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明末方巾怒》 第一章这里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 崇祯九年(1636) 正月,农民军高迎祥、李自成率部东围庐州,取含山、和州。初六日,连营数十里攻滁州。初八日,总理卢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等诸道兵驰援滁州,与农民军大战于城东五里桥。农民军战不利,连营俱溃,北退五十里,被斩一千二百余级,从朱龙关至关山,积尸埴沟委堑,滁水为不流。农民军失利后,北渡逼泗州、徐州,复转入河南。月末,部分起义军自南山还商、雒。 五月,李自成从米脂率部向西南,渡泾河,过渭水,深入汉中。总督洪承畴闻警,调兵围堵。七月,李自成攻徽州,破两当,逼阶州。九月,农民军攻凤翔。十月初,李自成与蝎子块、过天星合营驻于陇州。十二月,总督洪承畴率军与李自成等战于陇州(今陕西陇县西南)。李自成兵败,率部退走庆阳、凤翔。 七月十七日,高迎祥由汉中、石泉进取西安。十九日,迎祥在盩厔(今周至)黑水峪被孙传庭设伏捕获。不久,被解送京师杀害。高迎祥死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 秋十月,张献忠自均州(今均县西)、老回回自新野、蝎于块自唐县(今唐河)拥众二十万,同时出兵。十三日,攻襄阳。农民军大败总兵秦翼明。湖广震动。献忠佯攻襄阳,转而与罗汝才、老回回、闯塌天等沿江东下。 四月十一日,后金国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以是年为崇德元年;改国号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十天后,清太宗大封其臣属。其诸兄弟子侄、诸外藩蒙古贝勒,及明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封为王。 五月三十日,请太宗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六月二十七日,阿济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县北)。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拒战,兵败而死,明军退保昌平(今北京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大同总兵王朴驰援,击斩一千一百零四人,俘获一百四十三人 七月初,京师戒严。崇祯帝急令内臣李国辅守紫荆关、许进忠守倒马关、张元亨守龙泉关、崔良用守固关。几天后,又命成国公朱纯臣巡视边关。五日,清兵会于京畿延庆入居庸关,十七日,清兵自天寿山后突现昌平城下,攻昌平城。降人内应,清兵陷昌平,明总兵巢丕昌降,户部主事王桂、赵悦,判官王禹佐、胡惟弘等被杀。 七月,清兵入京畿,攻陷昌平后,又相继攻下良乡(今北京房山)、围攻顺义(今属北京)。明顺义知县上官荩与游击治国器,都指挥苏时雨等拒城守。城陷,荩与国器、时雨等皆死之。清军乘势,又攻下宝坻(今属天津)、定兴、安肃(今河北徐水)、大城、雄县、安州等近畿州县。 崇祯帝下诏召卢象升率军入卫京师,并再赐尚方剑。卢象升率军北上入援;军至真定。八月二十日,清兵退出关外,京师解严。九月二十日,诏象升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备边。 (以上摘抄自《在线查询网——中国历史纪事年鉴查询》) 这一年之于大明,虽然还是危机重重,但也因为在卢象生,洪承畴,孙庭坚的围追堵截和穷追猛打之下,起义军的实的力被大大削弱。而清军入侵却又主动的退出关外,让由皇帝到公卿士大夫,从上至下的又一次成功把这事文饰成了一次普通的寇边。 只是寇边,虽然深入了那么一点,但土匪抢完就跑的习性还是没有变的,士绅官卿还照例是歌舞升平。 话说封地南阳的唐王一心想做个贤王,二月初,山西,河南南阳因积年的虫旱灾害发了***,他一面积极救灾,一面上报当皇帝的侄儿说这有“母烹其女以食”。当皇帝的崇祯一看,好家伙,又来,易子相食那是什么样的昏君下和皇朝多无可救药的末期才有的好不好?你这是诅咒我呢?还是抹黑我呢还是抹黑我呢?你们还要我看多少这样的奏折,让史书将来怎么写我呢?虽然心中暴怒,但也只能咬着牙认了,下诏发三千五百金赈济山西、南阳,并免山西被灾州县新旧二饷。 八月,清兵围了北京城,皇帝四方调兵勤王,这个热血青年又是二话不说点起侍卫,向着京师跑去,并向附近的亲王叔侄发出邀请,还不到开封,南方这些官吏和亲王们都傻眼了,你二你别带上我们呀,于是连忙让周王出面把他劝住。崇祯这时看清兵也退了,威胁也没了,好嘛,皇叔,你撞我手里了,你犯祖训了,于是一撸到底,直接贬为庶民。亲兵侍卫及招来的一众英雄好汉顿作鸟兽散。 开封城,古称大梁、陈留、老丘、汴京。 杨辰打量着眼前千年古城,心里也是感慨万起。昨夜唐王招集的勤王之师星散,他和一众人喝酒赌博一夜,今天起来世界变了,眼前一切都变新奇了。众人都是束发绾发髻,着网纱戴高帽,穿的也是宽袍大袖,拱手作揖,温文有礼。他虽然还会摆弄,但他也吐槽了好一会,因为他的都是最简章的,没有高帽,没有长袍,那些都有些许身份的人才有资格穿戴的。而入眼的房屋器皿也各个新鲜,电灯电器,汽车大厦一概不见。他终于明白这是前世变今生,今生成了前世。 眼前巨城当面,杨辰更是震撼非常!开封,八朝古都!这帝王气象!这文化底蕴!清明上河图里的摩肩擦踵兴兴向荣的景象那是多让人心生向往呀!不枉老子这一回蝶梦庄周,庄周梦蝶了。 “走!进城!”手一指,豪气万丈。 “哥,咱们真要进城?真要去金陵呀?”旁边一个懦懦的声音道。 “咋,怕了?”杨辰醒来记得最清醒的就是这个前身的一句宏愿了:“必向秦淮梦里游,喝最烈的酒,听最好的曲,赏最美的妞!”现在他要证明小人物的牛逼不是瞎吹的。 “哥,我还是想回去,翠翠还搁家等我呢?”小伙才十五六岁,一开始听说要去闯荡江湖那也是雀跃非常,只是临时却又有点心慌意乱了。 “行,那你回吧,现在回去你拿什么养活她们呢,跟你说这几年河南都会大旱,到时候这里是一片人吃人的世界。”本来他想一个人去的,但这个叫杨喜的小跟班从小一起长大,他吹的所有牛他都信,家道中落后至流落街头也不肯走,两人相依为命胜似亲兄弟。 “哥,你吓我的吧?”小喜子听得杨辰这么说心里一阵害怕,他听说过陕西那边早就人吃人,要不闯王他们也不会闹这么大动静,打来打去打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平息下来。 杨辰心里沉重了起来,他没想到会穿越到这个乱世,他对这个世界,对这里的人民,对这一片土地饱含深情,可他现在也无能为力。 “不吓你,不出意外往后十几年里,这中原大地就是人间地狱,流民,乱匪,义军,官军,还有清兵会轮番在这里举行炼狱里的人肉盛宴。” 杨喜听得目瞪口呆。 “走吧,有哥在,大不了带你造大船出海,在海外给你打一片江山,让你也做个混吃等死的大王爷,娶十个比翠翠还漂亮的小老婆,哈哈!” “哈哈,哥,我不做王爷,我要做大将军,我也只要一个翠翠!呵呵” “傻子,哈哈,依你!走了!” 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个五短身材,面貌奇丑还留两撇胡须打着算命幡子的道士也是听得错鄂不已,几年的大旱,十几年的战乱他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呢? 第二章他要造船出海,给他小弟娶十个小妾 “这是开封城了,这里是八朝古都,从夏,商,到宋朝一共有八个朝代在这里建立都城,这两天带你去看看周王府那可是宋朝皇帝的皇宫,你见过皇宫吗?”两人边走边说,都是头一回见着这么繁华整齐的街道,两个人都是震惊坏了。 “比唐王府还大么?你也是头一回来,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乡吧佬,看着学吧,以后哥跟你说的每句话你都要记牢了,以后考你,答不上来就不给你饭吃,再答不上来就把你卖了。” 杨喜不怕杨辰吓唬,但还是疑惑:“我学这些有什么用啊,我又不考秀才,你不都多少年没读书了?” “多嘴,让你记你就记牢了。记住了,开封东至归德府三百十五里,东北至山东曹州一百里,东南至南直颍州五百四十里,南至汝宁府四百六十里,西至河南府四百二十里,西南至南阳府裕州五百五十里,西北至怀庆府三百里,北至直隶开州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五百八十里,至南京一千一百七十五。咱们从南阳出来走了几日?” “十日,每日近六十里。” “嗯,不错,那咱们照现在这速度到南直隶要几天?” “二十天,对不对,哥?”杨喜不会算,但刚好想到杨辰给他说过这这两个地方到开封的距离,往南京好好像刚好就比往南阳差不多多一半距离,于是灵机一闪给出了正确答案。 “行,还不笨,呵呵。宋朝人都说开封府背倚燕、赵,面控江、淮,泰山镇其左,洛水萦其右,为天下的最中央。张仪说魏哀王曰: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限。魏之地势,故战场也。魏就是建都在这,当时称这大梁,意思说这里打起仗来,打不羸的跑也跑不掉。宋太祖当年就想牵都去洛阳,可惜被大臣和晋王阻止,皇帝都没办法只好叹道: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果然北宋只撑了一百六十多年,虽然比太祖皇帝想像撑的久,但没有哪一年不是屈辱的。若是建都洛阳或者长安,或者今天还没有大明。” “哥,你怎懂这么多?” “谁叫你笨,听书就只听《水浒》和《西游》,去问下路,往大相国寺怎么去,鲁智深在那倒拔的垂杨柳,你不是最喜欢他吗?”杨辰一边欣赏城内的美仑美奂的古典建筑,也一边给身边的小喜子普及地理和历史知识。 后面的那个道士还是不紧不慢的跟着,心中诧异:“这两个人是什么人?奸细吗?不像,起义军还培养不出这样的人,虽然他现在听到的这些地理和历史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但这些架不住就只是这个人所知的冰山一角呀。要说这是哪个大家族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这穿着和举止也不像呀,有这么寒酸的少年公子哥么?就算是贫家读书人,也不至于短衣打扮,一袭青衣一顶四方平定巾还会置办不起么?” “前面是宋孩儿么?”一个爽朗女声自身后响起。 “谁?谁再这么叫老夫可不客气了?”五短丑道士回过头来,看到一男一女正在路边的茶坊喝茶,看到自已之后正起身想要追来相认:“是你们俩呀?这是私奔了?” “呸,去你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信不信本姑娘一拳给全给你打落了?”这姑娘红衣飘飘,身姿窈窕,容色姝丽,笑意盈盈说着恶狠狠的话,一副英姿飒爽模样。 “宋先生口下留德!来,里边请!” “哈哈,李公子面皮薄得紧呀!叨扰了!”说着也不客气,往杨辰方向望了一望,仿似有点失望的样子,但还是径直往茶坊里而来。 “且莫取笑,且莫取笑!”男子还在腼腆,反倒是红衣姑娘白了他一眼:“无趣,胆小鬼” “哈哈,还是咱们红娘子大方爽快呀,江湖儿女就该这么敢爱敢恨呀!李公子消受了,哈哈。” “还没完了么?牙不想要了吧?”红娘子也白了他一眼,然后三人依次坐下。 “宋先生这次从何来?刚才所望何人?”李公子显然看见道士刚才轻微犹疑的动作,于是好奇问道。 “贫道么闲云野鹤,来所来,去所云,没有准定,没想到能在这此和二位相遇也是巧了,本也想一往杞县与贤弟一晤,如此省却一番跋涉了。” “哦,此话从何说起?”李公子不解。 “李公子近日所作《劝赈歌》传唱甚广,恐将是取祸之根呀,贤弟有失远虑了呀!” “道是什么?只是官府赈灾不力,富户为富不仁,米贵如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不鸣,如哽在喉呀!” 红衣女子望着前男子剑眉星目,面如冠玉,闲静时温润雅致,叱咤时又是坚毅刚强,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不由眼烁星光,芳心乱颤。于是也附和道:“真是想不明白他们为什这么贪婪,就不怕有朝一日流民变乱把他们抢个精光,让他们哭爹喊娘去,一群鼠目寸光之辈!” “红娘子果然巾帼英雄,所见不凡,现在农民军无论官军如何强力剿杀,总能死灰复燃,正是因为这些只顾眼前的这些人在为起义军加柴添薪呀?即便有如李公子这般一心为民肯于放粮赈灾的,只怕一来容易遭同行挤兑报复,二来也怕官府昏暗,治个邀买人心之罪,李公子务必谨慎呀。” “唉!世道浇漓,人心不古!”李信叹道。 姓宋道士指杨辰方向,“李公子看见这两人了么?” 李公子顺着指着的方向看去,恰这时杨辰也回过头来张望,发现有人似乎在在看他,心下很奇怪,但还是朝着李公子拱了拱手才去,李公了回礼看他俩走去才有点不解不问道:“这人有何奇处吗?” “此人穿着一如平民,然九边阨塞要害,口陈手画,历历如指掌,我感觉他通知古今用兵方略。”宋道士说道。 “呃,这可真让人刮目相看呀!” “更奇是他言道河南三两内年都会是虫灾旱荒,十几年内中原都将是人间炼狱,义军,官军,甚至清兵都会在这里轮番举行人肉盛宴!若一语成谶诚为可怕。” “啊!”一番话让这玉面公子和红娘子都悚然变色:“这不可能成真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谁又能料得到呢?” “如先生所说他必是有识才干之士,就未听得他作何抱负?” “听得他要造船出海,给他的小弟娶十个小妾!” “呃!”晕。 第三章武陵杨辰,不是南阳吗? 杨辰带着杨喜,先还是一心往大相国寺方向走,后来随人流乱走,也不分东西南北,到哪随哪,这城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绫罗绸缎店、珠宝香料店、香火纸马店等等,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市行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尤其还偶尔还能见坐轿的大户人家的家眷,那小丫环都个顶个水灵,两人都看得目不瑕接。 “哥,实在走不动了,这里实在太大了!”两人走累了随便找一商铺外的台阶坐下歇脚,小喜子捶着腿眼却还滴溜溜乱转看着街面,生怕错过了好景致似的。 “怎么样?还想你的翠翠不,这里的小丫环可都比你的翠翠漂亮!” “再漂亮也没有翠翠好!” “好吧,你的翠翠最漂亮。要不哥给你在这开一间铺子,你把你的翠翠和三婶他们都接来吧?” “哥,你有钱么?开铺子要很多钱的?开什么铺子?” “卖烧饼的!” “卖烧饼么?你以前不是说开绸缎庄的吗?还要开丽春院的?啊,你打我干哈?” “我是叫你去买烧饼,眼睛在瞅啥呢?” “哦!”小喜子接过钱就去一人买了两个烧饼回来,两人坐在街前就吃起来。“哥,你说我们去南直隶是不是要很多钱?” “是啊!” “那我们够吗?我的安家费和遣散费可是都让忠叔带回家给三婶他们补贴家用了。” “不够啊!” “那我们怎么办?我可不值钱哦,现在流民这么多呢?” “就是呀,把你卖了也不值几个钱,还没人要?咱们怎么挣钱呢?下午去给咱们各买一身好衣服,咱们要在开封城大展拳脚。” “好哦!那哥我们不去南京了吗?” “去,腰缠十万贯再去。” 经过一上午的瞎逛,他心里还是有了对这个世界的认可感,这个世界的人也都活生生存在的,并不是梦里的行尸走肉,都是有思想有血肉的灵魂,也是因为旁边的小喜子,早晨一句“哥”冲淡了很多他对这个世界的陌生感。 秦淮河什么时候游,去或者不去有什么重要呢,既然小喜子是真实的,那他喜欢的翠翠也是真实的,那个三婶和忠叔之类的街坊和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是真实的,我融入和他们又能如何呢?我帮小喜子的实现了他的梦,哪怕有一天我的梦醒了,至少我梦里小喜子他们是真实受益的。 下午,两人去成衣铺买了两身衣服,又寻了澡堂都搓洗干净行头焕然一新,杨辰一袭青衫,头戴四方平定巾,杨喜却是一身绸缎,头戴丝质六合帽,扮作两哥俩,一个功名在身清雅高贵,一个年幼懵懂富贵逼人,两人都是一副人架子。好歹杨辰家之前也阔过,小喜子也是随着杨辰读书习字一起长大,也没受过什么苦,加之年少,唇红齿白的,再一学杨辰的范,两人完全没有一丝破绽。 两人出澡堂时把门口的小二哥看的懵圈不算,在街上还引得不少姑娘们回头看,小喜子也是越来越自信。 “哥,现在咋办啦?咱们一共也没几两银子,这下买衣服就花去一大半,这钱都不够我们住几天店钱的,要不咱们还是去找个城皇庙什么的住一下就好了。” “有穿咱们这衣服住城皇庙的吗?担心啥,跟哥走。”二人再次上街。 其实杨辰此时也傻眼了,开拔费安家费遣散费加上昨天晚上羸的统统也才十几两,这买衣服住店就用了五六两,也不知前身是哪来的胆量,十几两就想往秦淮河嫖名妓,这还不够上船喝杯茶的吧?关键自已还傻傻的继承了这个伟大的遗愿。 现在问题是虽然自已脑里赚钱的东西多,穿越前辈的经验在那摆着,虽然不是所有东西都会,但后世看过的知道原理的总能模仿出个大概吧,无非是时间和经验的累积。但现在从哪一个开始,还要投入少。 杨辰带杨喜满城里闲逛,龙亭、铁塔、相国寺,连周王府都远远看看了,更把各色小吃吃了个遍,杨喜倒是欢喜异常,杨辰心里就纳闷: 咦,奇了个怪了,不是说有四条运河贯穿开封城吗,河倒是也有见过,根本就没船,至少是没大船,更没见码头呀,啊!《清明上河图》误我,那图给人印象太深了,可那是北宋时的画,距现在都400百多年了,黄河早改过几次道,开封城也被淹过好几回了,这是城都是后来建的。 第二日,杨辰问过客栈掌柜才知道现在现在开封唯一水路在朱仙镇,距开封城二十里左右,那里才真正的是南船北马,客商云集。 杨辰带杨喜出城找了一辆载客马车就往朱仙镇而来。到了朱仙镇俩人才真正都吓到了,这朱仙镇上一条运粮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将镇分为东西两部分,镇内河上有桥三座相连。沿河两岸,码头林立,长达五华里,水道船只来回川流不息,镇内店铺、商号鳞次栉比,百货山集,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建筑仅寺庙建筑就多达110多处,较大的有岳飞庙、关帝庙、二郎神庙、三皇庙、救苦庙、北大寺、明皇宫等。所谓的72路神仙,在镇内皆有庙祀奉,简直就是聚仙镇嘛。光戏楼都十几座,两人真是眼花瞭乱。杨辰心道这就是整个中原的物流中心呀。看 杨辰盯着那些过往船只看,看它们大小,形状,吃水情况,也看他们主要卸些什么东西上,主要也就是粮食,皮毛,瓷器什么的,再看看那些为了抢工作的流民百姓,每看着一艘船来都是峰涌而上,争争吵吵,甚至还有大打出手的,就这样他们一天也挣不上几个钱。 “哥,咱们也去扛活吗?” 杨辰看傻子似的看看这个傻弟弟:“你去扛吧”,说罢就走了。 杨辰带着杨喜来到镇头最大码头上,找着管事装腔作势道:武陵杨辰,找你们当家的有事想商,请通禀!杨喜听着武陵杨辰?不是南阳吗?心下虽然奇怪,但也不疑问,哥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配合着就行了。 第四章我想以技术换点银子 明制,凡漕运船队设总运一名,下设运官二十名,各押运粮船二十只,每船设帮长一名,管领船户十九名。五船取一互结,二十船取一总结。按时开帮,首尾相衔,以防事故。清制,有漕省分卫所将所属漕船,编组为若干帮。以帮为单位,开兑、起运、交仓。每帮设领运千总二人,分年轮番领运;武举一人,随帮效力。 明规则制定者居庙堂之高,潜规则制定者处江湖之远,围绕着漕粮的征收的浮收、运输中漂没,沿路关口、码头地蛇的敲诈,路上其它船只譬如官船兵船的欺凌,漕口就是小户,水手,卫所兵及码头工人们自发组织的自保的工会,保持与官府的斗而不破的关系。 二人等了一会就被人带到镇里的一处大宅里等候。稍倾从里间走出来好几人,当头一个身长八尸,面阔有须,穿着如员外服,粗旷却不粗鄙,后面一个的面书生和红衣娘子却是昨天街上有过一面之缘的两人,另外两个年轻却也是精明强干。 杨辰杨喜先站起来施礼:“武陵杨辰杨喜冒昧前来,还请谢当家见谅!” 谢当家还礼,并依次介绍了众人,杞县李公子信,红娘子,自已的助手刘礼和魏中和。众人一并坐下,杨辰还有点尴尬,毕竟昨天一袭短衣可是被李公子和红娘子看见了的,不会把自已当骗子吧。 “不知杨公子造访有何见教?”谢当家坐下后询问道。 “在下这次由湖广出来,本是带小弟出门游历,路过朱仙镇,发觉这里真的是藏风聚水,人杰地灵,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所以想在这开办个商行,是以一来给谢大哥拜山,二是化缘!” 谢有点不明所以,你来拜山就拜山,化缘是什么回事,化缘不是敲诈么?难道还有人敢欺到河南漕口门上来敲诈的?看这小子的样又不像敲诈。他一时沉呤。 “杨公子请了,在下杞县李信,不知公子可是武陵文弱先生梓里?”李信毕竟是读书人,消息比一般人来得快些,兵部尚书张凤翼一死,北京有意请杨嗣昌夺情出仕的消息这是已传遍天下,或许诏书已在路上,听得杨辰来自武陵遂有此问。 杨辰不置可否,避重就轻道:“李公子可是作《劝赈歌》的李信公子,久闻大名,能得相遇实属幸运!李公子忧国忧民,劝人向善,并且能以身作则,公子情操真是让人仰幕!” “过奖,只是做些力所能之事罢了。昨日闻得宋先生誉杨公子才学见识过人,长街匆匆一别,甚觉遗憾,未曾想能在谢大哥府上相遇,可见有缘!”李信心里却实也是大喜。宋道士表面看是个道士,那只是因为他的长相考科举大抵无望才做相士的,实际也是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他也不常夸人。昨而昨日被夸的这杨辰两个还是平民打扮,李信还有点不相信,这会杨辰一副士人打扮,怎么看都是斯文读书人。 “哦,你们昨日见过了?”谢当家这时好像也大概知道李信提醒他这杨辰的来历,于是和颜悦色道。 “昨日虽城内相遇匆匆,不过李公子与红娘子这样一对神仙眷侣确是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一句话惹得在座谢当家刘礼和魏中和三人捧腹大笑。李信腼腆不言,红娘子就是江湖人性子再直爽此时也羞红了脸。 “休得胡说!不准笑!”怎么天下人都知道我喜欢着这个大木头……哎不能活了!毕成意是个女人,虽然怒目圆睁,但余光却是瞟向李信,这情意是藏也藏不住的。 李信也忙对杨辰摆手道:“杨公子误会了,误会了!”李信何尝对这个红娘子没有情意呢,只是家有贤妻不忍两头辜负罢了。 杨辰也纳闷,书里话本里不都是说你俩是一对吗?难道现在还没成?待众人笑过,谢当家继续问道:“杨公子刚才所说化缘是怎么回事?”他现在想如果你是未来兵部侍郎的子侄,大概今天多少要出点血,人家敢还未上任就把子侄派出来捞钱,那肯定夺情起复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杨辰道:“是这样,因在朱仙镇开办买卖,是一个突发的想法,年少力薄,所以想着是否能以一些谢当家或许用得上的杂学技艺换点银子。” “哦,不知是何技艺,但用得上,谢某绝不吝啬!” 杨辰从怀中递出昨晚在客栈中画好的几张图纸,图纸上画得就是后世的塔吊,龙门架之类的东西,只是被杨辰简单过,图纸画得不算精致,但也一目了然,甚至还画了操作的小人,谢当家一眼就能看明白怎么用。 杨辰道:“这几样如果制造出来,主要是可以省力省时,紧急时漕粮可以从码头整车上船,这样给路上更多时间,不会担误行期。” 这时的谢当家也已看出来了,现在的码头,尤其如京师这样的码头,不只是有运粮的,还有给皇宫富户送石料,巨木的,各矿监送铜铁锭的,这些东西有的不只重还大,上下船都非常不方便,往往需要很多人力,即便这样还容易出事故,不安全,如果这些制作出来真如图上这般省力,那确实不错,尤其碰到紧急漕运,装几十条船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谢当家越看越满意,甚至想到,凭这些东西自已在整个漕口的份量都得抬高不少,毕竟现在整个大明的漕口已快完成统一,以前松散的联盟现在开始有了完整的漕规,怎么看都是一个实质性的帮派了。 “好,杨公子果然大才,不知杨公子如何肯割爱,并且协助我们这些图纸打造出来呢?”谢当家很高兴,顺便把图纸给到李信他们看,这个举人老爷将来一准会是自已师妹的人,所以他还是很信任的 “这个这个,在下还真没有交易的经验,要不这样,我初来乍到,就由谢大哥帮忙在镇上不拘哪处给租凭上一个小院子就行,只需要租凭就好。不知谢当家可否方便。” “好,这个好办。”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