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应急指挥》 第一章:故障现象被迫停于自动分相中性区 被迫停于自动分相中性区 1.2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停车地点,时间。 2、信息反馈:(上级领导、车站、机务运转) 3、向车站申请越区供电; 4、起车盯控。 1.3摘要 《行车组织规则》第129条:上行重载列车遇特殊情况停于自动分相中性区,距离W4CG传感器不足500m时,停车后立即联系就近车站值班员,请求越区供电。 第二章:故障现象自动减压 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停车地点,时间。 2、信息反馈(上级领导、车站、机务运转) 3、处理:检查BCU控制面板,制动状态指示灯,重启BCU并关闭故障节115#塞门;转空气位或制动机权利交于从车。 ①重启制动机BCU:脱扣615QA一分钟以上,(电空制动615QA)在电源柜第二排正数第3个,确认两节车电空指示灯显及BCU面板显示正常后及时起车开通区间。 ②重启制动机BCU无效时:a、重联机车或重联节可关闭115塞门;b、本务机车转空气位;c、2+2模式不管主车或从2机车必须分小列转空气位维持运行; ③转空气位:关闭机车与车辆间塞门进行简略试验;运行中密切注意闸缸压力,防止因泄漏造成机车上闸; ④制动机交权:合理控制速度,万吨列车遇危及行车安全时使用121手动放风塞门或594SB紧急放风阀停车; ⑤分解运行:前小列分解后,监控仅对牵引辆数、计长、总重进行修改,不必重新降级,要求从二乘务员对前小列进行列尾安装;后小列分解后监控输入后方车站代码及车站给定车次,原地按压开车键后使用【车位】+【向前】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执行防丢车措施开车。 4、做好信息追踪。 2.3摘要 无 第三章:故障现象受电弓故障 2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停车地点,时间,天气。 2、信息反馈(上级领导、车站、机务运转) 3、处理:①弓网故障概括及原因的初步判断;②受电弓、接触网的损坏情况,是否需上车顶处理(利用感应网压确认是否接地);③如需要上车顶及时向调度员请求停电命令(在等待调令的同时准备弓网包,接地杆)。④调度命令应有时间、地点、车次、命令号、调度员姓名及“允许上车顶”的字样。 4、上车顶前先升弓验电、挂好接地线。 5、处理刮弓故障时不要全上车顶,司机室要有人留守,遵循晚上早下,提高畅通意识,尽快开通区间,可破坏性处理以不超限不接地为目的,若处理时间不够,必须按时下车顶,再次请求停电, 6、处理后的故障受电弓距离接触网不少于350mm(一胳膊肘高度左右为车体俩侧),处理完毕后,司机确认车顶无遗留工具等物件,锁闭车顶门,拆除接地杆,并及时向车站汇报,来电后执行防丢车措施,确认列车管畅通后开车。 3.3摘要 无 第四章故障现象轴温监测装置报警 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运行区段,报警位置及温度(1/6轴箱、2/5电机、3/4抱轴)。 2、信息反馈:(机务运转、所属单位保养、生产技术部) 3、处理:开窗后部瞭望;走廊巡视;切除动力源。 ①:温度上升缓慢或不再上升,维持到终点站停车(正常停车)进行检查; ②:温度持续快速上升或伴有异音异状时:a停车检查;b减速到45Km/h以下运行到前方站停车(运行期间密切观察走行部状态); 4、停车后乘务员要立即将故障点与其他各轴进行比较;降弓后进入车底进行检查判断。 4.3摘要 《神朔铁路分公司机务段机车走行部车载监测》装置管理办法 2015年9月 第五章:故障现象全车无流 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运行区段。 2、信息反馈:(机务运转、质量) 3、处理:①转换电子柜A/B组及LCU试验;②关闭自动分相主机;③将故障节相分段兼容装置扭子开关置“切除”位试验;④断合电子控制单极自动开关609QA;⑤断开无线同步控制链接试验。 4、2+2万吨列车>0.5台机车失去动力维持运行,不能维持的请求救援。 5.3摘要 无 第六章:故障现象地面信号机故障 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停车地点,时间。 2、信息反馈:(上级领导、车站、机务运转) 3、地面信号故障分为三种:进站、出站、通过 《一》进站信号故障:按引导模式进站 自动引导:机车信号接收红黄闪,控速15km/h进站,进站后按出站信号显示控制运行。手信号引导:确认引导信号显示正确后,单人解锁,控速15km/h进站,进站后按出站信号显示控制运行。 《二》出站信号障:绿色许可证。 输入绿色许可证编号并确认后,确认发车手信号显示正确后,按压【解锁】+【确认】。越过出站信号后按一离去信号机显示控制运行。 《三》通过信号机故障:在自动闭塞区段通过信号机显示红灯(包括显示不明或灯光熄灭)时,必须严格执行《技规》第316条规定。联系确认前方闭塞分区空闲,在该信号机前停车2分钟后,以不超过20 km/h的速度运行至尾部过次一信号机,按信号机显示要求运行。(行车组织规则84条:运行到次一架通过信号机,按照其显示的要求运行。) 6.3摘要 上行0554#信号机至府谷间遇上述情况时,与车站联系不通不准动车。《行车组织规则》84条; 下行神南、孤山川、新城川遇进站信号故障引导接车办法在《站细》内规定。《行车组织规则》第69条规定不超30Km/h。 第七章:故障现象机车信号机故障 指挥流程 1、机车信号故障判断:灭灯;接码异常。 2、申请“机车信号故障准许运行”的调度命令; 3、进站信号机前:当机车信号显示红黄灯、红灯或白灯时,而地面信号显示进行信号,停车后监控转入45KM/H模式进站;出站信号机前:当地面信号显示进行信号,a机车信号显示白灯或红灯时,停车后按**股道发车,400米内按压【解锁】+【确认】发车;b机车信号显示红黄灯时,输入特定绿色许可证编号99并确认后,400米内按压【解锁】+【确认】发车;通过信号机前:当机车信号不接码或显示不正确时,而地面信号显示进行信号,列车在该信号机前停车,停车后与车站联系,请求机车信号故障的调度命令,受令前按《技规》316条规定行车,受令后,在停车状态下将监控转入45KM/H模式,2分钟后(万吨不需要等待),监控装置开口限速46km/h,允许司机以不超过45km/h的速度控制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出站信号前停车退出45KM/H模式。 ①始发出站时申请倒头; ②必须确认地面信号为进行信号后方可解锁; ③信号突变5秒内采取停车措施停车后,区间按走停走模式运行,次一架仍不接码时,在次一架信号机前停车要令转45KM/H模式; ④监控退出45KM/H模式后,要重新插卡输入监控数据,降级对标开车,按道岔最低限速运行。 7.3摘要 无 第八章:故障现象救援 指挥流程 一、封锁区间救援,正方向出,反方向回 1.开行:①确认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救援车次,内容要全);②设定: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在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③发车: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 2.运行:①联系: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②控速:自动闭塞区段,进入区间按其信号机显示运行,当接近被救援列车的地面信号为红灯,列车停车后执行新《技规》316条规定运行;半自闭区段,进入区间距离被救援列车2KM 时,速度不得超过20km/h,并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③停车:距被救援列车50m时,或压上响墩后必须立即停车。 3.作业:①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②检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③撤除: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④开车:监控输入后方站代码与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办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给定的调度命令号,按压 [解锁]+[确认]键,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开车]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半自闭在预告发码点使用“车位+向前”键调整车位)。 4.返回:①将上下行选择开关置与车次相反的位置,到达前方站后再转至正常位置。②运行中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确认反方向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③退勤时填写救援报告。 二、封锁区间救援,反方向出,正方向回 1.开行:①确认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救援车次,内容要全);②设定: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方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员给定的调度命令号,按压 [解锁]+[确认]键,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在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③发车: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 2.运行:①联系: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系;②控速:距被救援列车2KM时,速度不的超过20km/h,并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③停车:距被救援列车50m时,或压上响墩后必须立即停车。 3.作业①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②检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装有列尾装置的必须试风;③撤除: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④开车:监控输入调度员给定的救援车次和后方站代码,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开车] 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半自闭在预告发码点使用“车位+向前”键调整车位),按信号机显示运行。 4.返回:①确认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②退勤时填写救援报告。 注:被救援列车监控转补机模式,换向鼓与救援列车运行方向一致。并断电、降弓,时刻注意风表显示及时向担当救援的本务机车汇报尾部风压。 三、神南进入区间救援,反方向出,正方向回 神南接到担当救援列车任务通知后,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到机务运转室、车队,指导司机在神南时,做好添乘。车队行管人员做好指挥。 1.开行:确认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车次、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内容要全);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方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命令号。从Ⅰ场发车输入车站代码51,从Ⅱ场发车输入车站代码50,按压 [解锁]+[确认]键,进入调车状态开车,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对齐Ⅰ场或Ⅱ场总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开行救援列车时,出站信号开放一个月白色信号表示进路开通,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正方向返回站时,红灯执行新《技规》316条。区间救援时,在一离去附近救援时打调车键出站救援,注意接近2KM距离时,严格控速20km/h以下。返回时,输入车次,打调车键回站。接近列车时,执行两停一挂300m/50m,打调车键挂车。 2.运行: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系;距被救援列车2KM时,速度不的超过20km/h,并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在防护人员处或压上响墩后停车,联系。 3.作业: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装有列尾装置的必须试风;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监控输入调度员给定的救援车次和后方站代码,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开车]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起车前加强机车间的联系,上坡道起车时加强配合,执行上坡道起车办法,防止后溜事故的发生,按信号显示。 4.返回:①确认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②退勤时填写救援报告。 注:被救援列车监控转补机模式,换向鼓与救援列车运行方向一致。并断电、降弓,时刻注意风表显示及时向担当救援的本务机车汇报尾部风压。 四、神南进入区间救援,正方向出,反方向回 1.开行:确认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内容要全);设定: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在总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被救援车未出站时调车键运行不打开车键。发车: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 2.运行:联系: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系;控速:进入区间按其信号机显示运行,当接近被救援列车的地面信号为红灯,列车停车后执行新《技规》316条规定运行;停车:接近列车或压上响墩时,必须立即停车。执行两停一挂300m/50m,打调车键挂车。 3.作业: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检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装有列尾装置的必须试风;撤除: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开车:监控输入后方站代码与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办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命令号,按压[解锁]+[确认]键,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开车]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半自闭在预告发码点使用“车位+向前”键调整车位),在站内时调车键返回神南站。 4.返回:将上下行选择开关置与车次相反的位置,到达前方站后再转至正常位置;运行中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确认反方向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 8.3摘要 无 第九章:故障现象断钩分离 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停车地点,时间。 2、信息反馈:(上级领导、车站、机务运转) 3、处理:前小列30位以前包括30位由从一机车司机、学习司机携带工具袋2和相应车钩协助处理;前小列31位以后的由从三司机、学习司机携带工具袋2和相应车钩协助处理。列车处于上坡道时,从一机后5辆以后发生断钩分离,将从二、从三机车与后小列摘解,由从二、从三进行推进连挂。,挂好后前小列使用从二机车列尾查询风压正常,按信号显示开车,从2、从3机车返回挂取后小列。 前小列与从二机车摘解,使用从二机车列尾,执行好防丢车措施且风压正常后通知车站开车。 9.3摘要 无 第十章:故障现象列尾装置故障 指挥流程 1、询问机车号,担当车次。 2、信息反馈:(车站、机务运转、列尾所) 3、处理:①始发站列尾装置故障不得开车(不区分大小列);②组合万吨列车运行中遇列尾装置故障时,维持运行至前方万吨车站更换列尾运行;③小列、单元万吨列车运行中遇列尾装置故障时,司机申请列尾装置故障准许运行的调度命令。 10.3摘要 《神朔铁路技术管理规则》第14条及第55条之规定:始发站遇列尾故障、不能查询风压等问题,不得开车。 第十一章:非正常行车办法 一、进站信号机故障 1、自动引导(进站信号机显示一个红色灯光和一个月白色灯光) 在进站信号机前,机车信号机接收到半红半黄闪信号时:监控自动开口限速21km/h。监控列车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越过进站信号机,进站后按出站信号机显示控制运行。 2、手信号引导(昼间——展开的黄色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夜间——黄色灯光高举头上左右摇动) 两人确认引导信号显示正确后,运行速度低于20km/h时;按压【解锁】键,开口限速21km/h。监控列车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越过进站信号机,进站后按出站信号机显示控制运行。 3、特定手信号引导(昼间为展开绿色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夜间为绿色灯光高举头上左右摇动) 列车运行至特定引导车站的进站信号机前,两人确认特定引导信号显示正确后,列车速度必须低于60km/h以下,按压【开车】+【解锁】,开口限速61km/h。监控列车以不超过60km/h的速度越过进站信号机,进站后按出站信号机显示控制运行。 第十二章:非正常行车,出站信号机故障 二、出站信号机故障 1、自动闭塞区段 二人共同确认行车凭证:绿色许可证; (一)临时绿色许可证 列车在运行中接到临时改用绿色许可证发车时:在改用绿色许可证发车站内停车,按压【↑】键2秒以上,弹出“非正常行车确认”窗口,按【2】键,输入绿色许可证编号并确认后,确认发车手信号显示正确后,按压【解锁】+【确认】。越过出站信号后按一离去信号机显示控制运行。 (二)有计划绿色许可证 机车出段前接到某站改用绿色许可证发车的调度命令时,将该车站使用绿色许可证发出列车的调度命令内容(含使用绿色许可证的车站号)及编号载入监控装置。 列车在改用绿色许可证发车站进站前或站内时:二接近至进站前速度低于45km/h后;自动弹出窗口输入绿色许可证编号并确认(弹出窗口后,15秒未输入绿色许可证号窗口消失,可按压【↑】键2秒以上调出),但不能解锁,进站后,确认发车手信号显示正确后,站内速度低于45km/h时,按压【解锁】+【确认】。 注:使用绿色许可证开车,解锁后解除对本站出站信号机控制,正线最高解锁至46km/h,侧线为道岔限速。 车站监督器故障行车凭证:监督器故障书面通知书,在出站至一离去信号机间,以在瞭望距离内能随时停车的速度,最高不超过20km/h,运行至第一架通过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执行; 2、半自动闭塞区段(按电话闭塞法行车) a.二人共同确认行车凭证:调度命令和路票; b.监控按压【↑】键2秒以上,弹出“非正常行车确认”窗口,按【3】键,输入调度命令号及电话记录号并确认后,确认发车手信号显示正确后,按压【解锁】+【确认】。 c.开车按监控装置限速要求运行,列车运行到前方站按其进站信号显示运行,注意监控降级报警及预告砝码点接码; d.反方向行车路票上加盖“反方向行车章”。 注意:路票交前方站,调度命令交退勤值班员。 第十三章:非正常行车进站、出站信号机突变 三、进站、出站信号机突变 1、进、出站信号突变为红灯或灭灯时,司机立即采取停车措施,以保证在该信号机前停车;2、停车后向车站值班员汇报,并问明原因;3、列车头部未越过信号机,按其信号显示运行;列车头部越过信号机的按车站值班员指令执行。 第十四章非正常行车通过信号机故障或乱变 四、通过信号机故障或乱变 1、在自动闭塞区段通过信号机显示红灯(包括显示不明或灯光熄灭)时,必须严格执行《技规》第316条规定。联系确认前方闭塞分区空闲,在该信号机前停车2分钟后,以不超过20 km/h的速度运行(上行0554#信号机至府谷间遇上述情况时,与车站联系不通不准动车)至尾部过次一信号机,按信号机显示要求运行 。 2、通过信号机突变 通过信号由绿灯突变为黄灯时,不必非常停车,司机立即采取减速措施。自停动作停车后,与车站联系,问明情况,按信号显示要求运行。 通过信号由绿灯突变红灯(灭灯)时,司机立即采取停车措施,以保证在该信号机前停车,自停动作停车后,与车站联系 ,问明情况,按信号显示要求运行。 3、通过信号机乱变 如通过信号机显示不断变更,列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司机与前方车站进行联系,确认闭塞分区空闲,执行安监19号文件,停车后转调车模式运行,进入下一个闭塞分区,按信号显示要求运行。 非正常行车五、机车信号与地面信号不符时 五、机车信号与地面信号不符时如何行车 1、自闭区段:在进站信号机前,当机车信号显示红黄灯、红灯或白灯时,而地面信号显示进行信号,停车后监控转入45KM/H模式进站。列车停车状态下,按【↑】键2秒以上,弹出窗口后,将光标移到“转入20km/h限速模式”选项处,按压【确认】键,进入“转入20km/h限速模式确认”,将光标移动到“确定”选项处,再次按压【确认】键,屏幕出现“45km/h限速模式”,模式曲线显示为限速0km/h,语音提示“出口限速0km/h”。2分钟后,监控装置开口限速46km/h,语音提示“出口限速45km/h”。允许司机以不超过41km/h的速度控制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出站信号机或发车进路信号机前停车。 2、半自闭区段:发生在进站信号机前时,司机在确认地面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的前提下,车机联控确认后,速度控制在20Km/h以下,监控装置按引导进站模式维持进站。 3、出站信号机前 1、自闭区段行车办法 ①.确认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机车信号显示白灯、红灯时,司机必须在站内停车,然后按**股道开车(解锁+确认),越过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后按次一架信号机显示要求运行。 ②.确认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机车信号显示半红半黄灯时,司机必须在站内停车,输入特定绿色许可证号“99”后,使用解锁+确认开车,越过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后按次一架信号机显示要求运行。 ③.始发站遇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机车信号不接码或显示不正确时,立即汇报车站,根据车站指示机车换位运行或直接降级开车,按规定按压开车键,按压开车键后按次一架信号机显示要求运行。2、半自动闭塞区段行车时:当机车信号显示红灯或白灯时,而地面信号显示进行信号,停车后按**股道发车,400米内按压【解锁】+【确认】发车;当机车信号显示红黄灯时,而地面信号显示进行信号,停车后监控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命令号22后发车。监控按压【↑】键2秒以上,弹出“非正常行车确认”窗口,按【3】键,输入调度命令号及电话记录号并确认后,按压【解锁】+【确认】。 开车按监控装置限速要求运行,列车运行至前方站按其进站信号显示要求运行,注意监控降级报警及发码点接码。 5、在通过信号机前(普通列车):当机车信号不接码或显示不正确时,而地面信号显示进行信号,列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停车后与车站联系,请求机车信号故障的调度命令,受令前按《技规》316条规定行车,受令后,在停车状态下将监控转入45KM/H模式,2分钟后,监控装置开口限速46km/h,允许司机以不超过45km/h的速度控制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出站信号前停车退出45KM/H模式(区间禁止退出45KM/H模式)。 监控退出45KM/H模式:列车处于站内停车状态下,按【↑】键2秒以上,弹出窗口后,将光标移到“退出20km/h限速模式”选项处,按压【确认】键。 注意:①停车后第一架按走停走模式运行,次一架仍不接码时,在次一架信号机前停车要令转45KM/H模式; ②监控退出45KM/H模式后,要重新插卡输入监控数据,降级对标开车,按道岔最低限速运行。 6、在通过信号机前(万吨列车):当机车信号不接码或显示不正确时,控制速度在40km/h以下,按压【↑】2秒后,弹出“非正常行车确认”窗口,选择 “转入20KM/H限速模式”,按压【确认】键,在显示器上显示“20KM/H限速模式”字样,按照模式中设定的41KM/H监控列车运行;在调度指定的车站停车后,按【↑】键2秒以上,弹出窗口后,将光标移到“转出20KM/H限速模式”选项处,按压【确认】键,进入“转出20KM/H限速模式确认”窗口,将光标移动到“确定”选项处,再次按压【确认】键退出万吨机车信号故障模式。 注:监控退出45KM/H模式后,要重新插卡输入监控数据,降级对标开车,按道岔最低限速运行。 7、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运行至通过信号机前遇机车信号由绿灯变为白灯时,司机要减速运行。在确认地面信号显示绿灯信号的情况下,准许列车在该通过信号机前不停车,越过该通过信号机后,如机车信号接码正常按信号显示要求运行;如机车信号仍不接码,按机车信号故障处理,停车将监控装置转入“20km/h限速模式”后要令运行。按机车信号故障模式运行时,司机需控制好速度,严格按地面信号显示要求运行,到达前方站申请机车换位或附挂运行。 8、机车信号由黄灯、双黄灯变为白灯,按前方信号机关闭监控列车运行,司机立即采取停车措施,以保证在该信号机前停车。 非正常行车六、运行中监控装置发生故障 六、运行中监控装置发生故障 1、本务机车(主车)监控装置发生故障处理办法 本务机车(主车)如运行至区间发生监控装置故障,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时,乘务员停车关闭监控装置主机电源开关60s后,重新开机,如故障消除,乘务员重新设定监控装置按压【开车】键,使用【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到后方第一架信号机开车,机车越过前方第一架信号机时继续使用【车位】+【向前】键调整好车位继续运行;如故障未消除,乘务员立即向调度要令关机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不得超过20km/h),列车运行到前方车站停车换机继续运行。 2、重联机车(从车)监控装置发生故障处理办法 重联机车(从车)监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显示器黑屏,从车乘务员直接关闭监控主机电源开关要令继续运行,待机车运行至前方具备本列停车条件的车站停车,重新打开监控主机电源,显示器显示正常重新设定开车对标继续运行,如显示器仍是黑屏,则关机继续运行即可。 封锁区间救援正方向出,反方向回开行与运行 非正常行车 七、封锁区间救援,正方向出,反方向回 开行与运行 1.开行: ①确认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救援车次,内容要全); ②设定: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在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 ③发车: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 2.运行: ①联系: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系; ②控速:自动闭塞区段,进入区间按其信号机显示运行,当接近被救援列车的地面信号为红灯,列车停车后执行新《技规》316条规定运行;半自闭区段,进入区间距离被救援列车2KM 时,速度不得超过20km/h,并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 ③停车:距被救援列车50m时,或压上响墩后必须立即停车。 3.作业: ①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 ②检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 ③撤除: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 ④开车:监控输入后方站代码与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办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给定的调度命令号,按压[解锁]+[确认]键,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开车]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半自闭在预告发码点使用“车位+向前”键调整车位)。 4.返回: ①将上下行选择开关置与车次相反的位置,到达前方站后再转至正常位置。 ②运行中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确认反方向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 ③退勤时填写救援报告。 封锁区间救援反方向出,正方向回开行与运行 非正常行车 八、封锁区间救援,反方向出,正方向回 开行与运行 1.开行: ①确认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救援车次,内容要全); ②设定: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方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员给定的调度命令号,按压 [解锁]+[确认]键,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在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 ③发车: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 2.运行: ①联系: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系; ②控速:距被救援列车2KM时,速度不的超过20km/h,并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 ③停车:距被救援列车50m时,或压上响墩后必须立即停车。 3.作业 ①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 ②检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装有列尾装置的必须试风; ③撤除: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 ④开车:监控输入调度员给定的救援车次和后方站代码,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开车] 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半自闭在预告发码点使用“车位+向前”键调整车位),按信号机显示运行。 4.返回: ①确认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 ②退勤时填写救援报告。 注:被救援列车监控转补机模式,换向鼓与救援列车运行方向一致。并断电、降弓,时刻注意风表显示及时向担当救援的本务机车汇报尾部风压。 第十九章:非正常行车第九条办法 九、神南进入区间救援,反方向出,正方向回 开行与运行 神南接到担当救援列车任务通知后,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到机务运转室、车队,指导司机在神南时,做好添乘。车队行管人员做好指挥。 一、反方向进正方向返回 1.开行 确认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车次、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内容要全);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方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命令号。从Ⅰ场发车输入车站代码51,从Ⅱ场发车输入车站代码50,按压 [解锁]+[确认]键,进入调车状态开车,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对齐Ⅰ场或Ⅱ场总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开行救援列车时,出站信号开放一个月白色信号表示进路开通,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正方向返回站时,红灯执行新《技规》316条。区间救援时,在一离去附近救援时打调车键出站救援,注意接近2KM距离时,严格控速20km/h以下。返回时,输入车次,打调车键回站。接近列车时,执行两停一挂300m/50m,打调车键挂车。 2.运行: 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系;距被救援列车2KM时,速度不的超过20km/h,并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在防护人员处或压上响墩后停车,联系。作业与返回 作业: 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装有列尾装置的必须试风;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监控输入调度员给定的救援车次和后方站代码,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开车]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起车前加强机车间的联系,上坡道起车时加强配合,执行上坡道起车办法,防止后溜事故的发生,按信号显示。 4.返回: ①确认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 ②退勤时填写救援报告。 注:被救援列车监控转补机模式,换向鼓与救援列车运行方向一致。并断电、降弓,时刻注意风表显示及时向担当救援的本务机车汇报尾部风压。 第二十章:非正常行车第十条 十、神南进入区间救援,正方向出,反方向回 1.开行: 确认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被救援列车停留位置,内容要全); 设定:监控输入指定的救援车次,须有车站现场指挥人员添乘,在总出站信号机处按压开车键;被救援车未出站时调车键运行不打开车键。 发车:凭值班员的手信号发车。 2.运行: 联系:用电台与被救援列车取得联系; 控速:进入区间按其信号机显示运行,当接近被救援列车的地面信号为红灯,列车停车后执行新《技规》316条规定运行; 停车:接近列车或压上响墩时,必须立即停车。执行两停一挂300m/50m,打调车键挂车。 作业: 听从现场指挥人指挥; 检查:挂车后检查连接状态及列车管贯通状态,装有列尾装置的必须试风; 撤除:撤除机车及车辆防溜措施; 开车:监控输入后方站代码与救援车次,按反方向行车办法执行,监控按临时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输入特定的路票号11和调度命令号,按压 [解锁]+[确认]键,开车前在停车状态下按压 [开车]键,然后按压[车位]+[向前]键将车位调整至列车所在位置(半自闭在预告发码点使用“车位+向前”键调整车位),在站内时调车键返回神南站。4. 返回: 将上下行选择开关置与车次相反的位置,到达前方站后再转至正常位置。 运行中注意反方向线路限速,确认反方向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进站停车。 第二十一章:非正常行车:弓网 4. 发生弓网后汇报程序、方式、内容。 5.1、汇报程序:弓网故障发生后,立即停车。检查完毕后5分钟内必须做出初步判断,确认弓网设备损坏程度和具体部件。本务(如万吨列车后小列机车发生弓网故障由从2)机车乘务员应立即向就近车站、列车调度员、机务值班室及行管干部做详细汇报。 6.2、汇报方式:利用车载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区间通话柱或是手机等一切通讯设施及时上报,任何人不得延误和中断上报。 7.3、汇报内容: 8.①发生弓网故障的机车、司机、车次、时间、区间公里标。 9.②弓网故障概况及原因的初步判断。 10.③受电弓、接触网的损坏情况,是否需上车顶处理。 11.④如果需要上车顶时,及时向就近车站请求停电命令。 12.⑤乘务员判断弓网故障后,发现妨碍临线时,应按《技规》367条的规定对临线进行防护。 13.七、判断处理 14.1、确认受电弓不接地、不超限,不需上车顶处理: 15.机车受电弓弓网故障不严重,确认车顶不接地,不超限,无需上顶处理,采用换升另一节受电弓维持运行回段处理;乘务员需将损坏的相应故障受电弓故障隔离开关587QS置故障位,将143塞门关闭。 16.2、确认受电弓接地、超限,需要上车顶处理: 17.(1)准备工作:在等待停电的同时,乘务员立即准备好所需工具及备品。 18.(2)确认凭证:司机接到停电命令时要认真记在手帐上,如为书面命令,乘务员认真确认;如为电台通知或其它通讯方式接收的命令,要认真记在手帐上,记录完毕后要和值班员进行复诵核对,然后二人逐条阅读,确认其内容是否有误,调度命令应有时间、地点、车次、命令号、调度员姓名及“允许上车顶”的语音提示或字样。 19.(3)安全防护: 20.①乘务员上车顶前先升弓验电。 21.②确认无电后,固定好接地点,挂好接地线,防止大风或其它原因与临线接触网相碰。 22.(4)故障处理: 23.①机车受电弓弓网故障较严重,乘务员将受电弓上框架人为压回原位用铁丝绑扎牢固,拆开车顶第一导电杆与主断路器间的软连线,将软连线绑扎固定好并确认不得与车顶间接地。绑扎好后换升另一节受电弓维持运行回段处理。乘务员需将损坏的故障受电弓故障隔离开关587QS置故障位,将143塞门关闭。 24.②机车受电弓弓网故障很严重,受电弓上框架严重变形、超限,人为不能压回原位,此时应将受电弓中间铰链座两侧压盖螺丝松开,取下两侧压盖,将上框架从受电弓上取下,妥善保管,并拆开车顶第一导电杆与主断路器间的软连线,将软连线绑扎固定好并确认不得与车顶间接地,换升另一节受电弓维持运行回段处理。乘务员需将损坏的故障受电弓故障隔离开关587QS置故障位,将143塞门关闭。 25.③机车受电弓弓网故障很严重,受电弓上框架严重变形、超限,人为不能压回原位,中间铰链座处变形严重,两侧压盖螺丝无法松开,可用扁铲将两侧压盖剃掉,将上框架从受电弓上取下,妥善保管,并拆开车顶第一导电杆与主断路器间的软连线,将软连线绑扎固定好并确认不得与车顶间接地,换升另一节受电弓维持运行回段处理。乘务员需将损坏的故障受电弓故障隔离开关587QS置故障位,将143塞门关闭。 26.④处理完毕后,司机确认车顶无遗留工具等物件,锁闭车顶门,确认作业完毕、所有人员到位具备送电条件后,向就近车站申请恢复供电。 27.⑤万吨列车机车弓网故障全部处理完毕后,前小列由本务机车、后小列由从2机车进行汇报,申请恢复送电。 28.3、当下行空车运行中发生弓网故障后,乘务员确认受电弓接地、超限,需要上车顶处理时,按上述办法进行处理;如果确认受电弓不超高,不得再行升弓,需将全车的受电弓故障隔离开关587QS置故障位,将143塞门关闭,由重联机车牵引维持运行。 十二、汛期暴风雨行车应急处理 1.列车通过防洪重点地段时,司机要加强瞭望,并随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当洪水漫到路肩时,列车应按规定限速运行;遇有落石、倒树等障碍物危及行车安全时,司机应立即停车,排除障碍并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继续运行。 3.列车遇到线路塌方、道床冲空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发情况时,司机应立即采取应急性安全措施,并立刻通知追踪列车、邻线列车及邻近车站。配备列车防护报警装置的列车应首先使用列车防护报警装置进行防护 第二十二章:应急故障处理 应急故障处理总原则:运行途中遇机车发生故障,在保证故障不会扩大的情况下尽量维持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必须确保区间畅通。 一、受电弓故障: 1、受电弓升不起: ①、一台受电弓升不起,换升另一台受电弓; ②、确认总风压力500kpa以上; ③、确认受电弓单极自动开关602QA未跳; ④、确认门联锁阀动作到位; ⑤、确认保护电空阀287YV吸合; ⑥、确认52#受电弓调压阀压力值符合要求,发现不良查找处理;⑦、换端试验; ⑧、双弓升不起,将操纵节本节升弓合闸故障隔离开关588QS置“1位”,升前弓维持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 2、运行中受电弓自行降下: ①、闭合受电弓单极自动开关602QA;②、检查保护电空阀287YV是否吸合,若不吸合用10mm宽橡皮带绑紧电空阀,将其固定在吸合位;③、确认52#受电弓调压阀压力值符合要求;④、若升弓电空阀1YV或受电弓风压继电器515KF故障,换弓维持运行;⑤、使用CED180型受电弓运行中遇受电弓自行降下时,及时换升另一台受电弓。 3、一台受电弓损坏: 确认降弓到位,未造成接地,将受电弓供风塞门143#关闭,受电弓故障隔离开关587QS置“1位”,换弓运行。 第二十三章:应急故障处理:主断路器故障 二、主断路器故障: 1、主断路器不闭合: ①、确认调速手轮“0”位,“零位”灯亮; ②、确认劈相机扳扭“断开”位,“劈相机”灯灭; ③、列车起非常后,确认紧急按钮594SB及大闸手柄位置正确; ④、转换LCU“A/B组”试验; ⑤、断合电子控制单极自动开关609QA试验; ⑥、一节不闭合切除该节快速甩单节装置试验; ⑦、关闭自动过分相装置主机试验; ⑧、断开无线同步控制链接试验; ⑨、全车主断路器不闭合换端试验。 2、主断路器断不开: 重新断一次主断,如仍断不开,断开LCU电源单极自动开关603QA试验,仍无效,关闭辅机,降弓过分相,注意加强仪表观察及走廊巡视,发现异常立即降弓。 第二十四章:应急故障处理:劈相机故障 三、劈相机故障: 1、两节劈相机不起动:检查辅机控制单极自动开关605QA是否跳开;将劈相机自起故障隔离开关591QS置“自起”位试验;换端试验;关闭自动过分相装置主机试验。 2、一节起动正常,另一节灯不亮不起动,转换LCU“A/B组”试验。 3、一节起动正常,另一节灯亮但不起动,处理:确认劈相机1三相自动开关215QA是否动作;转换LCU“A/B组”试验;确认劈相机1三相接触器201KM及起动电阻三相接触器213KM是否正常,201KM故障转劈相机2维持运行,213KM故障切除该接车维持运行。 4、起动电阻甩不开:立即断开劈相机按键开关404SK,重新起动劈相机,待起动后(约3S),人为捅劈相机起动继电器283AK;转换LCU“A/B组”试验,仍无效时切除该节车维持运行。 6、SS4G机车劈相机故障,使用第一通风机代替劈相机工作。将劈相机故障隔离开关242QS置“1FD”位,起动电阻转换开关296QS置“下合”位(即电容位)。 7、起动电阻烧损:(起动电阻烧损时可将298QS之下合位,使用备用电阻)将起动电阻转换开关296QS置“下合”位。SS4G机车将劈相机故障隔离开关242QS置“1FD”位,起动电阻转换开关296QS置“下合”位(即电容位)。 第二十五章:应急故障处理:辅机故障 四、辅机故障: 1、若某辅机故障灯亮,确认低压柜相应辅机三相自动开关未动作; 2、若某辅机故障灯亮或打闪时,确认相应风机正常工作后,可将其风速故障隔离开关置“1”位维持运行,同时加强走廊巡视; 3、压缩机故障,将压缩机隔离开关579QS置“1”位、压缩机三相自动开关217QA置“断开”位; 4、通风机故障,将通风机Ⅰ隔离开关575QS(或通风机Ⅱ隔离开关576QS)置“1”位,将通风机Ⅰ三相自动开关219QA(或通风机Ⅱ三相自动开关220QA) 置“断开”位; 5、制动风机故障,将制动风机Ⅰ隔离开关581QS(或制动风机Ⅱ隔离开关582QS)置“1”位。制动风机Ⅰ三相自动开关223QA(或制动风机Ⅱ三相自动开关224QA)置“断开”位; 6、变压器风机(或油泵)故障,将变压器风机隔离开关599QS(或油泵隔离开关584QS)置“1”位,变压器风机三相自动开关227QA(或油泵三相自动开关228QA)置“断开”位,加强走廊巡视,温度高于75℃时到站停车,打开门窗和通风机降温;若变压器风机不工作,断开变压器温控器试验。 第二十六章:应急故障处理 五、两位置转换开关不转换: 1、检查控制器单极自动开关604QA是否动作; 2、转换LCU“A/B组”试验; 3、人为转换。 注意:牵制鼓转换时,确认励磁接触器92KM释放;换向鼓转换时,必须停车后进行。 第二十七章:应急故障处理 六、预备完不成: 1、确认主断路器闭合; 2、确认劈相机正常工作; 3、确认两位置转换开关转换到位; 4、转换LCU“A/B组”试验; 5、高级位转换LCU“A/B组”试验,仍不行确认各辅机工作正常,可将相应风速故障隔离开关置“故障”位维持运行,加强走廊巡视; 6、将故障节相分段兼容装置扭子开关置“切除”位试验; 7、电阻制动预备完不成可不做处理,改用空气制动维持运行。 第二十八章:应急故障处理:机车无流 七、机车无流: 1、单节机车无流,根据线路情况尽量维持运行至前方站处理; 2、检查非操纵节电钥匙570QS在断开位; 3、捅微机复位按钮(598SB),断合电子控制单极自动开关609QA(约3S),仍无效时机车微机柜有A/B组时将微机柜转换开关置另一组试验; 4、副台或换端试验; 5、将故障节相分段兼容装置扭子开关置“切除”位试验; 6、断开无线同步控制链接试验。 第二十九章:应急故障处理 八、发生接地、过流: 1、辅接地:切除故障节热饭电炉、取暖电炉、空调、窗加热,重新合闸一次,仍跳,则将辅接地故障隔离开关237QS置“1”位,维持运行,加强走廊巡视。 2、主接地:重新合闸一次,仍动作,则凭副台显示屏将相应的一端接地故障隔离开关95QS或二端接地故障隔离开关96QS置“故障”位,如副台显示屏同时显示某牵引电机灯亮,则将该牵引电机故障隔离闸刀置“中间”位,维持运行。在高级位接地时,可适当降级运行,加强走廊巡视。 3、原边过流:确认无烧损、无焦糊气味,重合闸一次,如正常则正常运行,加强走廊巡视。主断路器仍不能闭合时,确认原边过流继电器101KC动作后,切除该节车维持运行。 4、辅过流:确认各辅机电机及接触器无焊接烧损现象和焦糊气味,重新合闸一次,如正常则正常运行,加强走廊巡视。主断路器仍不能闭合时,确认辅过流继电器282KC动作后,切除该节车维持运行。 第三十章:应急故障处理 九、切除一节车、一个转向架、一台电机: 1、切除一节机车: ①、确认故障节主断路器断开,将主断路器故障隔离开关586QS置“1”重联输出刀开关668QS置“重联”位。 ②、装设有快速甩单节装置的机车,切除一节机车时要断开主断,将快速甩单节转换开关置“前节”或“后节”,即切除相应节,同时将重联输出刀开关668QS置“重联”位。 2、切除一架机车: 将该架的通风机故障隔离开关置“1”位。 3、切除一台电机: 将该台电机的故障隔离闸刀置“故障”位。 第三十一章:应急故障处理 十、控制电源故障: 未闭合主断前控制电压为:96V,闭合主断后约为:110V。 1、闭合蓄电池闸刀667QS后无控制电压,检查蓄电池单极自动开关601QA是否动作及蓄电池闸刀667QS是否正常,仍不行,将重联输出刀开关668QS置“重联”位维持运行。 2、闭合主断后控制电压达不到110V,检查交流电源单极自动开关600QA是否动作及110V整流输出闸刀666QS是否正常,断开主断,将110V电源稳压触发插件置“B”位试验;仍不行,将重联输出刀开关668QS置“重联”位维持运行。 第三十二章:应急故障处理 十一、冬季空气管路应急故障处理: 1、中继阀排风不止,非操纵节可关闭115#塞门;操纵节不能充风缓解时,用热水浇100#滤尘器,仍不行时取出网芯,操作前先关闭114#、113#塞门,拆开滤尘器堵盖,取出网芯后再开放114#、113#塞门,维持运行。 2、干燥器冻结或故障现象:总风表针不上升、风泵工作不止;处理:可开放110#塞门维持运行。若启动风泵,某节车的高压安全阀喷气不止,为47#逆止阀冻结,可用热水浇或热布捂的办法解冻,运行可切除该节车的风泵,一台风泵维持运行。 第三十三章:应急故障处理 十二、DK-2型制动机故障: 1、电空制动控制器(大闸)瞬间失效,将大闸放置“重联”位试验。 2、BCU的重新激活办法:将控制电源柜中的电空制动单极自动开关615QA断开 1min后再闭合,闭合后再等待1min,将大闸手柄放在“重联”位停留3s解锁,待司机室的制动机状态指示灯常亮后,制动机将被激活。 3、BCU制动机转空气位办法:停车状态下,将BCU主机上电空转换扳钮置“空气”位;153#转换阀置“空气”位;确认空气制动阀(小闸)电空转换扳键在“空气”位;确认53#调压阀输出压力600kpa;确认司机操纵台上的制动机状态指示灯灭;非操作节无电空制动电源时,还应将非操作节115#塞门关闭。 4、制动机无火回送处理:①、关闭两节机车总风缸塞门112#和两节机车中继阀座下方的制动管塞门115#;②、开放两节机车的无动力回送塞门155#和两节机车分配阀缓解塞门156#;③、调整两节机车分配阀安全阀压力值为180-200kpa;④、大闸手把置“重联位”取出位,小闸手把置“运转位”或取出;⑤、重联转换阀93与本位机车相同。 34章:运规列尾装置摘挂及运用的补充规定 第 39 条 列尾装置摘挂及运用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349、350 条 1、货物列车应挂列尾装置,下列区段或情况可不挂列尾装置,不发布调度命令: 运行途中列尾装置故障或丢失时,重载列车运行至前方万吨站或有列尾检测点的车站进行更换或重新安装,普通货物列车凭调度命令运行至终到站(折返站) 35章:运规电力机车运行的补充规定 第 40 条 电力机车运行的补充规定 1、 电力机车重联、附挂台数和多弓运行时升弓间距的限制(不包括采用同相供电技术的运行方式) (1) 集团管内四台以上机车重联运行时,禁止第五台及以后机车升弓通过电分相、车站。 (2) 禁止机车不断主断路器通过器件式分相。 (3) 禁止机车升双弓运行。 2、电力机车禁止驶入和禁止停留地点的规定 (1) 禁止向接触网停电区和无网区放行电力机车。 (2) 电力机车禁止在接触网电分相(救援需要时除外)、分段及禁停标区域内停车;电力机车原则上禁止在自动带电过分相装置 W4CG、W2CG、W3CG、W1CG 前后 10 米内停车。 (3) 电力机车不得越过“接触网终点标”。 (4) 电力机车运行须严格执行“接触网停电单元行车限制卡”要求。 (5) 绝缘锚段关节作为接触网电分段处宜装设“电力机车禁停标”,必要时还应根据反方向行车需要设置。 36章:运规列车中编挂关门车的补充规定 第 45 条 列车中编挂关门车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354 条) 1. 货物列车编挂关门车位置要求 (1) 中途变更运行方向的列车始发时,尾部 3 辆之内不得编挂关门车。 (2) 始发列车尾部 3 辆之内原则上不得编挂关门车。特殊情况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但不得违反《运规》第 354 条规定。 (3) 采用牵引杆连接的车辆编成的百辆空车列车分解运行时,继运列车允许最后一辆为关门车,但最后第一、二辆不得连续关门。 37章:运规列车自动制动机实验的补充规定 第 48 条 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363 条) (1) 简略试验标准 ①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制动主管达到规定压力后,司机自阀减压 100kPa 并保压 1min,查询列车尾部风压,检查制动主管贯通状态,确认制动主管泄漏量每分钟不得超过 20kPa; ②未装列尾装置的列车制动主管达到规定压力后,自阀减压 100kPa 并保压1min,司机确认制动主管泄漏量每分钟不得超过 20kPa,检车员或车站有关人员检查确认列车最后一辆车发生制动作用后,向司机显示缓解信号并确认最后一辆车缓解。 (2) 列车在站内或区间停车超过 20min 简略试验规定 ①挂有列尾装置的列车停车超过 20min 时,司机发车前机车乘务员利用列尾查询尾部风压正常,确认制动主管贯通后开车。 ②无列尾装置或列尾装置故障的列车停车超过 20min 发车时,区间由机车乘务员追加减压 50kPa,确认充排风时间正常后,可直接开车。车站由助理值班员或车站指派胜任人员进行简略试验,下列不具备简略试验条件的车站,比照区间办理:上圪佬站、寇庄站、南坡底站停车的列车,阴塔站、王家寨站停车的上行重载列车,上述车站还应指派胜任人员确认列车尾部车辆通风良好。 38章:运规调车作业中的补充规定 第 60 条 调车作业中对调车机车、调车作业速度及有关人员作业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381 条) 1. 调车机车作业规定 双机或多机牵引时,由第一位机车司机负责调车工作,第二位及其以后的机车司机必须听从第一位机车司机的指挥。 2. 调车作业速度规定 (1) 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推进车辆连挂时,司机按调车指挥人显示的十、五、三车距离信号,将速度分别降低到 17km/h、12km/h、7km/h 以下。 (2) 专用线、货物线限制机车类型、线路允许速度及轨道衡调车(过衡) 限速应根据线路设备情况,纳入《站细》。 39章:运规引导接车的补充规定 第 92 条 引导接车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30 条) 敖包沟、沙沙圪台、巴图塔、瓷窑湾下行进站及新城川、孤山川、府谷进站为困难区段,重载列车引导接车时,应正线接入(特殊情况必须接入侧线时, 接车进路不得侧向途经 12 号以下道岔),并准许重载列车以不超过 45km/h 速度进站,并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运规出站及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发车补充规定 第 100 条 出站及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时发车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397、436 条) 1. 自动闭塞区段,发车进路、出站信号机故障停用发车时,车站只填发一张绿色许可证,并在绿色许可证空白处按发车方向由近及远依次填写故障信号机名称。前行列车未越过正常显示的信号机前,不得发出续行列车。 2. 当出发列车在东胜站、石圪台站、瓷窑湾站已越过发车进路信号机,遇东胜站 SZ,石圪台 SZ1、SZ3,瓷窑湾 XZ2 信号机故障时,需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车站值班员使用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发送电子路票,无法发送时,可使用语音记录装置良好的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将调度命令、路票内容向司机传达, 并听取复诵无误后,通知司机发车,司机在司机手账内做好记录。 夜间运行机车头灯和标志灯故障时的补充规定 第 103 条 夜间运行机车头灯和标志灯故障时处理的补充规定(《运规》第570 条) 1. 报告及处理的规定 列车夜间运行,司机发现头灯故障时,应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 2. 继续运行的规定 机车标志灯不能使用时,列车维持运行;机车前部头灯不能使用时,可用两个副灯维持运行至前方具备停车条件的车站处理或更换机车(机车重联时换位运行)。 第四十二章:运规列车运行中晃车的处理规定 第 105 条 列车运行中晃车的处理规定 1. 司机发现严重晃车时的处理的规定 列车运行途中,司机发现严重晃车时,立即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并将晃车地点报告邻近车站或列车调度员。 2. 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接到报告后处理的规定 车站值班员立即通知工务检查线路,同时通知后续列车司机在晃车地点前后1km 加强瞭望,减速运行,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 第四十三章:运规汛期暴风雨行车的补充规定 第 108 条 汛期暴风雨行车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29、63 条) 1. 机车乘务员应熟悉运行区段的防洪重点地段,在运行中加强瞭望,严禁涉水运行和臆测行车。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停车,并将情况报告就近车站。 第四十四章:运规之其他规定 第 117 条 其他规定 1. 神朔线上行货物列车在 0554#通过信号机至 0936#通过信号机区段运行时,遇通过信号机故障,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与车站联系确认前方闭塞分区空闲时, 控制列车速度在 20km/h 以下通过该闭塞分区,遇联系不通时,不得动车。 通过地面控制自动带电过分相装置的运行规定 2、 电力机车通过地面控制自动带电过分相装置(简称自动分相)的运行规定 (1) 自动分相正常运行时,电力机车可不断电通过。 (2) 自动分相故障或检修时,“断”标由侧向位转至正向位。电力机车根据地面设置的“断”、“合”、“禁止双弓”等标志断电通过该分相装置。 (3) 遇特殊情况电力机车停在自动分相中性区时,乘务员应及时向调度员汇报本务机车所在坐标里程及接触网杆号,供电调度得到确切信息后,可根据机车所在位置与自动分相对应位置,选择操作分相区域内接触网隔离开关向中性区供电或所内分相断路器越区供电的方式,将电力机车送出该分相装置继续运行。当电力机车无法通过上述供电方式驶出中性区时,由调度员安排救援。 上行重载列车遇特殊情况停于自动分相 3、上行重载列车遇特殊情况停于自动分相中性区,距离 W4CG 不足 500m 时, 停车后立即联系就近车站值班员,请求越区供电。 桥头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的规定 3、桥头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的规定: ①非天窗点禁止机车、车辆长时间停留在中性区。如遇紧急情况必须停留时, 不得超过 20min。如 20min 内不能驶离时,乘务员迅速向列车调度员汇报,列车调度员及时向供电调度员反馈,由供电调度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②智能电分相装置具备反向行车功能,但运行的车列必须完全驶离中性区, 中途不得折返。 ③计轴传感器安装于钢轨内侧,工务专业进行清筛、捣固、换轨等作业时需提前通知供电专业,由供电专业人员现场配合,并负责拆、装计轴传感器。 第四十八章:重载列车分解作业的规定 第 134 条 重载列车分解作业的规定 非万吨站分解重载列车时,车站值班员与接车站办妥闭塞(预告),待列车头部压上接车线轨道电路后,开放出站(发车进路)信号,列车凭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信号越过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在“机车停车位置”标适当位置处停车,车站值班员确认列车尾部进入接车股道后指示分解作业人员指挥机车进行分解。将继运列车尾部最后一辆车软管吊起,作为列车尾部标志,车站值班员及时将列车尾部车号告知接车站。分解后的继运列车须进行简略试验,试验完毕后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司机开车,列车起动后及时通知接车站开车时刻。重载列车分解作业办法纳入《站细》。 第四十九章:重载列车接发的补充规定 第 135 条 重载列车接发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514 条) 1. 非万吨站重载列车在站停车位置的规定 (1) 下列列车原则上应停于接车线出站信号机前,待具备发车条件后,凭开放的出站信号发车: ①神朔线黄羊城、新城川、孤山川、保德、阴塔、韩家楼、三岔、南坡底站上行列车。 ②神朔线黄羊城、阴塔、韩家楼站下行列车。 ③包神线、塔韩线各站各行别列车。 重载列车遇通过信号机故障的补充规定 第 136 条 重载列车遇通过信号机故障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398 条) 通过信号机显示红灯及灯光熄灭时,列车在该信号前停车,经联系确认为信号机故障时,长大下坡道难以控制速度或器件式分相难以通过时,允许重载列车按 45km/h 以下速度运行。 重载列车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故障规定 重载列车遇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发生故障时,在长大下坡道难以控制速度或器件式分相难以通过时,列车允许以不超过 45km/h 的速度运行。 机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试验和故障处理的规定 第 138 条机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试验和故障处理的规定 1. 使用无线同步操控系统的机车出库前应进行试验,作用不良不得出库。 2. 机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故障,始发站不得开车。 3. 运行途中遇主控或从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可打单机维持运行到前方万吨站停车重新编组。 到达前方万吨站,无线同步操控系统重新编组无效时,可分解运行。 53章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处理的补充规定 第 141 条 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处理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37、438、439 条) 1. 报告、通知的补充规定 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等通信工具均不能联系时,司机指派副司机、列车乘务组及其他铁路员工,使用一切可利用的通讯、交通工具向就近车站报告,也可委托邻线列车司机向车站报告。 2. 检查联系、确认办法 接车站发现列车按规定运行时分超过 30min 仍未到达,亦未接到列车被迫停车的通知及联系司机无应答时,应立即通知发车站并互派胜任人员,前往区间查明情况。 54章采取防溜措施的补充规定 3、采取防溜措施的补充规定 (1)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应使列车保持制动保压状态。 (2)货物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遇自动制动机失效等情况影响列车就地制动时,司机应按照表 12 规定拧紧车辆人力制动机(人力制动机紧固器)并设置铁鞋,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报告请求救援。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 应得到司机采取防溜和防护措施完毕的报告后,再向封锁区间放行救援列车。列车恢复开行或救援列车挂妥进行制动试验后,司机完全松开全部人力制动机(撤除人力制动机紧固器)并撤除铁鞋,确认列车具备发车条件后发车。 3.货物列车在电化区段区间遇接触网停电,在 6‰及以上坡道上停车超过 120min、在 6‰以下坡道上停车超过 180min 时,机车乘务员须亦按本条规定采取防溜措施。需车站或相关部门配合时,由列车调度员通知。 电力机车被迫停在接触网分相无电区的补充规 第 142 条 电力机车被迫停在接触网分相无电区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37、439 条) 1. 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接到报告后采取的处置措施 电力机车被迫停在接触网分相无电区时,司机要立即降弓,并将停车原因、停车位置等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立即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停车,不再向该区间放行列车。 2. 具备采用换弓、退行闯分相自救条件时的处理办法 具备采用换弓、退行闯分相等方式自救时,司机应准确报告停车位置,由列车调度员、供电调度员、机车调度员根据电力机车类型、停车位置、牵引供电设备状况等确定自救方案,组织自救。 3、 不具备自救条件时采取的处理办法 (1) 具备向中性区送电时,可在该分相后方接触网供电臂办理停电后,由列车调度员向供电调度员办理向中性区送电手续,通知停在该分相的列车升弓, 待该列车驶出分相区后,再通知供电调度员恢复原供电方式并向后方接触网供电臂送电,恢复后续列车正常运行; (2) 不具备向中性区送电时,及时组织救援。 56章:列车分部运行的补充规定 第 144 条 列车分部运行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40 条) 1. 遗留车辆防护、防溜的规定 在不超过 6‰坡度的线路,分部运行前,遗留车列须放风制动,遗留车列应拧紧人力制动机(每百吨重量不少于 1.2 轴),并设置铁鞋防溜后,方准提钩。列车分部运行时,司机应指派胜任人员负责遗留车辆看守和防护,遇副司机看守、防护遗留车辆时,允许司机一人操纵机车。 2. 挂取遗留车辆的注意事项 遗留车辆挂妥并进行自动制动机简略试验后,方准撤除防溜措施。 57章:列车发生车钩分离时的处理办法 第 145 条 列车发生车钩分离时的处理办法(《运规》第 437、440 条) 1、列车在区间内发生分离后的联系报告、检查确认及防溜措施 列车在区间内发生车钩分离被迫停车时,司机指派胜任人员检查分离处所、车钩破损等情况,在得到车辆状态的汇报后向两端站车站值班员报告列车分离情况、停车位置等事项。 列车发生分离后的后部车辆的防溜、防护按分部运行有关规定执行。重载单元列车由主控司机指派胜任人员对遗留车列进行防护;重载组合列车由中部机车乘务员对遗留车列进行防护。 2. 列车在区间内发生分离后的运行组织措施 列车在区间运行中发生分离,应确认分离车辆的车钩状态,符合连挂条件时, 应与分离车辆连挂妥当并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不具备简略试验条件时,确认列车主管贯通)后,继续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 3、列车在区间分离后,遇下列情况,本列不准再行连挂,必须请求救援: (1) 车辆连接装置严重破损,不能连挂时; (2)分离后的车辆(车列)停留在坡度超过 6‰的线路上,需向下坡道方向挂车时 4、 列车在站内发生分离时,有列检作业的车站,由列检负责查明原因,无列检作业的车站,由车站负责查明原因。可正常运行时,连挂妥当并进行简略试验后继续运行。不能正常运行时,报告列车调度员后,甩车处理。 58章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退行的补充规定 第 148 条 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退行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44 条) 1. 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除《运规》第 444 条规定情况外,下列情况亦禁止退行: (1) 列车尾部尚未越过发车站最外方预告标、预告信号机停车时(双线区间为邻线预告标或特设的预告标),在未得到车站值班员的同意之前; (2) 挂有区间返回的补机的列车,补机已摘离,在未得到补机已返回车站的通知之前; (3) 如后方站向该区间办理跟踪出站调车作业时,在调车作业结束前。 2、列车必须退行时: (1) 列车在区间必须退行时,司机须得到车站准许; (2) 列车未完全出站须退行时,应得到发车站车站值班员同意,车站值班员指派胜任人员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指挥列车退回站内; (3) 在自动闭塞区间,经后方站车站值班员准许退行的列车,退行一个或多个闭塞分区停车后,得到后方站车站值班员同意继续向前进方向运行时,仍可凭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运行; (4) 列车退行时,列车尾部须安装简易紧急制动阀; (5) 后部挂有机车的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需要退行时,经前后机车司机联系,将后部机车加入列车制动系统,确认列车管贯通后,由后部机车担当本务按照线路允许速度运行。 59章开行救援列车的补充规定 第 149 条 开行救援列车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45、446、447 条) (1) 列车运行中遇机车故障、天气不良或牵引力不足等导致列车被迫停车后不能维持运行时,司机立即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报告,20min 之内不能恢复运行时,必须迅速请求救援,并讲清列车前后端位置里程。请求救援后严禁司机动车、不接听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或者盲目处理故障。 (2) 列车调度员接到车站值班员或司机的救援请求报告后及时发布救援调度命令。 (3) 救援列车在自动闭塞区间正方向运行时,应使 LKJ 处于通常工作模式,严格按分区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要求行车;自动闭塞区间反方向、半自动闭塞区间及自动站间闭塞区间运行时,LKJ 按路票方式操作,适当控制速度运行,接近被救援列车或车列 2km 时停车,将 LKJ 转换为调车工作模式。 开行救援单机救援时,救援端里程由被救援列车机车乘务员提供。 60章列车发生火灾时应急处理的补充规定 第 150 条 列车发生火灾时应急处理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41 条) 1. 列车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告就近车站,必要时及时请求救援。 2. 列车发生火灾时的抢险、灭火指挥工作,在区间时由机车乘务员负责,在站内时由车站(副)站长负责,必要时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3. 列车运行中发生火灾,应立即停车进行扑救。不能扑救时,应将起火车辆与其他车辆进行分离。分离方法和顺序为: (1) 使着火车辆与列车后部车列分离。 (2) 使前部车列与着火车辆分离。 (3) 甩下的着火车辆尽量转移至线路平坦处,但不得停留在桥梁、隧道及重要建筑物附近。 (4) 对区间内遗留的车辆,应按规定采取防溜措施。 (5) 列车发生火灾、爆炸可能妨碍邻线时,机车乘务员、车辆乘务员、车站值班员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邻线上运行的列车并按规定设置防护措施。 61章发生铁路交通相撞事故的处理规定 第 153 条 发生铁路交通相撞事故的处理规定 发生铁路交通相撞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并报告邻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应立即通知辖区铁路派出所,遇有人员伤亡时还应及时通知医疗急救单位。区间由司机、站内由车站人员对事故现场拍照(拍摄)或做好记录,将伤亡人员、牲畜、车辆等移出线路,尽快恢复通车。 列车运行途中发生车辆抱闸时处置的补充规定 第 163 条 列车运行途中发生车辆抱闸时处置的补充规定(《运规》第 442、521 条) 1. 拦停要求 (1) 列车运行途中,车站有关人员发现车辆走行部有冒火(星)、冒烟、异响,车轮、闸瓦发红,车轮抱死、滑行,剧烈振动等抱闸情形(其他人员发现时通知车站),通知司机在就近合适地点停车并报告列车调度员; (2) 司机接到通知后,采取常用制动停车,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 2. 货物列车处置要求 (1) 检查标准:检查人力制动机是否拧紧;车轮踏面是否有熔渣;在列车制动机处于缓解状态下检查制动缸活塞杆是否伸出。 (2) 区间列车由机车乘务员负责检查,发现抱闸车辆时,关闭截断塞门, 排净副风缸余风,确认缓解后运行至前方站。关门排风后仍未缓解时,报告列车调度员通知列检处理;确认车辆无抱闸时,继续运行。 (3)站停列车由列检负责检查处理,无列检时由车站会同机车乘务员检查处理。无列检作业的车站,确认车辆为抱闸故障时,关闭截断塞门,排净副风缸余风。对关门车符合规定且车辆车轮踏面擦伤、缺损无过限的列车,正常运行; 关门车不符合规定或车辆车轮踏面擦伤、缺损过限的以及不能判断时,将抱闸车辆及时摘下,并通知列检处理。 (4)检查处置完毕,及时汇报列车调度员。 (5)列检接到车辆抱闸的通知后,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处理。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