少爷!” “穆管家,何事?”这个穆管家就是李恒小时一直送他去学堂的那个中年男子。 “少爷,再过俩月就是您的及冠之日了,夫人吩咐我让我给您做一套衣服,快跟我走吧。” “林姨娘?离我及冠之日还有俩月,为何现在就要做衣服?” “哦!是这样的,三二老爷的大公子考中会元,要办喜宴,所以就准备给您做一件新衣。” “三堂哥回来啦!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少爷!辙少爷还没有回来。您先和我去把衣服尺寸量好。然后您在和辙少爷好好聊聊!” “好好好!快快去!”说着便拉着穆管家跑去量尺寸。 …… 在洛阳的天街上有一支游行的队伍,只见为首之人身骑白马,一身白衣,胸前还挂着一个大红花,那少年眉目之间有着英气,给人一种精干的感觉。那天街是洛阳的主干道,宽约一百一十六米,所有的人都向骑马的少年祝贺,那少年也拱手向致意,嘴角微扬,在路边的姑娘们被他迷得春心荡漾。 队伍行进到李府的门口,那少年刚下马就被另一个少年缠住。 “辙堂哥,你这次考中了会元,而且你还是解元,辙堂哥,你能不能连中三元?” 李辙对那少年少年说:“七郎,你先让我去给家主问安再说。” “好!辙堂哥你快去吧。” 七郎看着李辙小步跑进大门也跟着进去了。这七郎是李恒的乳名,李恒便跟着李辙跑到客堂,但李恒并没有进去,而是在门外蹲着。 大堂中坐着两个人,坐在正首的便是家主李聪,往下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读书人,现在还拿着书在读,他就是洛阳大儒李耐,至于李辙的父亲李智,官至荆州刺史,一直在荆州地界,不在洛阳。 李辙入堂先向李聪行礼,再向李耐行礼。 “哈哈!我们的会长回来了。”李聪看着李耐打趣道。之所以叫李辙为会长是因为他创立了一个诗会叫幽静诗会,这个诗会在洛阳文学集团里也是有地位的。 “晚辈不敢。” 李耐放下书本看着李辙说:“你这次考中会元,确实是一件喜事,如果你参加殿试夺取状元,连中三元,也是给你父亲和家族争光了。”李耐用目光打量着李辙,“你对这次乡试有什么看法?” “二伯,辙儿这次能夺会元实属上苍眷顾,有许多的才子都比我有学识,比如那汝阳的刘钊、宜阳马申科,他们都比我强,我还有许多的要学。” 李恒在门外偷听心里嘀咕“放屁!他们哪能跟你比?” “哈哈哈哈!”李聪和李耐一起笑了,李耐说:“博取功名不自大,这本来就很好,但做人却不能没有一丝自大,不要过于谦逊了,明白吗?” “晚辈明白。” “进来吧!别在趴墙角了。”李聪笑呵呵的说。李耐和李辙一起回头看向门外,只见李恒满脸尴尬的走进来,并向堂中三人一一行礼,礼后恭敬的站在李辙的后面。李聪看着李辙说:“恒儿再过俩月,就要成年了,他想要留在洛阳搞文学,日后你要多教教他。” 李辙看着李恒问道:“不知七郎是想写文章还是作诗啊?” 李恒他立志要做这个大唐的诗仙,当然要作诗了,便答道:“我要作诗。” 李辙凝视着李恒的眼睛,见他目光坚毅,心想“日后七郎必有作为。” …… 清晨,一缕阳光照进李恒的房间,四月初九,便是李恒的成年之日。在这一日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李家在洛阳也是大家,来参加加冠的来宾也不缺官吏豪族,官方的有洛阳备守叶涛、洛阳太守陈佑铭等,豪族的有康家三老爷康绍球以及一些官宦子弟,大多是幽静诗会的人,这也是李辙的意思,既然李恒想做诗人,那让他接触接触诗会的人也未尝不可。 这天李恒身穿褐色衣冠,给人一种老辣的感觉。接着李恒随着李辙走进太庙去祭祖,太庙本身就不大还站满了人。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 由于李恒的生母罗氏在李恒十二岁时病逝,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母亲很漂亮,她很爱笑,对李恒和李毅特别好,但因她父亲离世,伤心过激,患了风寒,这本不是大事,只要用好药喂之,再好好的调养几天便好,但罗夫人却卧病不起,这风寒越来越严重,至此病逝。所以李恒就拜见了李聪再娶的林氏。 拜完后就取字。李耐思考后便说:“这字与名可相辅,可相反,七郎名恒,意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但日后切不可意气行事,不听劝阻,这字就取相反即可。李恒,字少退。”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李恒从太庙中走出,入了后堂。后堂里也挤满了人,皆是李恒的兄弟姐妹:本房李毅、李泰、李雪;二叔房李启、李程;三叔房李辙、李苏。李恒一一拜过后在拜见姑姊:李耐的妻子崔氏。三叔李智是荆州刺史,所以他的妻子和他的三女儿李曼曼在荆州地界,没有在洛阳,所以无法出席李恒的成人礼。 在这个世界里弱冠的人还需要到前院中敲锣三下,一下以示神明,二下以示父母,三下以示自己,这三下锣敲完便代表着敲锣之人正是成年。 一切都忙完后忙完后,李辙带着李恒到花园中去见一见幽静诗会的人,今日来参加李恒的弱冠只有五人三女两男,蒋潇潇、苏以墨、姜小易、江有汜江子乌、崔九崔式微。他们五人是参加诗会最频的,也是十二位创始人里的,当初带李辙和十一人建立了幽静诗会,至今也创立两念了,由原来的十二人到现在的二十九人。从原来不入流的诗会到在洛阳数一数二的诗会。李恒想作诗,加入幽静诗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五人见李辙将李恒带来,便都围了起来,江有汜说:“糜悦,令弟的风采不错,不知文采如何?” 不等李辙回答,李恒便抢先答道:“还请子乌兄出题。” 江子乌先愣了一下,后笑道:“好!糜悦兄,你们府上的牡丹开得不错,不如七郎以牡丹为题作诗一首?” 李恒笑了笑,心想我也是正儿巴经的洛阳人,更何况我还是文学博士,这牡丹的是简直是信手拈来,他以想到一个诗人,这个诗人也是洛阳人,被称为诗豪。李恒假装思考后便吟道: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没错!这边是诗豪刘禹锡的《赏牡丹》。 第三卷:诗会 此诗一出便让诗会五人满眼放光,江有汜连说了三个好,蒋潇潇说:“不错,以芍药、芙蓉的清雅来衬托牡丹的华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佳句啊。” …… 翌日,李恒在屋中拆他弱冠请的宾客送的礼物,共有十五六件,李恒便坐在床上拆礼物。这礼物也是各种各样的,有香炉、有仕女图。洛阳备守叶涛送的是一把剑,剑身长三尺十寸,剑身较细,并不是杀人的剑,剑鞘略青,剑穗为黑色,剑穗又称剑袍,有剑穗的剑叫文剑,佩戴于文人权贵身上,李恒将剑抽出一半,见在靠近剑镡的位置上刻有翠竹二字,而李恒却对这剑没兴趣,他比较喜欢刀,尤其是唐刀。洛阳太守陈佑铭的礼物是一支竹笛,竹笛为褐色,李恒在原世界也学过笛子,学得也不错。康家三老爷康绍球送的是一把折扇,这把折扇扇面通白,扇坠是紫玉,这扇坠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不光这个世界,在李恒原来的世界中也有“扇坠之玉,君子之德”的说法,在这个世界中,玉的品质决定地位,这的玉指的是软玉,软玉主要有白玉,黄玉,紫玉,碧玉,青玉,红玉等等。其中黄玉色如现代机油的是佳品,紫玉颜色通常为淡粉,青玉实为暗淡发青的白玉。通常白玉最佳。李恒心想这康家可真是有钱,别人送礼送的都是碧玉或青玉,最次也送红玉,这康家居然送紫玉,真是家大业大。 而洛阳令李启,本是自家人,又因其父李耐是洛阳的大儒,所以他送的并不名贵,偏实用一点,所以他送的是文房四宝,这文房四宝皆是安徽所产:安徽宣城的宣笔、安徽徽州歙县的徽墨、安徽宣城泾县的宣纸、安徽徽州歙县的歙砚。 李恒拆完贺礼后便拿起竹笛细细观摩,之后李恒吹起了《扬鞭催马运粮忙》,这首曲子可是中国十大名曲之一。乐曲热情明快,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小道上。 “好曲调。”李辙推开门走进来,李恒连忙从床上坐起,和李辙坐在桌子的旁边,李恒给李辙沏了一杯茶,李恒便问道:“辙堂哥,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啊?” “哦,你在子乌他们面前作了《赏牡丹》一诗,之后这是便在幽静诗会传开,而且也传到清风诗社哪里,所以清风诗社的秦九幽就邀请你去南城的烟雨阁,以诗会友。” 李恒嗯了一声。 “那你是答应了?” “嗯。” “好,三天后。” …… 三天之约已到,李恒便骑马和李辙前往烟雨阁,一般富贵人家出行可选择骑马、坐马车和轿子,像李恒这样意气风发的少年当然是选择骑马出行,李恒骑着马看着古洛阳繁华,虽然这洛阳终不是他熟悉的洛阳,但这洛阳的繁华应和他熟悉的古洛阳不相上下。回头想想,昔日洛阳如何繁华、辉煌,曾经的九朝古都,当日的帝都,如今却沦为三线城市。 李恒一路感慨,不知不觉便到了烟雨阁,这之所以称为烟雨阁是进门有一面水墙,从屋檐处落下,屋中点了香,烟雾弥漫,故称烟雨阁。这屋内早有三十多人,这时迎面走来一人,那人身穿淡黄色的衣服,扇坠为紫玉,左陪雕成菊花的玉佩,右带香臭。整个人的气质温文尔雅。李辙对那人说:“九幽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秦九幽和李辙打完招呼后便对李恒说:“李恒李少退?就是你作的《赏牡丹》?” 李恒说道正是。 “不错。后生可畏。”说完秦九幽便转身离去,走到大厅的中间拍了拍手,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说:“各位,今天我们玩抽物斗诗,二楼有个箱子,在箱子里有许多的纸条,纸条上写有一样东西,共十样东西。诸位可找到自己想斗诗的人,和他去二楼抽,抽中那个,就要作带这个样物的诗。” 说罢,就有人去找他人上二楼了。没去找人的人便在一楼吃着糕点,品茶和饮酒,看别人斗诗。李恒便是属于这类人。正在李恒饮酒时,秦九幽向李恒走来。很显然秦九幽是要向李恒斗诗。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被秦九幽挑战的人是谁?慢慢的,跟着众人的问题,答案也就出来了。大家都知道这是李家的嫡长子李恒李少退。现在大家都希望李恒接受秦九幽的挑战,虽然李恒的《赏牡丹》大家都觉得好但还是想见见李恒现场作诗的能力。 二人上楼抽签,秦九幽抽的是兰花,二人下楼开始斗诗,秦九幽思索片刻便吟道: “千古幽贞是此花, 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 更取高山一片遮。” 此诗一出便赢得满堂喝彩,众人都替李恒捏了一把汗,秦九幽也是洛阳的一个大才子,在翰林诗院留名。而李恒只是个刚成年的少年,涉世未深,怎能敌秦九幽? 而李恒说的话让众人难以相信:“不如咱们赌一局?若你输了,你的清风诗社就归我管,如何?” 秦九幽笑着说:“你字少退,可不见你退?好,我跟你赌。但,你输了如何?” 李辙便说:“若七郎输了,我幽静诗会就给你。”此话一出不光是江有汜他们,连秦九幽的清风诗社的也难以置信。 秦九幽便质疑李辙:“此话当真?” “当真!” 李恒说:“既然辙堂哥如此信任我,那我就定不辜负你对我的期望。” 江有汜他们想阻止,却被李辙拦下。 李恒也思索一下吟道: “故乡眇千里,离忧积万端。 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 柳秋风叶脆,荷晓露文团。 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 伐木伤心易,维桑归去难。 独有孤明月,时照客庭寒。” 这是出自初唐四杰骆宾王的《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此诗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一般而言斗诗所出的诗很少有见景而发的抒情是,可李恒却做出这般的抒情诗,可见胜负已定。 这清风诗社就归李恒了。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