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雁过留影》 第一章三、工、鸟、毛 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坐在正数第二排左边靠窗的位置,坐在我身后的同学是于若文。 在某一次的家庭作业本里,她犯了一个错误,所谓的错误其实是写错了一个字。在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祁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本上、小楷本小小的格子里,单是一个格子,她把“鸿”字,分家写成了“三、工、鸟”,分家分得规矩与高明,让人用眼一看,就能在一个格子里看出三个字的存在,连上后面的“毛”字,就成了“三、工、鸟、毛”了。当时我们正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毛主席一篇很有名的教育文章。祁老师要求同学们课文全文背诵,篇幅回家后须得全文抄录。文中主席引借太史公曰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整个班上几乎人人都能背诵。就连班里面平时不爱背书的同学都大口嚷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背熟此句的同学还好,背得顺口,重复多次的背着大家也不觉得别扭;没背熟的同学在人固有一死,人死后分不清楚是重于泰山还是重于鸿毛,查背的同学又不能做任何提示,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很为他着急。同学只好重复“人固有一死”、“死”字面前卡带多次,待搞清楚谁重谁轻的关系后,欣然大声背出全句。他背的高兴,大家也为他舒了一口气。在课文没有学完那段时日里,整天教室里就常听着死以死以什么什么的,不知情的人路过,还以为教室里有同学的亲人去逝了,大家正在为他哀诵呢!在写的时候,大家也爱写此句,口里面怎么背的就怎么写,常把泰山和鸿毛的位置互换,又或者将鸿毛和泰山划在同一个重量级别上。在这样的学文热潮中,于若文出此错误,实属不易。在背功写功都合格的情况里,笔画规范却出卖了她。老师不但站在我身后单独为她指出错误被我听见,而且还叫我转过身去验证一番。现在想起来,估计是那时我偷听的动作太过明显了。 于若文那时羞得低着头,一句话没说,让人看不到她的表情。庆幸的是,老师并没有通告全班同学。这样,就只有我们三人知道“三、工、鸟、毛”指那两个字。文章学完后,同学们全文都能背诵后,班里就少了大家整天嚷着去死的声音。随着时间往后的推移,同学们也越来越淡忘了“太史公曰”。然而我也在忘记,可是我却牢牢记住了那一个错误。由于在特殊场合被定义为错误的三个字,比较好记,也方便我连上后面的那个毛字,而快速想出全句。我不知道于若文是否这样认为以及这样记忆。但对我而言,却是如此。在日后的小学生涯中,它帮我应付了所有的“太史公曰”,乃至我的小学毕业。 第二章于若文 在横过的马路对面,当年的那个小女孩早已经婷婷玉立。她站在麒麟花园东路口,站得安静自然宛若天成。这是在盛夏的傍晚,没有刺眼的烈日,凉风也并不肆意、恰到好处,穿梭不停的车子丝毫没令我对它们产生厌恶。我静静等着它们跑远,待它们都被红灯挡在停止线前,我就踩着人行横道向对面的于若文走去。 我说:和你说件事么。 于若文说:你说吧 我说:不骗你,我说的是真的、我们回家去结婚。 于若文说:我知道,你不会骗我。可你不再是我喜欢的类型,你还是重新去认识一个人,相信你会找到合适的人。 我说:两年前我就和你说过、当时你不信、还说骗你,现在我再说一遍。 于若文说:我信、当年我就信,可是感情这东西真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事情。我已经喜欢我们公司里的一个同事了。他很好,像当年的你。 我说:难道我不是当年的我了。 于若文说:你是当年你,可我不是当年的我了,我只是现在的自己。有一段时间我是想你的,认为我们会有未来,且坚信不疑!时间沉淀下来的那些美好记忆,就让它留在时光里。 我说:没有余地可言。 于若文说:没有。 我说:好吧! 于若文说:这是多年前向你接的《简爱》和《傲慢与偏见》现在还你。 我说:你留着吧。 于若文说:不了,放心,是你的还是你的,不是你的别人也不用还你。 我说:你似乎忘记了一件事。 于若文说:等有时间我会请你吃饭的。 我说:不是这件。 于若文说:至于拥抱,我想你我都明白。你想、我欠你,可是我不还了!事情要该说清楚,好了,说清楚了,我朋友等着我在季季红吃饭呢。你自己回去吧。 我说:带上我吧? 于若文笑了笑,看了我一眼,把书塞我手里。 于若文说:真不方便! 说完,她就向不远处的季季红走去,不再回头。 我就站在东路口,看着她进去,都是落地窗的墙壁里,到哪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仍没回头,径直登上了二楼阶梯,在来回折转一次的二楼阶梯里,她仅是低着头看着脚下的路,好好走到头,去了二楼深处的地方坐下。他们并没有选择靠窗的位置。我就再也看不到她,我是不该出现,没理由再上楼去。 第三章遥远的站台 天色开始下垂,准时和不准时的19路公交车在离我不远处的站台,停了下来,我搭了上去。汽门在打开的时候发出了一大声“叹息”,这很像此时我内心要发出的声音。我是该感谢这样一声的出现、好像是在帮我叹息似的;可是我一下又讨厌这声响,因为它丝毫也不能代替我全部。 突然,司机没好气的大声说:“上了车的人赶紧往后走,里面空着一大片嘛、一堆的堆在门口凑热闹啊。” 我左右一看,发现自己也属“一堆的”其中一员。于是赶紧走到了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下。 于若文家离我家不远,按村委会的行政划分,我家住六队,她家住五队的。直线距离不超过800米,曲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她一直坐在我身后。念两年级的时候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上了三年级后才知道她的名字。我们所在的小学,离我家和她家都不远。在没上三年甲班的时候,早早就起床去上学,因为害怕迟到,所以天还没破晓就常和姐姐赶着去学校。那时候总担心会迟到,可是现在如果按我平时的步调走着去哪所小学,最多不用超过七分钟。那时候跑着去还害怕会迟到,现在走着去仍觉得时间充裕。 于若文的爷爷在于若文起得太早、天太黑的时候,会送她到路口等着都爱起早上学的同学、又或者在路口等着太阳出来。 19路公交车经过了好多个站,仍没到终点,我却不知道我是随便找个站下了还是继续做着到终点。一路上,车上的人有下去的又有重新上来的。先前和我同一个站,上车的几个人,到这时早就不见身影。 我们的办事处设在在小学旁边,在它下面管理着九个队。其中四队、五队、六队、七队离小学很近、一二三八九队离小学稍远。326国道线呈东西走向,把一三五八九村划在国道的北边;二四六七村划在了南边,四六七村包围着一个小的集市,我要去上学都要穿过那个集市。在集市的路口也就是于若文和她爷爷常站的路口,不知何时早有了一个站台,人们要去远方,就从这个最初的站台开始。等我上了初中后才发觉:原来,越是离小学近的同学越爱早早起床去上学,迟到的同学绝大多数是离小学远的同学。 第四章挡道者 车子一阵急停后,终于到终点站了。我下了车,向我租住的房屋走去。要去到住处,得走过一段长长的水泥小道下坡路,鞋子滑的人是不方便从上面走下去的。假使有位穿高跟鞋的美女,鞋跟高度也不用太高,七厘米就好。想练习、挑战一下自己的平衡性,那么可以尝试一下在上面行走,前提是路口得停放一辆紧急救护车。我曾看过好多爱美人士到小路的开头、停下了脚步,望路长叹一番,颇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势。终因安全要紧,考虑再三后,纷纷换上事先备好的平底鞋,穿上就跑,把不能穿着高跟鞋在上面走的遗憾之情,全然寄托爆发在这速度上,而这速度参加环城马拉松比赛绝对是冠金的。可惜她们在此有这速度,在彼就很小心翼翼了,一点也不狂野。等跑到上边的公路口重新换上,又开始慢慢素雅的走着。这只是一条小路,算是一条捷径,从下边居民区上到环城南路是有条大路的,不过相对这条小路而言要绕得多。为了省事年轻人就爱从上面走。我也曾路遇一老奶奶从下面走上去,速度慢得可以,我是没扶老奶奶过马路的觉悟的,更也没有扶老奶奶上陡坡的觉悟的。我几经和老太太一同起步,当我去到上面买了一包烟,理了一下发,还抽了半支烟,重新下坡回来。老太太还在半坡腰上。 老太太说:小伙子速度真快! 我说:不好意思啊大妈,要不我现在扶你上去。 老太太说:不必、不必了,我现在好后悔! 我说:为什么? 老太太说:看到你们抄近路,我也想试试,没想到抄到这里,前不搭村后不着店的。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我说:要不,我背你上去。 老太太说:不必了,你要是有那份心,早背了。 我说:嗯,那你现在怎么办。 老太太说:还能怎么办,我慢慢走呗,你还是忙你的,拦着你们的道,希望你们别介意,以后再也不来拦了。 我说:心里面想想就好,千万别在付诸行动了! 老太太笑了笑,拍了我一下。 老太太说:你这小子,往后去我那吃红豆沙冰,我叫我孙女不给你打折了。 我说:千万别这样啊,这也是个想法,想想就好,也别付诸行动中来啊。 老太太说:真不好说!去吧,年轻人,我在试着走走。 我说:实在走不上去,记得打电话给你孙女啊。 那天,庆幸的是老奶奶没带手杖。 第五章幼儿园 小路的尽头就是居民区,有着宽敞的大路,前行五六米,有所叫“卡通城”名字的幼儿园。竟是些五六岁的小孩子,最大不过六岁,因为七岁以后就要升小学了。在这盛夏的傍晚,我决定去到里面走走。这是一家私人开的幼儿园,里面只收取七岁以下的孩子读小班、中班、大班的学前教育,不设一年级和一年级以上的教育班。大门建得很大,独占了北面一边;里面的建筑都不高,有成一排的长排三层高的平房,每一层有着六间教室的规模,占了西面;南面是五米高的围墙,围墙建得很高,我目测了一下它高度,感觉不止五米高,真不知道建这么高的围墙用来干嘛,防止外面的人手拿水果刀偷袭孩子,还是害怕孩子们都长了一双翅膀一跳能跳三米高,两跳就可以越过围墙了!东面也是同样如此的围墙。幼儿园整体布局就像一个放大了倍数的长方形铅笔盒,当然,我指的是打开盒盖、并且盒盖成90度直角垂直于盒身的那种。教学楼是打开了的盖子,其他三面则是装好铅笔的盒身。盖子垂直的立着,围墙站得笔直。园里面并没有升旗台,更没有五星红旗。我想他们大概太小,尚且负责吃、喝、玩、乐,过得开心活得快乐吧,他们唱歌也应该还停留在不会唱国歌的水平上。在园的中央,有一道铁栏夹着一道小门,把空着的空地重新分割开来。铁栏的这边是:铁栏空地教室围墙大门;铁栏的那边是:铁栏空地教室围墙围墙。在那边,栏子里有一些孩童的玩具,象牙塔、迷宫屋、象鼻滑梯(2.5米左右)都是塑料做的,也并不惟妙惟肖。铁栏的高度一米的距离,不是很高,而铁门就太小了。我怀疑幼儿园的老师们是怎么经过此门的,或者她们就从不曾进去。仅限于在栏外看孩子们玩耍。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觉她们太不善意,要玩大家就一起玩,千万不要落单而认为那些玩具幼稚。我没有跨栏而进,站在栏外,我向里面更远处看去。在玩具们身后的一道墙壁上,涂鸦了好多小手印,没有大手印、没有蓝天白云、没有马和猪羊、当然也没有奥特曼小怪兽喜洋洋与灰太狼。清一色的小手印们,少了一些创意,却多了几份本真,如果当时我在,我会脱了鞋子踩了燃料印上一个大脚印。地面上散落着各色的小皮球,有足球、篮球、排球式样的,没有篮板、篮网和球门。要玩我想他们怎么玩呀!看着如此固若金汤的幼儿园,一点也不像我的小学。 因为陌生,更因为觉得此幼儿园太小,我并没有走进任何一件教室。其实每间教室的构造并不小,更不是根据孩子们的身材特意打造。全是因为“幼儿园”三个字,在没进校门之前就认为它小,进了之后仍认为它小。整体的构造正常,都按标准建造,并不是迷你版的像蚂蚁。可在意识里仍觉得它小,小得可以拿在手里! 从唯一的大门慢慢走了进去,到铁栏止步,沿途共有21步,剩下从铁栏再去到围墙的距离我却不想再去涉足。想着今天就到此为止,下次再好好走走。 出了校门,我抬头看了一下天空,天空没有完全的黑暗下来,算是只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供下面的人不用提前借着路灯光行走。时间大概还早,路边还没生起一盏路灯,我却生发困意,想着我俩曾计划着去北方,看那里的鸿雁南飞,接着一路向西,路过拉萨,来到岗仁坡齐。那里的信徒告诉我俩: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一百零八圈便可立地成佛。因为觉得自身无罪,所以我俩不会去转圈。接着转路向南,去看南方的小桥、流水与人家。不巧这个计划还没实施,现在已然落空,而今留我一人正在看西南的夜景。我是喜欢看鸿雁南飞的,现在夜已变黑,我该睡却!!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