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你用热血写春秋》 第一章节:雄关漫道真无铁 1、 历史的洪流,终将把这个世界的一切湮灭,无论你在这个世界上多么强大,最后也只是一坯黄土,在某个时空的角落里,被遗忘。 我不怕被遗忘,因为如我这样的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只能算是逛一回。洪流无法记住我,可是我记住了自己,记住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件大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历程。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那个夜晚,我鬼使神差地想要去办一件大事,我在烛光下为我要办的大事作准备,我兴奋得满脸通红,我在铜镜里看到了自己如铜铃般的眼睛,泛着比铜镜还醒目的光芒。铜镜反射着的灯光,明亮且柔和,这样的夜,这样的时刻,除了我的房间,应该再也没有了灯光。 我把时间定在凌晨时分,因为这个时间段人的睡眠是最沉的,无疑,这会增加我成功的机率。线月在天边,告诉我现在是午夜时分,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悠哉悠哉。 我不急不慢地穿上了一套黑色紧身服装,这样更利于行动,我在脚上套上一双黑色靴子,并且把靴子到膝盖的部位用黑色的布认认真真地缠绕了一圈。然后,我试着用黑布围住自己的脸,只留下一双骨碌碌转的大眼睛。然后我对着镜子,做了一副鬼脸,虽然镜子模模糊糊的,照得不是特别清晰,可是我分明看到镜子里的那双大眼睛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然后,我慢条斯理地把围在脸上的黑布取下来,小心翼翼的放进上衣口袋里,拿出刻刀,端坐在一张破旧的方桌前,陷入了沉思。 你肯定要问了:你去办一件什么大事呀,还有心情如此慢条斯理地梳妆打扮,未了,还一个劲地照镜子?我干嘛没有心情,我的心情好得很,因为不管我成功与否,我的美人都会知道。我要用这样惨烈的方式告诉她,为了她,我什么都可以付出,甚至献出生命。更让我兴奋的是,很可能,我会因为她,而名垂青史或者遗臭万年。英雄救美历朝历代都有人歌颂,毕竟这个世界,有谁不喜欢美女呢?所以我会名垂青史 何况,我只是一介小民,众所周知,小民为了出名常不择手段,更何况,我还有一个能够让人为之扼腕叹息的理由,那个理由你们都已滥熟于心了,那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当然,我更希望刺杀成功,我成为名噪一时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让人同情的为了美人而被五马分尸的小丑。 可是那天晚上我非常背运,你也知道了,那天晚上的结局是:我行刺将军失败,我被捕了。 说出来你也许都不会相信,我行刺的人是当时越国的上将军——范蠡。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那天晚上,星星满天,上弦月已幽幽暗暗地远遁在山水深处,那里,比星星和月亮更幽远。这样的夜,美梦总是如期而至,它让每一个身心疲惫的人都无限放松和舒坦。 蜡烛在风中飘摇着,昏暗的光影似乎也在飘摇。我蹲着身子,悄悄接近将军的床,剑一出鞘,只见寒光一闪,紧接着“咣当”一声,他已打落了我的剑…… “有刺客!”飞翼楼下传来一声惊呼,与此同时,杂乱的脚步声成片,噼里啪啦从楼下传到楼上。副将李飞按剑站在范蠡的卧房门前,紧张而又小心翼翼地询问:“将军安好?” 没想到范蠡就在门后,倒是吓了他们一大跳,“把火把伸过来。” 火把照亮将军房间的那一瞬间,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将军一条腿骑在刺客的肩膀上,刺客的双手被反扣在后背,他躺倒在地上,不服气地作垂死挣扎,口里呜呜有声。 将军松开手,站直身子,从兵士手里接过火把,举到正迅速从地上爬起来的刺客的面前照了照,不由大吃一惊,“林一男,怎么是你?” “怎么不能是我,你对我有恩吗?” “你杀得了我吗?” 林一男气呼呼地回复他,一副理直气壮慷慨赴死的样子,“那又怎样,我反正没打算活着回去了。西施是我妹妹,我不想她去伏侍吴王,可是她说就算是为了将军也非去不可,如果将军死了,她还会为了谁去吴国呢。” “你以为她不想去就可以不去么?”范蠡生气地皱了一下眉头,摆摆手让兵士放开他,“真是愚蠢至极。现在就算是公主都要为了国家和异域的王子或者君主通婚以达成和亲,何况你们这样的寻常百姓?” “……”林一男无语了,怒目而视着在场的所有官兵,一副“要杀要剐随你便”的桀骜不驯的样子。 范蠡见他双手还是被士兵死死地反扣着,再次摆了摆手,“放开他,让他回去吧。” 李飞咦了一声,匪夷所思地问了一句,“将军的意思是放了他,不追究了?” “是的。”范蠡简短地回答,然后对林一男说,“记住:不要把今天晚上发生的事告诉任何人,否则,你将有性命之忧。” 林一男显然不大相信,“将军真的放我走?” 范蠡抬眼看他一眼,不耐烦地再次皱起了眉头,“难道你想我处罚你?”见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你还不想走?刺杀将军,你知道你会得到怎样的处罚吗?” “五马分尸。”站在林一男旁边的一快嘴领班说。林一男白了他一眼,显然他也知道,如果认真追究起来,他面临的是怎样的重罚。 “你妹妹是为了国家而去吴国,这是作为一个越国人应尽的职责,而你……”范蠡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林一男,你是一个血气男儿,而且也懂得武功并且功夫不错,你应该思量怎样为国出力,而不是如此小孩子气,为了一己之私来暗杀本将军。本将军岂是你所能暗杀得到的,如果那样,我岂不早死了?” “原来我不是第一个暗杀将军的人。”林一男裂开嘴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真是井底之蛙,还异想天开想刺杀将军,想想我们越国,有几个人是将军的对手?”李飞不服气地白了他一眼,“你快走吧,还在这里啰嗦什么。” 林一男捡起被将军打落在地上的剑,拱手作了一个揖,又把被将军揭去的黑布围在脸上,“谢将军不杀之恩,他日定当报答。”话音刚落,他从一扇开着的窗户里跳了出去,动作快得让士兵们瞠目结舌。 “将军也不问问是谁指使他来的,就这么放他走。”李飞低声说,“我觉得你应该惩罚他。” “你看他的面容,稚气得象个孩子,年龄也应该18岁不到。他只是仗着自己的花拳绣腿,爱妹妹心切,一时冲动而已,真正他也没想杀我,他一进门,我就躲到床底下去了,他把刀对着我的枕头,只是一个劲地问我要西施,并不存心要结果我的性命。凭他那点三脚猫的功夫,怎么能杀得了我?” “可是……”李飞还想说什么,范蠡打断了他,“不要再多说了,如果我是西施的哥哥,我也会这么做,虽然这是愚蠢的行为。情到深处,人都会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这也是人之常情。” …… 整个事情的经过好象富于戏剧性,你肯定会认为我是在撒谎或者我是一个傻子。首先,我得告诉你,我没有撒谎,你也不要认为我是一个傻子,我最多就是一个相思病患者或者花痴。当然,一个男人,当他如醉如痴地爱一个女人时,他的智商据说有可能归于零。可是现在,我即不是相思病患者也不是花痴,我的智商处于最高峰值,我把什么都想到了,我留了一封信给心爱的美人,是的,我要让她知道我有多么爱她,还有许许多多她所不知道的秘密。(请原谅我的年幼无知,我根本就不知道情为何物。后来知道了,那不是爱而是义气或者说是为了自己家人所作出的选择。) 因为没有墨,我只能用刀刻字了。信很快刻好了,就几句豪言壮语,我用一块石头压在所刻的字上面,我想,她肯定会看到方桌上面有了改变从而看到我写给她的信。当然,她所不知道的秘密,不在信里,我早放在了另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只有她知道,是在床底下的一个洞里,我和西施很久以前就挖好了的,那是我们贮存钱币的地方。真的,我忘了告诉你,我穷酸得有点不好意思,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旧方桌,一张木板床,更要命的是,现在连刻字的竹简也没有,所以,信只能刻在方桌的桌面上。你肯定会觉得奇怪,穷,还偌大的房间?是的,我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这房子,因为太大,一时间没人买得起,所以还是本公子唯一的私有财产。 信刻好后,已然无所事事,我坐在床头想:我的成功率有多少,如果我失败了,我要怎样做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当然,我能减少的损失就是:我不能一言不发就被对方砍杀了,我要声明我的立场,还有,最后,我要见见我的美人。见她前,我会整理好衣冠,我会睁大那双她曾经一不小心夸奖过的眼睛,就那样定定地看着她,然后,任凭他们怎样结果我的性命,我都要毫无畏惧,视死如归,显示出我的男人气概,而且,一定要血溅当场,这样的死法,才对得起我的满腔热血。 最后,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居然毫发无伤地回家了,我的满腔热血依然在我狭小的血管里汩汩流淌着,而没有如我所想象的那样,洒遍神州大地…… 第一章:雄关漫道真无铁 3、 故事得从公元前496年说起。 这一年,越国老王允常去世,嗣子勾践继位。这一段历史,谁会不知道呢,但凡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帝王交相都是一样的,他要显得他有作为,所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他听从了范蠡的建议,把京城由会稽山南丘陵地带,迁移到了山北的平原,以期有更大更广阔的天地。 有时候,我们对对手比对朋友更关注。因此这引起了吴王阖闾的密切注意,他意识到这位年青的刚二十出头的君王对吴国的政策已由守转攻,野心勃勃地想领导越国登上国际舞台。一个毛头小子,真是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呢,阖闾对他的臣子们不无讥讽的说。阖闾的臣子们看到国王年老体衰,心里想着你还不一定能够斗得赢这初生牛犊。他们的焦虑和阖闾的焦虑是一样的,这是权势急剧下降的焦虑,在这一点上,却是君臣一体。阖闾因此执意想在他的有生之年彻底解决吴越两国存在的问题,当他听说越国允常去世,认为伐越的最佳时机到了,当时他也为了证实自己还身强力壮,挽回大臣们对他的信心,他决定御驾亲征。为了给越国致命一击,他详细地计划着,最后打算从陆路直接进攻,从南向北地攻打越国。 勾践很清楚,越国由于迁都,已失去了会稽山天险的屏障,这是他当初迁都时没有想到的。在这样的紧急关头,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其实能有什么对策呢,敌人正大部队前进,正朝自己的家门口奔来了,当然只能硬碰硬了。最后,勾践再一次听从范蠡的建议,亲自率领大军至槜李,摆好阵势以逸待劳,挡住了南侵的吴国大军。结局我们也都知道,最后,吴军大败,死伤不计其数。而吴王阖闾也被越国大将灵姑浮用短戈击中,伤其脚趾,阖闾仅穿着一只鞋子,在禁卫军的保护下狼狈逃离战场。 阖闾回国后,虽然多方调治,但是因为他内心气闷,天天咬牙切齿地恨勾践,只想等伤好了去报仇,可是最后伤势却越来越重,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弥留之际,把吴国储君夫差喊到身边,吩咐夫差一定要为他报仇。夫差立誓一定为他报仇,阖闾这才放下心来,他看着夫差,想用手摸他的头,可是他却举不起他的手了。夫差看到他微微动了几下的手指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把头埋进阖闾的手掌,阖闾动了动手指,摸了一下夫差的头,最后,他的手垂了下去,最后他努力微微地笑了笑,头一偏,去世了。 故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以后,就是两个年青君王的争斗。他们都刚刚继承王位,他们都血气方刚,他们都想有一番作为,他们都想子承父业。于是,我们不得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吴越之争会越来越激烈,也许跟两个年青的君主有关。年青,有太多一往无前的勇气,从来不会考虑后果。 夫差在经历了丧父之痛后,没有哪一天不想着为父亲报仇。他继承大位后,“日夜勤兵,练习战射”,并任命伍子胥为宰相,君臣两人同心协力积蓄钱粮,制造武器,组编军队,为征讨越国做准备。 而勾践呢,不可避免地沉浸在槜李之战的胜利之中,还在为这一难得的胜利欢呼雀跃不已,甚至麻痹大意地认为吴国因为这一战吓破了胆,在短时间内应该没有来侵犯越国的胆量。当他听到探子密报,说伍子胥在太湖一带操练水陆两军时,勾践也全然不放在心上,他轻蔑地笑了笑,对身边的大臣说,伍子胥操纵的水陆两军,在家里耀武扬威还是没问题,也是,治安嘛,也要搞好。大臣们有的和他一样骄纵,剩下的也不敢说真话,于是附和声一片,都拱手作揖说大王英明。 臣子们谁不想消停呢,他们对争斗不感兴趣,太平日子总归是好的,他们可以吃喝不愁,至少没有性命之忧,大部分臣子还是渴望和平的,这是人类的共性。除了少数有能耐的武将,想通过战争升官发财,还有的人君臣一心,把君主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积极备战。就像伍子胥。 公元前494年,伍子胥认为水陆两军已操练成熟,便向夫差建议攻打越国,夫差大喜。因为他知道,伍子胥能够建议攻打越国,那么他们的胜算之大,夫差是很有信心的。于是他下令择日发兵越国为父王报仇。勾践自然不甘示弱,夫差还未起兵,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顾范蠡和文种的反对,立刻派出3万精兵攻条吴国。年青的君王,也想通过战争来赢得自己的声望,臣子们越是反对,他越是执念,想以此证明,君王比大臣有能为,于是他命令范蠡和文种留下,把一干反对他出兵的臣子都留下。他洋洋得意地想,你们就在家里准备迎接我得胜归来吧。 勾践等不及以逸待劳,他下令越军战鼓大作,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赴吴国。勾践洋洋得意地想,吴军现在应该被他们的战鼓从梦中惊醒了,这个时候应该也是越军抢滩登陆的最佳时期。勾践命令越军战船随着战鼓的指挥分为两列,同时开始按照岸上的火光信号分头抢滩。勾践让他的指挥船位于水道正中,他站在船头,意气风发地根据火光判断战势,用战鼓给予全面指挥。 他看到两面的陆地都出现了不等的零星光点,他骄矜地笑了,无疑,那是惊慌失措的吴军在举起火把四处乱窜逃命。时间一点点地过去,船只在一点点地靠近对岸,勾践突然不安起来,吴军怎么还不擂响战鼓?而更让他不安的是:越军总指挥石买跑步到他跟前,“越王,抢滩登陆的船只大量搁浅了,怎么办?” “怎么办?”他顿时火冒三丈,知道这是侦查水道的走舸工作不细所致,“命令士兵涉水泅渡登陆。” 随着指挥船的鼓点一变,军纪严明的越军开始了有秩序的跳水运动,一个个越军从船上争相跳进水中,溅起无数水花。所幸越国士兵自幼摸爬滚打于水中,虽然着甲持械,却无性命无忧,一霎时水中尽是沉浮涌动的越军头盔,象是一大锅沸腾的水饺。 好不容易越军上了岸,还未来得及整理衣冠,站好队形,站在指挥船上的勾践就惊骇地看到,极远处突然出现大量火光,势若长龙。他还没有看清楚,那火点就迅速移动,瞬间化为流行般的火线,勾践知道,那是吴军射出的点火箭簇。刹时越军乱成一片,鬼哭狼嚎,勾践指挥的战鼓对他们已失去了指挥作用。中箭的越兵为了熄灭身上的火光,有的反身重新跳入河中,有的就地打滚,有的大喊大叫不知道怎么办,最后好象是在坐等第二支箭那样一动不动……没有上岸的士兵回身想上船避箭,可是将军却立在船头,用长枪刺杀上船的士兵…… 在火箭的亮光中,勾践看到大片的越军惊惶失措的四处乱窜,任何威慑和镇压都无济于事,且因为亮光的照射,让越军的一切暴露无遗,可是敌人在哪里。就是士兵也明白:吴军有备,夫椒即是陷阱,也是为他们挖掘的坟墓! 再勇猛的将士也怕遇到这种情景,面对劈头盖脸数不胜数的箭矢,他们也不能施展自己的任何武艺,而身边的战友接二连三地栽倒,让侥幸的士兵无不恐惧万分。 可是如何改变这种态势,勾践突然想起了范蠡和文种,可是因为他们反对他的作战方案,被他留在了都城会稽。那一时刻,他想,如果他们在,也许越军不至于这样惨不忍睹了。 唯今之计,只能尽量减少士兵的牺牲,那就是壮士断腕。夫差早为他们布置了一个大大的陷阱,而夫椒只是陷阱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勾践早已看到,在越军的身后,十多里宽的太湖水道,前后火光陡起,无数吴军用战船封锁住了越军的去路,切断了归途,他和他的越军,已成瓮中之鳖。 勾践紧急传令鸣金收兵,集结了一部分尚未受伤的士兵上船后夺路而逃,向着火光较为稀疏的地方突围,在船板漂浮的水中,借着风力飞速前行。待还未上船的士兵明白了怎么回事,更是惊骇不已地破口大骂,最后,他们绝望地站在原地,看着船快速远去,而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了。为求活命,他们纷纷缴械投降。 可是勾践又一次错了,等到他明白他选择错了方向,已是为时已晚,他急得跺脚骂娘。前面,火光逐渐逼近,震天喊杀声,如蝗的火箭,让越军战船不断火起,刹时火光冲天。勾践咬紧牙关,情急之中他唤过身边的勇将灵姑浮,临危受命般委以指挥突围重任,命令他带领所剩士兵向回越国的水域组织新一轮冲锋,勾践很清楚,越军这时候是非常英勇的,而这英勇,只能在短时间里有作用,一旦失去这短时间的英勇,他们将成一滩泥浆。 越船于是掉头成一条直线,在越王拼命击打的战鼓声中,带着燃烧的火光,直冲吴军的阻击船队,吴军纷纷避让。越军冲出吴军的包围圈,在越王的指挥下,所有船只渐渐逼近湖岸。越王想,这毕竟是越国,尽管兵士已所剩无几,吴军未必敢登岸。这时东方已露出鱼肚白,勾践看到江边有一队人马,整整齐齐地立在江岸边,两匹高头大马上端坐着范蠡和文种。越王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他命令船只拼尽全力靠拢湖堤,火速登岸。 夫差正处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心一意只想着为父报仇,不顾一切地靠近堤岸。这时伍子胥提醒他,“大王,俗话说穷寇勿追,何况还是在越国的国土上。你看,堤岸上的越军军容齐整,一看就是精兵良将,万一我们也和勾践一样中了埋伏呢。再说,现在越国大半国土已沦陷,我们也已逼近越国的京都会稽,就对它围而不攻,越军定会大乱,我们也省了许多力气。” 夫差一惊,醍醐灌顶般清醒过来,立刻命令鸣金收兵。 果不其然,越王勾践深知越军已无力防守都城会稽,于是直登会稽山,准备恃险据守,想最后拼死一搏。 夫差派兵把会稽山团团围住,切断了越军的粮食和水的供应,准备彻底歼灭勾践的残军。 雄关漫道真无铁 5、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范蠡一边舞剑一边想,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害怕劲敌?作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如范蠡,他们不怕没有朋友,他们就怕没有敌人,尤其是势均力敌的劲敌,因为劲敌是助他们上青云的推手。没有朋友,他们只会叹息生命的孤独,人生的无趣,日子的无聊,而没有了敌人,他们的生命便会枯萎。 一个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人瞬间进入了范蠡的眼帘,是的,一定是他——伍子胥。他命中注定的劲敌同时更是政敌,一个在吴国给他制造了千千万万麻烦事的政敌,一个让他时时刻刻都不得不提防的政敌,一个和他势均力敌的不能掉以轻心的政敌。他们都是楚国人,本应该是在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却是一个到了越国,一个到了吴国,这两个国家,有着世世代代的冤仇,这就注定他们会要争斗一生,为了自己所在的国家。他们,没有来世今生的仇怨,有的是惺惺相惜、有的是敬重相知、却要生生世世地争斗下去,无休无止。 世事仿佛天定。如果吴越之战中没有范蠡和伍子胥,恐怕作者不会有兴趣去书写那一时期的历史了。我们常说,创造历史的是人民,可是却有少数人,他们改写了历史,比如范蠡和伍子胥。如果他们都呆在楚国呢,他们会是朋友会携手为了楚国的强大而努力吗,那么楚国,会不会争霸中原? 没有人知道。 夫椒之战中,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和残余的5000士兵逼到会稽山上,切断了其粮食和水源,围而不攻。不仅如此,夫差还天天组织人在会稽山下吆喝,喊话,让越军更加军心散乱,有一些越兵在晚上偷偷逃到山下投降。夫差不仅不杀他们,还款待他们,发给他们回家的路费,这样一来,每天都有不少越兵逃跑。且逃跑成功的越兵还偷偷给没有逃跑的越兵送信,告诉他们怎样逃跑成功,这样越兵人数一天天地减少了。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这样的局势是越王勾践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召集越国的老臣和近臣商量对策,可是大臣们都束手无策,完全不知道怎样收拾残局了,甚至有许多大臣只是劝说越王投降以保全性命。越王知道,如果投降,大臣们是有可能能够保全性命的,但是他自己呢,能不能保全?他虽然知道臣子们的心思,可是他还有什么办法呢,他不敢再责罚他们了,甚至连责备都不敢了,他现在需要他们,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需要他们,可是他却不愿意看到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于是,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尽量不出门。 自此,越王脾气越来越暴躁,天天借酒浇愁,让大臣们不敢劝说或者进谏,最后,大臣们干脆躲避他,一是厌烦他,同时也害怕他因为心情不好降罪自己。 一天半夜,醒酒的越王记起了范蠡,于是吩咐侍卫去喊范蠡。范蠡翻身而起,赶紧穿好衣服,进账,行了礼后,越王让范蠡坐在他身边,缓缓地说:“将军,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如今之计,如何是好?” 范蠡悄悄打量着越王,揣摸着他的心思,不慌不忙地说:“打赢或者逃脱都不可能了,我想,如今得想一个万全之策以保命,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翻身,只是不知道皇上能不能接受。” 越王面无表情,但是心里却翻江倒海般了,“将军但说无防。” 范蠡停顿了片刻,痛苦地说:“我们君臣向夫差投降称臣吧。” 勾践猛然站起来,“不行。” 范蠡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越王的脸,越王的脸在灯光下可怕的铁青着。君臣都不说话,就那样沉默着相对而坐,最后还是范蠡打破沉默。他声音低沉,“皇上,我知道这对一个国家的君主而言意味着什么,但是,与其拿鸡蛋去碰石头,不如投降称臣,活下来,才有机会翻身。死很容易,死图的只是一时之快,而活着才需要勇气,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境遇中。但是,如果不想做一个懦夫,如果还想争霸天下,如果还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希望,我们只能暂时低头,只有能屈曲才能伸展。我向皇上保重,总有一天,皇上会带领千军万马血洗吴国的都城,亲手杀了夫差。那时候,皇上会觉得,今天的耻辱是多么地不值一提。而夫差,他会痛心疾首地想:真正的强者,都是笑到最后的。” 勾践依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依然不说话,范蠡也没有言语,君臣相对而坐,仿佛是思考什么,也仿佛在与什么作强烈的斗争,从半夜到凌晨,到太阳升起的时候,范蠡发现,越王在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他那张脸如同刀削般,满脸锋芒毕露却也疲惫不堪,颓废和兴奋同时占据了他的脸,让他的脸变得可怜而又可怕起来地丑陋不堪。 这时越王站了起来,洗漱完毕后,吩咐近侍把一些重臣叫到他的账内。 越王目光如剑,自从会稽山被围后,他是第一次如此神采奕奕,尽管人很疲惫,却有着一种亢奋的神情,且声音洪亮,他说,“各位臣工,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被围困,我认识到只有保住性命,方能为今日之屈侮报仇,所以今天我召集大家来,是想告诉你们,我决定:我们君臣向夫差投降称臣。”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人庆幸地松了口气,有人担心称臣会被杀,有人高呼要以身殉国……朝堂里刹那间乱哄哄的一片。 越王不一挥手,烦躁地喝令他们安静下来,他威严把巡视着众人,问,“现在谁愿为使?”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又一次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文种站出来,大声说,“皇上如信得过我,我愿意去。” 越王欣慰地点了点头。“爱卿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文种说:“事不宜迟,越早真好!” 第二天,文种带领几个士兵正准备出发,范蠡不放心地拦住他,“大夫准备就这样出发吗?” 文种很惊奇:“将军觉得有何不妥吗?” “我怕路上有人打劫啊。想想,这一路上到处是吴国驻扎的士兵。” “难道他们明明知道是越王送给吴王的礼品,却有这样大的狗胆。”文种更是惊讶万分。 “他们可谓一举两得啊,即得了财物,又阻止了越王投降,何乐而不为?” 文种如醍醐灌顶般地明白过来,他点点头,“确实是这样啊,肯定有人反对接受越王称臣投降,因为想一举而灭了越国的大有人在,再说,要说服吴王夫差接受越王的称臣,何其难啊,为今之计,将军以为如何?” “大夫应该先只带部分金银珠宝去面见吴王,并告诉吴王,越王要向吴王称臣投降,将送吴王很多金银珠宝,但是越国已经没有能力运送到了,只能请吴王派兵。如果吴王接受越王投降称臣的话,他肯定会派兵的。” 文种笑了,“聪明。” 于是文种只带了少数不值钱的金银珠宝去见夫差,范蠡派遣了十多个武艺高强的士兵随同,刚下山,就有近十个蒙面人挡住了出路。只见为首的蒙面人坐着一片枣褐色的马,身穿铠甲,在众蒙面人中,有鹤立鸡群之感,一看就知道他是首领。就在文种细细打量他的当儿,他也正细细打量文种,这种打量其实也是在暗暗地较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文种大夫吧。” 文种双手一揖,“正是,敢问尊姓大名?” “你得向我的剑问话,因为只有打赢了我的剑的人,才有资格知道我的尊姓大名。”话音一落,他劈头盖脸对着文种打过来,身边的侍卫赶忙接应,一时间,只见剑影翻飞,一道道白色的剑气舞动着四散开来。文种不由暗暗叫好,并且赶紧退出包围圈,略懂武术的文种,根本不能在这样的刀光剑影中挥洒自如,他只有躲避的份。这是一场令日月都暗淡的厮杀,只见血肉横飞,到最后,双方都各有重伤,剩下的人都累得躺在地上无法动弹了。幸亏文种在人员上占了优势,否则后果难料。 只有为首的蒙面人却还是面不改色的坐在马上,又一次细细地打量着文种。文种的侍卫无一不东倒西歪了。但是保护文种的两个侍卫却是武功极高的,如果他们加进去打斗的话,结局就肯定大不一样了。两个侍卫跃跃欲试,文种却用眼色制止了他们。文种是没有办法与他们打斗的,他们主动出击自己只能迎战,不打吧,怎么可能束手就擒,打吧,他的目的可是去说服吴王接受越王的称臣投降的。 那个为首的蒙面人可能也知道了再打下去自己也没有多大胜算,毕竟也只有他还能够端坐在马上。他微微抬了一下头,“怎么样,还敢去面见吴王吗?还有勇气去跟吴王说投降称臣吗,想去,得问问我手里的剑。” 文种把身子一挺,“不想我去,得问问我的心,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一定要见到吴王。” “硬气,我喜欢。”为首的蒙面人哈哈大笑了,“那么,我们还得拼杀一次,请吧。” 文种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你知道吧,你虽然武功高强,但是差不多已竭尽全力,他们……”文种用手指了指他身边的两个侍卫,“可是我们越国武功最高强的两个侍卫,你一对二,肯定会吃亏的。” “未必吧?”为首的蒙面人骄矜地冷笑一声,“我倒想试试。”话没说完,剑又劈杀过来,两个侍卫赶紧用剑挡开,刹那间,文种的眼前只剩下一片刀光剑影,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几分钟后,为首的蒙面人逐渐占下风,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了。文种喝令两个侍卫住手,对为首的蒙面人双手抱拳作了一个揖,说:“大侠,我无意冒犯你,我只是想面见吴王,完成自己作为越国大夫的使命,请大侠成全。” 文种这种彬彬有礼的行为让为首的蒙面人心里很受用,他的心在这一瞬间软了一点点,加上自己和士兵都在此时占下风,再斗下去也只是同一种结果,无疑是在做无畏的牺牲。刚好文种大夫给了他一个体面的台阶,他决定顺坡下驴。“那我们这些士兵伤了好几个了,你看着办吧。” “这个放心,我自有安排。”文种手一挥,把一箱金银放在为首的蒙面人面前,“请大侠成全!” 几个侍卫把那一箱金银抬上马,人员全部上马,为首的蒙面人又对文种打了一个揖,说,“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伍子胥是也。”说完,只听见“驾驾”的打马声,鞭子在空中一挥,只剩下漫天灰尘……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