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阶层空间之机械与魔法》 第1章、危险的世界 PS:本书确定1万字试水,目前作者我的事情比较多,试水时间不定,看实际情况。后续是否会更新、二次试水主要看点击收藏的情况。 ———————————————————————————— 高大威严的城楼上,四五个站岗的士兵在一架床弩旁边,警惕的向四处远方看去,时不时举起火把晃动两下,询问另一边城楼的情况,在得到无异常的答复后继续自己的任务。 “啪!” “哎呀!” “困了?” “没没没,队长,精神着呢!嘿嘿嘿。” “哼。” 教训完一个犯困的手下,小队的队长继续放哨。 如果是平时他些许会睁只眼闭只眼,守了大半的夜不犯困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人,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也许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葬送全城几十万人的性命,那他就是历史上的罪人。 唉,希望这段时间快点过去吧。 这是每一个士兵心里所想的,也是全城所有人的愿望。 像这样的边关城池大大小小一共有数十座,无一不是依仗着河流崖壁高山等险要地形,用一米立方的巨大青石砖堆砌修建,高达十数米,城门是用精铁打造的网格,再在里外各覆盖一层硬木,总厚度将近一米,用四个绞车和一套复杂的齿轮传动实现开闸式开启,每个绞车至少需要二十个壮汉。 而在城墙的外面就是密布的稻田,富含有机质、微生物和水分的土壤非常适合各种作物的种植,但这种土壤也富含粘性,虽然不是流沙那种,但要拔出脚也还是要颇费些功夫,能极大的拖慢攻城方的速度。 这么严密的防守工事似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攻下这些城池,可是城墙的外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修补,远远望去就像抽象派的画作,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涕血的故事。 “城主,还有半个时辰天就亮了,休息一下吧。” 一个两米高,脸上三道疤的壮汉坐在椅子上不断扶额,一旁的管家看着有些心疼,两个夜晚没睡,这人还能撑住吗? “唉,睡不着啊!” 顶着两个熊猫眼,城主起身扭了扭腰。 “走吧,去城门楼上转转。” “城主!” “转回来我就睡觉。” “是……是……” 管家唉声叹了一口气,只能嘱托侍卫们照顾好城主,谁知道他会不会突然睡倒? 这些群山边缘的座座边关城池,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都城,这也是唯一一座百万人口的城池,其他各级大小的城池四散在山群中。 他们所居范围不过是群山的拦腰一小段,也就几百万平方公里。群山准确的说是沿着两个大陆版快,一条竖着贯穿大陆的巨长山脉,将大陆分成东西两个大平原。东边比西边小一些,东边接受从大洋飘来的水汽形成广阔的平原树林,西边平原因为山脉阻挡和紧靠内陆,有很大面积的沙漠草原。几座高耸入云、常年积雪的高山是十几条主要江河的源头,放射壮贯穿两大平原,流入东西两片大洋,江河流域还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分散。 再来看看这些住在这里的人,虽然咋看上去与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但是细细观察下还是有所不同,比如露出的手臂和脸部覆盖着薄薄的角质层,也就是一层薄壳,颜色和皮肤一样。如果说和其他有壳动物作个比较,就像河虾和螃蟹的区别。当然了,同样的角质层也覆盖身体的其他部位,保护性能也算是可以的。 山脉当中地势起伏很大,适合筑城的地方很少,而外面广阔的平原一望无际,却没有一座城池。平原上可以建造更大的城池,能容纳更多的人口,有更多的田地牧场养活更多的人。 他们是傻子不会在平原上筑城吗?不是,他们不是不想在平原上筑城,是因为不能筑。 每年冬季,从东边大洋吹过来的季风,会将天空的雪花吹向西边的平原,一年少有的降水会让一部分沙漠和戈壁暂时长满绿草鲜花,以及一些耐旱树木,冬天广阔的平原一望无际,任何情况能够一眼看到,非常适合兽群的繁衍。而融雪长出的鲜草,为兽群恢复些许元气,也为幼兽提功了一段比较安稳的成长时间。 可是这段时间是短暂的,当太阳重新炙烤大地,它们就必须迁徙到合适的地方。它们会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沿着江河穿越广大的沙漠,到达西边的平原森林;另一个是穿过绵延的山脉,到达东边的平原,而秋天又反回,一年有两次迁徙。 相对来说山势地形较为缓和的山脉中部,是兽群理想的迁徙选择。但是,自从人类修一座座城池后,这些路基本就被堵死了。 再来看看这些野兽,身高最矮都比人高一个头,最高的有三层楼那么高,体型就更不用说了。獠牙和利爪,毒液和护甲,速度和力量,每一个物种都不一样,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生存。 大自然给了我们各种完美的画卷,各种慷慨的厚赠,似乎她就是一位慈爱的老人。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去获取,不行就会被淘汰出局,行就能看见明天的太阳,重复新的一轮争夺。所以野兽们要么靠强悍的实力,要么就靠庞大的数量,要么就有灵活的大脑和十分突出的一技之长,去争取活到第二天,太阳重新升起的时候。 迁徙路上的饥渴,让这些野兽把这些城池当做路边的罐头,这些弱小的两脚怪是很理想补给,至于在开罐子时候死掉的同伴,那是绝好的攀登阶梯,少了数量自己就能多分一点,何乐不为? 平原上,人类根本不是兽群的对手,这是无数先辈的血泪教训,几个月的时间不可能修筑能有效抵挡兽群的防御。在大山之中,城破了还能往山上跑,找地方也许能躲过一劫,但是在平原之上就只有一个字——死。 城主在城楼上远远眺望着平原远处地平线,不由皱着眉头,扶着一个绞车微微叹了一口气。 “阿福。” “在!城主,有何吩咐?” 陪着城主巡逻城墙的侍卫长应声回复。 “城内粮草、用水、圆石和木铁储备如何?” “回报,粮草这些皆已准备妥当,据孩童护送队回报,都安全抵达中都,兵器都已经分发下去,百姓操练已经由熟练军士带领。物资给养可供全城三十万人坚守两个月,第二季插秧所需稻种正在挑选,还有两日即可开始培育。” 城主走到阿福跟前,一手搭在他的肩上:“好,从现在开始,一只苍蝇都不能让它飞进来。” “是!” 说完便走向军营的大帐中。 第2章、强势王族 大山之中,一座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巍然矗立,城墙沿着陡峭的山崖和河流修建,厚实高大,易守难攻。 城墙上是戒备森严的防守士兵。城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排列整齐的百姓,在一些军人的带领下认真操练。小孩子都被安排到内城,在学堂、作坊等地方学习技艺。皇城中,掌控这个帝国的王就坐着皇城中心大殿的王座之上,王后和王子公主并列两边,座下是满朝的文物大臣。 这个帝国叫做银月帝国,已经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这其中分分合合也有个几十次,每一次都千里荒野无人烟。一百二十年前,一个君主终结乱世,统一各个势力,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王朝,而现在的国王参孙就是第二任国王。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朝堂中,所有人都穿着盔甲,身体微小的晃动能响起一阵哗啦啦的金属碰撞声音。 “兵部长守仁。” “臣在!” 参孙看着满朝低头的文武不由心里憋得慌,随便点了一个人。 “王上,冶麦、幽冥、糖穗三关的回报,已经和先头兽潮接触,据估计本次兽潮可能持续三十日,其他关卡均已加强守备。” “守仁,三关的损失呢?” 参孙用食指轻轻敲着桌子,哒哒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时不时能听见外城操练的呼哈声。 “呃……,王上,三关已经被兽潮全面围堵,无法知道城内情况。” “民部长赵锦。” “臣在!” 守仁直起身子退回原来的位置,赵锦走到大殿中央,双手抱拳,躬下身子,盔甲的铁片哗啦一阵响。 “各关各城的最新情况。” “是,回王上。最远的东方四关的幼孩皆已送抵,护送队报告各自城内已经准备好三个月的物资,没有瘟疫和荒乱的迹象。” “你回去吧。” “是。” 参孙起身走到大殿一边的地图,抬头看着。 “你们应该知道,三十年前的事,我不希望再来一次,如果被我发现了,我不介意再换一批。” “臣等不敢!” 一起响起的还有铁片和地板碰撞的声音。 三十年前兽潮来临,几个关卡的守将玩忽职守,致使兽潮吃光二十余城,将近几百万人口,老国王直接气晕过去,差点撒手人寰。兽潮后,老国王在祭堂的祖先牌位前,跪了三天三夜,哭了三天三夜,水米不进,又晕了过去,最后生了一场大病,没了。 参孙继位,先调集百万民工重修那二十座城,恢复以前的样貌,虽然重建场面怎么样他没去看,不过据报告说当年流经这二十城的河,血色不变两个月,下游修城的人只能从其他地方拉水吃。 城修好稳妥之后,参孙忍了二十年,终于可以那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开刀了。参孙连续杀了大半年,整个帝国八成的官吏被灭门,死掉的官员被扒光抛尸荒野不得入土,杀完之后立了一座碑,将杀掉的官员姓名刻在上面,下昭全国所有百姓都能到石碑周围百米内,指名道姓的随便骂不会受半点惩戒。而现在这批官员,就是屠杀之后提拔的。 提起这件事的寓意还用说么?君王一怒,伏尸百万,大臣现在没尿裤子已经算可以了。 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上一章的那个城主睡不着觉了吧? “我和王后青婉、王子参捷、公主参岁在钉山之下跪了五天五夜,素斋稀饭,感动尊上,赐下圣典一部。现已过去五年,各位研习的如何啊?” 平静的语气却透露着杀气,还在原来位置的王后王子公主三人,也是目光不善,参岁想去握住剑柄的手被哥哥参捷挡住,青婉也是瞪了参岁一眼,这就沉不住气了? “没人说话?王夫在问你们话呢。” 清脆悦耳的女声却透漏着若有若无的寒意。 参岁双手抱胸:“工部长周好。” 周好一哆嗦连忙道:“臣在。” 周好悄悄抬头看了参岁一眼,公主确实很美,玉质般的肌肤,淡淡的朱唇,灵动的眼睛,还有穿上盔甲那一身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飒爽气质,可是在周好看来,公主耀眼的光芒和砍头刀上的反光没有什么区别。 “尊上所赐圣典,我看了,一共写有五十六种大型器械,四十八种中型器械,八十二种小型器械,全新的部件四百一十一个,全部书有一千三百二十一页,其中有九百九十三页详细记载用材和建造。 你们工部从上到下两百余人,五年,一千八百多的日夜,不会什么都没弄出来吧?” 作为爷爷最疼爱的孙女,虽然面前不是气死爷爷的那一波,仇恨感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后遗症也是有的。 周好虎躯一震,心里一松:“回公主,工部不辱使命,已有四十件器械研习透彻,均已下传各城开工建造,现据各城上报,这些器械确实好用,已经打量建造,臣已命下属奋力研习其他器械,加班加点。” 这也算是有个交代了吧?至少脑袋保住了。 “圣典的器械精巧绝伦,完全弄清楚也是实属不易,很好。” “谢公主。” 看着参岁从剑柄移开的手指,周好心里终于是踏实了。 “不过我父王问你们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回呢?非要我点你,难道说……” “公主殿下!臣没有半点欺骗的意思啊!臣说的句句属实!不信的话可以派人下去查看!” “行了。” 一句威严的话打断了这个闹剧,参孙从地图转过身来。 “都起来吧。” “谢王上!” “我知道你们在怕,在怕我去杀你们头,毕竟这种事我做得出来,但是我也说过,一切按典章制度走,什么样的错就领什么样的罚,我不会乱杀人,功过相抵不是不行,不过前提是你们要做好作为臣子的责任,下扶安民,上忠君王,恪尽职守,这是你们为官之道。 我不是那些昏君,你们所作所为我都知道,好赏恶罚,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臣等谢王上恩典!” “你们都回去吧。” “臣等告退!” 参孙和妻儿走了以后,众大臣不由长吁一口气,冷汗湿透的衣服粘着身上的感觉真难受,在大殿门口领回自己武器后便回了家,感觉就像重新活一次。 第3章、危险将至 冶麦关,坐镇在山脉一处巨大的缺口处,一条十米宽的河流在城外流过,河里面是戒备森严的冶麦关,河对岸是正在犹豫的兽群,这些野兽也被叫做蛮兽。 这些野兽们正在犹豫该不该去拆罐头,汹涌的河水,高大的城墙以及在城墙下出现的新设施——拒马。 这个拒马由岩石为外壳,精钢打造的尖刺,尖刺和一个插销连在一起,尖刺底部是能活动的,平时不用可以放起来,尖刺完全放进石壳内,和平地一样。如果要使用了,就让人从石框后面的小门进入石壳内部,外面的人将尖刺拉起,尖刺带动插销插入石壳预先留好的洞里,将尖刺支撑固定住,石壳里面的人是观察插销是否固定完成。 这个拒马六个为一套,分为两层,下面一层刺尖离地越一米五,第二个离地将近三米,还有专门为大型蛮兽设计的拒马,立起来有两层楼高。一般是最外面是一层大型拒马,将大型蛮兽过滤掉,里面两层小型拒马,抵挡从大型拒马缝隙钻过来的中小型蛮兽。 城墙上有烧热的油;用长矛作为箭矢的大型床弩;转动绞盘就可以连续发射弩箭的半自动机械弩;城墙后面是一个斜坡,斜坡上面排列特殊设计的冲车,用来将冲上城墙蛮兽撞下城墙;斜坡后面两层楼高的投石车。这就是外城的防御,还有内城,内城也差不多,不过相比之下城墙更加高大,拒马多了几层。 这就是城外兽群犹豫的原因,虽然很想开这个罐头,但是也必须废好一番功夫,谁都想成为吃罐头的那个,谁也都不想成为别人开罐头铺垫。 看着河对岸按族群成片成片对着自己虎视眈眈的兽群,还有兽群后面绵延到地平线的“援军”,所有人都死死握着手里的武器,盯着对面的一举一动。 关卡不是将山口全部占满,留了原来一半的大小供兽群通过。堵不如疏,那些不愿意开罐头的蛮兽可以顺着缺口向目地进发,减小第一防线的压力,这也是将压力分散到其他各个城池。如果完全将山口堵死,在没有完全掌握碾压式的优势下,城池只会被兽群攻下,献血洗城。 “兽群渡河啦!” 越来越多的蛮兽聚集,空间的缩小致使先到的蛮兽不得不开始渡河,可说是挤下去的。 扑通! 第一只下河,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最后河里满满的都是渡河蛮兽,湍急的河水此时都被蛮兽减了速。河下游开始出现蛮兽的尸体,可以通过的缺口就这么大,渡河的蛮兽前赴后继,全部争先恐后的往口里挤,难免有些会被同类踩到水里溺死,甚至直接踩死。 “传令!大弩准备!有冲撞拒马,一律射杀!若无冲撞一律放行!” “得令!” 守关的城主下完令后,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脸上那几道骇人的伤疤,风将他左手的衣袖吹起,像飘扬的旗帜一样,那里面空无一物。 几只十多米高的蛮兽在拒马前伸头试探了几下,放弃开罐头继续迁徙,还有十几只中小型蛮兽穿过大型拒马,被里面的小型拒马拦住,最后被城墙上的床弩钉死在地面。 拒马的效果是显著的,去年是蛮兽的尸体堆成了攻城梯,外城被人和蛮兽的尸体掩埋。今年则是几乎没有蛮兽攻城,情况好的出奇,独臂疤脸城主露出欣慰的微笑。 当然他不知道的情况是今年雨水偏多,外面的草原比以往茂盛不少,这不管对主食草类还是肉类的蛮兽都有好处,没有去年那么饥饿的蛮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迁徙的路上。 因为迁徙的兽群占据了主要的道路,各城无法派人上报情况,狼烟的效果在山群里的可视效果并不很好,所以在没有有效远程通讯的情况下,中央想知道地方的防守效果,就必须也只能等到兽群的迁徙结束,派人下去一一调查。 什么?飞鸽传书?这个世界的鸟,最小的一爪子就能将你半个脑袋削掉,像要驯化哪有那么容易? 都城寒阳——御花园。 “父王~,人家刚练完,休息一下嘛~嗯~”(。???) 参岁抱着父亲参孙的手臂,不停的晃啊晃,参孙和青婉不由对视一眼,噗嗤一下笑了。 “好吧,今天就到这了,玩去吧。” “嘻嘻,谢父王!”(*≧▽≦) 参岁转身将手里的长剑放到架子上,一溜烟跑了出去。 外面传来一些声音。 “哥!我们继续吧!这次我只用拳头!” “别过来!我伤刚好!” …… 这么一个暴力偏向的公主,动不动就是拳脚相向,一点都没有女孩子家的温柔吟诗,参孙这个老爹开始愁嫁了,整个帝国内还真没有几个人能阵的住她,曾经参孙也有壮着胆子跟女儿提亲的,结果全都被这暴力妞给揍了回去,撂下狠话说想娶她就要先打得过她。 参岁从小师从军中高手,十六岁单挑小型蛮兽,二十岁一人手开床弩的大弓,虽然年纪还小,不过这实力在国内也是排得上号的。可是如果从婚嫁来说,参岁已经二十五了,放在平常人家里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可是因为身份和性格没人敢主动提亲。 “王后啊,这妮子的婚嫁可咋办啊?” 青婉翻了个白眼,你问我?我哪知道?这孩子还不是你宠出来的? “全凭王夫做主。” 参孙:(?_?) 我要是知道还问你干嘛? 参孙不由按了按太阳穴,头疼。 “报!——” 一个士兵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稳住身子后立马跪定行礼,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 “王上!预警台狼烟起!” 参孙和青婉脸色一变,哗的一下站了起来,小跑出了御花园,边跑边下令:“传令全城戒备!披装!” “喏!” 十几分钟后,一身金甲的参孙和青婉骑着马,带着侍卫走出了王城的大门。在门口迁马等待的官员也随即上马,跟在参孙的后面。不一会儿,一条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着外城墙进发。 参捷和参岁在王城的城门上,目送父王母后离开。 “哭出来好受些。” “我没哭!” 参捷从盔甲的内衬里又掏出一张手帕递给参岁。 参岁一把抢了过来:“你是女人吗?哪这么多手帕?” 说完擦干净脸上的眼泪,然后递了回去。 “你也擦擦,一个大男人哭什么?” 第4章、战备 队伍走到内城门停下了,青婉下了马,还有一些官员走出了队伍。向参孙一拜,然后青婉接过一个士兵手里的长枪,登上了城楼,那些官员带着一部分人去往其他方位的城墙和城楼。参孙在他们走完后,继续骑着马前往外城门,沿途的百姓穿着各式各样的盔甲,双手立着手里八米高的长矛,列队路的两边,迎接参孙的到来。 没有人说话,只有马蹄走路和马的嘶鸣声,盔甲和武器的碰撞声,还有风吹过旗帜的呼呼声。所有人都目视着那个走在队伍最前面,那个穿着金甲的男人,**肃穆,途中不停有人离队,前往其他各个地方。 参孙的队伍很快便到达了外城,参孙下马后接过士兵端来的长矛,这长枪不算长,也就两米,通体金色,尖端有一团红穗。扛着长枪,参孙走上了城楼。 他在城楼上眺望着城内,城墙上是准备就绪的防御设施和士兵,里面是排列有序方阵;在街道上是拿着长毛排列整齐的百姓,有老人和年轻人,女人和男人;还有各处随风飘扬的,代表各个防守单位的旗帜。他还看到远处的内城城楼上,那个金色的小点,不由咧嘴笑了笑。 最后再看了一眼外城的鳞次栉比的大小房子,便转身走到城门楼的外侧,咚的一声将手里的长矛杵在地上。 “传令,所有人,不得后退半步,违令者,杀!包括我。” 守城将军及旁边一些大臣浑身一颤,刚要说些什么就被参孙一个眼神瞪了回来。 “喏……” 这是出了王城后,参孙说的第一句话,说罢继续看着远处山顶烽火台的狼烟。 虽然狼烟使用受限,不过在一些地方还是必须的得用。 外城的城门楼特地将墙上的楼分开,建成对称的两个小楼,这样只要站立的位置合适,眼神好使,都能看到那个金色的小点。 什么能给集体带来最有效的鼓舞?是领袖的亲为。无论到来的兽潮是否攻城,如果攻城,无论参孙是否能活下来,参孙已经赢了。也许他屠杀官吏会让他留下一些骂名,但是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赢得了民心,他成为了百姓的精神支柱。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就两个字:传统。 当他们的先祖修好第一座城的时候,因为人数太少,所以首领亲自上城楼。后来国家和君主的出现,让这个行为慢慢变成检验君主是否合格一条标准,用来检验君主是否有勇气和能力带着自己的子民面对现实的困难。久而久之,就成为一条默认的准则。 这也表明君主很有可能会死在守城的过程中。是的,自从正式建国以来,在城门楼上撒下热血的君主达到九成半,其他的要么是身体欠佳,要么就是短命。这九成半里六成直接当场殒命,一成半重伤不治和死于以后的并发症,一成半终身残疾,只有半成能健全老死。参孙他爹就少了一条腿,算是幸运的。 现在,这座城不光是东南西北地的交通枢纽,不光是帝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还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因为,王城里那十万的孩子,就是他们此时要守护的东西。 将孩子集中到帝国中心的几个城市,是几千年演化的结果。一开始是每次兽潮即将来临的时候,百姓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山里面的城里,托亲戚朋友照顾,这样即使城破自己死了,至少孩子能保全,自己家族还能后继有人。后来送的人多了,又加上路途中也不是很安全。于是乎五百年前,一个国王颁布一条法令,以后这些事情国家统一行动,家庭只需要支付很小的一笔费用即可。 孩子集中的地方自热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而且兽潮经过外围城池关卡的消耗,相对来说没那么容易被攻下来。至于为什么集中到几个城,很简单的道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有就是减少城内寄养的消耗速度,不然饿着肚子没法守城。 那么为什么不试着驯服这些蛮兽?它们的智力和八九岁的孩子相当,不低的智力和原始的兽性让蛮兽没有那么容易被驯服。这个不是没人试过,结果通通被暴躁的蛮兽消化掉。还有之前说只能在山里筑城,也就是说只有山里有人,山外面呢?没了,全部都被吃掉了。 至于他们耕地所用的牛,骑的马,看家的狗,取毛的羊,吃肉的猪等等牲畜和各种家禽,都是很久以前捕捉驯化后才有的。而野生的,都死绝了,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弱者只配做强者的口粮,在那些蛮兽眼里,就连犀牛都是不错的饭后甜点,更何况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东西。 话说这个都城也是一个尴尬的位置,位于山脉群中间,一条大河流过,是兽群迁徙的必经之路之一。山脉左右宽约五百多公里,这还是直线距离,若是实地路线则还要翻一倍长。所以,处于山脉中间的城需要承受更猛烈的攻击,毕竟对于这些蛮兽来说,吃肉总比吃草吃野果子香。 “开饭啦!” “诶!来来来,让一下。” “放这,慢点!你大、爷的!” …… 到了晚饭时间,两人一组前拉后推着装满饭菜的小车来到城墙的斜坡下面。 守城的将士走出一半人吃饭,吃完再换另一半。 城楼边上的篝火霹雳啪啦响着,一个大臣端来了饭菜,在近卫士兵的监督下解除武器和试吃饭菜后才端到参孙的面前。 “王上,按照您的吩咐,全城每人一荤一素。” “嗯,烽火台的人回来没有?” “回王上,除了三人留守,其余六人皆已回到城中。” “知道了,你下去吧。” “喏。” 大臣走下了城楼,还有两个近卫士兵也返回了自己的位置。 半条鱼,盐水菜,这就是接下来日子里的三餐,参孙三下五除二一扫而光,侍卫收拾走桌子碗筷,参孙也站起来走动走动,来到城墙边上,看着墙外将火把火光撕得支离破碎的拒马、深沟,还有护城河溅起的水花反射的火光和月光。 第5章、成功应对空袭 烽火台的狼烟是预警用,预示着兽潮即将到来,但是兽潮具体什么时候来呢?这个就没有一个确切时间了。山群里的烽火台为了发挥作用都是修建在山顶,而且距离城池一般都不远,狼烟预警肯定是按既定线路以最短的时间传回要警卫城池,可是实地的路线就是弯弯曲曲,平均上千公里的迁徙路线蛮兽必定中途休息,也有可能挑选另一条路线,所以每到这个时间段,这片大地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烽火台会留人。 拒马的布设让很多城池成功劝退了兽潮的开罐子想法,只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冶麦关,这个边境的重要关卡之一已经陷入战斗,他们面对的敌人不是城外尘土飞扬,迁徙步伐轰隆隆巨响的兽潮,而是天上尖声乱叫的巨鸟,宽大的翅膀,巨大的身形,弯刀似的利爪,带着血迹的钩喙,以及让人心生寒气的嗜血眼神。 “入城楼!快!入城楼!” 城墙上士兵的连忙躲入城墙每隔一段修建的城楼。 “扎刺散花阵!开!” 城门楼里,随着城主的号令,副将抡起一根鼓槌狠狠的砸向一旁打鼓,旁边几人也抡起鼓槌。 “咚!咚咚!……咚!咚咚!……” 有节奏的鼓声传到下面排列整齐方阵,每个方阵的总指挥右校尉急令后方的鼓手抡起鼓槌:“咚!咚咚!……咚!咚咚!……” 随着鼓声响起,各个方阵前方负责小型冲车的人和投石器的人,立马撤回后方的后面的长毛阵里,而阵里的长矛手立刻握好手里长矛向中间靠拢,方阵四周的长矛手将长毛向四周倾斜,里面一层的长矛比外面一层的角度高一些,一层一层叠起来,整个方阵就像刺猬一样。 天上数量宛如飞蝗的巨鸟不断盘旋着,尖锐刺耳的声音让所有人的耳朵备受折磨,它们不断在城楼的入口和方阵间试探着,一只接着一直的俯冲,全都被密密麻麻的长矛逼退,有几只在地上用翅膀扇起大风,随风卷起的沙土让人睁不开眼。 “闭眼!闭眼!手别动!收别动!……稳住!稳住!……” 每各方阵的大小军官都扯着嗓子稳住队形,只要方阵一乱,所有人都得成为鸟食。不过好在的是飘扬的沙土影响范围有限,很快这些鸟便放弃了,飞上天空继续盘旋,或者是飞到城楼顶上,试探着这些藏在石头里面的猎物。这些鸟站起来比成年水牛还要大一圈,一次次直接面对这种体型怪物的高速俯冲,体型和野性所带来的气势,速度和利爪所带来的威慑,方阵中每一个人心里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一切城门楼里的人通过一个个小口看在眼里,不由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鼓声停下不久,一阵尖锐的金属撞击声响起:“铛!——铛!——” “城主!城墙军士都已进入城楼,墙下方阵都已准备就绪!” “换阵!” “喏!” “咚咚!…咚咚!…咚咚!…” 听到鼓声后,方阵中的右校尉和分散在方阵各处的四个副将左校尉立刻高高举起令旗,各个方阵也随着令旗的指挥缓缓连成一个整体,阵型稍微展开些,并且向内城墙靠近,而城楼中的士兵则将城楼向内的孔统统堵死。 方阵边界处确认结合无误后,左校尉举起令旗示意,阵中右校尉看到后便将令旗一抖,原先是冲车和各种弩炮投石车退回来的人,从长矛手的后背取得弓弩和各种箭矢,斜着对着天空便是垃弓搭箭。 而天上的巨鸟依然对这个金属刺猬毫无办法,有的已经没耐心飞走了,留下来继续和这些人耗耐性的也还有不少。 当所有左校尉的令旗都在摇动表示弓弩手准备就绪后,右校尉令旗一摆,大喝一声:“放箭!” 早就蓄满力量的弓弦将能量传给寒光闪闪的箭矢,带着破空的声响扎入天上乱飞的鸟群当中,将阳光的亮度削弱一个等级的箭雨造成的结果是可观的,低空盘旋没来得及躲避的巨鸟直接被万箭穿身,像翅膀和脖子这些薄弱的地方,箭矢直接穿透,被血染红的飞矢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又一道血迹命中下一个倒霉蛋,射空的箭矢如果最终是落到坚硬的石头和地面上,那么强大的能量会将箭矢破碎,破碎的箭矢会变成好几块无规律飞溅的残片,这些残片依然有一定的杀伤能力,而这些箭矢也就成了一次性用品。 这样的箭雨只射了两拨就放弃了,因为这些巨鸟不敢再低空靠近,只能在高空盘旋,转悠的一会儿,纷纷怪叫的飞向远方。 看着这些巨鸟的远离,方阵里面的所有人纷纷露出开心的笑容,一个右校尉用手背蹭了蹭鼻子:“干得不错!这波过去了我去找城主,今晚晚饭!给你们加份儿汤!好不好?!” “好!”(?^▽^?) 稍远的士兵听到这动静不由好奇的偏了一下眼神。 “啥子情况啊?” (¬?¬)?(¬?¬)?(¬?¬)?…… “不知道啊,诶!传过去问问。” “传过去问问,什么玩意儿?” …… 城门楼上,城主在没有听到箭矢的动静好一阵子后,将堵住小口的铁皮硬木盾牌往下挪动,想着能漏一个小缝隙看看情况,可是盾牌稳丝不动。他让周围几人避开,接着将盾牌慢慢往后拉,盾牌和慢慢漏出一一丝光线,顺着漏光线的缝隙城主往下看,只有三块砖大小的小口居然钉着十多只箭矢,三寸长的金属箭头大半刺入盾牌,有的还带有血迹,不少箭矢在箭头处折断。 他又大着胆子往外面瞅了瞅,地上不少巨鸟的尸体,远处的士兵露出开心的笑容。这还是第一看到,笑能传染,城主的嘴角也不由向两边翘起。去年拒马没有的时候,城墙下面蛮兽顺尸体堆往上冲,天上巨鸟抓起一个又一个同胞在半空中撕碎,人类杀得道口卷刃,累的嘴角冒血,哪里曾想到,居然还会有这么一天。 本平台本书断更 想看的请移步纵横。 17k没找到自助推荐,这点可怜的点击还不如隔壁的零头。17k不更了,等不起。 留个几章给各位尝尝味。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