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清光照九州》 第一章燕王北行(一) 初冬的北平,异乎寻常的寒冷,守城的士兵们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一刻也不敢放松,生怕蒙古人再次过来攻城,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就在两个时辰之前,天还没有亮,趁着夜色,这群爱骑马的蒙古人居然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悄悄的爬上了城,大似杀戮一番之后,扬长而去,连东西都没抢,对这群天天和蒙古人打交道的士兵来说,这场仗,真是太窝囊了。 城外的士兵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他们怕蒙古人的偷袭,更怕城里的那位最高军事长官的责罚,一名千总下意识的回了回头,看了看北平城里那间最繁华的屋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不知道里面坐着的那位会怎么处置他。 北平,原来蒙古国的首都,自从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和陈友谅之后,便命令徐达和常遇春一路挥军北上,将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赶出了北平,建立了大明朝,首都设在了应天府,北平至此也成为了前线,而那些被赶出去的元朝士兵时不时就过来抢劫一翻,镇守北平的最高长官叫冯胜,乃开国六公爵之一,向来已治军严谨为名,发生了这种事情,他自然难逃其咎,慌忙写了一封奏折给朱元璋,又写了一封书信给兵部,派人六百里加急,让人送到应天府去,向皇帝朱元璋请罪! 只是,派谁去呢?冯胜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合适的人。 顶着刺骨的寒风,信使张玉一分钟也不敢耽误,快马加鞭,向着应天府的方向奔去,二十天之后,终于到了应天城之外,信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长叹一声,终于舒了一口气。 这一路上跑死了三匹快马,行了八百里路程,现在应天府就在眼前,等下进去直接交给兵部,自己就可以交差了。信使张玉想到这里,便下了马,将马栓在了旁边的柳树之上,自己去路边的茶摊之上要了一杯茶,稍微休息了一下。 那棵树上的马是你的吗?信使一抬头,他的的面前站着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孩子,开口向他问道。 正在喝茶的张玉慌忙将手里的杯子放下,此刻听到有人问话,猛的吃了一惊,军事文书是重大的事情,何况这还是六百里加急,更是重中之重,丝毫耽误不得,而自己也是因为太累了,就想在这摊位之上稍微打个尖休息一下,没想到竟然被人发现了,而发现自己的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想到这一层,张玉便没有那么紧张了,而是笑着对这个孩子说道:不错,树上的马就是我的,不知道小兄弟有何见教?那孩子冷笑一声:呵呵,你身为一个加急信使,竟然敢在应天府城外喝茶,就不怕掉脑袋吗? 听到这个小孩这样说,张玉脑子嗡的一声响,被这个孩子说话的气势给镇住了,便再也不敢耽误,从怀里掏出几枚大钱,往桌子上一放,将绳子解开,骑上马就进城了。 四爷,您怎么又偷偷出来玩了?卖茶水的老伯问了这个孩子一句,可是奇怪的是,这个老伯竟然问这个孩子叫四爷,当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谁知,这个孩子听到这个老伯如此称呼自己,不但不推让,反而向是习以为常了一般,很随意的答道:我听父皇说,最近北平那边经常打仗,元朝的残余势力隔三差五的就去那边抢劫,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 原来,这个孩子名叫朱棣,是当今皇上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今年十岁,生他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和陈友谅打仗,后来朱元璋又断断续续的生下了二十多个儿子,就更没有时间去管他了。 老伯听到朱棣这么说,自然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好顺着他说道:四爷,这您不用担心,皇上英明神武,北平那边的蒙古人以后肯定会被消灭的。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如此!倘若父皇解决不了蒙古的问题,我愿替父皇去漠北,彻底消灭蒙古残余势力。 另一边,张玉被朱棣的气势所震慑,快马加鞭,一路到了兵部职方司门口,张玉将冯胜的信拿了出来,交给了守门的士兵,没过多久,兵部职方司里,出来了一个主事的,向张玉了解了一下情况,就要让张玉去休息,张玉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奏折,是冯胜写给朱元璋的,不等张玉开口,主事就将这封奏折给代收了。 皇宫的大殿之上,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之上,用心的批改着大臣们的奏折,他没有什么文化,自幼便父母双亡,先是去了庙里坐了和尚,后来又从了军,大业成就之后,朱元璋开始自学儒家经典,空闲的时候也会找人过来教,虽然是半路出家,可是批改个奏折,已经够用了。 旁边的太监小声的说道:皇上,刘伯温和汤和正在殿外,陛下见不见?朱元璋仍旧批改着奏折,像是没听到一样,太监又轻轻的重复了一遍,朱元璋伸了一个懒腰:让刘伯温和汤和进来吧,另外传旨下去,让丞相李善长马上到朕这里来一趟,朕有事情和他商量。 喏!太监答应了一声,朝着门外喊道:陛下有旨,传刘伯温和汤和进殿。 话音未落,刘伯温和汤和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臣,刘伯温,臣,汤和,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没有开口,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的太监,太监很识趣的退了出去,大家都明白,皇上很不喜欢自己在和大臣谈话的时候有太监在场。 两位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刘伯温和汤和刚起身,就看到朱元璋已经从龙椅之上走了下来,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敢开口,但是都知道对方心里的疑惑,皇帝是九五至尊,怎么突然走了下来,不会有什么事情了吧? 不过,很快,两人的疑惑就被打消了。 刘伯温,汤和,咱家在这深宫之中都快憋死了,还要每天朕长朕短的,烦都要烦死了,叫你们两位过来,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过来陪咱家下盘棋,解解闷。朱元璋说的很真诚,从一个放牛娃到天下之主,这一路走来,其中的苦恐怕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如今,他早已经功成名就,在这深宫之中确实是闷的不得了。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刘伯温和汤和算是松了一口气,两个人在战争时期就已经跟随了朱元璋,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性格相比从前,变得有些暴虐了,官员稍微犯些错误,立马就会身首异处,这两个人是聪明人,在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两个人却主动上奏,要求降低爵位,朱元璋很高兴,便在分封爵位之后又奖励了两人许多东西。 不知皇上想和微臣们在哪里下棋?汤和大着胆子问道,毕竟他和朱元璋是老乡还是发小,这点胆量还是有的。朱元璋笑了笑,在两人猝不及防之下,一手抓了一个人,就往大殿最前方走去,待两个人反应过来,已经到了龙椅前面的案板之上,上面还有待批改的奏折,朱元璋随手将奏折推开,白玉案板之上,楚河汉界显得无比清楚,一个棋盘早已被人刻了上去。 怎么样?这是咱家让工匠刚刻的,还没有和任何人下过象棋呢,你们两位是第一个。 汤和慌忙的跪倒在地,不停的扣着头,嘴里还一直说着:臣有罪,臣有罪……。刘伯温看到汤和这样,瞬间明白了,龙椅是皇帝坐的,自己怎么敢上台呢,这可是僭越之罪,要杀头的。 刘伯温刚想跪下,一双大手拉了他一把,刘伯温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而旁边的汤和也被朱元璋拉了起来! 好嘛,刘伯温看了一眼汤和,这个家伙眼泪都出来了,看样子是被吓的不轻,刘伯温背后一阵冷汗直流,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汤和每次带兵出征,班师回朝的时候,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向朱元璋交了兵符,然后再回家。 多么谨慎的人啊!刘伯温暗暗想着,自己在这一点之上是不如汤和的,朱元璋的性格他太了解了,绝对不会允许对自己有一点威胁的人活着。 汤和,刘伯温,你们两个谁先和咱家下棋?汤和趁着刘伯温还没开口,便率先说道:皇上,下棋这种事情是文人雅士的东西,微臣常年带兵在外,是个粗人,对下棋这种高雅的东西,微臣不是很会,就请刘大人先和皇上对弈一局吧! 听到汤和这样说,刘伯温也不好意思再推辞,当着朱元璋和汤和的面将棋子摆好,等着朱元璋走第一步,汤和大着胆子,瞄了一眼朱元璋,只见朱元璋的眼中已经有了杀意。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