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苦儿》 祁山风云 詹玉祥原创长篇小说《苦儿》第二十六章主题歌 祁 山 风 云 1、巍巍祁山泉水涓涓,八路的队伍上了山。冲锋号嘀嘀嗒嗒,旌旗卷,壮士挥刀向前! 2、争江山兄弟相残,打内战害了好汉千千万。壮士挥鞭马蹄挣挣,祁山烽火伴狼烟! 3、祁山埋了英年颜,硝烟弥漫铸画卷。一幕幕、一片片,无名英雄魂洒山! 4、争江山打内战,千军万马渡祁山。祁山风云超亡灵,独立师神出鬼没灭维汉。 5、泉水涓涓巍巍祁山,兄弟相残内战正憨。千军万马争要塞,炮火硝烟铸画卷! 6、花满山、旌旗卷,敌军进攻炮火掩。***出奇兵,围住敌军王维汉! 7、千军万马如画卷,八路军人人是好汉。枪林弹雨话传奇,为了共和国冲锋向前!第一章 上天无情人有情 第一章绝境逢生 播音1:各位听众朋友,江枫长篇章回小说《苦儿》今天正式开播。这部书是我从云南到山西之后创作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当大人物和小人物同时发生冲突时,遭殃的为什么往往总是小人物呢?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但我相信收听本书的你一定会有答案的……本栏目由中国山西江枫教育友情播出,欢迎你继续收听。 第一章 绝境逢生 狂风呼吼、漫天雪舞,半秋山淹没在了茫茫的雪海里。远远的一个讨饭的女人背上背着一个三岁的女孩,怀里捂着一碗刚刚讨来的奢饭在厚厚的雪中匆匆地向着半秋山脚下的将军村跑去…… 在半秋山脚下一座用茅草,竹木,围席搭建的房子在厚厚的雪地里,在呼啦呼啦的狂风中目睹着岁月的沧桑。房子的主人叫苦文山,?女人叫田文英。膝下有一儿一女,他们住的这个村子叫将军村,村名是谁起的?似乎谁也不知道,而唯一知道的是、在这个村子里几百年也没有出过一个将军。苦文山一家四口虽然住在这穷乡僻壤,但小日子还是过得幸福美满其乐无穷。可是,谁也没想到一场兵慌,竟然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在瞬间变得支离破碎。苦文山死于乱枪之中,留下了妻子和他的一儿一女。儿子苦儿六岁,女儿苦秀秀三岁。由于连年战乱,土匪横行,再加上天灾人祸。没了丈夫的田文英不得不带着三岁的女儿秀秀四处乞讨。田文英独自带着女儿留下苦儿外出乞讨,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竟然成了他们母子三人最后的见面。 一大早、田文英就带着女儿苦秀秀到外村乞讨,刚出门不久,老天便再次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窗外的狂风在飞舞地雪花中使劲地尖叫着,忽然、一股狂风卷着冰雪打在窗上发出了哗啦,哗啦地响声。年仅六岁的苦儿吓得躲在门后面全身打颤,过了许久,他才战战兢兢地拿起一根木棍使劲地顶着嘎吱,嘎吱的竹门…… 如此大的雪对于年仅六岁的苦儿来说还是第一次看到,因此,他颤颤地望着窗外,就那么望着。不知过了多久,这破旧的房里便铺上了厚厚的一层白雪。白雪像展开的地毯,让这破旧的茅草屋银光四射…… 还不到下午,天就暗得像夜晚似的,外面的狂风和大雪依然还在使劲地吼叫着。看样子,今天的雪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咚咚咚!敲门的声音响起;苦儿伸手去开门,可是顶着的木棍怎么也取不下来。他伸着有些酸痛的脖子道:“是妈妈和妹妹吗”?门外、黄士荣道:“ 苦儿啊,我是你邻家的黄叔,你妈妈在家吗?”房里的门后面,苦儿说“叔叔,你等着,我马上就给你开门。黄世荣道:“不急,不急,要是你妈妈不在就不开了。这外面的风雪很大,我把好吃的给你放在门外了。过一会等风小了你把门打开,趁热吃。苦儿,你可记着,要是你妈妈回来了,告诉她明天到我家来,我和你婶子给你们准备了点过年的好吃的。” 黄世荣走后,外面的风渐渐地停下。房里、苦儿抬起头望了望窗外,他战战兢兢地顺着木门双手撑着膝盖艰难地站起来。他使劲的搬开木棍打开了房门,门口一个圆圆的东西被一条白毛巾包着;苦儿伸过手去把它抱在怀里,一股热气暖暖的从他的手上传遍全身。这时候的苦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毛巾、啊!原来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年糕。那扑鼻的清香使得他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跳起了舞步。 苦儿的胃早已空了,他多么想吃掉这碗年糕。可是,一想到三岁的妹妹和妈妈还没有回来,他只好用鼻子闻了一闻,然后将它重新包好放到灶台上。苦儿依然蹲在门后面望着那冒着热气的年糕等待妈妈和妹妹的回家…… 天终于黑了、从破了的窗子望向外面,洁白的雪将茫茫的原野渲染得银光四射。苦儿爬到窗子上两眼望着早晨妈妈和妹妹出门的方向,那弯弯曲曲向前延伸的小路早被大雪覆盖着。 雪和风不知什么时候停下了,雪地里的树枝上有几只麻雀在飞来飞去。望着它们那欢快的情景,伏在窗上的苦儿慢慢的睡着了…… 在梦里苦儿梦见了春天的花儿开了,那满山遍野的山花正伴着春天的舞步和着蝴蝶向她姗姗而来。在蝴蝶的后面还有妈妈牵着妹妹的小手,正端着满满的佘饭向他缓缓走来。 很快就过完大年,别人施舍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田文英不得不再次带着3岁的秀秀出村讨饭,临走的时候,她对苦儿说:“孩子、家里的食物只够你吃3天,你可省着点吃。”3天后,妈妈和妹妹才能一起回来;如果你要是出门的话,一定要把火埋好,别把房子烧着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被子盖好…… 苦儿望着妈妈和妹妹说:“放心吧!我都长大了,我在家里没事的。等外面天晴了,我就多捡点干柴回来;保准你们回来就会有一大堆红红的火等着你们…… 冬天的太阳艰难地穿破了乌云,洒在了半秋山。田文英领着秀秀开门出去,秀秀转过身来大声喊道:“哥哥你在家别怕呀!我和妈妈讨到好吃的就回来。”苦儿挥了挥手说:“妹妹你放心吧!哥哥已经是个男子汉了……” 一连化了3天的雪,地上到处都是泥泠,房檐上、石岩上还有白桦树,处处都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柱。在微微的冷风中、在暖暖的阳光下,那些亮晶晶的冰柱将半秋山粉饰的格外美丽。 邻村的张柏成是方圆百里有钱的财主,光长工都养了好几百人。有为他放马,放羊的,还有为他造酒的,开铺子和打杂的。 张柏成是个开明的地主。他原本是不想开私塾的,可是他的三儿子张开明非要在村里开办私塾学堂,无奈之下的他只好点头同意。在他学堂上学全是有钱的人家,没有钱的一律靠边站。张柏成在张家店有三个大宅子,一个宅子在村子东头的大柏树旁,取名叫柏年书院。一座在村南的桂花树旁,取名桂花院。第三座在村子西头的水塘边,取名溪庭院。三座院子都装修得像个皇宫,尤其是西边的这座院子两扇高大的红门正对着太阳升起的东方。好是气派…… 东边的院子是给大儿子张不会盖的,张不会娶了三个太太,遗憾的是都没有生个一男半女的,三年前因为抽大烟而死。留下三个女人名义上是大儿子的老婆,可实际上却成了张柏成的小老婆。 女人多了事儿就多,为了不让她们整天争风吃醋,张柏成一想、干脆给他们都找个事干,于是和三儿子一合计将东院改成了私塾学堂。 村子南的那个院子原本是给老二张学会盖的,可是张学会在省城国立大学毕业后就从了军。据听说是在国军里当了个什么大官,到底当了个什么大官?谁也没有见过。这张学会一走就是二十几年,反正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时间一长张柏成也就不想他了。思前想后的张柏成不得不将五太太,六太太都安排在了南边的桂花院。 苦儿在家里饿的,他想自己都能捡柴打水啦,应该像个男子汉。是男人就得坚强,不能靠女人乞讨来养活自己。文英领着秀子走后的第二天,苦儿就去了张家店。他一路小跑来到张柏成的柏年书院,也就是东院那个私塾学堂就再也没有走啦。从此,这苦儿便与张柏成扯上了关系。 第二天一大早,苦儿就掩好门,一个人没有目标的朝着家的东边走去;走着走着,张家店到了。他抬头一看、一座高大的柏年书院出现在眼前,苦儿揉了揉眼睛,啊!好漂亮的房子。咽、怎么还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在院里院外高声朗读呢?莫非这里会是一所私塾不成?想到此的苦儿突然想起父亲说的话:“苦儿,想上学不”?“爸,咋不想呢,可是光想有啥用啊!你啥时候才送我去上学啊?当然是等你过了六岁的生日啊!” 柏年书院四个大字是张柏成的三儿子张开明题的,张开明原名张都会。这张都会自从在县城上完学后,他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他原本是想出去从军的,没想就在一次集会中被警察打残了一条腿;从军这条路被堵死了。于是,他暗下决心,自己一定不能像父亲那样只为自己活着,他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献给更多的穷孩子。 张都会一直在想:我要做个开明的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可是、怎么才能做个与众不同的人呢?他想了很久很久,他终于想到了,在这乱世当道,要想有所作为,就得从改名字做起;就得干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几天后,张都会终于改名叫张开明了! 张柏成唯一的希望就指望他这个老三来为他养老送终,所以不管什么事都依着张开明。可是,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张开明对成家立业的事一点也不上心。不仅如此,他还大胆的说:“父亲,你不是想赚钱吗?只要你听我的,我会给你赚很多很多的钱你信不? 张柏成一听,那你说说,你打算怎么个赚钱法?张开明道:父亲、其实这赚钱的办法很简单,村东边不是有套宅子空着吗?那套宅子名义上是有人住,可实际上等于没人住。只要你拨给我一笔钱,我给你办个私塾学堂,还怕没有钱赚吗?张柏成一听,哦、那你说说看打算怎么个办法?父亲,怎么办,你就不要操心了;你只要收钱就行了。张柏成望着固执可爱的开明,他的心里像大海的波涛翻卷着。开明再次看了看父亲道:父亲,就这么办,你收钱,我办学,着事儿就这么定了。”张柏成道:“开明,你不告诉我可以,但是这办书院教学可不是儿戏。咱可得先说好,咱们办的不是福利院,你可不能给我收一帮穷鬼的娃。穷鬼的娃们不能识字,他们要都长了见识还不第一个先造咱们的反?” 张开明一听父亲的话,他的心里很不高兴。于是道:“父亲,咱们生来就是财主吗?不是吧,我看过爷爷留下的家书,那里面明明白白的写道:道光三年逃难到的张家店,是张家店有位姓任的救助了咱们;所以才有了咱张氏家族得以兴旺发达的根基。行,小子,老子说不过你,老子就只知道办学是为了赚钱。没钱就寸步难行,寸步难行就是穷鬼。你不要钱,总得让老子把在你们兄弟三身上花的钱赚回来吧?要是赚不回来,你爸我不就亏大了吗…… 张开明没有反驳,他知道:父亲养他们三个也实属不易。如今,老大没了,老二又不知道到底在哪里?家里就剩下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为父亲分担,那么、这么大的家业谁来料理?可是、父亲的一些观点他又不能苟同,原因只有一个,不大量吸收穷孩子学习文化,那么、这个社会就永远不能进步。一个不能进步的社会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观呢?毋庸置疑,只能出现一个人吃人的,可怕的乱世景观。 张柏成坐在椅子上想了很久,一边喝着茶,一边想着儿子的反驳。想了很久的他终于说道;“开明,爸也想过你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可是,这道理归道理你说是吧,以我看这钱还得赚。如果不赚钱,你又怎么能为穷孩子提供吃住以及书本笔墨等?” 张开明说:“爸,是儿子我太固执啦,办学的事儿先依你,我可以少收一些流浪儿。但是、你逼我结婚的事,你容我再好好想想成不?”“行,那你可别糊我。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儿子,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早就有你大哥和你二哥啦,成家的事你得抓紧啊…… 第二章序言: 詹玉祥原创长篇小说《苦儿》第二章苦儿晕倒在柏年书院播音2:没有人可以知道自己的明天是个什么样子,如果说真有人可以先知的话,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是圣人。要么他是神仙。就像苦儿一样,他并不知道自己会被富人的家庭收养。也更不会有人先知,富人之中也有好人……本栏目由中国山西江枫教育友情播出,欢迎你继续收听。 江枫原创长篇小说《苦儿》第二章 第二章 苦儿晕倒在柏年书院 没有人可以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如果说真有人可以先知的话,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是圣人,要么他是神仙。就像苦儿一样,他并不知道自己会被富人收养。也更不会有人先知,富人之中也有好人…… 寒冷的冬天,它像个幽灵盘旋在张家店的上空。此时此刻的苦儿已经饿得头晕目眩,他强忍着饥饿,有气无力地站在柏年书院门前久久不愿离去。此时就连天空那微弱的阳光也是一闪而过,饥饿的苦儿望着柏年书院里的小朋友,酸楚的泪水从他地眼眶里滚滚而下,那泪是那么的晶莹透亮,一颗一颗从他的眼圈里滴打在地上。苦儿因饥饿昏倒在柏年书院的大门口,刚好财主胡斌的儿子胡三上学,他看到一个男孩倒在大门口。 胡三大声吼叫道:“快来人啊,快来人啊!有个要饭的倒在学校门口啦。快来人啊!”胡三的大嗓门惊动了院里的孩子,也惊动了刚刚下课的张开明。张开明赶紧放下手中的笔,他跑到大门口用手在苦儿的鼻孔上一拭,苦儿的鼻孔还有呼吸。他二话没说,抱着苦儿就进了他的卧室。张开明把苦儿放到床上,然后叫胡三去后厨里给苦儿弄点吃的,张开明吼道:“胡三、快去叫大师傅给孩子弄点吃的来,这孩子是饿的,快!” 不一会,王师傅端着一碗热乎乎的鸡蛋汤站在门口:“先生,我给孩子先烧了碗蛋汤,你看?哦,你先端进来嘛,这孩子是饿的,我来喂他。你再去给他烧碗大米粥,记住不要太干。看这样子,这娃快一天没吃东西啦。苦儿在张开明的帮助下得救啦…… 第二天一大早苦儿就早早的起了床,他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己被别人救了,不能白吃人家的。他拿着一块抹布走进教室,望着那宽敞明亮的教室和那些有钱人拥有的课桌时,他的眼角流出了热乎乎的泪花。苦儿一边擦着桌子,一边想着;妈妈还有3岁的妹妹苦秀秀到底回来了没有?他越想他们,他就越是快速地擦着。他想早点干完这些活儿就回去看看…… 张开明醒了,他眨眼一看:吔,苦儿咋不见了?他听着外面胡三在叫,他急得大声叫起来:“胡三、胡三,你看见苦儿了吗”?胡三抱着书包刚好走到教室门口,便听到老师在叫他。他回答道:“先生,苦儿在教室打扫卫生呢。”张开明赶紧跑到教室门口,苦儿正站在凳子上擦着窗棱上的灰尘。望着苦儿擦窗棱的小手早已冻得像个红萝卜,张开明的心一酸,一股莫名的泪涌入他的眼圈…… 张开明急忙跑过去说道:“苦儿,你快下来。站那么高摔下来咋办?来,让叔叔我抱抱吧。”苦儿摇着头道:“先生,没事,我还没擦完呢。”胡三赶紧跑过去,他一把抓住苦儿;把他从凳子上抱了下来。胡三道:“小弟弟,这不是你能干的。你看我个头高大,身肥体壮的,这活儿哥哥我帮你干了”。 张开明走到苦儿跟前问道:“苦儿,你还小,这样危险的事你是不可以去做的,要是摔下去那可不是好玩的。看把你这小手冻的,来,让我给你捂捂。”苦儿道:“先生,我也想上学,我还想早点干完回家,我得去看看妈妈和妹妹她们回来没呢。” 张开明说道:“苦儿,上学的事呢待后再说。你想回家,老师答应你。你还记得回家的路不?先生,我记不得了。那你是哪个村的?哦,这个我知道。我家住在半秋山脚下,我爸叫苦文山,可惜他死啦。那你妈妈呢?哦,妈妈叫田文英,不过她领着妹妹出去讨饭了。先生,我好想我妹妹和妈妈。你真的能送我回去吗?”望着苦儿那认真的神情,张开明说道:“半秋山呢,离咱们这里可不近呢,那你是咋来的?苦儿道:先生,我妈妈和妹妹她们都走啦,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妈妈留给我三天的粮食,可是我两天就把它给吃完啦。我饿得不行啦,于是就跑了出来,跑着跑着就到了这里。哦,原来是这样啊!今天呢,先生要给你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上课,只有等到晚上我才能送你回家,成不?苦儿听着张开明的话,他想了想说:是这样啊,那好吧。” 太阳慢慢地透过乌云照在张家店,胡三拉着苦儿的小手说:“小弟弟,你一个人在院子外面玩好吧?”一会儿大哥大姐都要上课呢,等放学了我跟先生一块儿送你回那个叫什么地方?苦儿说道:是半秋山。哦,就是那个半秋山…… 村口的上课钟当当地响起,那当当、当当的响声伴着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汇集到柏年书院。张开明还是按照惯例大声道:“胡三,叫同学们集合去……” 苦儿一个人在院子外面玩了一会儿,这时他看到一个爷爷拿着扫帚扫地来了,于是跑过去道:“爷爷,让我来扫吧。”老头看了看站在跟前的苦儿说:“孩子,你会扫地?”苦儿道“爷爷,你不信我?那你把扫帚给我吧。”老爷爷眯着眼睛笑哈哈地说:“好吧,你扫给我看看。”苦儿从老爷爷手中接过扫帚,说:“爷爷,你别瞧不起人,扫地这活儿我干多啦。咱们家的地这两年都是我扫的,我不仅会扫地,还会担水,捡柴,做饭呢。爷爷,你信不?” 夕阳红红的落下了西山,胡三第一个从教室里跑出来喊着苦儿:“苦儿、苦儿,先生一会儿就来啦。今晚咱们送你回家,我估计这会儿你妈妈他们一定急得不行啦。”张开明送走所有的学生后,他望了望天空那殷红的晚霞;便叫来胡三一起拉着苦儿向着半秋山的方向走去…… 从张家店到半秋山足有20多华里,张开明领着两个孩子有说有笑地走着。他们一会儿停下,一会儿向前。冬天的夜晚,明亮的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原野是灰蒙蒙的,山坡上的树枝光着枝丫在寒风中摇晃着。 张开明的心从一上路就七上八下的,他总是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虽然两条腿在忐忑中不停地向前,但他的心里一直在盘算着:如果这一去,苦儿他娘和他妹讨饭还没回来或是回来又去找苦儿该怎么办?正当他想着心事时;胡三道:“先生,你说苦儿他娘会不会不在家里?”“是啊!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呢。胡三,你这话也正是我想说的。要是在就好,如果不在家,这苦儿可咋办?” 苦儿侧着头道:“没事的先生,要是妈妈不在家的话,我就留个口信给邻居黄大叔。”胡三说:“你留口信干啥?”苦儿道:“干啥,当然是跟先生和你一块回张家店啦。咋的嘛,你们别不要我好不好?你们放心,我不会白吃你们的饭,我可以打扫教室和室外的卫生呀。还有睡觉的事你们也别担心,学校里不是还有个柴房吗?晚上我就睡在那里。”胡三说道:“那怎么成,柴房晚上很冷的。要不,你给我做个伴,晚上就跟我一起去我家。” 苦儿笑啦,“哥哥,要是你爸妈他们不让呢?”胡三道;“这个嘛,你别担心,我爸妈他们会同意的。要是他们不干,那我就跟你一起睡柴房去,我看他们咋办。那怎么成?我妈妈说,小孩子不可以顶嘴的。更不能和大人对着干。” 这一路张开明终于想明白了,他想好了,如果苦儿他娘在家当然更好。要是不在,就只得带着苦儿返回张家店。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坚持要留下苦儿,肯定得像胡三那样。也挺好的,三个人往学堂里一住,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既然胡三都能做到,那么自己一个大人为何就不能做到呢?难道自己连个孩子都不如吗?他正想着心事,突然路边几只野鸡被他们惊吓得飞起来…… 夜已经很深,从张家店通往半秋山的路上既没有山泉的响声,更没有夜莺的叫声。唯有那时而吹来的阵阵寒风和天空的月光一路相伴。不知不觉半秋山到了,深夜的半秋山静静的,破烂的茅草房稀稀落落的散布在村庄里。村子里既没有灯火,更没有狗叫,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苦儿兴奋地说:“先生,你看、前面那三大间房子就是我家。”他一边大声说着,一边快步跑去。“妈妈,妈妈。我是苦儿呀,你们回来了吗?” 静静的半秋山回响着苦儿那稚嫩的童声,苦儿跑到门口一看;门是半开着的,里面是漆黑一片。他急得推开另一扇门,他使劲地喊着:“妈妈、妹妹。”然、房里什么动静也没有。他摸到灶台点燃了桐油灯,一只野猫正附在他的灶头,两只饥饿的眼睛同样放射着祈求的光芒。张开明的心里像缺少了一个什么东西似的,“苦儿啊,别哭,别哭,也许你妈妈和你妹妹回来不见你,又找你去了。” 胡三也赶紧道:“先生,要不咱们先把柴禾抱来,把火升起来等等再说。”苦儿的脸上流着泪,他用破了的袖子擦了眼睛擦道:“先生,胡三哥,要不你们生火,我去邻家黄叔那里问问。”张开明道:“也是啊,走,咱们一块去问问吧。” 苦儿使劲地敲着黄叔的门,黄士荣夫妇从梦中惊醒,黄士荣摇了摇妻子荣花:“荣花,荣花,你听好像是邻家苦儿在叫。荣花一惊,是啊!苦儿,苦儿在哪里?”黄道:“荣花,苦儿在咱们门外叫呢。赶紧起来,孩子怕是回来找她娘呢。” 荣花竖起耳朵一听,果然是苦儿的声音。便应声道:“是苦儿啊!你先等着,我点个灯就给你们开门啊。”苦儿说:“婶子,要不你别起床啦,我是想问问,这两天我妈和秀秀回来过没有?”他正问着,黄叔披着棉袄开门问道,“苦儿,他们俩是谁啊?”没等苦儿说话胡三抢话道:“大叔,我叫胡三,我旁边这个是我的先生。我们是张家店的,苦儿跑到我们那里,是我们送他回来的。” 张开明赶紧道:“老哥哥, 我是东头张家店柏年书院的私塾先生,我们是送苦儿回家的,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苦儿他娘这几天回来过没有啊?” 荣花很快把火升起来了,大家围坐在火堆边互相望着对方。黄士荣道:“苦儿,听村里赶脚的人说,据说两天前你妈妈在县城被抢打死了。听说是国军和红军在打仗时,你娘正好从中间跑过去。哦,我还听说你妹妹没有死,是被一个女红军救走啦。苦儿啊!这几天我们村的人到处找你,你咋一个人跑那么远呢?”苦儿望着大家,他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妈妈!妹妹,妹妹你们在哪里啊?” 胡三望着张开明说:“咋办?先生。”张开明一直低着头,黄士荣道:“苦儿,要不你就在咱家住下,有你黄叔吃的就有你吃的。”苦儿哭着道:“黄叔,你们家也没吃的。妈妈不在了,我要去找秀秀,我是家中的男人;我得去找妹妹。我不能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漂泊在外面,我得去找妹妹。”荣花插嘴道:“苦儿,你就听你黄叔的吧。你这么小,你到哪里去找?再说啦,咱湘南这么大,你又到哪里去找红军呢?” 一直沉默了很久的张开明说话了:“黄大哥,荣花大姐, 我看这样吧;苦儿呢先跟我回张家店。这孩子也聪明,我先替半秋山的乡亲们养着。黄大哥你呢,从明儿起先去县城找找看,我有种预感苦儿他娘很可能还活着呢。要真是死啦,你就帮苦儿找一找秀秀。至于路上的盘缠我给你拿,但有一点,这件事谁也不许说出去。眼下国民党到处在查杀红军家属,这找红军的事可是不能让别人知道。要是别人知道了,那是要杀头的。还有,就是胡三,这件事呢,你可不能告诉任何人。你要是说出去,不仅我没命,就是整个张家店都会遭难。”“黄兄、黄嫂,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荣花说道:“张先生,说句心里话,我真不敢想啊!你这个大财主家的少爷也会有这么好的心肠。我道是没意见,只是、我们帮苦儿找娘,咱这地里的活儿就没人干了,这一家子还指望那几块地吃饭呢。” 胡三抢话道:“这个好办,等哪天我爸不在家,我偷点大洋给你们。你们不就不挨饿了吗?”张开明一听火啦:“胡三,你可不能这么干。你敢这么做,我就不收你这个学生。”胡三说:“那不这么干,黄叔一家的地谁来种?他们又吃什么?” 张开明道:“谁种这不关你的事,你的任务就是帮我招呼好苦儿,让苦儿在学校不受其他同学的欺负。能不能做到,答应我?”胡三从来还没有见过先生发这么大的脾气,于是他摸了摸头道:“先生,我能做到不让同学们欺负苦儿,那要是你父亲张柏成爷爷要欺负他咋办呢?”胡三的话让张开明无言以对,同时也给他提了个醒,他在心里问自己:是啊,要是父亲干涉咋办?黄士荣看了看大家的表情道:“这个好办,苦儿就留在家等他娘和秀秀,不就没人欺负他了吗?”张开明道:“这个我也想过,可是你们目前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我家的情况多少比你们好些,也只有让苦儿暂时住在我们那里,等找到他妈妈再说吧。” 东方的曙光渐渐地洒在了半秋山,经过一夜的争论,为了苦儿能暂时有个安身的地方,大家还是同意了张开明将苦儿带回张家店的决定。至于张开明的这一决定,到底会给他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呢?看来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好的答案。 本书作者,詹玉祥,曾用名:詹俊祥字江枫。欢迎读者登录域名《江枫战地情诗》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