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南朝武帝》 乱世 4世纪中期,中华大地已经遭受战乱五十余年。公元316年五胡内迁,西晋灭亡,汉人衣冠南渡,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北方陷入了战乱,掀起了五胡十六国的历史,而南方由琅琊王司马睿建立的东晋王朝已经建国五十年。南北朝对峙刚刚开始。 363年,前秦建立了12年,苻坚诛杀昏君苻生,苻坚积极学习汉族,拜王猛为相,进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使前秦国力大增,氐族人的政权逐渐巩固,于此同时加紧了其一统北方的进程,在几十年内灭亡燕国、前梁、代国。并出兵西域,北方基本上被苻坚控制。而此时的东晋内部四分五裂,政权由王、谢等大族控制,民间传唱“王与马共天下”,发动过数次北伐,但都是失败,一统天下、恢复中原的中原迟迟惨败,东晋内部也四分五裂,刚刚经历了王墩叛乱,元气大伤。 常年征战,堆尸如山,中华大地上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的大动乱,民不聊生,无论南北,无论长江亦或是黄河的人民,受到了战争的惨痛影响,瘟疫,旱灾接连发生,而战争依然在继续,君主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霸权仍然在大肆征兵,天下乱世有谁来终结,秦皇汉武是否还会再现中华,为中国百姓,为中国统一作出贡献。 363年正是东晋王朝建立35,前秦建立12年的一年,这一年可以像往常一样平凡,但这一年注定不平凡,京口巷的一生婴儿的啼哭划破了天际,他注定与这乱世抗争,他是否会结束这乱世? 弃婴 363年4月13日晚,刘翘的妻子到了分娩的日子,刘翘慌忙找到接生婆,这一天下起了大雨,刘翘家的草屋无法挡住倾盆大雨,大雨飘进了他家的破草屋里,“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在接生婆门前想起。“我妻子快要分娩了,请您走一趟。”这时接生婆慌忙起身穿上衣服,拿起接生的工具,走出家门,跟着刘翘到他家去。虽然打着伞,但依然把衣服上溅满了水。“对不住了,大姐,我实在请不起车马将您送到我家了”刘翘一脸羞愧的说。 还好两人走的极快,到他家的破草屋时妻子还未分娩,半个时辰后,妻子突然喊叫了起来,“我要生了”,这时他们及时走到妻子的房间,接生婆便急忙帮刘翘妻子接生,“刘夫人使点劲”接生婆大声道,“阿嚏”刘夫人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可能是着凉了,没有啥大事” 刘翘心里想。就这样,到了子时后,一声婴儿的哭声传出来了,此时天降惊雷。婴儿不哭了,这个雷好像让他知道了天命。接生完后,接生婆就离开了这个破草屋,她不会预料到这个婴儿后来会是一代英才。 刘翘忙活了一会儿后便睡过去了,当一缕阳光照射到他的眼睛时,他发现他的手边有一点鲜血。“我明明将屋子里收拾干净了,为何还有血”他心里很是疑惑。当他抬头看到妻子嘴角的血时,他震惊了。“夫人,你怎么吐血了”。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妻子在昨天风雨大作时染上了严重的风寒,性命危在旦夕。他急忙爬起来找到同乡的郎中刘卓,此时他也顾不得什么了,雇了一辆马车驶去刘卓家,“刘先生,我妻子分娩时遇到风寒得了重病,请您与我同去瞧瞧”。刘卓素来与刘翘相熟,拿好药箱。便跳上了马车,“刘贤弟,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治好弟妹”一会儿到达了小草屋。刘卓号脉后发现赵氏身子及其虚弱,患了严重的风寒。他将刘翘叫出来说:“据脉象看弟妻的性命堪忧啊,老夫也无能为力啊!” “贤弟节哀吧。”“先生真的没救了吗?”“不可”,此刻刘翘绝望了。他把所有钱拿出来请求刘卓救救他的妻子,刘卓说:“我这有一个法子,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说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但愿可以,我给贤弟开一个方子。”“先生学识渊博,还请先生为小儿取名”“贤弟是楚元王后裔,又是当世名士不妨取名德舆,以发扬贤弟的德义。”刘翘说:“好名字,望小儿不负先生厚望,将来做一个高士。”说着刘卓出了刘宅。 几天后,赵氏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夫君,不要白费力气了,妾身的病治不好了,现在我们的钱财都花光了,如何去养德舆”。第二天赵氏病情更重了,刘卓慌忙感到说:“妻妹,病的太重了我之前开的方子也无力回天了,对不住了,贤弟。”又是天降大雨,赵氏死了,离开了丈夫和儿子。 刘翘抱着婴儿埋下了赵氏,走在树林里,他想:这个孩子没有了母亲,再请乳母的钱他再也支付不起,他想要将其抛弃,转念又想这时爱妻留在世上最后的亲人,无论如何都要将他抚养长大。在这种矛盾中中他选择了抛弃。尽管有很多不舍,但是他也是没有任何出路。 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就这样被放倒了路边,他成了弃婴,自生自灭。 寄奴 当刘翘正要离开时,刚从前面墓地里祭奠完自己的父亲的李氏走了过来,她知道刘翘家素来贫困,而今刘翘的妻子死去,留下了这个婴儿,更是雪上加霜。她快步走了过去,喊住刘翘:“刘兄弟,你这是要遗弃这个婴儿吗?“大姐,我妻子刚刚去世,我无力再给他请一个乳母了。” “我可以帮你,但是你不要丢弃他。” “可是你还要给敬儿喂奶呢!” 此时弃婴哭了起来。“想必是饿了”,李氏急忙抱起他来,掀起衣服,给他喂奶,因为刚刚生下刘怀敬,奶多,且李氏想来硬朗,喂养两个孩子应该不成问题。“刘兄弟,没问题,我可以喂这个婴儿,你给这个婴儿起小名了吗,这样叫起来方便”“小弟惭愧,自他生下来,家里突发变故,爱妻亡故,家中一贫如洗,一片慌乱之中尚未取小名。”那就现在取一个小名吧!” “大姐,他自幼丧母,靠您得以生存,叫寄奴可好” “那就叫寄奴吧!”李氏说,“这里太过偏僻,还是回家再议” 于是他们回到了刘翘家中,李氏家靠着刘翘家,每天喂奶比较方便,他们计划好每天李氏到这里喂奶,寄奴哭时,她便来刘翘家看。 “寄奴又哭了,请大姐快来看看。”,“寄奴又饿了,请大姐过来喂奶。。” 在李氏的喂养下,寄奴一天天的长大。 继母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寄奴一天天的长大,刘翘虽然依然是刀笔小吏,但是凭借士族的威望,生活状况逐渐好转,这一天闲来无事再路口散步看见一个女子正在河边洗衣,见那女子鹰钩鼻,头像柔顺,面颊姣好似春秋时的西施。于是不由感叹:“西子重现人世间,务必尽力获芳心。”想着,他便走到那女子的面前,想着问她的家世。“不知姑娘年岁几许,可否婚嫁”“小女子今年二十,正好到婚配的年龄,我父亲是这姚阳县县令,准备将我许配给功曹刘翘,他知刘功曹刚丧其妻,想让我嫁给他,陪伴他。” 刘翘心想原来这个宛若天仙的姑娘是要嫁给自己的,他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 正在刘翘想的出神的时候,那女子说到“刘功曹德才兼备,小女子能嫁给他很是高兴” “和姑娘说实话吧,我便是刘翘,你父亲手下的功曹,今天闲着无聊,在这姚阳城里走动便见到小姐了” “先生真是踏实稳重,妾身能够嫁给先生真是三生有幸。” “小姐真是谬赞了,刘翘年岁长小姐12岁,能娶到小姐才是我的荣幸,先前萧大人要将你许配给我,我说我年龄长小姐太多,若是娶到小姐,岂不是让小姐委屈。” “没事,妾身愿嫁给先生”说完便又在洗衣了。 “小姐,你是官宦人家的贵人,为何还要亲自在桥边洗衣”刘翘和那女子谈了很久才发现这个。 “妾身,想是能够学会吃苦,将来能够为夫君持家” 刘翘心想这小姐真是一个好女子,若能将她娶回家,一定要好好对待这个妻子。 这一天,刘翘和萧氏聊了许久 ………………………… 日暮西山,天色已经不早,刘翘对萧氏说:“天色渐晚,我送小姐回到府中吧” 萧氏说“先生带着寄奴一起去我家中吧,在与父亲商讨嫁与先生之事。” 于是刘翘和萧氏先去家中看到刚砍柴回家的寄奴,满头大汗,这一年寄奴八岁,他已经逐渐长大,他比起同龄人更加健壮。 “父亲,这位小姐是谁。” “寄奴他是县令萧大人府上的小姐,将来要做你的母亲。” 寄奴走过来向萧氏说了一句萧小姐好,这一刻他是高兴的,因为他有母亲了。 他和刘翘,萧氏一起去了萧府,萧府与刘家并不远,一会儿他们就到了萧府。 萧卓夫妇对刘翘和寄奴进行了热情款待,并定好了下月初八办刘翘和萧文寿的婚事。 刘翘在萧府离开以后积极准备婚事,寄奴也帮着父亲张罗婚事,一切井井有条,刘翘将房屋返修一番,万事具备。 萧府这边也在准备婚事,萧卓有一子一女,他从来都是将文寿捧在手心,视她为掌上明珠,对于她这次的出嫁更是尽心尽力。 岁月如梭,出嫁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天寄奴独自走到那片林子,那个埋葬着母亲的林子,他在母亲坟边哭到“娘啊,今天寄奴又有母亲了,我希望她会和您一样,对我至亲至爱。” 寄奴在林子跑回家,听到了最后一声送入洞房。 随着这一声的结束,寄奴有了另一个母亲,一个会影响她一生的继母。 小弟 萧氏嫁到了刘家,她没有忘记那日在桥边她的话,她勤俭持家,把原本清贫的刘翘家打理的很好,她对寄奴更是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寄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母爱。 萧氏嫁到刘家来已经快半年了,她的肚子也越来越大,她要生了,寄奴非常高兴,他快有个弟弟来和他一起来支撑起这个家了。 刘翘对此也是很高兴,他从未想到上天会如此眷顾他,给她一个如此好的妻子。他也想文寿给他生一个儿子,陪伴着寄奴。 寄奴还是每天砍柴,父亲晚上还是给他教授学问。与此前不同的是萧氏在寄奴砍完柴后也在教授寄奴学问。 这一天,寄奴砍完柴回到家中,萧氏正在给他讲《大学》。 “古代圣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寄奴你一定要学习古人,看这乱世天下,你需平定,结束这战乱的炼狱。” 听完萧氏的话,寄奴心中燃起了一股热血,他记住了,他彻底的记住了。 说着萧氏开始难受,寄奴意识到了这个场景,他急忙跑到接生婆家,一会儿刘翘回到家中,看到萧氏正在床上痛苦,他正不知所错时,寄奴带着接生婆来了,他走出房间,等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半个时辰后,屋内的声音逐渐变小,一个婴儿的啼哭声传了出来。 寄奴知道,他有小弟了。 第二天萧氏力气渐渐恢复了,他对刘翘说,这个孩子到我们家是上天怜惜我们啊! 于是小弟便是叫怜儿了。 “感谢上天,寄奴有小弟了,他叫怜儿。” 道规 日子一天天过去,道怜也渐渐长大,在他六七岁时,他的文学天赋便显现出来,在他四、五岁时,萧氏便教他《大学》,便教他《中庸》,他遨游于此,并乐此不疲,他非常懂事,他知道兄长的辛苦,他的饱读诗书使得他温文尔雅,有古代贤士的风范,因此他对于兄长也很是恭敬。 这一天,寄奴回到家中,道怜和寄奴卸下寄奴的柴火,一同吃过晚饭,便一起学习古书,他们津津乐道的交谈,他们愤恨这乱世,他们愤恨统治者偏安一隅,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懦弱,他们不应该放任北方的混乱。然后他们便慢慢在席子中睡到,这一晚,寄奴梦到了,泰山,梦到了秦岭,那曾经的中原故地…… 这年九月,他们的弟弟出生了,他们对此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他们可以多一个支持,担忧的是父亲能否抚养的起。 道规出生时很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惊天动地的哭声,他带来的只有平静。 等到道规满月的时候,刘翘为他办了宴会,可是刘翘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他不断的咳血,他知道他时日不多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他留下了眼泪。 他希望寄奴能够挑起大梁,希望道怜能够辅佐寄奴。 最后他希望道规能够体谅两位哥哥。 寄奴,道规,道怜谁也不成想他们的父亲将要离开他们。 丧父 道规的满月宴会在刘翘的操办下结束了,刘翘忙碌了一天后,在家中破旧的躺椅上坐下,睡着了。萧氏并未想到他会离她而去。 刘翘不知睡了多久,萧氏也没有叫醒他,只是不停的给他热饭,她是个贤惠的妻子。她想对刘翘好,她想要这个家是美好的,她虽然出身官宦,但是她依然坚持为刘家忙上忙下。 萧氏拍打着小道规,道规不一会儿便睡着了,萧氏也是非常疲倦,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就在萧氏睡着后的半个时辰后,刘翘醒了,他看到了桌上还有余热的饭菜。心中有欣慰,但是更多的是愧疚。 此时他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莹儿已嫁于我七载,我并未给她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反而还让她和我受苦受累,如今我又身患重病,我真是惭愧啊!” 他走到了萧氏旁边,轻轻的抚摸她的头发,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他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咳咳咳咳咳咳咳…… 刘翘又咳起来了,他不想惊起他的妻儿,他飞跑到外面的林子里,他咳得更厉害了。这会儿,寄奴听到了父亲的咳声,他跟着父亲走了出去。 他预料到了父亲的病重,他走到了刘翘的面前,急迫的问了他的病情,刘翘告诉他,“寄奴,我的时日不多了,你一定要好好担起家庭的重担,好好照顾你的母亲和你的两个弟弟。寄奴你长大了,该有一个名字了,你就叫刘裕吧!希望你将来能够成就事业,一生富裕。” 刘翘颤颤巍巍的说话,他不行了,说完他吐了一地血,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持,他死了。 寄奴哭了,他的父母都相继离开人世,他绝望了,他想过去自杀。 但是他忍住了,他醒悟了,他还有亲人,他还有待他如亲子的继母,他还有两个兄弟。他还要建立伟大的功勋,这一刻他站起来了,他抱着父亲庞大的身躯,走到家里。 担起责任,为父亲办理后事……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