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无上诗韵之李杜篇》 第一章义山出山 “阿隐!”“来了阿娘!”一条碧波漾影的小河边,一个十二三岁样子,衣衫说是朴素又不及的少年。毫不嫌脏地趴在地上,挽着衣袖,露出的一截胳膊时不时地动着,原来是在用树枝写字。听到娘亲的呼唤,兔子般的跳起来,又一溜烟似的窜到草屋跟前。 “家里的柴火没了,你能帮娘亲从山上砍些来吗?”一个衣着同样无华的妇女紧锁眉头,看前面的孩子一蹦一跳的走去,悄悄到河边。心中暗想:孩子又在写诗了,可家里却无钱替他买纸笔,惜得一身才华无处使,一直跟着我须糟蹋了。思来想去,少说他也及诗界最近的李门招收年纪的最低限度了。要不带他去碰碰运气,不求个内门,至少也能沾染上书卷之气。 这里的阿隐名为李商隐,字义山,父亲曾做过几年官,他也在那时候请了先生,教阿隐识了些字。可惜在他十岁那年,父亲去世,只得跟着母亲还乡,过着贫寒生活。但时机正好,赶上以诗韵入道的高峰期。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等人为首的各门派兴起,且不受皇权限制,得到大力提倡。 话说阿隐到了门柴山(因他当时年幼,叫不出山的名字,究山于家门前,又有砍柴之用,便自己命名为“门柴山”)前,立即拿起斧头忙活起来。边往背着的箩筐里扔木柴,边思虑着没作完的诗下联以什么字为首好。不知不觉,天色渐渐红晕,筐子也满了,便动身回家。可他一到门前,便见阿娘揣着一布包,似要出远门。“阿娘这是要急着去哪儿?”阿隐放下箩筐问。“自然是有要事去办,你也得随娘亲同去。”“嗯…好啊。”阿隐虽摸不着头脑,只得跟着她一步一步踏着夕阳余辉,沿着山路离去。 前面所等待着他的,也许是一条不归路,或是出山后等待开启的一场奇遇…… 第二章没错,就是外门 近怀州城时,已是更定左右,阿隐与娘亲住不起旅店,便休于城门外。晚风有意来扰这对母子,尖声吹刮着。“阿娘,我有些冷了,我们到底为何来此呢?”阿隐直往娘亲怀里钻。她摸摸阿隐的头,柔声道:“明日你便晓得了,说不定我们还能见到大诗人呢。”“真…真的?我也好想像那些大诗人一样。阿娘你说我还有机会吗?”“当然,娘的阿隐会成为最厉害的大诗人,一定会的。”——夜深了,他们就这样靠着城门而眠。 是日,城门早早打开,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到处是熙熙攘攘。大半个怀州的人都赶在今日聚于此,各怀其志。毕竟每隔几年的这个时候,李门都会在此招收弟子,考的是剑式(诗界以诗词歌赋为剑式,用剑结式而修),一是现有诗人创立的已存诗,二是自己写的诗。阿隐与娘亲一到,便见一气质不凡之人。身着白色长袍,头插一木簪,鬓前几缕头发不羁地散落在前,手里一柄金色长剑,剑身上的字印密布而发亮。此人正是诗仙李白,亲自来选二十名作为总招收人数二百人中的一成。其中包含一名内门弟子及余下十九名外门弟子。来者如满十二周岁,都可前去一试。 阿隐凑到人群边,不小心撞到前面一个看上去跟他差不多大,衣着尚好的少年,“对不起,这儿有些挤,不小心撞着你了。”阿隐害怕极了,忙说。“无碍无碍,不必挂心。”此人一对杏眼弯弯,转身笑道,“我叫杜牧,唤我牧之便好。但我并非怀州人,而是随父周游于此,因走散,便到这人群中寻。”“那你知道这里为何事而喧嚷吗?”阿隐没了顾虑,问道。“我也不太清楚,但我猜应是李门在招收弟子,昨日我听父亲提起过。这不你瞧,那儿摆着那么多张桌子,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明摆着让写剑式嘛。对了,你知道什么是剑式吧?”牧之说。阿隐轻咳了一下,答:“这我还是知道的。现在我可算知道阿娘为什么要带我来这儿了。要不一起去试试?”“好啊好啊。”于是两个少年挤过人群,来到檀木桌前。 等到桌子跟前人满,考试就算开始了。起初写的是已存诗,由于家里条件问题,阿隐没读几首,不太顺利。但到后来轮到自由发挥作诗时,大可肆意挥亳。考试前阿隐曾想:以杜牧之这样的性格,应该不会**下心来作诗吧,大概不会成为劲敌。可到最终,太白先生公布结果,那唯一一个内门名额却被杜牧占了去,自己至少是个外门,没有落第。 但是,外门就外门吧,能为阿娘争囗气了。现在阿隐这样想着。这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围着的人群中出来。是阿娘,她显然听到了最终结果,眼中含着泪花,将手里的布包递给自己。“阿隐,这些年你跟着娘受了不少罪。现在你凭自己的才华到李门,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娘一直坚信着,你必将成为一位大诗人,一定会成为一代大侠。” “阿娘,我一定会的,要多保重身体。” “嗯!” 她看着自己的孩子随李门一行人而去,长舒一口气,在心中一直默念自己所坚信的。 而此时的李商隐也充满干劲。 “你(我)一定一定能成为大诗人。” 第三章修学开始! 李义山就这样跟在诗仙的队伍后面,没有抬轿,没有御剑,一行人都步行赶路。要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切感觉大地的呼吸,作出的诗才合乎自然。”诗仙大人这样说道。 “对了,你不回去找你父亲真的可以吗?”义山问杜牧。“没事,我这样子他能不放心吗?反而我倒有些担心他。”杜牧背起手说。此时某只爸爸:“啊嚏!牧儿你去哪儿啦,为父记不得路啊!”“老爷,少爷跟着李门的人走了。”一个黑衣侍卫不知从何地冒了出来。“聒典,你怎么知道的?还有你刚去哪儿啦?”“您不是怕他走丢,吩咐我一直跟着吗?”“噢,那行,随那家伙去吧。”“那我们还找少陵先生吗?”“找,当然要找。先回旅店吧,我有些乏了。”“好的。我…我是说遵命,丞相大人。” 几日过去,看过几处繁华,揽入满眼贫寒困苦,诗仙一行人终于抵达心之所向一一李门。李门处在庐山一带,各种房舍全隐没在群山之间,一般人很难注意到。换句话来讲是比较分散,只有最大的练剑场位于中间。只见为首的诗仙大人用手轻抚剑柄,口中念念有词,然而并无何事发生。“可以了,诸位请吧。”只见李白将剑入鞘,领着一行人穿过旁边笔走龙蛇地雕刻着“李门”二字的岩石。门内站着几个和李白衣着差不多的人,每人身后各带一队人。“难得我们的诗仙大人今年如此之慢啊。”只见一人径直朝这边走来,眼中带有几分傲意,头发被一条淡黄色的带子随意地扎在脑后,腰间佩一把刃露青色的短剑。此人名为王勃,是李门门会成员之一,除他外还有李白,李清照,孟浩然,卢纶等。“师弟还是一如既往的爱调侃人啊。”李白说道,“话说我这次想等的人出现的太晚啦。”面对这样的师兄,王勃只无语又不失礼貌地笑了笑。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是召剑,全体新弟子都聚在庐山侧峰“择剑山”上,卢纶道:“请各位感受体内气息的流动,并试着聚于掌心,必有剑会应选而来。这里的剑皆聚四方之气而生,没有名字。召出剑者可为自己的剑命名,没召出的明年再来试吧。”义山照做后,不敢睁眼,生怕毫无动静,当他将手露出一缝,只见一长剑从林处向自己这边来,剑身呈铜色,柄如墨玉,剑鞘雕有古纹。“太好了,那便叫你玉谿吧!”义山心想,那剑身正上方便出现了此名,像是凭空雕刻上去的。他突然想起什么,朝着杜牧的方向看去,其手中正握着一柄较为朴素的剑,与其尚好的衣着不太相符,剑身上有“樊川”二字。“好了各位,现在根据你们在考核的表现,将会被分到不同师门之下。”李清照开始步入正题,“叫到名字的人跟我来。”就这样,原先几队人马又进行了重新分配。而义山同其他人去了李清照的怡舟亭,杜牧则随王勃去了折荆阁。 怡舟亭给人的感觉亦真亦幻,池塘青绿,藕花连片,左倚山,右傍花。一座构建巧妙的亭子立于其中,院落皆于亭周。刚到目的地,李清照便讲解道:“今后你们便为我的弟子了,而在你们其中,既有内门,也有外门。身为内门可直接作剑式练剑,而外门得需先学李门历代门人的已存诗后通过选拔入内门,每个人都会在这里得到机遇。外门的学室于亭北,内门的于亭南,还有你们的住处都于亭东,如有疑且到亭西找我。”是夜,待一切安顿好后,门会成员都被召集到议事堂中,“不知诸位对新届弟子有何看法?”李白轻轻端起酒杯。“有天赋的人不少,比如王师弟那儿的杜牧之,不过我怎么总觉得他的名字有些耳熟呢?”卢纶说道。“那是自然,他可是极负盛望的公子,且与杜门有不小的渊源。”孟浩然插道,“不知李师兄等的人可否是他?”李白摇了摇头,抿了一囗酒说:“我等的是一位故人之子,我有预感他必成大事。”“你那预感准过吗?且别指明是谁,让我们都有个盼头。”王勃又来打趣。“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可有的忙了,如有安排我会另行通知。”李白说着哈欠连连,引其他人一片白眼。 第二天,义山起了个大早,扫一眼没起的室友们,又向窗外望去。“修行开始,我一定会补上不足和与牧之的差距,内门等着我!”他暗下决心。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