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蛰龙惊仙》 序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武林争斗。 自太古之乱起,轩辕黄帝大战魔神蚩尤,各种强人异兽参战,战况惨烈,整个华夏大陆崩裂,一分为七,中心之地华夏文明保全最为完整,其余六块大陆多沦为蛮夷之地。中央华夏大陆,文明得到了传承,争雄称霸的野心亦是传承了下来。 太古之乱结束,华夏大地平稳度过了几千年,但是随着人们私欲渐盛,君主乱政,骄奢淫逸,以致动乱再起,商周之战,风云变换,异兽强人血拼,几乎死伤殆尽。 强人尚武,狂放不羁,因吸取太古之乱和商周之战教训,强人中一部分人与掌权者利益集团分道扬镳,出走市井山川,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 但是强人天生好武,喜与人争斗,故强人们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投身江湖武林,开宗立派,参悟功法,传授武艺,切磋比斗,过起了行侠仗义的热血生活。 江湖人士,因自由散漫,狂放不羁,不喜欢被世俗皇权约束,故而与庙堂中的掌权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自商周之战后,祖龙之地昆仑圣境出产增寿神药,名动天下,更是将江湖人士与掌权者的矛盾激化到刀兵相见的地步。 最终,对于神药的争夺,江湖人占了上风。历朝历代,敢染指九子龙血冰莲的皇帝大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中最出名的便属一统天下始皇帝嬴政,本可打造万世皇朝的不朽基业,却只因始皇帝长生的贪念,被武人刺杀,从而导致李斯乱政,假传遗照,赐死了大公子扶苏,辅佐胡亥继承大宝。胡亥祸国,大秦二世而亡,真叫人唏嘘不已。 江湖与庙堂的利益纠葛,也就是对于增寿神药的争夺,千百年间,从未间断过…… 唐神宗贞观九年,大唐国力昌盛,四方安定,万国朝贺,海内一片繁华之象,唐神宗被八方邻国尊为“天可汗”,为天下共主,统领宇内八荒,万世皇朝愿景可期。 同年九月初九,由墨家千机门统领的武都金陵,墨家机关城迎来了两位神秘人物,之后墨家千机门在江湖上发布了一条搅动天下武林江湖的惊天消息:十八年后,昆仑圣境特产,一颗莲子可增寿三十三年的神药,九子龙血冰莲将会成熟。 一石激起千层浪,江湖武林闻风而动,各大门派齐齐派人前往武都打探消息,各地武林世家也不甘落后,蠢蠢欲动,而远在神都的天可汗听闻此消息后,当夜急召神龙卫大统领李靖入宫密谈…… 一时间,江湖与庙堂,风起云涌,稍加搅动,便会迎来血雨腥风…… 真可谓:任尔坐拥江山万里,不敌寿元几许,任尔神功无敌,难破垂暮老矣…… 不去理会在庙堂高坐的神宗,也不去理会江湖武林的蠢蠢欲动。此时在长江某一流域,一艘孤舟上,一位身穿粗布麻衣,发须皆白的老翁,独坐船头,一手持翠竹钓竿垂钓,一手持盛酒的葫芦醉饮,而孤舟随着江水顺流而下,好一派逍遥自在的景象,真好似一位仙翁自在逍遥游戏人间。 蓦然,远去的孤舟传来一阵苍凉古朴歌声:“一境二隐世难寻,三佛五宗朝昆仑,盛世江湖风云起,醉酒当歌笑红尘,弃儿奇遇孤独人,寒江独钓育仙根,风流不羁乱天下,醉饮狂歌踏仙门……” 苍凉古朴的歌声,映着涛涛江水,听在人的耳中,振聋发聩。 如果江湖武林的前辈高人,听见这歌声,可能会联想到许多,但是此时的江面上只有一些朴实的渔民,他们听到此歌声,发愣过后,只会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 而这古朴苍凉的歌声,却拉开了江湖武林血雨腥风的序幕…… 第一章弃儿 贞观十年六月,在距离武都金陵几百里,一座名叫万兽山的山林中,炎热的天气,充满躁动气息的蝉鸣,像是百兽宣泄对这酷暑强烈的愤懑之音。 此时,在离山脚很远的山腰处,传来了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声音洪亮,好似对蝉鸣不满的回击,又好似宣泄着对周围的不满。 婴儿的哭啼之声,虽然声音洪亮,但却不是单纯声音高且杂乱,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而是像蕴含某种特殊的旋律,飘荡在山谷中,久久不绝。 山中的百兽,听到婴儿的哭啼之声,没有感到追寻即将到口中美味的欣喜,反而是一个个都匍伏在地上瑟瑟发抖,就好像遇见了什么可怕的怪物一般,不论是平时啸震山林的熊虎之辈,还是温顺的羊鹿之流,不一而同,都匍伏在地,表示自己的臣服。 当婴儿的哭啼之声,变得简短急促的时候,在山中的一处石洞中,一只匍匐在地的母虎,终于缓缓的弓起身子,而藏在他身下不过两三个月大,可爱的小老虎崽儿,还在那全身瑟缩,满眼望着母亲出洞的身影,有不解,有惊恐,有绝望,看着是那么的呆萌可怜,如果有温婉的女子在此,一定会将其抱入怀中,安慰怜惜。 母虎走出山洞,回身慈爱的望了一眼自己的孩子,似是不舍,似是安慰,然后纵深一跃,在山林中奔跑起来,同时虎吼啸震山林,向自己领地内的百兽宣誓着自己的虎威,宣誓着自己的地位。 大约一刻钟之后,母虎来到了婴儿啼哭之地,这是半山腰一株三人合抱的巨树下。 此时,巨树下的一块石头上,放着一个襁褓,襁褓之中正包裹着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婴儿,他微闭着着双目,虽然发出啼哭之声,但脸上却是一脸平静,待母虎来到近前之时,平静的脸上又好似漏出了一丝雀跃欣喜的笑意。 母虎看到襁褓中的婴儿,目中露出人类面对上位者的谦恭,还含有那么一丝母爱的光辉。 就在此时,婴儿停止了啼哭,母虎看着婴儿,“呜……呜……”低吼了几声,而后婴儿也“哇……哇……”回应了几声。就这样一只老虎,一个襁褓中的婴孩儿,一应一喝,好似在互相交流着什么。大约过了半刻钟,母虎仰头望天,一阵虎啸,好似向百兽宣示什么,又好似向百兽下了什么命令一般。 听到虎啸的百兽,像是得到特赦的囚徒,都缓缓起身,然后奔跑于山林之间,一番劫后余生的景象,而刚才的事情就像是噩梦一样,惊醒过后,又过回了丛林弱肉强食的生活,以它们的思想,是不会长久记忆这如噩梦般的经历。 且不去多说山中的野兽如何,却说那母虎,虎啸之后,张嘴叼起地上的襁褓,几个跳跃间,就消失于山林深处。 万兽山很大,绵延近百里,万兽山深处,多是古木参天,各种食肉凶猛野兽啸聚山中,而在万兽山最深处,有一名叫兽王峰的山峰。 在兽王峰山顶之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多了一座茅草屋。 在茅草屋房前屋后都是用简易篱笆围成的菜园和果树,此时在菜园和果树间有许多猴子正在上蹿下跳,嬉戏其中,而奇特的是猴子虽然上下左右乱跑乱跳,却没有一只抓弄偷采其间的果蔬,比顽皮的孩童还懂事,如果有外人在此,一定会惊掉下巴。 在离茅草屋不远处,还有一条清澈见底山溪,山溪中不时有鱼儿游过,而天上的飞鸟也不时盘旋而下,或是饮水或是觅食啄走一条小鱼或者小虾。 远离峰顶的山林中,也不时传来各种野兽的低吼,随着各种野兽低吼之后,便会有各种野兽慢慢悠悠从山下而来,就好像是游览风景的游客一样,错落有致的排着队,最后都来到山溪边,各自找寻位置饮水,互不干涉。 这些动物不仅有草食动物,比如野兔、山羊、鹿、松鼠……还有肉食动物,老虎、花豹、野狼等等,虽然这些动物有天敌关系,但是在兽王峰山顶上好似都放弃了本性一样,规规矩矩的饮水,饮水之后又规规矩矩的下山,没有一只野兽敢亮出自己的獠牙,也没有一只动物亡命奔逃。 一切都那么和谐,但是一切又都那么不合理,真是奇哉怪哉,真可谓:兽王山顶好风光,百兽和谐似仙乡,古时桃源莫如此,何人脱俗山中藏。 再说那个被老虎叼走襁褓之中的婴儿。自从被老虎叼回山洞之后,婴儿便和小老虎崽儿一起吃虎奶度日,每日和小老虎吃过虎奶之后,便是一起玩耍,玩累了便一起相拥而眠。 而母虎则是在喂饱两个小家伙之后边出去觅食,为两个小家伙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令人奇怪的是,婴儿从一开始眼睛就从来没有睁开过,但是这对闭着眼睛的小家伙一点影响都没有,小家伙就好像闭着眼睛也能看见周围的事物,在和小老虎玩闹的时候总能占据上风,而在山洞里爬行的时候也总能避开一些石头和土坑。 对于小家伙动表现,母虎和小老虎一点都不在意,因为就算是在意,它们也不会明白,还不如多抢一口奶,多抓一些猎物来的实在。 就这样,两只老虎和一个婴儿的奇怪组合在山洞中上演喂食、抢奶、嬉闹玩耍的温馨画面。 山中无岁月,世上已波澜。 贞观十年九月初九,时隔传出增寿仙药九子龙血冰莲消息一年的同一天,武林盟主神剑门掌门燕孤鸿通过墨家千机门发布武林盟主令,五年后天下武林豪杰齐聚武都金陵,共商仙药大事,一时间各各门派武林世家一呼百应,分分表明到时一定亲自前往,共襄盛举。 不怪天下武林中人如此热衷,因为每一次九子龙血冰莲出世,都关乎各各世家的生死存亡,龙血冰莲出世,就意味着传说中的武林最神秘的武林圣地昆仑圣境开启。 据说昆仑圣境传承于上古,昆仑圣境中不仅有九子龙血冰莲这等人人都欲争夺的仙药,更有历朝历代天阶武林高手留下的功法秘籍等传承,抑或是他们留下的神兵利器,只要有幸寻得一二,便有机会名动武林,笑傲江湖。 因此,燕孤鸿发出武林盟主令之后,天下武林,各派势力,都闻风而动,或串联,或结盟,以便能争取到最大利益。 而稳坐神都长安的神宗,听闻此消息后,亦传召神龙卫大统领李靖密议大事。 天下乱不乱,武林乱不乱,都不能影响在万兽山的某个山洞中贪婪的抢着喝虎奶的小家伙。 第二章三年 时光荏苒任君说,岁月穿梭山中客,春去秋来三年过,虎娃人生未蹉跎。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三年的时间恍若一场梦,梦醒来,山外的武林江湖已经初现乱象,而山中的世界,更是被一人一虎搅得天翻地覆。 三年前襁褓中的婴儿长大了,由于喝虎奶,吃生肉,小家伙发育的就像寻常人家五六岁的孩童模样,虎头虎脑,一张嘴露出两颗小虎牙奶凶奶凶的,虽然发育的不错,但是形象不太好,因为全身上下不着寸缕,除了头发,全身皮肤肤白胜雪,而且不知什么原因,全身上下皮肤就像羊脂玉一样水润光滑,离远一看,就跟大白萝卜成精似的,近看又好似画中走出的瓷娃娃,根本不像一个在山中生存三年的野小子。 三年前的小老虎也长大了,四肢健壮,虎尾如钢鞭,狰狞的虎头更是带着不怒自威的兽王的霸气,一吼之威,更是威震山林,百兽臣服。 此时正值正午,曾经的小老虎正在和小家伙一起在树荫下懒洋洋的打着盹儿,小家伙头枕老虎的身子,身体呈大字型躺在草地上,裸露的小雀雀,跋扈的宣誓着长大后男人的资本,而小老虎则侧躺在草地上,任由小家伙的脑袋枕在自己身上,没有一丝不耐,有力的虎尾吧还时不时摆动,替小家伙抽打靠近的蚊蝇。 小老虎长大了,要离开母亲,去寻找,去占领属于自己的领地。就这样小家伙和小老虎,在母虎怜爱、期许的目光中,结伴向着万兽山的深处进发,因为直觉告诉他们一人一虎,万兽山深处食物更多。 就这样一人一虎,一边捕猎,一边玩耍,一边向万兽山深处进发已经一个月有余。当然小老虎负责捕猎,小家伙负责玩耍,玩累了还要小老虎充当坐骑,在山林里横冲直撞,搞得山林里的动物们鸡飞狗跳。 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三年过去了,小家伙的眼睛一只未睁开,但是这却一点也不影响小家伙的行动,奔跑、跳跃、攀爬、下河样样拿手,沾上毛儿比猴子还猴子,简直就是山林中的小魔王,追狼、撵猪、揍狗熊样样都干过,说来也怪,山中的野兽好像都怕小家伙,碰着都躲瘟神一样绕着走。 这样的境遇有好也有坏,好的是一人一虎可以在山中横冲直撞,坏的是小老虎要抓捕猎物填饱他们的肚子很费事,因为动物的嗅觉大都很灵敏,只要闻到小家伙的气息就躲的很远,害得小老虎也要跑得很远才能猎捕到食物。 三年的时间,小家伙由于一直和小老虎和母虎在一起,因此小家伙一直不会说话,他偶尔学着老虎吼叫,但是他发出的声音呜咽中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就是小老虎和母虎听到也会吓得直接匍匐在地,因此小家伙也就很少出声,但是他很喜欢山中的鸟叫兽鸣,就好似他能听懂鸟儿和百兽所讲述的故事一样。 所以小家伙除了进食和玩耍外,就是找到一块安静的地方,倾听百鸟婉转吟唱,倾听群兽怒吼嘶鸣,倾听着山中世界的精彩也倾听着山外世界的无奈。 太阳渐渐西斜,山风送来一阵清爽,树下的一人一虎都懒洋洋的睁开眼睛,彼此对视一眼,都露出了兴奋的光芒,然后各自起身,伸个懒腰,小老虎更是兴奋的一声虎吼,然后向山林深处进发,小家伙此时也是兴奋异常,也想学着小老虎一样虎吼一声,可是一张嘴,呜咽凄婉,刚跑出去没多远的小老虎一个趔趄,差点扑倒在地,丢掉那不可一世的虎威。 小老虎扭头满眼哀怨的看了小家伙一眼,然后转头慢慢向前走去,还时不时回头,看着小家伙,生怕再来一次突然袭击。 此时的小家伙脸上也露出一丝尴尬的表情,讪讪的笑了笑,但是没睁开眼睛的小脸看着却又有一点滑稽。随后小家伙也亦步亦趋的跟上小老虎,向万兽山深处进发。 风拂苍翠青叶歌,斑斑月影夜婆娑,虫鸣无意惊君梦,奈何虎娃似恶魔。 月朗星稀,寂静的山林中,一人一虎窸窸窣窣地在林间行走着,吵得不知藏身在何处的虫儿们都发出不满的鸣叫声,抗议着闯入它们梦中的两个恶魔。 一个月的时间,一人一虎不知道已经越过多少座山头,他们只知道,越向前进,离他们梦想的地方越近。 走在月光照亮的树林间,突然一阵微风吹过,风中还夹杂着淡淡的湿气,一人一虎精神都猛的一震,仿佛感受到了什么,齐齐抬头,向前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树木缝隙透过阵阵微光,随风摇曳。 小老虎见此,眼中有那么一丝惊喜,因为它知道那是一片湖泊,闭着眼睛的小家伙好似看到了湖面随风摆动荡起的月光。 因此一人一虎,加快脚步,向传来微光的方向行去。 大约半刻钟的时间,一人一虎走出树林,终于见到湖泊的真面目。 在树林前方,耸立着一面看不见山顶的峭壁,峭壁自上而下流淌着一道窄窄的山溪,而在山溪下方,是十数丈方圆的小湖泊,在月光照耀下,湖泊犹如一面泛着闪闪银光的镜子,而山溪犹如一柄银色的宝剑竖直插在下面的湖面上,静谧中又隐隐透露一股肃杀的味道。仔细观察此处竟是透露着死一般的寂静,周围竟然没有一丝虫鸣鸟叫,更别说什么兽吼嘶鸣了,细细品之,竟有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而对于不知道恐惧的一人一虎组合,才不会管那虚无缥缈的感觉,他们只知道:俺们现在很渴,俺们要喝水。因此他们就快速来到湖边,同时俯下身子,享受那一份冷冽的清爽。 “噭……噭……”一阵悲怆震天的猿啸响彻了这一片夜的静谧,同时也惊起远方无数鸟兽飞逃退散,各种鸟鸣兽吼,响彻整片山林,仿佛整片万兽山脉中的鸟兽都因为这一阵猿啸变得躁动不安,惶惶如末日来临一般。 而在猿啸中心的一人一虎,受到的冲击最大,小老虎此时匍匐在地,瑟缩的将头贴在地面,浑身不由自主的颤栗,小家伙没有小老虎那么狼狈不堪,他就那么安静的站着,未睁开的双眼紧紧盯着湖面,就好似他能看到湖面下隐藏的野兽,此时小家伙紧紧攥着的小拳头,也显示出他平静中隐藏着些许紧张。 一切都发生在瞬息之间,在猿啸几息之后,平静的湖面泛起一阵波澜,随着“哗哗……”湖水分开之声,水中缓缓的立起一道庞大的身影,就那么轻轻迈了一小步,就从水中移动到了岸上。 当这个身高足有一仗五的巨兽站到小家伙和小老虎面前的时候,小老虎直接呜咽一声,接着往地上一倒,装着晕死过去了。在巨兽面前,身长六尺多的小老虎就像一条站在成人面前的小狗一般,根本没有什么反抗的勇气,所以没义气的装死也是无奈之举。 身高不足三尺的小家伙,面对眼前这只脚掌都比自己要大的巨兽,内心没有丝毫胆怯,倔强的抬起脸庞,未睁开的双眼死死的盯着眼前的巨兽,同时口中发出那含有特别韵律的呜咽之声,两颗奶凶奶凶的小虎牙,在月光下,也好似闪着奕奕的寒光,好像对眼前的大个子,发出自己的挑衅…… 第三章幽冥出 山岳巨猿,上古异兽,传说黄帝与蚩尤大战之中,就有山岳巨猿参战的影子,上古时期,山岳巨猿成年可达十丈之巨,纵跃之间可搏蛟龙,后因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山岳巨猿以及其他上古异兽渐渐消失踪影,偶有显露世间的异兽,也不负上古之凶威。而随着上古异兽的消亡,曾经辅佐轩辕黄帝大战魔神蚩尤的一个古老门派也渐渐没落,走向消亡。 此时小家伙面对的巨兽,便是曾经拥有赫赫凶名的山岳巨猿,只是这只山岳巨猿比它的老祖宗们羸弱了许多。但是在常人眼中,依然是一头庞然大物,普通人见了,估计也会被吓得屁滚尿流,丧胆亡魂。 山岳巨猿,面对着眼前的小不点,如常人拳头大的眼睛瞪得滚圆,因嘶吼而张开的大嘴,露出两颗如儿臂粗的狰狞獠牙,看着就让人从心底冒出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两只比地上装死的小老虎虎头还大的爪子握成拳状,凶狠的捶打着地面,装死的小老虎感受到地面传来的震动,眼睛闭的更紧了,生怕身旁的巨兽给自己的小身板来上那么一拳,直接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山岳巨猿,没有理会浑身发抖装死的小老虎,它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眼前这个小不点儿人类身上,因为从这个小不点儿身上,散发出的气息,有一种来自灵魂的压迫,想让自己臣服,但是作为一只高傲的山岳巨猿,怎么能向还没有自己脚掌大的小不点儿屈服呢?所以它展示自己的强大,显露自己的凶威,想通过这种方式震慑眼前的小不点儿,赶走那来自于灵魂的压迫。 就这样,一人一兽僵持在小湖边,谁也不肯屈服,但谁也没有动手。小家伙是动手一点用都没有,估计给山岳巨猿挠痒痒都都嫌他没有力气,而山岳巨猿则是因为来自于灵魂的压迫,因此裹足不前。 就在这时,从一人两兽头顶传来一阵婉转悠扬的笛声,笛音清脆悦耳,袅袅不绝,飘荡在静谧的山谷之中,抚平了山中野兽的躁动,就连暴怒的山岳巨猿,此时也像听话的孩子一样,竟然盘坐在地上,一副认真倾听笛声的样子,而装死的小老虎此时也不再装死,如哈巴狗一般蹲坐在地上,倾听那美妙的笛音,好似入了魔一般,不再惧怕身边的巨兽。 此时的小家伙,还是一脸平静,只是那未睁开的双眼死死盯着头顶的一片黑暗,好像他能透过黑暗,看到笛声的源头,看到吹笛子的那个人。 悠扬的笛声渐渐接近,而半空中也慢慢飘下一道身影,来人看着不过而立之年,一席素白长衫,面庞俊雅脱俗,星目剑眉,明亮的眸子灿若星辰,一头雪白的银发,更是在夜风轻拂下,优雅而摆,让他整个人显得越发飘逸出尘,在明月的映衬下,宛若飞仙。 他双手持着一只乳白色的短笛,放在嘴边轻吹,随着他的吹奏,笛声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欢快脱缰,袅袅不绝,听在耳中魂牵梦绕,仿佛进入了梦境一般。 巨猿和小老虎此时一脸如痴如醉的表情,好像正在做着什么美梦一样,笛声对小家伙却没有太大影响,依旧用未睁开的双眼盯着已经飘落到地面的人,时不时还龇牙咧嘴,露出那奶凶奶凶的小虎牙,发出可爱的威胁。 来人没有理会小家伙的的示威,依然吹奏着悦耳的笛音,大约半刻钟过去,笛音渐歇,但是巨猿和小老虎还是一脸痴相的回味着那美妙的旋律。 “夯货……夯货……”随着一阵扑腾腾鸟儿展翅的声音,有些悦耳,又好似童音的话语从半空中传来,又过了几息,一只黑色的鸟儿径直落到了巨猿那硕大的头颅上,之后一边叫着夯货,一边用爪子胡乱的抓弄着巨猿的毛发,好像在发泄自己的不满,巨猿则像是犯了错的小孩子,任其肆意妄为,眼睛竟还露出人性化的委屈之色。 站在一边的男人,对此只是露出一脸无奈的苦笑,大约过了半刻钟的时间,黑色的鸟好似发泄完了,这才将注意力放到小老虎和小家伙的身上。 看到小老虎的时候,这只黑色的小鸟眼中透露出高傲与深深的不屑,然后张开鸟嘴,叫道:“渣渣……渣渣……” 而小老虎看到这只黑色小鸟的时候,乖巧的就像猫儿一样,安静的匍匐在地,一脸恭谦的望着小鸟,眼中还露出一丝讨好的神色,当听到小鸟叫渣渣的时候,还乖巧的学着猫儿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好像受到夸奖在地上撒娇一般。 黑色小鸟,没有理会贱贱的小老虎,而是振翅绕着小家伙在不停的飞着,好像发现什么新奇的宝贝一样,不时还发出兴奋的鸟叫,不是说人话,而是真的鸟叫。 小家伙此时一直用那未睁开的双眼,盯向黑色的小鸟,小脑袋更是随着黑色小鸟的移动而转动,平静的小脸上竟然露出一丝激动的神色,好像与久别的朋友重逢一般。 片刻之后,黑色小鸟好像新奇劲儿过了一般,懒洋洋的飞到那个吹奏笛子那个人的头顶,然后又开口叫道:“龙气……龙气……” 听到黑色小鸟叫出“龙气”二字,来人的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然后一脸疑惑的说道:“黑哥,自上古轩辕黄帝与魔神蚩尤大战之后,真龙已绝迹世间,怎么还会有龙气存在呢?而且还是在一个人类孩童身上?” 黑色的小鸟,也就是那个人口中的黑哥,不理会那个人的疑问,只是不停叫着龙气龙气,还不满的用自己的小爪子抓弄那人的满头银发,好似发泄对那人质疑自己判断的不满。 那人对于黑色小鸟的举动没有丝毫不满,只是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小家伙,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道:“既然黑哥说他有龙气,那就将他带回去吧。” 说完之后,把手中乳白色的短笛插在腰间,不顾小家伙的反对,一把抄起,夹在腋下,全身暗运功力,然后双脚在地上轻轻一点,整个人就如飞鸟一般,缓缓向上升起。 被夹在腋下的小家伙四肢乱蹬,口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听到小家伙的声音,早已飞在半空的黑色小鸟好像明白了什么,然后开口叫道:“夯货夯货……渣渣渣渣……”然后又啼叫了几声。 而在峭壁底下的一猿一虎听到小黑鸟的叫声,好像也明白了什么,只是此时两兽的表情不同,巨猿此时一脸的不怀好意,而小老虎面如死灰,满眼幽怨的看着小家伙远去的身影。 真可谓猿啸虎聚镜湖边,幽冥一出万兽安,龙娃巧遇孤独客,矇昧不再始入仙。 第四章兽王峰上的孤独人 晨光熹微,万物复苏,微风拂过,夹杂着山林中鸟儿的轻唱,袅袅的雾气随着温柔日光缓缓蒸腾,瞭望远处,偶尔能看到雾气映出的一弯七彩虹桥,真好似一片人间仙境,桃源乐土。 “嘎吱”,一声木门轻吟,打破了兽王峰此时的祥和,只见兽王峰山顶上坐落的茅屋,木门渐渐开启,然后一个用白绫束着满头银发,穿着短衫布裤的男子,从茅屋之中走了出来,他的手中还提着一个小木桶,走出屋外,然后又轻轻将木门合上,接着便沿着茅屋前菜园中间蜿蜒的青石小路,径直向院外走去。 仔细观瞧,这个人赫然就是昨晚在湖泊边吹奏短笛的人,只是此时没有穿着那件素白长衫,而那支乳白色的短笛却依然插在腰间的衣带上。 此时再看这个男子,虽然年纪看似不过而立之年,面庞也依然俊朗儒雅,但是那明亮的眼眸之中,却充满了掩饰不住的沧桑波澜,那幽深的明眸之中,好似刻划了无数时光的沟壑,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探究一二。 男子提着木桶,走出简易篱笆围成的小院,之后便走向离茅屋不远处山溪的边上,先是放下木桶,然后俯身,伸出双手,掬起一捧山泉,润湿面庞,之后用手轻轻搓动了几下脸,接着脑袋又随意摆动几下,将还赖在脸上不愿离开的一颗颗水珠,甩向身侧两边。被甩下的水珠,落在山溪边石头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明亮的珍珠,奕奕生辉。 男子洗过脸后,又掬起一捧泉水,漱了漱口,接着便用木桶在山溪中提了一桶溪水,向自己的篱笆院子走去。走进院子之后,便用水桶小心翼翼的为菜园中的蔬菜浇水,当水桶中的溪水用完,他边再次返回溪边,提水,然后回来浇菜,如此往复,男子不厌其烦,更好似乐在其中,从他那轻快的步伐之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男子将房前屋后的菜园和果园都浇完水后,便提着水返回了茅屋之中。 这座茅屋,坐北朝南,用竹子和茅草建成,一共有三间,靠左边一间是卧室,中间一间是客厅兼书房,而靠右一间则是简易的厨房。男子走入茅屋之后,将小木桶放回厨房中,然后走回客厅。 客厅中,前半部分的空地上放着一张竹质的八仙桌,四张竹凳静静的围在四边。 客厅后半部分,则是书房,靠左边的墙边立着简易的三层书架,书架上散落的摆放着一些竹简和书籍,其中竹简居多,书籍很少。 客厅后面的墙壁开着两扇竹窗,此时竹窗用木棍支开,窗外的微风,不请自入,轻拂过书架上的书籍,带起书页随风摆动,好似书籍也能感受到那丝丝凉爽的欢愉。 竹窗下横放着一把竹质摇椅,而那个男子此时正捧着一本书籍,坐躺在摇椅上,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书籍,一边随着摇椅微微摆动,好不自在逍遥。 这样的生活,在外人看来简直如隐世的神仙一般,逍遥自在,恬静淡然。但是,时间久了,却会感觉到缺少了人气,多了孤独寂寥之感。如果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大毅力者,估计会被这样的环境逼疯吧。 不知过了多久,男子轻轻的合上书籍,书籍的封皮上静静的躺着三个字,道德经。 合上道德经的男子,此时神色不停变换,激动、愤怒、仇恨让那俊朗儒雅的脸上多了一丝狰狞,接着颓然的面色又显现出心灰意冷的暮气沉沉。 过了片刻,男子将手中的道德经放在摇椅边的书桌上,然后微闭双目,身子静静的随着摇椅浮浮沉沉,此时的状态好似在演绎他那浮浮沉沉的一生。 封笛,上古御兽宗的传人。 上古御兽宗,在上古时候威名赫赫,一把幽冥骨笛,慑服万千异兽,号称是幽冥一出,万兽臣服,御兽出战,天下大乱。正是由于御兽宗的辅佐,轩辕黄帝才能大败魔神蚩尤,结束了太古之乱。但是由于环境的变迁,人族的崛起,又经过商周大战,上古异兽渐渐消亡,而靠统领异兽的御兽宗也渐渐衰落,门派也几近于断了传承。 封笛,可以说是御兽宗仅存的传人,也正是兽王峰三间茅屋的主人,在上一次争夺增寿神药九子龙血冰莲的时候,被人伤了丹田和经脉,武功从此不得精进,而体内的生机也日渐消亡,此时他外表虽然看着像刚过而立之年,这都是因为御兽宗独特功法所致,其实他实际年龄早已到了耄耋之年,如果不能修复受损的丹田和经脉,他随时都可能生机断绝,肉身作古。 封笛也是在上次受伤之后,来到万兽山兽王峰山顶隐居,已期待能从古书典籍中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但是四十几年过去了,依然毫无进展,只能过着看似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其实每一天都好似与死神擦肩而过,真可谓是如履薄冰。 也正是因为四十多年来,封笛淡然的心态加上从未与人起过纷争,才让他度过了一次次的死劫。 至于封笛翻看道德经的反应则与伤他的那个人有关,伤他的那个人是隐世门派老君阁的弟子。 隐世门派老君阁,据说是老子的弟子尹喜,从老子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中,悟出了绝世功法道德真经之后创立的,从先秦一直流传至今,门派一直昌盛不绝,其地江湖位仅次于武林胜地昆仑圣境,只是老君阁隐世,除了其门人弟子外,极少有人知道其宗门所在。 再说老君阁镇阁功法道德真经,虽然隐藏于道德经中,但是其非绝世奇才不得开悟,而老君阁之所以能一直流传至今,不是因为老君阁中弟子都是绝世奇才,而是因为老君阁中的道德经乃是老子亲自所书,内涵一丝道德真经的气韵,所以参悟起来要比世面上流传的道德经简单太多,因此老君阁才不会因为缺少后辈弟子断了传承。 千百年来,也有天纵之才得悟道德真经,但因为道德真经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所以那些人多是昙花一现,作古之后,便不会再起什么波澜,也正是因此,老君阁也不去理会能参悟道德真经的武学奇才。 封笛被老君阁门人所伤,体内被对方留了一丝真气,以至于经脉丹田一直不能痊愈,他时常翻阅道德经,希望能书中得悟道德真经的玄妙,以便能化解体内那道不属于自己的真气。 可是时光匆匆,岁月荏苒,四十几年过去,仍未得寸功,只能在这兽王峰上,苟延残喘,孤独的了此一生。 真可谓:增寿冰莲诱惑真,御兽单传也贪心,争锋不敌老君阁,从此病隐孤独人。 第五章开眼 时间总会在不经意偷偷溜走,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总会留下遗憾与感叹。 “唧唧……”茅屋外传来一阵阵猴子嬉闹的叫声。 此时已经日上中天,猴子的叫声打破了茅屋内的宁静。 首先对此有反应的不是躺在摇椅上假寐的封笛,而是从茅屋卧室飞出的黑色小鸟,一边飞,口中一边叫着:“吃鱼……吃鱼……”而跟在小鸟之后的,则是跟大白萝卜成精似的小家伙,也学着黑色小鸟一样,张口咿呀的说道:“吃吃……鱼……吃吃……鱼……” 此时看黑色的小鸟,其实长得跟八哥几乎一摸一样,只是其头顶上顶着一撮儿七彩羽毛,看着透露出一丝与众不同,剩下也就没什么特别之处了。 封笛睁开眼睛,看着飞出来的黑哥,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再看后边跟着的小家伙,全身光溜溜的,双腿之间的小雀雀还耀武扬威的摆动着,封笛一阵无语,之后便起身回到卧室,找出一件短褂,抓住小家伙,套在了小家伙身上,但是短褂太大,而小家伙身高不足三尺,身上像套了一件宽大的长裙,好不滑稽。 小家伙三年来从没穿过衣服,对套在身上的布褂又抓又扯,嘴里还呜呜的叫着,情急之下还张嘴撕咬布褂。封笛见此,没由来的一阵哈哈大笑,接着他上前把布褂从小家伙身上扯了下来,用力将两只短袖扯下,然后又找出一把短刀将布褂按着小家伙的身高,裁掉一节,之后便将没有袖子的布褂套在了小家伙的身上,最后还在小家伙的腰间系了一条布带。 做完这些后,封笛就不再理会,还在因为不习惯身上穿着布褂而乱扯乱撕的小家伙了。也是从此开始,小家伙终于摆脱了做一个光腚娃的光荣历史了。 “吃鱼……吃鱼……”黑哥的声音适时的想起。 封笛听到黑哥的叫喊,有些无奈的说道:“黑哥,你不要叫了,我这就去给你抓鱼。”说完便去厨房提着木桶出来,然后推门而出,黑哥也飞着跟出去了,还不忘叫着吃鱼吃鱼,小家伙见此,也不再理会身上套着的布褂,也小跑着跟着出去了,嘴里也咿咿呀呀的喊着,吃吃……鱼……吃鱼…… 就这样,两人一鸟走出茅屋,沿着茅屋边上的山溪向山溪上游走了一段距离,出现在两人一鸟眼前的是一片不大不小的水潭,水潭中还有几眼泉水还在不停的向外冒着水,水潭里不时有鱼儿游过。水潭的周围,还有一片小竹林,郁郁葱葱,与水潭相衬,十分惬意自然。 见到水潭,小家伙急不可耐的跑道岸边,不时的拍打水面,偶尔看到鱼儿游过,还伸手去抓一把,只不过每次都抓空。头顶七彩羽毛的黑哥,则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水中游动的鱼儿,好像在看着就要到嘴的绝世美味儿,馋得就差到流口水的地步了。 再说封笛,走到水潭边,放下手中的木桶,然后走到竹林边上,折了一根手指粗的翠竹,弄掉上面的枝叶,只剩一根光秃秃的竹竿,回到潭边。 封笛一手提着竹竿,静立在水潭边,犹如一名绝世剑客正准备跟人决斗一样。 “啪、啪、啪”,封笛出手如电,用竹竿连点湖面三下,再看竹竿上赫然多了三条身长差不多一尺的肥鱼,还在不停的摆动身子。 此时正在玩水的小家伙也把头转过来,看着竹竿上的肥鱼,脸上更是露出那么一丝好奇之色,不能理解鱼儿是怎么跑到竹竿上去的。 细细的竹竿上插着三条肥鱼,竹竿本应该被压弯,但是封笛手中的竹竿却绷的笔直,这一幕在普通人看来一定会好奇,但是在武林高手眼中,这再平常不过了,只要内功修炼到一定水平,人人都可以做到。 封笛把三条鱼取下,放在木桶中,然后将竹竿扔到一边,接着便开始处理桶中的肥鱼,刮鳞、去腮、除内脏简直是一气呵成,最后将处理的肥鱼放在水潭中洗了两遍,放入装了半桶水的木桶中。在这个过程中,黑哥的眼神一直未离开三条肥鱼,还时不时的叫着吃鱼吃鱼。 小家伙则是对封笛扔到地上的竹竿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双手抓起竹竿乱挥挥乱舞,由于竹竿太长,小家伙看着要多滑稽有多滑稽,封笛对此,露出了淡淡的笑意,而黑哥的眼中,此时除了鱼之外,再无其他。 来时欢声笑语,归时竹杖胜马。 回到茅屋,封笛用鱼头和从菜园中拔得萝卜,做了一道鱼头萝卜汤,然后将三头肥鱼的肉切片,在客厅中的八仙桌上摆上一个泥炉,点好炭火,放上铁网,开始烤鱼片,不时在鱼片上撒一点盐巴,发出滋滋诱人的响声,而阵阵烤鱼的香味也慢慢的弥漫开来。 黑哥此时站在八仙桌的桌边上,一边低头喝着竹碗中的鱼汤,一边盯着烤鱼片,不停叫着:吃鱼吃鱼,我的我的。小家伙则是捧着竹碗喝鱼汤,同时不断抽动着可爱的小鼻子,贪婪的吸着烤鱼的香味儿,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噜噜的乱叫。 封笛见此,一阵好笑,接着便把烤好的鱼片夹到一人一鸟面前的竹碟中,黑哥是早就等不及了,低头在那快速的吃着烤鱼片,而小家伙却是手忙脚乱,因为不会用筷子,只能直接上手,可是刚烤好的鱼片很烫,小家伙手刚抓到鱼片,马上缩了回来,把手放在嘴边,不停吹气。对此,封笛也很是无奈,但是封笛对小家伙闭着眼睛却能视物的本领大为惊叹。 就这样,在狼狈不堪与狼吞虎咽的窘态下,小家伙吃了人生中第一顿熟食。吃完之后,小家伙在茅屋到处乱跑,对茅屋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封笛则在收拾好残羹剩饭之后,继续捧着道德经坐在摇椅里,有滋有味儿的看着,黑哥则是站在窗边,闭着眼睛,吹着微风,像是在午睡一样,好不自在。 不知过了多久,封笛已将道德经放在摇椅边的桌子上,双手扶着肚子,闭着眼睛躺在摇椅上慢慢的摇摆,嘴里还不停的背诵着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常有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封笛的声音不大,但是听起来却又有一些缥缈虚无之感。 起先,四处乱跑的小家伙对此没有一点反应,但是过了不久,乱跑的小家伙停下了,侧耳仔细倾听封笛背诵道德经的声音,不知道又过了多久,也许是几个呼吸,又或许是一刻钟,再或许是更长时间,反正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家伙盘坐在了书架之下,脑袋微垂,双手在胸腹之前虚抱,呈现出练武之人修炼内功打坐的姿势。 还在摇椅上闭眼背诵道德经的封笛,此时好似十分忘我,对于小家伙的举动丝毫未有所觉。 就这样,日头西斜,一阵凉风透过窗子,吹醒了早已在摇椅上睡熟的封笛。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然后便看见黑哥正站在小家伙的头上乱跳着,而令他惊奇的是,小家伙此时打坐的姿势,不明白这个小家伙是怎么学会的。 封笛带着差异不解,直着身子,就那样呆呆的看着打坐的小家伙。 突然,一直安静打坐的小家伙,双手结印,上下翻飞,两只小手的手指有规律的不停弯曲伸直,快得犹如蝴蝶穿花,看得正在愣神的封笛感到烟花缭乱。 大约过了半刻钟,小家伙结印的双手骤然停在胸前,张口大声突出一字:“开!” 正所谓:晦涩难懂道德经,小儿无邪偶然听,玄之又玄谁得道,稚童开眼悟神功。 第六章眼含日月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做自己的偶像,点亮人生中的一道光…… 随着一个“开”字从小家伙口中突出,接着便见小家伙三年来一直闭着的眼睛缓缓睁开,而伴随着小家伙眼睛睁开,有两道微光从其眼中射出,一红一蓝,也就几息时间,便渐渐消失于无形,但是这一切都被呆愣坐在摇椅上的封笛看到了。 过了片刻,封笛从摇椅上站起,走到小家伙身边,仔细打量着小家伙睁开的双眼。 令人惊异的是,小家伙两只眼睛不似常人的褐色或者褐色,而是一只赤红,一只湛蓝,看着分外妖异,就算已到耄耋之年的封笛,见过了大风大浪,但看到到这种情景,也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小家伙左眼赤红,就如早晨刚出生的太阳,红的深沉,光芒内敛,而右眼则如湛蓝的明月,光芒氤氲,好似有月华在其中流转,小家伙的双眼真好似眼含日月,妖异无边。 “哼……哼……” 此时还是盘腿打坐的小家伙,不知什么原因,发出了低声的**,牙齿还不断咯吱吱的打颤,全身也不断颤抖,看着好像练功走火入魔一样。 见此情况,封笛赶紧盘膝而坐,暗运一小股内力右掌之上,然后轻轻贴于小家伙后背之上,刚放上去,在猝不及防之下,竟感觉到丝丝寒气顺着手掌,向体内侵入,而他手上的一小股真气没有丝毫抵挡之力,直接被冲散。 封笛先是一惊,然后赶紧的调动更多的真气,将入侵自己手掌的寒气逼回小家伙体内,然后将自己的真气打入小家伙体内查看小家伙体内的状况。 不查看不知道,一查看就连见多识广的封笛也是下了一跳,小家伙体内任督二脉具通,而在小家伙体内有两种真气,一股炎热,一股奇寒,两股真气互不相容,此时两股真气正在做周天运转,而且此时寒属性真气明显要多于炎属性真气,两股真气以一追一逃的方式运行着。 封笛缓缓的收回右手,闭目在内心中思忖着: 这个小家伙,明显是天生任督二脉贯通,而且体内含有寒热两股真气,两股真气数量相等,所以一道真气占据任脉,一道真气占据督脉,平衡而对峙,因此真气在体内一直没有运转,所以才双目未开。 今天小家伙应该是修炼了什么功法,修炼之后令体内寒属性真气增加,打破了两股真气的平衡,所以两股真气在体内运行,动则通,故而才能开眼。 那他是修炼的什么功法呢?闭目沉思的封笛,皱紧了眉头,想了一会,还是百思不解,因为小家伙根本没有可能接触到功法。 “功法、功法,”封笛喃喃自语了两声,然后他突然顿住了,然后睁开眼睛,直直的盯着身前的小家伙,眼中惊疑不定,然后又落寞的叹息了一声,自语道:“一定是……一定是……一定是道德真经……” 自语过后,看着还是打坐修炼状态的小家伙,急忙张口说道:“小家伙,快停止运功!”声音不大,却充满了不容质疑的威严,小家伙听到后果然停止了运功,好似已经能听懂封笛说话的意思了。 看着小家伙停下修炼状态,他又赶紧伸手探查小家伙体内的状态,这一探查之下,他又震惊了,虽然小家伙停止了运功修炼,但是但是此时两股真气自动在体内运行,好似两股真气的平衡被打破之后,再也停不下来了,运功和不运功的区别,只是运行速度快慢而已。 真是一个妖孽啊!封笛心里想着,别人只有打坐修行才能武功精进,这个小妖孽,坐卧行走都是在练功,只是速度比专心修炼慢了一些,但是时间长啊,别人一天打坐几个时辰也就是极限了,他每天十二个时辰,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那这个小家伙武功进境是何等恐怖,或许不到而立之年,就能达到天阶之境,一想到此,封笛心中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但是仅接着又有一丝兴奋,他将见证一位绝世妖孽的成长,怎能没有不激动的道理呢。 兴奋劲过后,他又想到一个问题,小家伙体内的两股真气一强一弱,时间久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虽然炎属性真气有锤炼经脉强度的功效,但是真气冷热交替运行之下,真气对经脉的损伤,也会因两种真气数量相差悬殊,逐渐加大,估计还没有成为高手,经脉丹田就废掉了,到时候也只能沦为废人一个,更甚者或许会早夭。 一想及此,封笛刚刚兴奋的心情又平静下来了,小家伙现在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寻找一种能增加体内炎属性真气的功法,另一个则是体内两种属性真气融合,只有融合,才能彻底解决真气对经脉潜在威胁,从而真正变成一个绝世妖孽。 因为小家伙的经脉问题,让封笛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却忘了自己经脉的问题更严重。 小家伙此时早已经从地上站了起来,睁着眼睛看着时而兴奋、时而平静的封笛,因为不理解,所以满是好奇。 那一红一蓝两只眼睛,格外有神,好像有某种力量透过那双眼睛侵入封笛身体,也正是因此,沉思中的封笛,心中莫名产生一丝惊悸之感,然后便看见小家伙直勾勾的看着自己。 封笛摇了摇头,把负面情绪都抛开。起身,看外面天色已近黄昏,便走进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黑哥此时不在茅屋之中,估计是无聊从窗户飞出去自己去找乐子。此时客厅中,只剩下无所事事都小家伙,他百无聊赖的走到摇椅边上,躺了上去,之后伸出小手,抓起桌上的道德经津津有味儿的看了起来,好像他已经认识上面的字一般。 没过多久,客厅中便想起了咿咿呀呀稚嫩的童音。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刚开始的时候,小家伙读的断断续续,偶尔还发错了音,但是过了不久,小家伙读的非常流畅,声音更是清脆悦耳,煞是好听。 在厨房中烧饭的封笛,只是无奈的苦笑一下,心中想到:绝世奇才就是绝世奇才,根本不能用常理去评断。 日落西山,茅屋客厅中亮起了烛火,两人一鸟围坐在八仙桌前,各自前面摆着一碗粥,桌中间一碟腌萝卜,一碟炒青菜。 封笛安静的吃着,黑哥不情愿的啄食碗里的清粥,不时叫道吃鱼吃鱼,小家伙则是双手捧着碗喝粥,不时伸手去抓腌萝卜和炒青菜放入嘴中,吃得津津有味儿,丝毫不介意饭菜的清淡,也许是他感觉眼前这些比起茹毛饮血的生活好太多了。 正所谓:小儿开眼含日月,天资聪颖似妖孽,昨时生饮百兽血,今朝开慧向天阶。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