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第22代兵魂》 卷一祁山之殇第一章百家之魂(起始章) 纵观华夏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华夏自夏而兴,历经夏、商、周三朝,使华夏族有了智慧,有了那些最早的传统与礼仪。 到了东周,几百年的征战与内乱,华夏最古老的文化体系——百家渐渐崛起,并迅速兴盛。 之后大秦扫六合称霸,秦始皇便将百家为己所用,终于使秦朝成为万古以来最鼎盛的王朝。 可惜秦始皇错用了奸臣,秦,这一片天下的净土,还是被一个阄人搅乱。 虽然,之后汉高祖刘邦一统中原,但其曾孙刘彻一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诏令再次将百家推入了深渊。 汉武帝这一举措在几百年后还是出现了后果,东汉后期随着张氏三兄弟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天下农民揭竿而起,然而后来的诸侯割据,三足鼎立,百家在乱世中又有了喘息之机。 东汉末到晋朝,整个时代的变迁,百家在此内起了很大作用,任凭之后关陇集团再强大,也始终动摇不了百家的地位。 道家,百家之首,东周时楚人李耳所创,于太行山建立百家道,统领百家。内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门,金门习武,木门学医水门刚学谋略,火门为天下的情报中心,土门为道家内核,土门掌门人执掌“天道”,所以土门弟子也多为李氏后裔。几百年来,金门一直是道家第一大门派,凡入道家修习者,必须先在金门修习半年。 不过几十年前好像有个例外……他叫郭嘉。 兵家,常年排名仅次于道家,不过因墨家的渐渐崛起,兵家的地位有些危险。兵家的内部由《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基础设兵法十三令,各精通一篇兵法,又设兵道四圣,明为圣人,实为兵家的“福娃”。 据说兵圣孙武在晚年被吴王夫差迫害追杀时,道祖李耳将它接到太行山,并于太行山附近建立兵家。由此,孙武与老子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完成了四篇《兵道》。某日,李耳与孙武正饮酒交心,孙武突然晕倒,一天后不去去世。老子为此极为悲痛,与孙武相隔不足百日,于转年开春去世,孙武之子孙驰自封第二代兵魂,因怀疑其父之死与道家有关,遂断绝与道家的来往。 墨家,由东周时鲁国墨翟所创,以机关之学名扬天下,在秦末时击败公输家,故成机关之祖。墨家融合公输家的学说,建成一座宿墨塔,矗立于机关城的中央,具体的,在后续章节我会写到。 法家,有东周时魏人李悝建立,法家推崇天下依法而立,与其余诸家不同,法家的领导之位是以“禅让制”传下去的。每任家主为法魂,法魂之下主为天法坐,华法座,夷法座,习法座,合称“四座”。从东周后期,法家就颇得历代帝王赏识,甚至在皇室内部的威望一度超过儒家。 名家,由东周时魏相惠施所创,在名家的推崇下,天下百姓就有了士族与寒门之分,在名家的内部,没有所谓的家主,只有名家九客,这九位客人谁最成功,谁的名声最大,谁就有资格统领名家。在公元49年的一场百家大劫难中,王陵(汉初的那个,不是后世三国的魏国老臣王陵)之后王承与汲黯之后汲誉等八客被杨术驱逐,在陇洒打拼,成为后世庞大的关陇集团。而杨术则自立名家家主,带领名家在劫难中幸存。 以上就是在诸子百家中占百家资源大半的家族,其余诸家奉他们为首,共同组成百家。它们有的延续至今,有的在两次大劫难中或遇见某些不可为因素自此落寞。但他们皆是华夏的排面,是国家的基石,哪怕历经千年沉淀,他们也是永垂不朽。至于之后面对关陇集团的打击报复,面对这个主宰天下王朝更替的庞然大物,仍能利于不败之地,并于之后奠定胜局,除了隋、唐两代皇帝的支持,还有一种关陇集团没有的东西——百家之魂。 ——————《第22代兵魂》开篇 卷一祁山之殇第二章兵家公子 太行山 百家道 这里是五年一届的百家道大会,这个大会召开的目的是根据百家中每家的功绩来拟定排名与分配资源,以中和百家的实力。时至今日,很多家族会议的召开与此的意义也是一样。 这是在一座山中,整体样式与现代的足球赛场差不多,独一的区别就是鸟巢是圆形的,而这里是方形的。 台上,一位白首老者站在中央以浑厚的声音说道:“老夫道家土门掌门关炽,承蒙诸位厚爱,主持这场百家道大会。老夫年纪大了,言语不周之处还请诸位海涵。”铿锵有力的一段话,伴着山谷的回音,台下一位少年看了一眼这位未曾谋面的老者,又看了看对面的道家家主李信和他身边那位与他年龄差不多的少年,心中轻叹时间过得真快。记得上次来参加百家道大会还是父亲带着他来见见世面。转眼五年过去了,父亲应郭淮之邀出山在魏为将。又因蜀军犯境,与大将军曹真再外御敌,于是让他来代自己参加百家道大会。 这位少年名为孙朔,其父为兵家家主、第21代兵魂孙礼。作为兵家公子,孙礼的独子,他从小就担负着继承兵家的大任。但人皆知晓,百家中排行前五家族的掌舵人,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但凡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都可能会引起如同百年前的那一场劫难。 所幸,孙朔此子天资聪颖,与世家子弟周不疑、曹冲有的一拼。但后者二人都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葬送了性命,这也是为何孙礼常年将孙朔关在兵家的原因。 孙朔不仅文采极妙,武功也很了得,究其原因竟是孙礼在孙朔十岁时将他托给金们掌门王养年训练了五年,不知是因为外貌生的俊俏还是说话很受用,五年来颇得王养年关照。 (孙朔:王养年你个**!你知道这五年我怎么过的吗?) (王养年:看我这人畜无害的卡姿兰大眼睛) (孙朔:我**你个**) ……回归正题…… 一个道家的仆人递上一个竹简,关炽打开读了起来: “论前五年之功绩,以儒士郑玄为首,天下儒士或有百万,儒家之名威加海内。因此百家道排位,儒家位列……第一……” 读到这里时,儒家家主孔崖美眯眯地看着李信,却对上李信阴沉到发黑的眼神,孔崖微笑着点了点头,别过身去。李信攥紧了拳头,旁边的少年见状小声安慰道:“父亲别急,若不是孔融那老贼全家被诛,儒家岂能有他的位置?”李信“嗯”了一声,渐渐平复了心中的怒火。 “自儒家之后,道家人才辈出,金门前掌门童渊弟子公孙瓒、赵云两位将军威震天下,木门长老华佗乃杏林名医,水门弟子郭嘉、许攸皆为天奇谋,火门掌门许邵,乃天下名士,故此,位列第二!” 孙朔拍了拍旁边的火攻令于丰,小声说:“下一个是我们了吧?”于丰笑道:“当然了,评上第三,对于我们兵家,也还可以了。” “之后,墨家先祖墨墟高徒诸葛亮,凭一已之是大耳贼刘备死灰复燃,可以与我魏武帝平分秋色。仅此一条,墨家便可位列第三。” “啪!”的一声,兵家前九地令洪至天拍案而起,怒道:“为何!墨家凭什么位列第二?诸葛亮,老夫记得,貌似他开始是在你们道家修行的吧!之后他在墨家修习不到一月就隐居隆中了吧?” 关炽轻笑一声,道:“老洪,先坐下,稍后再议。” “呵呵,”洪至天说,“我记得当初就是你把诸葛亮驱逐出去的吧!怎么,心虚了?” “哼,大胆洪至天!”墨家家主墨衍吼道,“你也配质疑我墨家高徒的归属?记住了,这是百家道,不是你兵家撒野的地方!” 这时,兵家公子孙朔起身,硬拉着洪至天坐下,然后开口道:“孔明的归属与兵家无关,我也无权议论。”孙朔又看向李信,“不过信叔,百家道大会好像有个规矩,以言辞侮辱任意家族,将丧失本次排名与分配资源的资格吧。” “嗯,”李信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转头看向关炽道,“说吧。” 关炊接着说:“由于墨家家主以言语侮辱兵家,墨家失去本次排名与资源分配资格。” 墨衍气急败坏地抬手指着孙朔,大吼道:“竖子!这里有你一个晚辈说话的份……” 还没等墨衍说完,关炽愤然转身,怒目而视,大喊:“闭嘴!” 墨衍只好不再说话,灰心丧志地坐了下去。 (PS:墨衍太难了……) 一旁的墨家公子墨昂心中暗忖:此仇我墨昂必报,孙朔,你给老子等着! 接下来,关炽还是念着排名,第三改成了兵家,第四法家,第五名家,着六杂家,第七纵横家,第八农家,第九评家,居榜尾的是道家的分支阴阳家。 之后关炽又整整讲了两个时辰资源的分配,直到各家家主都勉强同意了,这场百家道大会才圆满落幕。 离开的时候,孙朔好像有点累了,脚下没注意,被一颗石子绊倒,结果碰到了身旁的一位少女。缓缓稳住身形,忙向少女致歉道:“姑娘,抱歉啊,脚滑了。” 少女也很大度,朝孙朔点了点头,微笑着缓缓吐出了一个字:“滚。[手动微笑]” (PS:呵呵……) 卷一祁山之殇第三章辽东 长安 孙礼府 “来了?” “嗯。”一位家仆答道。 跪坐在上座的一位中年将军抬起头,稍笑道:“说一下这次大会的过程和结果吧,梦谌(孙朔字)都说了什么我还真想见识见识呢。” 家仆坐到跟前,附耳将事情的经过都说了一遍,孙礼的神色始终变幻不停。 “嗯”,孙礼点了点头,“梦谌倒还挺阴,第三……对于兵家来说,倒还可以了。” 突然,孙礼腾地站了起来,双眼瞪也滚圆,大叫道:“孙虎!领兵两百去墨家机关城解救梦谌!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我稍后会禀明大都督!” “是”孙虎领兵走出。 孙礼缓缓坐下,半晌,平复了心中气息,方才苦笑着摇了摇头,又道:“以如此代价换得兵家的名次与后五年相当丰富的资源,不愧为我孙礼的儿子。” …… 太行山 百家道 孙朔见这少女如此,心中也很憋屈,明明我是真绊着了,不是想撩妹好吧…… (PS:我不管我不管,你就是在撩妹!) 这时,一个人影飞似的跑来,孙朔仔细一看,是墨家长老董烈,董烈揪住洪至天的衣服,质问道:“说,我们墨家的事你兵家掺和什么?” 洪至天面色一正,大义凛然地答道:“百家道大会的宗旨在于根据各家近五年来的功绩来定名次与分配资源,老夫这是为大会的公平着想。” 董烈听不下去了,说道:“你确定你不是为了你们兵家的排名?” 洪至天还是义正言辞道:“咳咳,老夫乃是正人君子,一生从未徇私。” (PS:老洪,你还要点碧莲不?) 董烈实在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草(一种植物),便拂袖而去。 洪至天长舒一口气,转头一看,吓了一跳:“公子呢?” …… 却说刚才两位老人争论时,一个看起来九十岁(指九岁到十岁)的小孩拍了拍孙朔的肩膀,示意让他跟过去。 “你是谁?找我干什么?”孙朔很好奇,笑道。 小孩笑笑:“随我来,一看便知。” 孙朔跟着小孩走过去,他们进入了一条狭窄的山谷,幽静的山谷两侧岩壁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十分动听。他们转过一线天,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相当开阔的山洞,山洞上方透过缝隙还可以看到天空,就像是两座山各被挖去了一块,然后拼凑在一起似的。 小孩这时才解释道:“我是道家家主李信的书童,今天搞到我们家主的一坛老酒,方才看哥哥表现出众,想必哥哥才学不浅,特邀哥哥与我饮酒谈心。” 顺着书童手指的方向,有一个一人高的小山洞,洞口放着一坛酒。 孙朔看罢,哈哈一笑:“哥哥的酒量可不错,你可不要先醉倒喽。”说罢,便打开酒坛给他们二人各自斟上一杯,但他丝毫没有注意到,酒坛拿开之后,那洞口仍是阴暗的,一眼看不到头…… 孙朔也没客气,毕竟是信叔的酒,李信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孙朔一仰头,一杯酒瞬间就下了肚,抬头看向书童,问道:“你不说要饮酒谈心吗?来,说说我们聊些什么。” 不过却没有得到回应。 孙朔仔细地打量着书童,目光微微一凛,他想起来了:百家中只有一个人自幼患侏儒症,而且刚才大会上还见过,他坐在墨家墨衍的身边…… 孙朔刚想离开,便觉得脑袋一晕,随即躺倒在地上…… 墨昂见此冷笑一声,喃喃道:“我的意思只有饮酒,可没有谈心这一项。”随即揪住朔的发髻,将他拖下了洞口。 …… 墨家 机关城 墨昂看了看昏死过去的孙朔,轻笑一下,将他扔进了地牢。 …… 孙朔缓缓睁开眼,看到自己正在跟另外四五个陌生人关在一辆囚车里,吓得一激灵坐了起来,推醒旁边靠在他肩膀上睡着的一个年轻人,问道:“你是谁?我们现在正被押往哪里?” 那人睁开跟看清孙朔的面容,抱拳解释道:“参见兵家公子,我是墨家门徒费祎,我家家主回到机关城,得如公子被大公子囚于地牢,便出手教训了大公子,并命我等护送公子回兵家,只是……” “只是什么?”孙朔问得急切。 “只是……我们半路上遭遇了辽东军的袭击,我们现在应该是被押往辽东。”费祎答道。 孙朔目光寒冷,低头小声说:“公孙康那个老不死的……有点不老实啊。” 说罢,看向了费祎:“先生也有些年纪了,将来准备投奔何处?” 费祎朝他抱了抱拳,笑道:“不瞒你说,我正打算去投奔师兄诸葛亮。” 孙朔闻言,猛地掐住费祎的脖子,将他按在了在墙上,冷声道:“你若去投敌,我不妨现在就杀了你!” 随即,又松开手,叹了口气道:“算了,人各有志,我也不强求。” 费祎朝孙朔拜下,沉声道:“谢公子不杀之恩,我将来虽然投蜀,但蜀军若再兵临长安城下,我定会找机会报答公子的恩情。” “这样就好。”孙朔点了点头,任凭囚车继续行驶。 囚车背着天边的夕阳,缓缓向前行驶,车轮的印记随行驶不断地拉长,再拉长,深深地印在孙朔的心中……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