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田蛙》 田蛙 一 田蛙小时候家境贫寒,应了家贫出孝子的俗话,听话,本分,勤劳,学习用功。爹娘农村习惯用语叫他“蛙牛”,小伙伴叫他“青蛙”或者“田青蛙”,他不高兴了怒目而视,别人接着一句话:“唉吆,青蛙趴脚面上,不咬人也吓一跳。” 田蛙考入师专,把自己的大名田福旺改了,福旺好是好,太俗气,不高雅,也不深奥。去虫留圭,叫田圭。果然,许多人把“圭”念成“土”,也有念成“恚”的,表现出无知。田圭开心的笑过,解释:“圭”是古代帝王大臣上朝时手里边捧着的玉制礼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田圭就是种地的人大权在握。 田圭度过金毕业,回到本村乡**所在地水洼乡中教初中教语文,有个官称:田老师。 同辈年长的和长辈的叫他大名:福旺,他礼貌的纠正:福旺是上小学时老师起的学名,上师专改了,叫田圭。 爹娘叫他“蛙牛”,他身上起鸡皮疙瘩,“我长大成人要娶媳妇,也当老师了,咋还叫蛙牛?难听,也没出息,以后别叫了,叫我田圭。当初咋跟我起这名字?” 他娘絮叨:“你这孩子,你五月出生,水中蛙叫震天,庄稼地有青蛙就是田蛙,多顺溜啊,娇贵的孩子才这么着起名字,假妞,狗蛋儿,烂瓜,都一个道理,阎王爷听着名字讨厌,好成人。” 他爹吹胡子瞪眼,旱烟袋在鞋帮子上敲。 爹娘是农村生农村长,不会叫人的大名,几十年养成的习惯,顺嘴而出:“蛙牛,放学后捎一袋盐啊,啊,蛙牛。” 田圭长得大眼双眼皮儿,小嘴疙瘩鼻儿,精明儒雅,声音浑厚,一米七的个子,一表人才。 田圭满腹诗书,文采口才人材三才俱佳,才貌双全,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业余生活丰富,相当有品位。看看农村中学破庙一般,连个院墙也没,教室还是土坯房,教师还是种地汉,怀才不遇,不免长吁短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之千里者,骈死于槽枥之间。姜子牙渭水钓鱼,等待贤君降临。诸葛亮隐居草芦,皇叔刘备登门三请。”是他常说的话。 令他苦恼的还有:学生暗地叫他蛙牛哥,蛙牛叔,受到批评的学生叫他青蛙,水田大乌龟,把他的名字倒过来,叫他圭(龟)田。 学校李校长天天宁宁大醉,不修边幅,翘着二郎腿用手指甲剔牙,田圭羞与为伍;校长的老婆负责敲铃,不是提前十分钟,就是落后五分钟,敲不到点上。夹着厚厚的一摞报纸,田圭想要一张看看,得到的是一个白眼一句话:你还没熬到主任和校长的份上。 年终上级来考核校长,找田圭谈话。田圭留着小心,答非所问,偏离主题,要么是隔靴搔痒,蜓蜓点水绕着圈说话。眼看谈话要结束,领导说:“我听着你话里有话,请你相信我,你放心大胆的只管说,说明白,我一定会跟你保密的,组织上有纪律。能者上,庸者下。” “能者上,庸者下”打动了田圭的心,信以为真,千里马遇到伯乐,秉持正义,坚持真理,找到发泄自己委屈的突破口,展示出自己独有的才能,一泻千里,把校长的缺点毛病腐败统统的抖落出来。 两周以后,田圭看到了效果:铃声精准,签到,查课,听课,有章可循,李校长在老师火上吃饭,没了熏人的酒味。 李校长开始关心自己,总是亲切和蔼的说:“田老师年轻有为,班级管的也好,成绩,纪律大家伙都看在眼里,啧啧称赞,我已经跟上级推荐你。进入领导班子,当个教务主任,能力是绰绰有余,才华才干埋没了我寝食难安啊。” 从此,田圭工作更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校为家,吃住在校。期末,全乡四所中学竞赛,名列第一。 新的学期开学,田圭提前三天到校,打扫教室,张贴励志条幅,积极备课。校长热情的招招手,说:“中午咱两个去饭店吃饭,一会忙完了来我办公室。”“谢谢李校长。”田圭受宠若惊,幸福满满。连连回头感激的看李校长。 田圭进入李校长办公室,李校长笑眯眯的说:“共事两年,我真惋惜你,没办法,这是上级教办室领导的决定,我据理力争,好话说尽,吐沫星子飞光,总是和咱学校的铃声一样,敲不到点子上。跟教办室主任要一张报纸也没给,晦气。”说着递过去一张三指宽纸条。 田圭撒一眼,大吃一惊,是调令,让自己到十里之外的卧狼村小学报道,不按时报到,停发工资,全乡通报。 那个学校三个教学班,连个教师火也没,泥泞的乡间土路。田圭想着,眼泪夺眶而出。再看一遍手中调令,看看校长习惯的用牙签剔着牙,认真的阅读报纸,羞愧的离开,头也没回。 二 田蛙睡一天,不吃不喝,深刻反省,全面反思。爹娘看到,心疼的问:“蛙牛,是恋爱失败了?还是工作不顺心?” 田蛙抬抬头,看一眼爹娘,想说话,欲言又止,想掉眼泪,欲哭无泪。翻身坐起来,揉揉眼哀叹一声,把早已想好的瞎话说出来:“妈,领导调我去卧狼村当校长,我听着这名字都怕,不想去。” “唉呀呀,去,咋不去啊?咱家三代没出来一个有出息当官的,校长也是官儿。” “离家十来里,都是土路,下一点雨泥泞难走。”“不怕,让你爹卖两袋麦,买个破旧自行车,下雨咱住校。我去找你爹卖麦。” 田蛙骑自行车一路打听来到学校,除了铃不响,呼啦啦,咯吱吱,吃灵灵,哪都响。响声招来了围观的学生,响声招来了同行老师。 学校三间底矮教室,土墙小院子,靠着土墙是邻居的三个猪圈,农家厕所。学校的男女厕所,没自己身高,一间办公室,四个办公桌。 校长女的,四十多岁,介绍说:“田老师,这一个是黄桂英老师,这一个是李莫愁老师,我叫柳如是,算是个负责人,不要叫我校长。她两个是民办,我两个是公办,你教三年级语文和体育,教一年级二年级委屈你。今天一见,你仪表堂堂,学历最高,我这校长应该让贤。”田蛙一听,紧张的要命。赶忙辩解说:“柳校长,你可别再说第二遍,我赌咒发誓不是来当校长的。我服从领导,听从安排。” 田蛙沉默寡言,在办公室整日无一句话。下雨天,校长从家搬来一张床放在办公室,搬出来一张办公桌,不然装不下,校长让黄桂英和田蛙合用一张桌,对脸办公。从家拿来锅碗瓢盆米面,黄桂英李莫愁老师拿来被子,水壶,木棍玉米杆,在院墙和教室之间搭个简易厨房。 这天,四个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办公,田蛙忍几忍,没憋住,“咕哇”一声,放一个响屁,“于无声处听惊雷”,黄桂英捂嘴跑出来,嘀嘀笑。田蛙面红耳赤,更加紧张,“吱吱,吱扭扭”,又一个连发,更加响亮婉转。李莫愁嘀嘀笑着跑出来。 柳校长转过身,关心的说:“田老师。你有屁就放完,掖着藏着,窝在肚子里或生病。我知道你年轻有为,怀才不遇,忍气吞声,心里憋屈,不平则鸣。你这放屁声,我想到了青蛙叫,咕哇咕哇叫的都是男青蛙,招引配偶,你结婚没?” 田蛙眉头冒汗,小心的看柳校长,是一脸的真诚,不是揶揄取笑,不冷不热的说:“没对象。” 柳校长指指外边,说:“黄桂英咋样?今年十七。”“柳校长,她太黑了,还是民办,初中毕业。”校长摇摇头说:“对,对,慢慢凑吧。” 转眼一学期结束,放假头一天,学校门口停一辆黑色桑塔纳,下来一个美女,十七八岁,冬装藏青色裙子,藏青色棉坎肩,苗条优美曲线,波浪长发垂肩。风情万种,顾盼有情。手里拿个会说话的红色扁形方块。 美女看到校园中的田蛙,停下脚步,似曾相识,反复打量。 柳校长热情客气的把黄老师领过去说:“既然来接你妹妹去县城住,桂英就早一天放假,没事。”轿车嘀嘀两声,稳稳当当起步,留下一道白烟,走了。 田蛙一见钟情,傻傻的呆立,想着一万种理由接近。田蛙有了懒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念头。 “柳校长,这个美女和黄老师啥关系?”“黄老师的二姐,嫁个大她十几的老头,你别说,真有福气,现在是局长的太太,她在教育局是个副局长,公子颜如玉,陌上世无双,她和你才般配,可惜天不长眼。” “黄老师她姐夫哪个局的局长?”“人事局。”田蛙惆然若失,低头走进办公室。 放假的当天,那辆黑色轿车又停在学校门口。黄老师和她二姐出现在办公室。听到呼啦啦的自行车响,柳校长说:“田老师来了”。 田蛙走进办公室,眼睛突然的一亮,马上彬彬有礼,微笑点头,试探的问:“你好,这位美女是——”“我叫黄桂香,桂英的二姐。”“田老师,桂香给你说媒来了,快表示感谢吧。”柳校长热情的招呼着倒水。 两双渴求的互相羡慕的目光对视。黄桂香拿着一摞奖状,说:“这是田老师的手迹?真是漂亮少见的书法。”“过奖过奖,”田蛙腼腆的手足无措。 柳校长说:“田老师,我就直说了,桂香看到你,是一见如故,爱惜你这个人才,想让你当他妹夫。你也果断点儿。”田蛙这才发现黄老师不在,难为情的偷眼看黄桂香。看柳校长注视自己等表态,大大方方的说:“谢谢柳校长,我同意。” “我家就要一个人,其他啥彩礼都不讲,不讲家庭穷富,柳校长就是媒红,你回家和父母商定了,春节结婚。”喜从天降。 田蛙到家一说,爹娘高兴的合不拢嘴,娘说:“咱家穷,女方心地善良,知老知少,会做饭,能生娃就好。”田蛙撇撇嘴,不满意的冷笑。 女方同意,啥都好说,腊月二十六结婚。田蛙尽最大努力找到三量摩托车,五辆自行车,组成迎娶队伍,在本村也算是高规格。女方送亲队伍可不了得,两辆桑塔纳轿车,屁股后跟着,不敢加油门。下车,一个个男美女俊,风度超群,都是国家干部。田蛙身份一下子升级,支书村长再不敢叫“蛙牛”。 初春开学,田蛙坐到了县委组织部的一间办公室,成为一名科员,正式上班。柳校长找到教育办公室要老师,主任说:“本来都是你三个老师,田圭老师是挂职锻炼。” 三 田圭在组织部早来晚归,遇到紧急任务,通宵达旦的干,细致,稳妥,有条有理,干的是得心应手,风生水起,很受领导器重。没有电脑时代,田蛙捏笔的手指磨出厚厚的老茧,戴上了高度近视眼,组织部一支笔,白面书生的美誉接踵而至。半年后,科员升为科长。 田蛙有记日记的习惯,部长的背景是谁,副部长的靠山是谁,各个科室的科长谁啥来头,科员和哪个领导有关系,记录的一清二楚。他摸索出一个规律:凡是不干活的青年,后台都硬。开初看不起这些花花公子,娇贵小姐的田圭,突然来个急转弯,大转弯,和这些人走的很近,一家伙拜了八个生死弟兄认下三个干妹妹两个干姐姐。其中,有组织部长的儿子,宣传部长的侄子,副县长的妹妹,公安局长的外甥。 一年后田圭回到了家乡水洼乡**担任乡长。乡**正式工作人员八十名,临干五人,聘用十人。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进入**的时间,等等,秘书帮他整理成小册子。 二十八个自然村,各村的支书村长,在外地做生意的,当官的,姓甚名谁,家住哪里,门牌几号一一登记造册,以备统战工作需求。 田乡长踌躇满志,雄心勃勃。两个台胞,三个天津建筑包工头,一个市公路局张,市人民银行行长,省发改委副主任,这些都是开发利用的优质资源,手中的宝贝。 田乡长成立由他任组长的三人联络小组,对以上人员的家属近亲属,从计划生育,交公粮,宅基地,村干部,各方面倾斜照顾,登门拜访。有的结为金兰之好,有的成为帮扶对象。 春节,田乡长独自一人开车,进入市行行长家慰问,送去一袋白面,一床被子,行长的老父亲,搬出来一箱飞天茅台,送上轿车。进入公路局长家扶贫,面粉换来一箱高档酒,一条高档香烟。进入台胞亲属家探视,互通电话留下手机号和姓名。这么三天时间,礼尚往来走遍了该慰问的“贫困户”。 张庄的张姓台胞希望平坟时留下祖坟,田乡长立即停止如火如荼的平坟运动,**出资把张家祖坟用蓝砖围起来,盖三间祠堂,拍下图片加文字说明发去台湾。 马庄马姓台胞提出归还解放初期没收的地主庄园,田乡长亲自现场办公,迁出住户,迁出大队办公室,完璧归赵,写下开发规划蓝图,挂上“马氏庄园”金字招牌,竖一雕龙画凤高大石碑:县级重点保护马公遗址。 田乡长大刀阔斧,大展身手。 台胞捐款两千万,一是建学校教学楼,重视教育,整合资源,四所初中合并为一所乡中。当年的李校长早一年前就开始给田蛙家送酒送钱,始终没有打动田家人,提前退休,有当年的柳校长接任。乡教办室老弱病残,全部更换。 投资一千万,翻盖乡**办公楼。 天津的包工头无私援助两所村级标准文生室,在本村修建一处大型自动化养猪场,一处养鸡场。 县发改委组成工作组,到水洼村住队工作,建成千亩塑料大棚,打造蔬菜基地。成立金银花加工基地,做好出口贸易。 公路局下来个扶贫项目,水洼乡村村通公路。 县人行下来扶贫无息贷款,帮助修建水利工程。 水洼乡速猛发展,经济实力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上了市级报纸,省级报纸。 田乡长一年后升任书记。全部项目结束,田书记调到县任土地局局长。黄桂香已是县长助理副县级级别,黄桂英早已民师转正,借调到县档案局工作。田蛙彻底完成了由田蛙到田圭的转化,种田人大权在握。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