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脉冲星》 第一章纸带 大学课堂的讲台上,男人手中举起一个纸环,将它揉成纸球,再小心的展开,一个巴掌大皱皱巴巴的纸环呈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 “我在这个纸环上任意找一个点,设它所在平行于纸环的水平面为0基准面,一只蚂蚁在纸环上爬一周重力做的功为多少?” “……零… ……零…” 台下的学生稀稀散散小声的说道,仿佛对这个答案不太自信。但其实他们大部分人对这个答案很肯定,只是好奇老师突然问一个简单的高中的常识问题是不是题目有坑。 “完全正确!”男人的一句肯定打消了台下学生们的顾虑。“不论纸表面怎么复杂,只要蚂蚁爬一周重力做功总会是零。我举这个简单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三个道理。” “第一,事物都是循环与轮回的 第二,事物都是守恒的 第三,守恒从循环中得到实现” 没认真听课的学生以为老师又在摆乎什么大道理什么鸡汤,目光又回到了手机上的电视剧和游戏上。但另一些学生则把目光放在了老师手中的纸环上,陷入了沉思。 台上的男人名叫杨坤,因为身材高大,周围的人喜欢叫他坤哥,取英文字母,顺便得出个英文名:K·G 32岁的他已经成为了大学天文系的教授,主要授课天体物理学。他总是喜欢在课上花一些时间夹带点“私货”,给学生们讲点课本上没有的,他教育的灵活也收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循环与守恒”这两个词便是K·G今天的“私货”,他的人生哲学之一。 在学生们的眼中,杨老师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热爱宇宙的人终于成为了研究宇宙的人,并可以在课堂上向别人滔滔不绝讲述着自己的热爱,是最理想的将爱好成为职业的人生。但现实里的杨坤很沉默,也很少与人交流,没人知道他对自己的成功人生是什么态度。 事实上,杨坤早已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正像杨坤所说的,一切都在循环,生活就是最好的例子。上课,下课,吃饭,论文,睡觉,上课,下课………这让杨坤觉得自己仿佛被困在一个牢笼中,一个由时间做成的牢笼,把他永远的封印在里面。每当他开始研究天文学,看着前沿领域人士制作的全息星空模型,就好像在牢里的人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这个窗户是他的全部了。 这个循环中杨坤比较感兴趣的环节则是论文。编辑论文时阅览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便是他透过牢笼窗户看外面的时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不论上学也好工作也好,都为了最终一个目标——挣钱。杨坤的一个老师曾经说他看的那些天文书毫无意义,又不能当饭吃,但他从来不在意外人怎么看,他的眼睛仿佛在望着人类社会以外的东西。 他不喜欢办公室狭小的空间,也不喜欢吵闹的街市,所以要写论文的话,宽敞明亮又不喧嚣的星巴克通常是他的最佳选择。 第二章NFAO 杨坤点了一杯星冰乐,在星巴克里的一个角落里坐下来,准备构思他的新论文。 对于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角落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位置。仿佛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那烦人的白噪声。很快,杨坤开始沉浸在了那篇论文中。 2032年在北京的这个炎热夏日,对于沉迷于学术的杨坤来说,燥热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过客。 ———————————————— 不知过多久,一串手机铃声响起,如果不是震动模式,杨坤压根没觉得是自己手机在响,因为几乎没人给他打电话,杨坤心中掠过一丝疑惑。 对于这个喧嚣的城市来说,他仿佛是一个不起眼过客。 “喂,您好” “您好,是杨坤教授吧!” 对方的嗓音听上去有些沙哑,仿佛是个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这让杨坤更加疑惑了,印象里,他从来没和老人打过什么交道。面对疑惑,杨坤只能顺应着回答“啊,是的,您是…?” “杨教授好,我叫王稼程,是NFAO的材料部部长,我们有幸看到了您在2027年发布的一篇关于太空材料开采的论文,想跟您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嗯……,您看什么时候可以抽个空,我们想和您讨论一下。” NFAO,National Future Aeronautics Organization,世界未来航空组织。这个组织于2025年在格陵兰岛建立,在中国的北京有它的分部。这个组织不同于传统的航天组织,它是各国顶尖的物理学家聚集在一起研究人类未来航空趋势的组织。一些**认为这个组织不够脚踏实地,过于天马行空,不是很看好它。但在杨坤的眼中,NFAO是人类的未来。他做梦都没有想到NFAO会主动找上他。 杨坤的大脑在天文学方面反应很快,但面对这个不足两分钟的对话,他的大脑还是迟钝了,为了争取一些思考时间,他只好磕磕巴巴的回答“……emm 我看一下我最近的日程表,……会尽力抽空出来的” “哈哈好的,谢谢杨教授的信任,据我们现在对您的了解,我原以为您会把我当成诈骗电话挂掉呢!那我们改日见面吧。” 电话结束后,杨坤对最后一句话有些疑惑:“据我们现在对您的了解”。 “难不成NFAO的人一直在调查我?”杨坤自言自语道。他目光快速转向电脑屏幕,在C盘中调出近年来写过的所有论文,打开了2027年写的那篇《太空中的可利用资源》。那是一片讨论未来人类是否有可能在太空中获取地球上稀缺的物质与能量的文章,凭借人类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国际空间站,可以制造一些星际矿车,发射至距离地球0.92亿千米外的水星,成为水星的同步卫星后,吸收太阳能资源并试图开采这颗拥有70%金属量的矿物天体。但这篇论文在2027年并不被看好,因为这个项目预算极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简直就是在拿人类的饭碗进行赌博,没人能为输家买单。所以同时代的这类想法早就被各界学者打消了。 杨坤当然觉得无所谓,学者就是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就像550年前的权威年代哥白尼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推翻地心说,460年前伽利略敢于推翻亚里士多德一样。 但杨坤还是好奇,5年前的一篇废论文,今天怎么会被NFAO重视起来呢。 总之电话结束后一直到晚上睡觉前,杨坤始终都没提起心思继续写那篇在星巴克没写完的论文。他有种预感——上课时用的那个纸带上漏了一个洞,他从那该死的循环中掉了出去。 第三章琴声 对于一向心静如水的杨坤来说,夏日夜晚的闷热并不能成为他睡眠的障碍,但今晚,他显得格外燥热,他不停的在床上辗转反侧,想着白天那个叫王稼程的人说的话。 材料部?太空资源采集?他要找我聊什么呢,人类真的要开始着眼于太空资源了吗…… 疑惑与失眠让他想起了20多年前,一次和父母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旅游的夜晚,小杨坤吃完晚饭后,躺在潮湿的草地上,那本来是个不经意间的举动,但随后他眼前的画面让他呆住了。 或许是因为一直在大城市里由于光污染的影响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星空,或许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召唤,总之,他呆住了,他被那种浩瀚无垠的感觉包围,此时他的脑中滑过无数的问题,但他的意识只抓住了其中一个:这星海里到底有什么呢……? 那一晚,小杨坤像一块方糖,星空像一片大海,方糖缓缓的融化进大海里,可是大海太大了,没有感觉到他的融化。从那时起,杨坤就觉得自己的心已经不属于这片单调的土地,他爱上了宇宙…… ————————————————— 今晚,杨坤的脑中也有大量的问题,但眼前的却是那个熟悉的白花花的天花板。他闭上眼,仿佛回到了20年前的那一晚,眼前浮现出了一片星空。在这幻象中,他的心总算静了下来。他渐渐入梦,在梦中,好像听到了一丝丝琴声。那琴声好像一个初学者的演奏,节奏稀稀零零,与其说是一首歌,倒不如说是一句简短的问候在不停循环重复……最近,杨坤经常听到这琴声,但他是个随和的人,不影响睡眠的情况下不想找邻居家谈论此事,反倒暗自祝隔壁的演奏者能尽快学有所成。 ————————————————— 与王稼程部长见面的时间被约在了7月6号,在北京的NFAO分部里。 6号早晨杨坤上课的时候,余光隐约看到教室门外貌似时不时有人在徘徊,果不其然,下课后杨坤刚走出教室没出两步,一个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杨坤这才想起来刚才在门外徘徊的人,回头一看,一个大概40岁左右,戴着一副墨镜,脸上的毛孔粗大,嘴里还叼着一支烟的人在他背后拍着他的肩膀。“课讲的不错啊!杨教授!”一股烟味随着这句话照着杨坤的脸扑来。 杨坤心思:这货也不像是个学者的样子啊,那个叫王稼程的部长就这形象?凭那天电话里的语气,那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才是,怎么却是这样的粗人?杨坤的心里多了丝失望,并带有几分反感。 “王先生教学楼里不允许吸烟”。 “哈,不好意思,马上掐了,不过杨教授误会了,我是王部长的司机,我叫赵唐飞,叫我老赵就行!部长他今天临时有个项目要看,让我过来先接您去NFAO分部”说罢,这人将一张名片递在杨坤身前。 “哦那我先去办公室放下东西,一会楼下碰面吧”杨坤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的微笑。 “ok,我一会就在这个教学楼北门门口。” 这老赵还真是自来熟,第一次见面就跟多年没见的江湖老兄弟一样,上来就勾肩搭背的,真是个有趣的灵魂。杨坤边往办公室走边这么想着。 ———————————————— 那是一辆往北京大兴区还靠南的郊区奔驰的黑色的凯迪拉克,昨晚的失眠让杨坤在车上睡着了,睡梦中,杨坤仿佛又听到了那琴声。那不规则的旋律……… 等会!这可是在车上!哪应该有什么邻居孩子的练琴声!杨坤的潜意识突然反应过来,这让他像做噩梦一样猛的睁开双眼。 第四章新大陆 若不是一个奇特的建筑进入了杨坤的视野,他可能还要为那琴声惊慌一会。 准确的说,那不是一个标准的建筑,或者说和传统的大楼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玻璃球体组成,杨坤简单数了一下,有6个球体。 球体与球体之间用直径大约5米管道连接,越靠近地表面的球体体积越大,从下往上球体体积逐渐变小,最大的球有一个别墅那么大,顶上最小的球大概有半个高中教室大小。每个球体身上都至少有两根管道去与其他球体相连。所有球体看似成单存在,但彼此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大概有30多层楼高的稳定建筑结构,其中的四个球上分别写着N,F,A,O。 因为是郊区,周围没什么高建筑,所以这个NFAO分部从远处看起来,像是把一根大吸管插进一片大湖那么多的肥皂水里吹出来的泡泡,缓缓向上飘,并在上午的阳光下反射出时隐时现的光。加上车在弯道的时候,看建筑的视角不断发生变化,就更像是一群泡泡在上下游动,反射的光茫时而刺眼,时而柔和。 在这郊区,有点像沙漠绿洲里的迪拜塔一样会让人眼前一亮。杨坤一边被这宏伟的建筑震撼着一边大概知道老赵带墨镜的原因了。 其实杨坤不应该对这建筑的设计和规模感到震撼,因为这不是他第一次看到这建筑,在网上和电视里他已经看过几次了,但这建筑就像有魔力一样,不亲眼目睹,真感觉不到他的壮观。 车越开越近,杨坤发现每个球又由数个六边形玻璃板包围拼合而成,每根管道由数个波浪形不明材料相互压合形成。 看到杨坤睡醒了,赵唐飞想赶紧把憋了一路的天全聊出来。 “他们说这是按照什么原子结构设计的,害,我这没念过几年书的人也不知道原子那是啥玩意儿,据说是用来构成世界的小积木?我到觉得其实就是设计师晚上喝啤酒的时候看啤酒瓶里有一堆泡泡,然后灵感大发哈哈哈哈哈哈!”老赵略带些自嘲的说道。 “哈哈哈或许你说的对,原子结构是设计师为了高大上故意编的。” “哈哈哈哈哈哈” 很快,快乐的空气从打开的车门飞出,下车后,老赵刷开门禁,带着杨坤进入了一个离地面最近的一个“原子”中。 “来,走这边,咱做电梯上去” 顺着赵唐飞的指引,杨坤来到了一根球与球连接管道的端口,端口的旁边写着氧原子——一号化学键,端口处有一个扣着的半圆形玻璃罩,没等杨坤仔细观察,玻璃罩向墙内方向旋转,暴露出了一个胶囊形状的小空间,两人走进这空间,玻璃罩再次旋转关闭,补全了一个完整的胶囊形状。 赵唐飞看杨坤一脸惊奇,便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统统向杨坤介绍起来:“害,这楼有6个球,建筑师给每个球都起了个奇怪的名字,有叫氧的,有叫氢的,还有叫碳的,还有一堆叫啥的我不记得了。这个电梯道就是连接球与球的管子,被起名叫化学键,咱们现在在一号化学键里边呢!” “嗯,这设计确实挺有意思的,我猜猜,你想不起来的那些球的名字,是不是还有,氮,硫,磷。” “对对对!就是这几个名!我靠!这怎么猜到的,我记都记不住,您直接给猜了个全乎,不愧是博士学位的教授!害!果然读书人和非读书人活在两个世界啊!”赵唐飞一边惊奇的喊着一边把背挺得笔直。 “哈哈赵兄过奖了,这六种元素是构成人染色体的主要元素,你刚才一说碳氢氧,我自然联想到了。不过这么说来,这建筑仿佛有致敬生命的含义。” “我去!您该不会是设计师本人吧,我记得当初王部长和我聊天的时候聊起过这建筑,原话就是说什么致敬生命啥的!害,我深刻的知道王部长为啥请您来了,你们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们是掌控未来人类命运的人,在我眼里,能掌控全人类的命运那可是上帝干的事情……”老赵说到后几句时挺直的背又慢慢弯了下来。 几段对话的功夫电梯到了,胶囊电梯的一个屏幕上显示了“磷原子—6号化学键已抵达”的字样。 虽然外观奇特,但里面和传统的大楼布局没什么两样,大厅,走廊,办公间。 ——————————————— “不好意思让杨教授久等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传进了大厅。 “哈没关系我刚到不久。”杨坤看到一个梳着左三七分发型的,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走进了大厅,这个声音让杨坤知道,这个人就是王稼程。老赵看部长来后,便离开去处理别的事物了。 “我们去办公室聊吧”两人简单的握了一下手,随后杨坤跟着王稼程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屋子也同样和普通的办公室布置差不多。 “我想你一定好奇一篇5年前的旧论文为什么会突然被NFAO关注吧?”王稼程笑眯眯的问。同时将一杯茶水递给杨坤。 “我刚想问您这个问题,您快了我一步。”杨坤接过茶水说道。 “嗯,本来太空资源确实一直因为预算问题没有被国际材料领域重视,但你那篇论文的结尾处提到了一个叫XTE J1026-302的东西,你对它有研究吗?” “XTE J1026-302是2026年国际空间站望远镜nano发现的一颗中子星,因为它距离地球相对较近,我想未来科技成熟,可以试着开采中子星的高密度材料。” 王稼程笑眯眯的表情严肃了起来,说道: “是的…是的杨教授,其实不用很远的未来,我们现在已经着眼于对他的研究了,它仿佛有着其他的中子星不具备的开采优势,500多年前哥伦布在地球上发现了新大陆,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宇宙又一次发现了新大陆。” “它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吗?” “它潜力无穷,但我们需要更多想您这样年轻还有博士高学位的天文系人才,来帮我们研究它的开发价值以及方法。” “我就直奔今天谈话的主题了杨教授。” 王稼程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说“杨教授,我希望你能加入NFAO,你的加入会为世界科技大变革作出贡献!” 杨坤当然没有理由拒绝,上课,下课,吃饭,睡觉,上课……这样的循环他早已厌倦。现在竟然有机会直接去科研前线,这对他的生活来说,更是新大陆。 但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杨坤还是沉默了一会,他知道,答应王部长,这将是命运的转折。 第五章梦之一 “磁脉冲!!是磁脉冲!” “快启动蜂巢!” 到处一片混乱,大街上的汽车横七竖八的摆着,破烂不堪,冒着滚滚黑烟,大楼有的剩下一半,有的只剩下一片废墟,街上的人们慌乱的逃窜着,一架直升机的螺旋桨插在一个人的胸口,肋骨被反向顶出,没有的足够的生命力支持他发出最后一声哀嚎。整个城市,一片世界末日的场景,横尸遍野,乌烟滚滚。 杨坤站在原地,没有惊慌,也没有疑惑。这一切就好像他已经知道要发生一样,或者说,他貌似记得以前已经发生过一次这样的灾难了,或者比这还惨的灾难,但记忆很朦胧,不记得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像是封锁在潜意识里的一份文件。 “蜂巢即将启动,序列码已输出至各人终端,十分钟后启动录入。”一个伴随着回声的广播声传进杨坤的耳朵。 显然,不管杨坤怎么想,气氛已经不允许他站在原地了。他跑了起来,可是往哪跑?他不知道,但他越跑越快,他很快进入了这种末日的气氛,一份不知来源的慌张感慢慢侵蚀了他的意识,现在,他是逃生者的一员了。 他的直觉引导他来到了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的建筑,因为很多人也在往这个建筑里跑。 “你,你好,请问,这里是,蜂巢吗?杨坤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磕磕巴巴的问一个穿着警服的人。 “蜂巢?!你脑子让楼房砸傻了吗?这里只是临时避难所!”那人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杨坤,他感觉这就好像是一个人问图书馆管理员:你们这里的书柜和沙发怎么卖一样滑稽可笑。他想了想,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又说道“好吧,看来是一个可怜的流放者。” “流放者?这里发生了什么?” “看在已经进了避难所的份上,我就告诉你一些,祝你这次能成为文明继承者。莫克尔遭到了一颗脉冲星的磁暴袭击,不确定袭击来源,但我们这次又完蛋了。” “莫克尔是谁,为什么是‘又’完蛋了?” “莫克尔是我们脚下踩的这颗悲哀的星球,这样的灾难大约每过320—380年会发生一次,为了文明的延续,咱们定向研究了量子存储系统,灾难来临后,我们将大部分人的记忆体全部解析数据存入一台叫做蜂巢的量子计算机。灾难过后,记忆会被植入克隆体,让文明在继承记忆的基础上得以延续。由于容纳量问题,会有一部分人的记忆体被流放,之后克隆体是一个没有记忆的空壳,我们就管你们叫流放者。这次灾难来的太突然,估计蜂巢还没等满,蜂巢外的人就已经死光了!” “既然已经知道了灾难的大致间隔时间,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 “这不就在说这个嘛!来的太突然,因为距离上次灾难只过了100多年!” “你们有没有研究过……” 呲!啪!一堆赤红色的铁水从避难所的天花板坠了下来。“啊!啊我的胳膊!”一个逃生者的胳膊被烧掉了半截,因为断面被瞬间烧焦,形成了一坨焦黑的碳化物,让血液没有过多的喷溅出来。 “那家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至少他不会先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我知道你还有问题,但没时间了,避难所撑不住了,磁场让屋顶的钢筋开始融化,我必须开始录入了。” “蜂巢开启完成,尽快录入记忆体编码以完成记忆的传输储存。”是刚才的广播声。逃生,避难所,蜂巢。即便眼前的一切很令人疑惑和惊恐,但杨坤就像是在看一部电影,他就在那里看着。 ———————————————————— 10分钟?1小时?1天? 时间没有意义,最后映入杨坤眼帘的是一片火海,高速变化的磁场融化了所有金属。杨坤记得高中上物理课时,老师拿来了一个小坩埚,没有用什么东西加热坩埚,但坩埚里的金属渐渐发出了炽红的光。老师告诉学生,快速变化的磁场让坩埚产生涡旋电流,加热了金属。 杨坤会想起那一幕,是因为眼前的这个世界,让他觉得自己就站在那个坩埚里。一群蚂蚁大小的生物,用金属造了建筑,建立了文明,本应当享受的生存的乐趣之时,老师按下了开关,打开了那变化磁场,文明毁灭于融融的铁水之中。他们经历过原始社会,战争,革命,最后迎来了和平,科技带领他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时代,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的发展为这个文明的每一个时代填充了灵魂,他们的未来一片光明,他们的文明会越来越高等,他们越来越明白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但大自然不在乎,宇宙不在乎,在物理规律面前,生物与非生物是平等的。 生存,毁灭,再生存,再毁灭———诅咒般的轮回。 物理规律教会了他们生存,物理规律也让他们无法生存。文明不能完全掌控所有因物理规律发生的可怕事件,这就是灾难的本质。 第六章格陵兰 “嘿,你这新来的兄弟睡够没有!” 杨坤从桌子上眯着眼抬起头,杜雪辉手里拿着一个装着半杯葡萄酒的高脚杯,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哦不好意思,好像时差还没倒过来,有什么事吗?” 杜雪辉把酒杯往桌子上搁,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把一只手搭在杨坤的肩上。说道“大事情!今…” “今天发现新的引力波波段了?”没等杜雪辉说完,杨坤先激动的插了一句。 “还波儿啥波儿啊引力波儿!你这书呆子,我是说今晚在我们天文部的宴会厅有一场晚宴。来庆祝我们30年前发射的一个探测器探测到了一颗脉冲星!”杜雪辉说完有拿起桌子上的葡萄酒来了一口。 “可我们之前不是在研究XTE J1026-302吗,又要开展新的研究项目了吗”杨坤有些疑惑。 “说来奇怪,那个脉冲星就像是被人突然搁在那的一样,它的脉冲信号是突然被检测到的毫无征兆,而且脉冲星周围好像还探测到大量的金属材料,具体不也不清楚,晚上看看去就知道了!”杜雪辉把最后一口酒喝完,“不说了,我去弄弄发型先!” 杨坤挤了挤眼,还没从睡梦中完全清醒,他觉得自己刚才做了噩梦,具体梦见什么记不太清了,但刚才杜雪辉提到的脉冲星好像提示了自己的梦境,但具体有什么联系杨坤还是想不起来了。总之梦传递给他的心情不是好的。 距离王稼程部长推荐他来这里已经过去半年左右了,但他来到NFAO总部刚一个星期,2033年一月份的格陵兰,零下30多度的空气包拢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杨坤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大雪,想象着每一片雪花如果都是一个天体,大的雪花是恒星,小的是行星,外面的空间便构成了一个迷你的宇宙,或许这个宇宙里的一些雪花上的微生物已经建立了文明,可是谁会去在乎呢?地球文明又何曾不是一个这样的文明,这样一个孤独的没人在意的文明…… 【公元2033年1月12日晚18:00,NFAO总部里程碑号“宴会厅”】 让杨坤眼前一亮的是那个宴会大厅,它不是一栋楼的某一层,而是一个废弃的宇宙飞船,飞船和普通的航天飞机外观类似,内部被改造成了一个礼堂。在黑夜中,飞船的几个窗口发出的淡黄色光线虽然显得微弱,但光线挂在飞船身上让整个飞船看上去像一个眼睛冒光,正在栖息的野兽,这个“野兽”的占地面积大概有一片足球场那么大。 “这飞船眼熟么?” “好像是里程碑号吧,之前好像在NFAO官网资料上看过,前两年国际空间站退役下来的吧。” “哈哈哈杨教授果然还是见多识广!”杜雪辉把手拍在了杨坤肩膀上说道。 “哦对了,Labber怎么没和咱们一起来?” “他大忙人儿,一天就坐在实验室里,之前宿舍就我们俩,他天天在实验室研究,我一个人在宿舍喝喝酒,看看新文献,老无聊了!现在你一来,我多个一起喝酒的兄弟哈哈!” 二人一边说笑一边来到宴会厅门口,那是里程碑号的2号对接口,被改造成了一个大门,但里面的布局没有杨坤想象的那么宏伟,而是一种极简风格,里面的大部分物件都是玻璃的,桌子,主席台,梁柱,都是以玻璃为主体,少许钢筋做骨架以不同的几何结构拼合而成的。 大厅大概有三四层楼高,天花板有六台全息投影设备,在天花板投出了立体的星空图,在大厅的空间正中央投出了“里程碑号”四个字。 “诶~Labber来了!”杜雪辉抻着脖子向大厅后方看去。“这货在跟妹子聊天,我就说咋不理咱俩,走坤哥,过去看看!” 杨坤刚来一周,加上室友Labber不经常在宿舍,所以跟他不是很熟,只知道他全名叫Labber Hans,一个来自英国的20多岁学者。 “我以为你不来了呢,Labber” “来肯定是要来的啊,毕竟新法发现的那个脉冲星可还有我的功劳呢哈哈哈”Labber随后转身对刚才聊天的女孩说“这是我的两个室友,杨坤,杜雪辉,杨坤和你一样也是一周前刚来这里的。”随后又转身向杨坤和杜雪辉介绍道“这是我们301号天文实验室新来的博士后实习学者,樱井惠子” 她身穿一身红色的日本和服,应该是为此次晚宴准备的,惠子的头发在身后轻柔的披下来,灯光照在她细腻的皮肤上,在身后窗外雪景的映衬下,像是寒冷的格陵兰岛里唯一的温暖。 “你们好,我是来自日本的樱井惠子,多多指教。”惠子双手放在腹部,微微弯了下腰,有礼貌的微笑着和杨坤杜雪辉打了一下招呼。 “你好”杨坤简单的回了一下招呼。 “哈哈樱井你好,欢迎来到NFAO总部,你的中文说的和Labber一样好啊。” “樱井可是会说5个国家的语言呢”Labber一边笑着说着,一边挥手示意其他三人坐下。 “すごいです!(厉害)”杜雪辉向惠子比出一个大拇指。“你看樱井姑娘穿的这么好看来参加晚宴,你就穿个实验室的工服,没品味啊Labber~”杜雪辉一边斜着眼看着Labber一边用阴阳怪气的语气调侃着。 “well,刚从实验赶过来,懒得回去换了!反正都是衣服嘛,没光屁股来就行啦!”Labber往椅背上一靠满嘴是理。 惠子用手捂着嘴笑了起来,杜雪辉哈哈大笑,杨坤则一边笑一边无奈的摇摇头。 ———————————— 正当四人说笑之时,一个中年的男人走上了主席台。 “欢迎各位天文部的研究人员来到里程碑宴厅参加我们的庆功宴。” 虽然在宴厅后面,但杨坤认出了那个人,那是NFAO总部天文部部长王梓航,几个月前王稼程提交杨坤的申请资料的时候,王梓航也在北京的那个泡泡状建筑物里。 “2003年NFAO还未建立时,人类发射的探索者号,靠着恒星辐射以及自身的聚变引擎作为推力,速度现在已经接近光速的10%,抵达了距离地球约1.5光年的奥尔特星云外边界。30年来为我们发现了不少新的天体和彗星云。但就在前几日我们发现了一个很特殊的东西,我们发现探索者号传回的数据显示,有一个距离我们3.2光年的脉冲星周围,存在着大量的熔融金属,以及一些未知元素组成的材料。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TOA(time of arrival 脉冲到达时间)分析,这颗射电脉冲星不论是自旋还是脉冲频率都很理想,理想到就像是宇宙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一个导航仪,这对我们的宇宙航行会有着巨大的导航作用。他它会像一个灯塔一样,不断地对我们的位置进行修正,导航我们探索宇宙,这让未来的星际航行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话音一落,台下掌声雷动。随后,大厅天花板的全息投影仪在台上投出一个星云图。 “这是奥尔特星云边缘的一片彗星云,是探索者号目前的大概位置,研究小组将收到的脉冲信号做了更形象的处理,将其转化成了同波形的声波,我们为这段声波起名‘宇宙的启示曲’” 随后,大厅里响起了一段“曲子”,但那是一首没有旋律的曲子,就像打电话时信号不好出现的杂音。 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虽然那是一段杂音,但对于懂它意义的人来说,那是宇宙中最美的旋律,旋律中夹杂着宇宙对智慧文明的启示,与指引。 “哈哈哈哈,宇宙的启示曲,这名字也太土了吧,就跟实在想不出歌名然后硬是即兴想出来的一样。”杜雪辉在一旁吐槽到。 “重点是意义my bro。”“我要拿这个当手机铃声。”Labber说完掏出手机摆弄了起来。 在大家有说有笑的为此庆祝之时,杨坤的脸僵住了………… 大厅里的杂声被杨坤的耳朵选择性屏蔽,传进他脑海的只有那一段不规则的旋律…… 早在半年前,他在睡梦中就已经听过多次。杨坤知道,这声音,就是之前在北京当大学教授时,晚上在半睡半醒之时听到的琴声…… 这一段杂音,让杨坤的大脑进行了一次剧烈运动,一时间,他以为自己在睡梦中。“对,我在睡梦中,这旋律只有睡梦中才有……”杨坤这样想着。 可眼前的一切如此真实。 杨坤想起小时候看的《盗梦空间》里说过:想要判断你此时是不是在做梦,就往当前时间点之前去想一想,想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下午从实验室回到宿舍,杜雪辉带我来到这里,我们和Labber会面……认识了樱井惠子………探索者新发现……旋律……… 每一步杨坤都记得很清楚,他此时的处境非常符合前后因果。 杨坤得出一个似是非是的结论: 这不是梦境。 第七章神秘人 “怎么了坤哥,不舒服吗”Labber注意到在大家都说笑的时候,杨坤的脸色却僵硬。 见杨坤没有反应,杜雪辉又问了一句 “坤哥?” “哦哦,我没事”“昨晚没睡好,有点困了而已”杨坤终于从那个幽灵旋律中走了出来。 “可能是时差问题,我也有点困了。”惠子说道。 Labber:“一会等部长讲完话,咱们去自助那里拿点点心吃,就回去休息吧。” 杨坤一向是科学的信仰者,他从来不相信有玄幻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更不相信有违背科学的东西存在。世界上从来没有神奇的事情或者奇迹,那些被人们称作神奇的事物,只是因为人们对这件事的深层因果不够了解而感到奇异,就像我们的祖先第一次见到闪电,第一次见到火,认为那是神圣的,是神灵赐予的礼物,但随科学发展,如今我们见到火和闪电早已不足以为奇。 人有时会突然觉得,自己当前正在进行的事情好像以前发生过,就像是在梦里预言过一样,杨坤也想到了这一点,半年前,他在半梦半醒之间,预见了这一天,提前听到了这个人类的“新发现”。 但这还是不对,那种预见的感觉是模糊的,但这个旋律,很清晰,确确实实是自己曾经听到的。 这太诡异了……杨坤这样想着。 “随着这个重大的发现,我们未来的一段时间要开始着眼于人类的星际远航计划………”台上的王梓航部长还在继续说着。 但杨坤听不下去了,他想去个安静的地方,再次确认眼前的一切是不是梦境。 “你们先聊,我去趟洗手间。”杨坤对其他三人找了一个出去透透气的理由,便起身在三人疑惑的眼神中从里程碑号的后门走去。 一股寒气拍在了杨坤脸上,让他倍感清醒。外面依然是那片白雪皑皑的世界,与其说杨坤正在看着雪,不如说雪正在看着杨坤,对雪来说,这一天什么都没发生,雪面前这个人类的困惑,雪不在乎。 此时杨坤只有一个猜想,这个被发现的脉冲星,其实在半年前就已经发现了,并且相关人员也把他的电磁脉冲波形转化成了同波形的声波,自己在北京睡觉时听到,是别人家的电视在报道时被自己偶然听到,至于在赵唐飞的车上听到的琴声,可能是车上的广播……… 这是唯一的可能了,不然如此诡异的事件,科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听觉,视觉,本质上都只是你大脑对应的神经中枢里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已。” 正当杨坤分析着,背后出现一个声音,一般来讲,杨坤可能以为有人出了宴厅在外面打电话而已,但那个声音,让杨坤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那个声音,仿佛是他自己的嗓音…… 杨坤回头看去,一个穿着黑色雨衣,戴着黑色兜帽的人,坐在里程碑号尾部的一个信号接收器上,信号接收器上覆盖了积雪,杨坤出来时也没听到有人跟出来,说明这个人已经在这里坐了许久,但他的黑色雨衣和兜帽上,没有一片雪花。昏暗的灯光下,杨坤看不清那个人的脸。 “没有这些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你怎么证明你听到的和看到的是真实存在的。” “你是…在和我说话吗?”杨坤的声音有些紧张,因为刚才的怪事已经够他反应一会儿了。 “要照着指引…” 正当杨坤细听那人在说什么,背后哗的一声,把杨坤吓了一跳,他赶忙回头,发现只是里程碑号侧翼上汽车大的一堆积雪滑落在的地上。见没有什么事,杨坤变又回头继续听那个人说话,但再回头的时候,那人已经不见了,而且那人刚才坐过的信号接收器上,一片平整的积雪覆盖在上面,根本没有人来坐过的痕迹。 这一切就像是恐怖电影里的场景,杨坤想确认刚才的一切是不是幻觉,但他又不敢向前走去,去那个信号接收器旁一探究竟,他怕那个人又突然像鬼一样出现在那里…… 晚上,杨坤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像半年前预见人类发现那个理想射电脉冲星一样又预见了一件事:自己要失眠了。 “怎么了坤哥,我看你从王部长讲话开始,脸色就不太好,是不是快过春节想家了。”Labber保存了刚写好的研究报告,正打算关电脑睡觉,看杨坤早早上了床却还没睡着,小声的问了一句。 “没有,我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 “oh,I’m sorry ” “没事” “宴会的时候,我感到惊奇是因为王部长播放的那段声波,我以前听到过” “以前听到过?什么时候” “半年前我还在北京当大学教授的时候,晚上在半睡半醒的时候听到的。” “你那是和啥别的声音混淆了吧坤哥。” 杜雪辉的目光从手机上移开,用开玩笑的语气给杨坤解释了一下。 “没有,那个声音和旋律,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是以类似琴声的音色听到的,我以为是隔壁在练琴,但后来我在别人车上睡着的时候,又听到了,所以印象很深,不会混淆的。” “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杜雪辉慢慢的扭过头若有所思的说。 杨坤不想把那个穿雨衣的神秘人也分享出去,他觉得就算把这事说了,别人也会以为他在编故事。 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大脑里的信号……不能完全证明实体的存在…… 按照指引……… 杨坤觉得那个神秘人说的第一句话好像和他目前遇到的问题有关联,但指引……又是什么呢。 这一切都太诡异,杨坤总觉得,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第八章梦之二 两个小人物坐在工厂的一个墙根处,那里比较暗,比较安静,是人工作一天后,坐在那里思考的绝佳地方。 “我们最后还是要离开了吗?” “怎么?你还对这里有感情?” “我总觉得,我们这么走了,就像是一个没有归宿的流浪者………” “流浪?哈哈哈哈哈哈,不流浪,我们就得死!”t301在说“死”字时,突然冒出一股怒火。 “如果一个文明,只是为了活着,那没有意义,活着和生活,是两个概念。” “如果活着都没法保证,何来的生活。” t301点燃一支万宝路,昏暗的角落里,亮起了一个小红点。小红点在吐出的烟雾中时隐时现,像宇宙中的一颗星。 t219不再说话,他的眼睛看着窗外,那是一个和他们相爱相杀的世界,那个世界,曾孕育了他们创造文明,但也曾无数次毁灭了文明。 “嘿!t401,别愣着了,过来搬下东西!” 杨坤发现周围人的衣服上都印着一个t开头的编码,他低头看了下自己的衣服,上面印着t401的字样。 “还低头看什么呢,过来啊!” “哦哦,来了”杨坤赶忙跑过去,搬起一个环形的东西,那东西不是很沉,但发着热。 杨坤有些好奇这是什么,但正当他好奇的时候,眼前突然浮现出了一行字 【正在解析】 杨坤对这行字的出现不以为然,他知道那是他脑内的那枚芯片在他视觉中枢上施加的虚拟信号。当他有问题时,那枚芯片里巨大的数据库会通过这种方式回答他。“他知道芯片的存在”这件事,也是芯片告诉他的。 【当前解析目标体为“弦”中的一部分】 “弦是什么?” 【弦是莫克尔在进入狩猎纪元时主要用到的一台计算机】 “狩猎纪元…” 【莫克尔星认为莫克尔文明不能再以赌博的形式生存下去,10亿个莫克尔年以来,我们受到的灾难不计其数,我们要离开这里,到宇宙中靠狩猎来生存,那就是莫克尔的狩猎纪元。正在调出《莫克尔文明史》进行了解……】 “不用了,我们狩猎,都狩猎什么呢?” 【“弦”,是一台超弦计算机,它能以原子级别进行计算,举个例子就是可以锁定一个范围内的所有物质的基本单元,并确定每一个单元的参数,包括动量,自旋,位置,波动规律等,以此来计算这个范围里当前以及未来发生的事情。】 “确定所有原子的参数,计算宏观世界的演变,这个计算量……” 【是的,“弦”是莫克尔的“毕生所学”,我们称这个伟大的计算过程为“对某个空间的全解析”】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们狩猎什么?” 【其他的文明】 “万一狩猎的文明比我们高级,反把我们狩猎了怎么办” 【所以才需要“全解析”,来确定猎物的威胁程度】 “为了自己文明的生存,就去毁灭其他的文明,这样不会有罪恶感吗?” 【危险,您的行为会受到莫克尔狩猎计划法案的制裁】 “制裁?为什么?” 【有这样想法的莫克尔人很多,他们的记忆体都被删除了,躯体成了没有任何记忆的空壳,没有任何生存知识的空壳被流放,这无异于死刑】 【这样的想法会干扰狩猎计划进行,需将该类个体排除】 “可是………” 【“莫克尔只想活着,这有罪吗”——引自作家t4087的《今后》】 “去休息吧,t401!”t301对杨坤说到。 t301转过头,那一刹那,杨坤看到他的眼中也带了一丝不舍,那不舍的眼神前面,是那片孕育了他们上亿年土地。 没有活着,何来生活… 文明通过发展科学,保证了自己可以活着,然后发展艺术,保证了自己的生活。科学是文明的躯干,艺术则是文明的灵魂。 有些文明是幸运的,他们经历的大部分灾难,不过是自己内部引起的战争。而更多数的文明,则想着如何与宇宙和大自然较量,获得生存的权利。 “你想离开这里吗?”杨坤看着工作的人们发呆时,t219过来小声的和杨坤搭话。t219的眼神透露着,悲伤,不舍,无奈…… “大地母亲孕育了我们数亿年,教会了我们生存,更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孩子。但孩子不能永远呆在母亲身边,他要离开了,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你说的没错,要闯荡了,按照脉冲星的指引………闯荡吧……”杨坤发现这声音不是刚才t219的声音,是那个声音! 杨坤扭头一看,一个穿着黑色雨衣,戴着黑色兜帽,看不清脸,有着和自己一样嗓音的人,在他旁边慢慢低语…… “你到底……!” “t401!不许动,你被逮捕了!” 没等杨坤说完,脑海传来一句逮捕令,但周围除了那个神秘人以外,没有人逮捕他。 “这里是“弦”,在你的脑内检测到违反狩猎计划的思想,现在对你进行流放处理。” 杨坤反应过来,这声音也是那枚芯片造成的,芯片连接着“弦”,“弦”内有莫克尔的相关法律,触犯,将自动对芯片追踪,并流放。 一道白光闪过,杨坤感觉自己到一阵下坠感——他正在倒在地上,他看到的最后一幕:是那个神秘人的背影。 第九章灯塔 “他是谁?”一个戴着黑色方框眼镜,梳着左三七分头型,穿着一个画有海绵宝宝图案衣服的男人走进了实验室。 “一周前新来的天文学博士,叫杨坤。”Labber的目光从平板电脑上移开,回答了男人的问题。 “呵,看上去像个傻大个,不太聪明的样子” “好像在实验室里穿个海绵宝宝睡衣的人看着才太不太聪明吧哈哈哈哈” “你tm的,老子爱穿咋的了。”男人笑着推了一下Labbber的肩膀。“这是上次我说的项目档案,之后,老规矩”Labber接过一个文件夹,随后男人向杨坤走去。 “你,叫杨坤?” “嗯,你也是301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吗,幸会幸会”说完杨坤站起来想要与这个男人握手致意。 但对方却没理会他的右手继续说道:“我不是你们这的研究人员,我是“灯塔”项目的负责人,叫我F·G就行,项目进行期间你们都由我负责,新来有什么不懂去问Labber。”说完F·G便转身离开了。 杨坤这人没啥脾气,也不是很好面子,但感觉这个自称F·G的人好大的架子,上来就给自己摆一道,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 但比起这个,杨坤更在意那个叫F·G的人说的“灯塔”项目。 Labber从一个牛皮纸档案袋里抽出了几份资料,上面几份是文字资料,下面还有几张怪异的图片。杨坤先拿起来最上面的一份资料看了起来。 —————————————— 探索者号档案:《灯塔》(节选) 1.项目编号:NFAO-301 2.项目内容: 时间:地球年2032年12月2日 地点:奥尔特星云外围 项目名称及描述:NFAO-301-3 NFAO-301-3为探索者号接近脉冲星“灯塔”(原编号XTE J1026-303)时,在其半径约0.1光年外围发现的一个未知物体,经探索者号自带的各类研究设备及传感器解析后传回的数据显示,该物体没有固定的外观,并且不符合三维空间观测规律,所以无法给出确切的立体模型图。从不同的角度观测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几何体,但检测到该物体的最长长度达到约1200米,最短不足1米。观测其周围每一个小时平均有52分钟存在引力透镜效应,推测其应该具有较高的能量或较高的密度。探索者号发射的微型衍生探测器观测到在接近NFAO-301-3半径约0.4个天为单位(约6000万公里)时的物体内温会急剧升高,比热容较小的物体会直接气化。探索者号的主探测器上监测到多个频段的电磁波和引力波,推测其来源为NFAO-301-3。(波形分析数据和图片信息见附录。) 3.项目分析:目前由于距离,传感器精度,科技限制各种原因无法对NFAO-301-3的具体质量,能量,引力半径等参数作出详细解析,但可推测认为: 情况一:NFAO-301-3不是自然生成的天体或其他宇宙自然现象,这让外星文明的存在多了一些可能性。 情况二:NFAO-301-3的种种特征超出了目前人类对自然科学认知的范畴,对NFAO-301-3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让人类文明的科技获得质的飞跃。 档案编辑时间:2033年1月10日。 —————————————— “这后面还有几张图片,拍的应该是这东西的外观,但我完全看不出这是什么,就像档案中说的,它可能不具备三维物体观测的规律。”Labber将手中的几张图片递给杨坤。 “不具备三维物体观测的规律………” 一般来讲,如果有一个立体的几何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过去都是正方形那么就基本可以判断,他是一个正方体。这是三视图的原理,可从图片上这几个观测方向来看,完全判断不出它的几何结构。 “这里还有一段低帧数的视频你看一下。”Labber点开平板电脑上的一个图标,一段诡异的录像展露在了俩人的眼前。 那段视频虽然帧数很低,但是不难看出探测器的摄像头在缓缓的围着这个物体旋转。一开始看是一个类似长方体的东西,按照平常的观察规律,不管转过多少个角度,他都应当还是一个长方体,可是随着相机的旋转,这东西时而看上去像圆锥,时而看上去像棱锥,时而看上去就是不规则的,总之它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我有个问题,探测器当时的速度是多少?” “探索者号光速的10%,探测器是同步发射的,哦不,准确的说是放出,所以应该也是这个速度左右。” “档案说距离NFAO-301-3半径6000万公里内的物体内温会急剧升高,探测器应该在这个范围外一点,如果是近似环绕,探测器的角速度大概28角度每秒,绕完一圈也要差不多13秒,可是……”杨坤说到这低头不再说话,他的直觉告诉他,一个粗略的计算就发现了很多不科学的地方,这个灯塔项目没有那么简单。 “对啊,这个视频里,摄像机却在不到5秒内就围着这东西转了一圈,即便是算上相对论效应,时间也差的很多。是档案里的数据出错了吗,还是探测器进行了一次加速…”“对了,老杜那懒汉又去哪偷懒去了,赶紧把他叫来。” “探索者号的聚变反应堆发动机仅仅是为了利用一下大天体的引力弹弓效应来加速准备的,飞离木星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了。仅靠辐射帆获得动力探索者号速度不会有大的突变”一个温雅女声在杨坤和Labber的身后传来。 “哈,是惠子,你刚才一直在这里吗,都没注意到你。” “没有,我刚来实验室,但这个档案我提前看过了。” “那…你有什么看法吗?” “这档案你们还没看完,这后面不是还有一张嘛”说完,惠子从两人中间走过去,拿起桌子上的档案袋,用纤细的手指从里面抽出了另一张文件。 与上一张文件不同的是,这张纸上,还配了一些模糊的照片和手绘的直线段。 但杨坤在看到那些直线段后,眼前一亮,一个想法闪过他的大脑。 第十章乌龟 项目名称:“灯塔”—NFAO-301-4 项目描述:NFAO-301-4是探索者号在距离NFAO-301-3大约0.41个天文单位时,发现的一个超自然现象。这个现象可以用阿基里斯悖论来形容,或者说其现象完全符合阿基里斯悖论,但NFAO-301-4现象并不发生于所有情况,比如探险者号将数据传回地球,探索者号对外围环境的观测及分析等。只有当探险者号和微型探测器试图分析NFAO-301-3的性质和信息时,会出现NFAO-301-4现象。(详细记录见附录) 项目分析:NFAO-301-4现象同样超过目前人类研究的自然科学范畴,甚至可以说违背我们已有的科学认知。不论是数学的极数理论,还是物理的普朗克时间理论,都早已推翻了阿基里斯悖论,但它还是真实发生了,对NFAO-301-4的研究可能会让人类对物理学的认知产生一次颠覆性的变化。 档案编辑时间:2033年1月12日。 —————————————— 附录3:NFAO-301-4发生时,探索者号携带的计算机芯片似乎被置于普朗克时间之外,对数据的处理会无限的趋近于完成,但是达不到完成的这一个状态,我们已知的时间空间量化理论,似乎在NFAO-301-4现象中不成立,时间又变成了一种无限可分的状态。 —————————————— “怎么样,两位大物理学家,有灵感了吗?”惠子一边俏皮的笑着,一边抬起头用一种调皮的语气问着杨坤和Labber,因为她也知道这两份档案的内容是在很蹊跷,她知道杨坤和Labber肯定也一头雾水,所以她内心反而突然有了一些莫名的释然感。 “你倒是毫无压力啊,惠子小姐”看到惠子的笑容,Labber也从这烧脑档案带给人的紧张情绪中暂时解脱了出来。脸上也闪过一丝微笑,但也仅仅是闪过。 杨坤似乎完全沉浸在NFAO-301-3和NFAO-301-4中,低头思考着什么。 10多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第一次见到火,第一次见到雷电时,对其性质一无所知,只知道它们具有一种毁灭性的力量,他们用火来驱赶野兽,用火来加热食物。他们知道,每当天空出现刺眼的裂痕时,随着森林里的一声巨响,他们就会获得那种毁灭性的力量,他们创造了一种叫神的概念,他们为神明建立节日,为神明献出心脏,认为所拥有的一切都要从神那里祈祷。神赐予了他们这种力量,他们不需要知道天空为什么有裂痕,不需要知道那团红色的东西为什么有让人无法靠近的温度,当然,那时也没有“温度”这个物理概念。那时候人们对物理的认知就是,尖利的物体可以刺穿猎物和敌人的皮肉与内脏,神明会赐予他们难以驾驭的神圣力量。 10万年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雷电只不过是电荷在天与地强大的电势差下划过时与空气电荷中和产生的巨大的光和热。没有神明赐予我们什么,有的只是前人呕心沥血的研究与发现。 杨坤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世界上不会有魔法,有的只有没被发现的自然规律。 “有意思哈,阿基里斯悖论,哈哈哈哈哈,那只永远追不上的乌龟!那只赛跑输了的乌龟又回来了哈哈哈哈哈”Labber一边抖了抖手里的档案,一边发出无奈的的笑声,他坐下从上衣胸前的口袋中,抽出一支烟,想起来实验室不能抽烟,便说了一句“我出去一会儿”,然后慢步走向了实验室的后门。 “我们都应该知道普朗克时间是最短的时间,没有时间能比普朗克时间更短,也没有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物质。规律是不可能被打破的,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杨坤一边说,一边将目光看向他之前看的那几条手绘的直线段。 “这是阿基里斯悖论的图解吗?这个悖论以前听说过一次,但记不太清楚讲的什么了。”惠子踮起脚看着杨坤手里的档案纸说到。 杨坤将手放低了些,用讲笑话的语气说道:“有一个叫阿基里斯的人,他与乌龟赛跑,他先让乌龟领先他1000米,并且他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比赛开始后,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时,用时为t,此时乌龟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到下一个100米处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乌龟此时在他前面10米处,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0,乌龟在他前1米的地方,所以阿基里斯只能无限的接近乌龟,但永远超不过它。” “听上去真的没什么毛病,我现在甚至认为我跑不过一只乌龟了哈哈哈。” 惠子的这句玩笑话并没有让杨坤感到轻松下来,反而让杨坤感觉更加紧张,他甚至开始怀疑这份档案的真假性。 与此同时,杨坤突然又想起了前天听到的那个旋律,那个似乎被自己预知到的旋律。身为一个信奉科学的人,有这么多不科学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仿佛是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无知进行的一番嘲讽。 ————————————— “老杜你个懒汉还知道过来,又上哪快乐去了?” “小酌,嘿嘿,小酌而已” “大上午的有什么好喝的,F·G刚才都已经来过了” 门外传来Labber和杜雪辉的对话声打断了杨坤和惠子的思绪,随后一个啤酒肚走了进来。 “昨晚睡得都还好吧,哈哈,F·G刚才没说我什么吧?” 杨坤觉得杜雪飞这个人一点都不像搞学术研究的人,倒有点像酒吧街上的街溜子。 “你是说那个灯塔项目的负责人,他没提你什么,就给了我们一份档案。” 杨坤说完刚想把手中的档案和桌子上的一起递给杜雪辉,但杜雪飞的目光并不在这些档案上,他饶有兴趣的看向了桌子上的平板电脑屏幕,电脑屏幕上是刚才的NFAO-301-3视频。 “这东西眼熟啊”杜雪辉的一句话直接把Labber拉回了实验室。 “眼熟?你以前见过它?”没等杨坤和Labber说话,惠子抢在其他二人前面发出了疑问。 三个人都震惊的看着这个一嘴酒味挺着啤酒肚的“街溜子”。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