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平国志》 第一章:惊天征兆 南楚帝国位于神洲大陆东部及南部,自楚太祖陆弘英手握一杆方天画戟打下这万里江山,传位三十三位皇帝至今楚昭帝已历一百六十五年。楚昭帝宠爱新纳的嫔妃,逐渐不理朝政,大小事情都交由丞相处理,朝政逐渐被丞相和宦官把持。 楚昭帝天佑十三年月初五,深夜。 晴朗的天空中,繁星点点,一闪一闪的洒下阵阵星光。 突然,自斗牛之间突现一颗斗大流星,急速划过天空奔向紫微星而去,一刹那的光亮照亮了夜空,满天的星辰都失去了光芒。 这颗流星急速撞向紫微星,然后又诡异的消失在紫微星旁。 当流星消失之后,紫微星居然突然失去了光芒,只剩下一点点的光亮还在一闪一闪的挣扎闪烁。 钦天监司正李光同正在回廊下喝着茶,突然看见这一幕顿时惊讶的手中的紫砂茶壶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顾不得心疼把玩多年的心爱茶壶,慌忙叫小厮:“来人啊,快!快备轿!立刻进宫!” 皇宫中,值夜的太监总管张华正享受着小宫女喂来的水果,突然而来的亮光下了他一跳。他马上站了起来,走到窗口,抬头看着这奇异的现象,一时间沉默不语,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李光同让小厮备轿,匆忙向皇宫赶去。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可能被皇帝责骂甚至沙头的危险了,帝星光芒暗弱,有白光从斗牛入侵,这是要天下大乱、天下易主的征兆啊。 想到这里,李光同的额头上冷汗直冒,但愿陛下知道后不要迁怒于自己,想到这,心里顿时忐忑起来。 来到皇帝的寝宫外,李光同慌忙跑到值守的侍卫前道:“烦请通报陛下,臣钦天监司正李光同有十万火急之事禀报。“ 值殿的守卫就像没有听见一样,练连眼睛都没抬。 原来,这皇宫内的侍卫都是见钱眼开的住,白天的时候 还好一点,害怕皇帝或者上司看见,不敢有丝毫懈怠,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没有人看着,一般不给他们一些银钱他们是不会给你通传的。 这李光同虽是钦天监司正,一般的时候也没有需要禀报皇上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白天皇帝召见才会到皇宫大内来,因而不知道这给侍卫银钱的规矩。 李光同看侍卫没有反应,又不知道就里,又向前走了一步,稍微提高嗓门道:“有劳二位大哥,烦请禀报臣李光同有大事禀报。” 门口的侍卫仍旧像没有听见一样,一点动作都没有。 李光同见状,又打算再向前一步接着再喊一声,这时候门口的一个侍卫终于动了动。他斜着眼睛瞥了一样李光同,看他没有掏钱和给钱的动作,不耐烦的道:“此时已是深夜,陛下早已歇息,怎么能给通传,陛下降罪,是要杀头,你赶紧走开,否则就把你当做刺客抓起来,快滚。” 李光同无奈,只能担心的离开。 第二日,早朝。 楚昭帝依旧没有上朝,太监总管张华站在御案前高呼:"陛下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钦天监司正李光同有事启奏。” “李大人,有何事启奏啊?” “昨夜臣夜观天象,贼星起于斗牛之间,冲撞帝星而隐没,帝星暗淡,此乃兵戈盛行、天下易主之不祥之兆。” 李光同话音刚落,殿下诸位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李大人此言可属实?!” “典籍记载每当有此现象发生都是在朝代更迭之际,而此次紫薇星暗淡几近于无,却是从未有过的。” “既然如此,李大人且继续留意天象的情况,我权且向陛下禀报,看陛下如何旨意吧。” 李光同听到这也没有在继续说下去了,皇帝已经很久没有临朝了,凡事都是由太监总管张华禀报和传达,张华都已经这么说了,也没办法,看来只能散朝以后找丞相说明厉害了。 李光同退下后再无人奏事,朝会就散了,大总管张华也回到后宫去,不知道是不是向皇帝禀报天象异变的事情了。 散朝的大臣们议论纷纷的走出大殿,很多人都是满脸担心,帝国太平了这么多年,难道 要难以继续下去了吗,自太祖起以武得天下,以文治天下,这么多年来太平的大楚帝国也逐渐重文而轻武,除了几位镇守边关的老将,超重也没有几位能征惯战的将领,一旦发生战事,大楚帝国就是岌岌可危啊。 “赵丞相请留步!” “哦,李大人,你有何事啊” “赵丞相,刚刚下官朝堂所奏之事,还请 大人慎重啊,我看张总管似乎不太 重视的样子,诸位大人也就只有您能有面积按陛下的机会,还请大人能够面陈陛下。” “我看啊,李大人是多虑了,这只是星辰之事只是偶然罢了,你不必但心。你放心,有机会我会启奏笔下的 。” 丞相赵思明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完就挥了挥袖子,昂然离开了。 看到赵丞相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光同彻底放弃了,看来这件事是不会引起皇帝陛下的重视了,但愿只是自己多想了,毕竟这太平来之不易,如果发生战乱,受苦的还是百姓。 “李大人!” “哦!慕大人!” “李大人,不知今日是否闲暇,不妨来舍下一聚。” 李光同知道这位慕尚书一般不会和朝中大臣 有过多来往,现在邀请自己多半是有事情。而且这位大人为官清廉,正是因为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最近才逐渐受到一些人的排挤。 “多谢慕大人盛情,我可是闲暇的很,得我回家后换身便装与慕大人一醉。” 李光同说完便行了一个礼然后转身快步回家去了。 一边走一边想,这吏部尚书慕承颜大人向来很少和朝中大臣来往,今日却主动邀请我到他家里去喝酒,看来是听了我在朝堂上的奏报想要详细了解一下。 素闻这位慕大人刚正不阿、为官正直,如果是向我打听天象异变的事情,那么不知道他是考虑自己的前途还是考虑天下的民生百姓。 回到家,李光同匆忙换完朝服,就叫小厮备轿去了吏部尚书慕承颜的家里去。 慕承颜和李光同分开后回到府里,一进家门就叹了一口气,面上脸色也不似刚才那样淡然了。微黄的面庞上都是担忧之色。 换下朝服做到椅子上一边喝着茶,一边暗暗的琢磨着,一时间屋里静悄悄的。 “父亲,您在想什么呢,连孩儿进来都没有发现。” “哦,是云儿啊,怎么样,今天学习了什么。” “今天学习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那云儿给为父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说一个国家百姓才是最重要的,而执政者才是最底层的,只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天下才能太平。” “哈哈,不错,云儿学的不错。” “父亲,刚刚我进来的时候看您在沉思,不知所谓何事。” “唉,昨夜钦天监李大人观到异象,主天下大乱,天下易主啊。目今陛下不理朝政,朝政被丞相和张华把持,卖官鬻爵,盘剥百姓,民心散乱啊,现在有出现了天兆预警,恐怕这天下要大乱啊。” “父亲何必多虑,古语云: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今大楚帝国已历一百余年,越来越腐败不堪,尤其是当今皇上贪图美色,任由贪官剥削百姓,民怨沸腾,恐怕真是的要到了要改朝换代的地步了。” 慕承颜一听儿子的话,大吃一惊。 第二章天下大乱 慕承颜听到儿子慕云的话,简直是大吃一惊啊,不想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这番见识,还能说出这一番看似大逆不道的话,幸亏这里没有其他人,父子间的谈话不会泄露出去,不然就是杀头的罪名。 慕承颜感到后怕的时候,心里又不免想到,看来自己这个儿子日后定是不凡,小小年纪的见解就能够点出朝政要害,以后也一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正想到这,家丁来报。 禀报老爷:“门外有自称是钦天监李大人来访。” 慕承颜听说李光同来了,赶忙站起来前去迎接。 慕承颜来到门口,看见李光同正好站在门口,哈哈笑道:“李大人久等了,快快进府” 李光同随着慕承颜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后,慕承颜吩咐小厮上茶,又叫管家去吩咐后厨房准备酒菜,款待李光同。 “李大人,今日早朝,你在朝堂上所奏之事,却有此事吗。” “唉,慕大人,却有此事,不仅如此,实际上比我说的还要严重,奈何陛下不上早朝又见不到陛下,只能由丞相和张华禀告,可我看丞相和张华的样子一点着急的意思都没有,看来是不会向陛下禀报了。“ “自从张华向陛下进供了华妃之后,皇帝陛下一直都是在华妃的宫中度过,也不理朝政,有事都是有丞相和张华汇报,估计有很多事情都被隐瞒下来了,如今下面的官员都是通过买官卖官得来的,上位之后就大肆的盘剥百姓,百姓民怨沸腾啊。” “谁说不是呢。”李光同向慕承颜探了探身,轻声说道:“不瞒您说,昨夜的天象异常的惊人,恐怕当今天下不久已。” 听到这,慕承颜有点惊讶,接着问道:不知道李大人可否将昨夜的详细情形给我说一说。“ “昨夜子时过后,漫天星辰都没有什么异动。突然,自斗牛之间出现一颗斗大流星,拖着一长串的星光,急速奔向紫微星而去,流星引起的星光大亮,满天的星辰都失去了光芒。 然后这颗流星急速撞向紫微星后,就诡异的消失在紫微星旁,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等到流星消失之后,紫微星居然也失去了光芒,忽亮忽灭的。” 慕承颜听完之后陷入另外沉思,历史上有记载的紫微星异变都是在紫微星旁 出现一颗新的星辰,慢慢的争夺紫微星的光芒,直到有新的皇帝诞生,紫微星完全被取代。可是这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异变。“ “看来如果真的发生天下动荡或许不寻常啊。” 慕承颜和李光同聊了一会就去喝酒了,并没有再继续谈论天象异变的事情,送走李光同后,慕承颜回到书房,在书房一个人坐了很久,然后开始提笔写起奏折来。 深夜,慕承颜书房。 当!当!当! “进来。” “父亲,这么晚了,您还没睡,在写什么呢。” “唉,最近几天不少臣僚对我说,很多地方官员都在买官卖官,而花钱买了的官位的官员又会从百姓身上去盘剥、搜刮。尤其今年来很多地方旱灾、虫灾泛滥,汗多地方良田都是颗粒无收,而一些朝廷官员不光不赈灾放粮还要向百姓增加了不少税收。百姓的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我要写一道奏折,一方面请陛下下旨赈灾、一方面请陛下惩治贪官污吏。“ 慕承颜端起早已凉透的茶喝了一口,转过头对站在一边的慕云说道:”云儿,你先去休息吧,我再写一会吧,就快写完了。明天一早还要呈报上去。“ 慕云向父亲行了礼转身准备出门,临关门的时候看了一眼父亲,最近父亲又苍老了许多,两鬓已有白发了。 慕云回到房间并没有去休息,而是拿起放在床边的兵书战策看来起来,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他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怎奈当朝重文轻武,会兵法和功夫并不能上阵杀敌博取功名,而且现在天下太平、边关宁静少有战事发生,武将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一般武将都是地位比较低下的,只有几位世袭的将军世家的几位老将军算是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随着年代的久远,很多世家子弟也不再习武,而是以文考取功名。 慕云一边看着手中的兵书一边思考父亲刚刚的话。 确实从去岁开始,大楚帝国的灾难就是不断。 如去年的蝗灾,大楚帝国的南部,素有鱼米之乡的苏州,蝗虫过境,遮天蔽日,据说蝗虫群飞过天都会黑,凡是被蝗虫略过的土地,寸草不留。因此整个苏州的庄稼都被蝗虫吃光了,百姓饿死着不计其数。 又如素有天府之国的川州,以往都是风调雨顺、雨水充沛的,但是去年一整个夏季都没有一滴降水,川州大旱,赤地千里,寸草未生。更可怕的是,国库里的粮食居然颗粒无有,全被贪官污吏变卖贪污了,以至于赈灾的粮食都没有,百姓无法生存只能拖家带口外出乞讨,以求活命。 还有,据奏报,今年初,幽州大地动,无数房屋崩坏,大地开裂,形成了一条深不见底的深渊,燕山山脉一座余脉崩塌,滚石沿着山而下砸死砸伤许多人。等到朝廷的兵马到了的时候,一片哀鸿遍野,尸体遍地,许多百姓望着倒塌的房屋哭泣着,眼神迷离而绝望。 就在上个月,登州刺史向朝廷奏报,东海海水异常活动,频繁有高达十数米的浪头拍向岸边,刺史担心会有更大的浪冲击海岸,向皇帝请旨把百姓迁往更加内陆的地区。然而丞相接到奏报后,认为是登州刺史想要私吞银两而夸大事实,并没有向皇帝转呈,直接将登州刺史的奏折驳回,并对登州刺史加以训斥。谁知,半月后一日,东海动荡,几十米高的海浪不断冲向海岸,许多房屋被水冲坏,百姓流离失所,更有许多百姓被冲进海里,渺无音讯。 看来父亲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天下频频出现异象,可能大楚帝国真的要到了分崩离析的时候了。 慕云想着想着有些困意了,放下手中的书,躺下睡了,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慕承颜这边一边写,一边心里嘀咕,自己虽然是个三品的吏部尚书,但是还是见不到皇上,只能通过丞相转交奏折。隐隐有些担心,不知道自己这份奏折能否上达天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丞相这个人似乎心思不完全在社稷上,不知道下边的买官卖官的事情和丞相有没有关系,毕竟如果没有丞相这么大的一个靠山,下边的人想要买卖官职也不会那么容易吧。如果真的和丞相有关系,那么自己这份奏折被丞相看到,会不会怪罪到自己。 慕承颜有些烦躁,站起身来在屋里踱了几步,心里做好了决定,身为臣子,尤其自己还是吏部尚书,为了社稷的兴衰就豁出去自己这条老命赌一把吧。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