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我的专属记忆》 儿时的我 在我的记忆深处,儿时的我调皮捣蛋!在我们这个村子里,我们家也算是一个大户了!父辈叔伯兄弟十二个,到了我们这一辈堂兄弟们十七八个。父亲他们亲兄弟五人,所以到了我这一辈堂兄弟姐妹十人,七男三女!我呢,属于老四,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三个弟弟!记得有一次过年,我和老大、老二在房子里玩起了炮仗,把huo yao塞进空的青霉素玻璃瓶,捣瓷实了。然后用huo yao捻拉着长长的,放在地上计划去点燃。我记得当时我上四年级吧,老大老二估计也上初二,初一的样子。老大让我去点燃,我吓着没敢去,老大估计害怕他也没去。最后老二撞着胆子去点燃。我吓着用被子把头裹住,只露着一个眼睛。老大在桌子下趴着,抱着头。老二点燃炮捻也立马用被子裹住了头,看着炮捻一点点接近青霉素瓶,只听见轰的一声,房子都在动,房顶的灰开始掉下来。屋里全是huo yao味和灰尘。只见水泥地下有个不大不小的坑,耳朵还有点嗡嗡想。忽然老大捂着眼睛,大叫了起来。我暗叫不好,老二打开门窗,忽然发现老大眼睛睁不开,红肿。老大说估计眼里进了玻璃茬。当时年龄尚小的我忽然没了主意,最后大伯和伯母过来,立马骑着摩托车和老大去了医院。最后见老大的时候,发现他的左眼有一个红点。十几年过去了,以至于现在老大眼里那个红点还没有消失。 果园 我们家有一片果园那是爷爷年轻时候种下的,听父亲说我两岁的时候爷爷就走了,好像老六才出生。以至于我对爷爷的印象只存在于那张黑白照,说实话从记事起看到家里的那张黑白照,奶奶给我们说那是你们爷爷,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照片,发现爷爷也挺帅的。那片果园在春天的时候鸟语花香,初秋的时候果园就是我们兄弟姐妹玩的最多的地方了。果园的围墙是用土方堆砌成的,围墙上的堆砌痕迹现在还依然清晰可见。而现在20多年过去了,围墙也是断壁残垣,有的用铁网围住,有的用树枝围住,而我们却很少去那里了。听父亲说很多果树都砍掉了,年纪大了都坏死了。在果园里面有苹果树,桃树,杏树,李树,各种各样的树,春天的时候五颜六色的花,还有各种蜜蜂蝴蝶飞来飞去,青草油油,有时我们还在草地上打玩。那个时候才是童年最好的时候。记得果园东北拐角有一间用土打垒的房子,最老的火炕,一到秋天老大就带着老二、老三还有我去果园守着,三个弟弟也想来谁叫他们年纪小呢。开始他们三人是不带我的,我可是屁颠屁颠跟在他们身后软磨硬泡才争取来的。说实话,晚上睡在炕上的时候还真有点害怕呢,万一有狼怎么办?只能心里默默的想着,赶紧天亮吧!看着他们三人呼呼大睡,第一次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值了一夜岗。 三河的由来 我们这个庄子北边有一条河、东边一条沟,然后河与沟的水汇聚形成另一条河流,我们俗称三河。三河交汇处的水也特别深,那时的水也特别清澈,在沟河还没有改造之前水里的鲤鱼鲶鱼特别多,它们都在草窝里面藏着,我们还会去摸鱼洗澡。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做过一次自制的土lei管,专门用来捕鱼用。lei guan上有药捻,点燃后扔到草窝里鱼就会翻肚皮了。后来太过于危险,就没有在做过了。再到后来父亲不知认识哪里的外地朋友,听说来我们这做生意。一有空闲时间父亲的朋友就会来我家,然后用电网来进行捕捞,水下放着一轮胎内胎,充上气。然后再内胎上放一竹板,人和电瓶以及操作工具都在竹板上。打开电源深入草窝或者朽树窝里面,一会儿鱼就被电晕了,捕上来的鱼又大又肥又嫩。鱼大一点的话,或蒸或炖,那时哪有现在这么多各种各样的调料制品。当时也只有花椒、蒜、葱,做出来的鱼鲜味可口,味道好极了。小一点的鱼洗干净之后用油炸干,嚼起来香脆可口,回味无穷。 我们庄子有四十多户人家,说实话三河的水就是我们这个庄子的源泉,比起其他庄子我们这里的水质相当不错,水泵抽上可以直接饮用,甘冽清甜。北边的河与东边的沟经过几次改造,河里的水混浊不堪,河藻泛滥。早已失去了儿时的清澈,每每看到这就会怀念当时的河水。沟也越来越窄,水流也越来越小,杂草丛生,不知道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他还能否存在。反观现在三河水里再也没有儿时做出来那种鱼的味道了。 三河洗澡 在我们这里夏天放暑假的时候,七八岁的小孩就已经开始在河里洗澡了。大孩子带小孩子,我们的带孩子当然是老大、老二和老三。那时的水清澈见底,在水里憋气打水仗摔跤,玩的是不亦乐乎!当然,我们年龄小的只能在水浅的地方玩一玩,水深的地方就不敢去了!玩累了,在岸边抹上沙土,晒着太阳,那感觉仿佛是在海边一样,惬意盎然。记得有一次在三河的交汇处洗澡,那个地方是最深的了,一不小心就会滑入漩涡当中。那一次,和老大老二去洗澡,我不会游泳只能在水稍浅的地方玩一玩,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胆大,就走到了三河交汇处的边缘,一不小心脚下打滑掉入了漩涡当中。在水中挣扎,努力往上游。可是越挣扎呛的河水越多,忽然老二看见我之后,一头扎了下去把我从水中扔了上来。他掉入漩涡当中,最后游了上来。我上来之后眼睛憋着吐了几口河水,不知道老二当时哪来的那么大力气。如果没有老二的话,估计我命悬一线了。这件事没有告诉家里人,一直到高中时候。一家人坐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才会提起。从那以后我在也没有去三河里洗过澡,似乎成了心里阴影,以至于后来我都不会游泳。记得成年以后在大学游泳池和老家黄河泳池玩过两次。虽然这一次游泳又惊又险,但是儿时贪玩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还有老二舍命相救的兄弟情。 麦子黄了 在我们这麦田都是一块一块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一亩多,有的是四五分地。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前后开始下地干活。打磨田、施肥、捡玉米根,然后开始播种。等到麦子长出来的时候,在dian玉米种。我们这种地都是套种,有小麦、玉米、苏子(俗语,用来压榨香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祖辈辈在这坚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到六月份的时候,找两三个工人带上镰刀做好收麦子的准备。收割好之后用冰草打绕的长绳,捆起来,用车子拉去专门的麦厂。之后,母亲会带着姐姐和我去田里捡漏下麦子,那时候的我们似乎暑假有做不完的事情,捡麦子、摘枸杞、洗澡、玩游戏、偷桃子、写作业。 麦厂的麦子还需要放一段时间,一家一户轮流着用最原始的机子做最后的收成。记得小时候在金黄色的麦垛里捉迷藏。爬到麦垛的最高处,七八个人开始跳上跳下。麦垛机会变得瓷实,然后再下面我们开始掏洞。里面的麦秸秆掏出来,我们躲进去。这就是属于我们的乐趣,我们童年时的乐趣。每年都是如此,麦厂在暑假就是我们的儿童乐园,仿佛那里的欢歌笑语,就像昨天一样萦绕在耳边,不能散去!麦子的收成还有最后一道,用风扇吹去秸秆屑,剩下的就是金黄色的麦子了。拉回家,遇到好天气在晒几天,就可以装袋储藏了。那时候麦子磨出来的面粉,做成面条,筋道有味,回味无穷呢。我最喜欢吃西红柿鸡蛋面,母亲做出来的面条最好吃,也最想念! 上小学 我们这每个村子都会设置一个小学,我记得还不到六岁的时候就去上学前班。因为不到六岁是上不了的,当时我记得户口本上都是手写的。因为这个母亲特意把我的出生日期填写到了上半年,才顺利上学。我们这里的教室没有灯,没有暖气,教室里只有桌子板凳和一个讲台黑板了。我深刻的记得在我和姐姐上小学一直到初中的时候,母亲六点多就起了,给我们俩做一碗面,吃的热热乎乎的去上学。当时不知道母亲的用心良苦,到现在才明白原来母爱是无私奉献,是默默无闻的! 因为当时学校里没有灯,我们去的早的就点上蜡烛,以至于书桌上都是黑一点,白一点的,还有厚厚的蜡油。到天亮的时候,鼻孔黑黑的,然后会和同桌互相打闹嘲笑。因为在冬天每个教室都要架一台火炉,用来冬天取暖。在快要冬天的时候,老师就会安排我们每一个学生回家抱一捆木柴放在教室的后面,用来引火。开始的时候,我们年纪小。不懂得怎么架火炉,每次架完之后总是黑眼圈,被烟熏的黑眼圈。原来架火炉也需要技巧,先要把火炉用煤炭底部垫起来,然后放上木柴点燃,差不多的时候在放点煤炭,等煤炭燃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多放点了。在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在火炉旁边,嬉笑打闹玩耍。那个时候是真的快乐,真的幸福。记得当时小学有一位老师,父亲说给他教过,也给几位叔伯教过也给我们十个兄弟姐妹教过,这位老师真正是教过我们全家人,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那次回家还见过他七十多了,精神十足。还认出了我,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现在的垂垂老矣。为了教育事业付出了整个青春,值得我们尊敬。 那个时候才是真的好,打雪仗、跳皮筋、叠纸片、弹珠还有好多好多我们自创的游戏。无忧无虑,欢歌笑语。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两个村子的学校合并了,不得不骑自行车去上学!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