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周天星月决诀》 第1章那年冬天 雪还在下。 大地白茫茫一片。四野无声,只有漫天柳絮般的雪花簌簌而落。 时近正午,小周村才慢慢的活过来,渐渐传出鸡鸣、犬吠,孩童的哭闹、大人的呵斥声。一家一家的茅屋顶上,或先或后的升起了懒懒的炊烟。 砰的一声,村尾那家茅屋的门被冲开了,随后跳出一个臃肿的小小人儿来,她不过六七岁模样,全身裹在毛茸茸的兽皮大衣里,小脸完全陷进一顶狼皮小帽中,脚上也是一双狼皮制的小靴子。那皮衣、皮帽、皮靴做工都甚是粗糙,但显然是十分暖和的。 她站在门槛边搓了搓小手,轻声嘟囔道: “好冷!” 又看看漫天飞舞的雪花,欢呼一声: “下雪咯,下雪咯!“ 随即冲进了门前的小院,在厚厚的积雪上跑了几个来回,瞅着自己踩的脚印咯咯直笑,显得十分得意! 屋里马上传出妇人的喝斥声: “星娃,快进来!看冻不死你!“ 星娃答应了一声,但并不进屋,只是慢慢转回到屋檐下,搓着小手看看天,又看看前面几家的屋顶,忽然自言自语: “咦,家家都在做饭,苦娃哥家没有?” 回头喊道: “娘,爹,快出来看呀!” 妇人又呵斥了一声,随即听到重重的脚步声响,一个高高的汉子出现在门口,全身依然裹在厚厚的兽皮里。星娃凑过去,父女俩嘀咕了几句,那汉子道: “是得去看看,一个娃娃家别出事了!“ 星娃嚷道: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汉子想了想,俯身抱起小人,踩着膝盖深的积雪出了院门,向村头走去。 苦娃家并不远,就隔了两三户人家。这父女俩到时,柴门紧闭。 汉子抱着女儿用脚踢了踢门,怀里的星娃脆声大喊: “苦娃哥,苦娃哥!” 门里没有回应。 汉子也不迟疑,肩膀靠上柴门,略一使劲,吱呀一声门就开了。 屋子里冰冷冰冷,父女俩齐齐打了个寒颤。 苦娃家里空空荡荡,地上零星有些柴火,没有火盆。靠墙边有一张三条腿的旧床,床角蜷缩着一个小小身子,上面胡乱搭着几张破破烂烂的兽皮。 汉子和星娃连声喊了几声,没有应声。汉子放下女儿,一个箭步冲到床边。 床角的苦娃双眼紧闭脸色乌青,汉子伸手到他鼻前试试,有微微的热气呼出,汉子喜道: “还好,还好!“ 连兽皮带人一把抱起,转身就出了茅屋。身后传来星娃焦急的喊声: “爹,等等我呀!“ 星娃家里。 堂屋正中间生着一盆柴火,火烧的很旺,屋子里暖洋洋的。 微微的烟雾里,苦娃半躺在一张椅子上,身上堆着几张厚厚的兽皮。 汉子和星娃父女俩就坐在苦娃身侧,星娃一眨不眨的盯着少年渐渐红润起来的小脸。星娃身边还坐着一个白须老者。 “这娃,造孽哟。“老者叹息道。 “往后就跟着咱家过吧,总不能少他一口吃的。“汉子道。 “醒了没有?汤快好了。“屋后传来妇人的声音。 从此星娃家就多了一口人。 最快活的是星娃。因为有人陪她说话,陪她玩了。 以前她一个人的时候,娘总是不许她去村子里玩,说山上常有野物跑下来,一个娃娃家叫人不放心。 自从苦娃哥来后,娘再也不说这话了。 有一回苦娃哥拗不过她,还偷偷带她和几个村童去村子前面很远很远的冰镜湖走了一遭,虽然俩人冻得直哆嗦,虽然最多就在湖边转了一刻钟,但星娃为此兴奋了好久。 在她短短的人生里,这是出门最远的一次了。 但有时候她还是只能一个人玩,她郁闷时,娘就劝慰她,等你苦娃哥回来就好了。 苦娃要干活。他十二岁了,肯定不能像六岁的星娃那样疯玩。 小周村只种了很少的稻子,因为背靠小周山,村民主要以狩猎为生。 小周山是大荒山脉里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分支,大荒山脉里的野物无穷无尽,只要零星跑出极少的一部分,就够小周村的乡亲们忙活了。小周村毕竟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 如果沿着小周山往大荒山脉稍稍深入一点,还会发现有许多名贵的药材。野物和药材,这就是小周村人活命的保障。 有聪明人就想到过,大荒山脉边沿就有那么多的珍稀药材,那深山里岂不是多的没法数? 村里的老人警告说,从古到今,凡是深入大荒山脉的就没有一个人能够走出来过!至于原因,有说山里有凶禽猛兽的,有说鬼魅尸魈的,种种奇奇怪怪的说法。 星娃的爹周山虎,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汉子,力气大能吃苦,为人也机灵,打猎采药都是行家。 苦娃就是跟着他进山。 苦娃这年纪自然干不了多少大人的活,他主要是学,学下套,挖坑,看足迹辨识野兽,学射箭,分辨草药的种类和价格。 大雪足足下了一个多月,终于渐渐的停了。 虽然融雪的时候更寒冷,但憋了大半个冬天的孩童们早就迫不及待的冲出家门。大点的上山捡柴火,运气好时能捡到冻死的野鸡、野兔之类,还小的孩童们就在村子里疯跑,也不管溅起一裤管的泥浆。 女人们聚在并不暖和的阳光下洗衣晒被,说着大荒山里神仙鬼怪的故事,据说有人曾经亲眼看到仙家弟子与魔门高人在天空上争斗,天上弥漫着黑白二气,白的是仙气,黑的是魔气。 男人们都进山了。 大雪封山快两个月,没有谁家里还有很多的吃食,这时候不赶紧弄点兽肉存起来,万一再下一场大雪就惨了。 十二岁的苦娃本来只能捡捡柴火、掏掏鼠洞,但他还是跟着男人们的队伍走了。 这个冬天,苦娃懂事了许多。 第2章青山镇 春天了,小周村更加忙碌起来。 一辆辆牛车满载着各种兽皮、干肉、草药,沿着冰镜湖向三十里外的小镇进发。 星娃坐在牛车里不停的皱鼻子,小手时不时在鼻子上扇动。满车的兽皮上还有很多血迹没清洗干净,气味很难闻。 不过星娃还是很快活,转动着脑袋四处瞅,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呼。 他爹周山虎和几个男人走在一块说的热火朝天,偶尔爆发出大笑声。 赶牛的是苦娃。 其实他也是第一次走出小周村,少年的心里有些说不清的激动,脚步轻快,几乎要飞起来。 不过在更小的星娃面前他故作老成,说话慢吞吞的,带一点高深莫测的不耐,一副“你少见多怪”的神情,惹得星娃一个劲嘀咕: “真讨厌,有什么了不起嘛。“ 这些山民们惯常翻山越岭的,三十里地只一个时辰就到了。 青山镇很小,只有一条街道,黄土路面。 这条黄土大路的两侧,挤着一个个的露天摊位,摊主几乎都是清一色戴兽皮帽穿兽皮衣的猎户。货物也差不多,都是兽皮干肉,也有少许的草药,春天能找到的药材还是不多的。 穿绸着缎的商人们一个个摊位的看货色问价钱,不合意便是一番嘲笑,在兽皮衣的猎户们面前很有些优越感。 也有几个穿长布衫的老者在摊位前逗留,那是远道而来贩卖药材的大商人。 苦娃拉着星娃不许她到处跑,两个人嘀嘀咕咕说着话,都伸长了耳朵听周山虎和那些商人争辩货色好坏价钱高低。 周山虎不善言辞,但他做生意很直爽,价钱合意就马上成交,绝不会往上抬价。他的货物卖得也并不慢。 正午过后,人声渐稀,商人老爷们要吃饭,大部分猎户的货物也卖完,赶着牛车散向四方。 周山虎家的牛车也空了,换来的是腰间缠的链搭里略有些分量的几绽雪花碎银。 不过这银子很快大部分就不属于他了,他要给老人买点成药,给星娃的娘买些针线布匹之类的玩意,还要买些糙米储存起来。对了,自己那杆梭镖的枪头磨得厉害,上次差点刺不进那头野狼的肚子,这回也得换换枪头了。 不过两个娃娃都是第一次出门,很难得,周山虎准备带他们下次馆子。 镇上只有一家酒楼,却也有两层,有些年头了,柱子上的油漆破损过半,斑斑驳驳,楼上挂着一张金字招牌:青山酒楼。招牌上的金粉也掉了不少,颜色老旧。 青山酒楼附近有一大块空地,已经有几辆牛车停在那里。周山虎把牛车赶过去停下,叮嘱道: “我去买吃食,星娃不要到处跑,苦娃看好星娃。” 两个娃娃齐齐应了声。周山虎转身去了。 两个娃娃乖乖的坐在牛车上四处张望,很快发现旁边牛车上也有一个少年,比苦娃个子略高点,衣衫尤为破旧,胖乎乎的大圆脸,眉毛浓浓的。 两个少年相互笑了笑,都有些腼腆。过了一会,那圆脸少年说道: “我叫周山河。” 苦娃想了想,说道“ “我叫周星辰。”又想了想: “我是小周村的。” 那少年笑起来,大声说“ “我是大周村的。“ 两个少年又笑了,都觉得很有意思。 苦娃其实并没有“周星辰“这个大名,他打小就”苦娃“这个小名。不过人家既然说了大名,他自然也得说一个。叫什么好呢?他灵机一动,忽然想起星娃有个大名叫“周晨星“,那我就颠倒过来,叫”周星辰“。 苦娃说了自己的大名,心里有点得意。 忽然酒楼那边传来一阵喧闹,牛车上的娃娃们赶紧看去,只见酒楼下的人们自动分开站到两边,空出中间的一条道来,好像有什么大人物要下来了。 酒楼周围的人们议论纷纷: “出什么事了,这么热闹?” “你不知道?镇上胡大户家的二崽子出息了!“ “出息?考秀才了,还是中举人了?“ “都不是。是被道玄门的仙师看上了,收为弟子!“ “啥?二崽子要当仙人了!?“ “嘘,小声点!现在不能叫二崽子了,得叫仙长!…….看,二崽子和二崽子爹胡大户出来了!“ 随着阵阵寒喧声,酒楼上拥下来一群衣衫楚楚的大人物。 领头的是个大胖子,一身员外服饰,脸上的肥肉抖动,笑的合不拢嘴,旁边几个大人物弓腰拱手,一个劲儿的恭维他。 他身边立着一个少年,十二三岁模样,尖尖嘴脸,挺胸腆肚,努力装出一副十分了得的样子。 这少年的眼神不大看人,倒是朝天的时候居多。 牛车上的娃娃们看得呆了,小小的心灵里充满了羡慕。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仙师,只知道仙师很了不起,能让镇上的大人物们弯下腰来恭维,能让自家的老爹笑逐颜开。 圆脸的少年周山河不知不觉就说出来自己的心愿: “当仙师真好!我也要当仙师!“ 星娃和苦娃都听到了。星娃犹豫了一下,凑到苦娃耳边小声说: “苦娃哥,我也要当仙师!“想了想,又一脸严肃地补上一句: “我是真的要当仙师!“ 苦娃摸摸星娃婴儿肥的小脸,冲她鼓励的点点头,笑了笑。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说: “我一定要当仙师!“ 第3章老道 青山镇的一幕星娃很快就淡忘了,她对她爹周山虎在青山镇给她和苦娃买的吃食记得更清楚:五香酱牛肉和猪肉大葱包子! 苦娃不止一次听她对小周村其她的小孩说: “我吃过五香酱牛肉!我还吃过猪肉大葱包子!我爹给我在青山镇的酒楼买的,很香很香的!“ 有一回,苦娃还听见她说梦话:“牛肉…….包子……青山镇……“边念叨边笑得咯咯的。 五香酱牛肉的确很香很香,猪肉大葱包子也十分的诱人,苦娃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稀罕的东西,自然印象深刻。 不过他记得更清楚的是从青山酒楼上下来的胡大户,还有他儿子二崽子,哦不,应该叫二仙长吧! 他记得他们笑得肥肉抖动的大脸,眼睛看天不理睬人的骄傲模样,周围弓着腰巴结的大人物们,还有自己在心里说的那句誓言一般的话语: “我一定要当仙师!“ 天气慢慢热起来,六月了。 小周村这地方有点奇怪,热的迟冷的早。据说冰镜湖周围的村落都是这般,比其它地方要冷很多,老辈人说这湖里有名堂,总之不是有仙家宝贝就是有百年的精怪,去年那场下了两个月的大雪,据说就是湖精水怪在做法。 小周村里来了个老道。 这老道五十多岁,背着个旧包裹,一身暗黄色道袍油迹斑斑的,很有些脏了。 他身材高大却十分和气,见人还没开口先就一脸的笑。 他也不算命起卦,也不做法捉鬼,只是在村头大香樟树底下与人闲话。 老道见多识广,对一些积年旧事乡野奇闻了如指掌,因此很受村里老人的欢迎。 苦娃从香樟树边走过时,正听到一句: “其实仙师也跟凡人一般,也要吃喝拉撒。只不过他们懂得修炼之法,会念咒语,会施法术,道行高的能捉鬼拿妖腾云驾雾……“ 一般老人对这个最感兴趣,大家听得入神,就没人发觉苦娃已经悄悄走过去,竖起耳朵在听。 “仙师们喜欢在深山洞府里修炼,等闲不出来。有的也把洞府安在大泽里,总之凡人很少去的地方。那些地方有灵气,仙师没灵气是不能修炼的。“ 苦娃听得如痴似醉,不知不觉问出他心里一直盘旋的疑问: “道长知道道玄门么?听说那里都是修炼的仙师!“ 少年清亮的声音很有些突兀,大香樟树下一时静了下来。那老道颇感意外地看了苦娃两眼,含笑道: “小哥你也知道道玄门吗?“ 苦娃涨红了脸,讪讪的道: “我是在青山镇上听人说的。镇上胡大户家的二崽……哦不,二仙长被道玄门的仙师看上了,收为关门弟子,胡大户家大宴宾客哩。“ “关门弟子?道玄门也是青州数一数二的修仙大派,轻易不收内门弟子的。在这小小的青山镇,收一两个杂役弟子倒是颇有可能。“ “啊,杂役?胡大户的儿子是去仙门做杂役?“ 老道笑了起来,瞅了苦娃一眼,意味深长的道: “少年人不要小看了仙门的杂役,杂役做的好的,就可能被仙师看上,赐下修炼口诀,再把这口诀修炼好了,那就是正式的入门弟子了,也就是你所说的仙师!“ “啊!“苦娃张大了嘴巴,显然没想到杂役居然就能变成仙师。 那老道笑了笑,再不理会苦娃,自顾和树下的一众老者们谈天说地,哪里管这少年被他几句话撩拨的心里一盆火似的烤着。 到中午时,树底下的人群渐渐的稀少,那老道起身收拾包裹,显然也要走了。 苦娃在一边磨磨蹭蹭,心里七上八下的,等老道背起包裹走了好远,苦娃一咬牙赶上前去,恳求的问道: “道长,你、你有口诀么?“ “口诀?“那老道一怔: “怎么,你也想修炼?“ “是的,道长。我,我…….也要做仙师!“ 老道掀了掀下巴稀稀落落的几根黄须,沉吟道: “修炼难,修炼难哪!“ “我不怕苦,道长!我也不怕难!我的名字就叫苦娃,村里人都说我天生就是吃苦的!“ “苦娃,苦娃,嗯,这名字有意思。“ “你能收我做关门弟子么?道长。你一定有修炼口诀的!“ 老道笑了起来,随即沉吟道: “难得你小小年纪就知道要修炼。嗯,既然遇上了我,那也是你的缘法,传你一段小小口诀倒也算不得什么。你随我来。” 苦娃大喜。 小周村头右侧有一口池塘,那是村妇们浣衣之处。 此刻正是午饭时候,池塘边十分安静,偶有鱼儿跃出水面,发出啪啪之声。 老道引着苦娃坐在池塘边的柳树下,先问了句: “你饿了么?” “不饿!“苦娃坚定的摇摇头。 那老道又打开包裹,掏出一大堆东西,拿一块油布垫着放在石头上,对苦娃道: “吃点。我的口诀可不好修炼,很费神的。“ 苦娃望着草地上雪白的馒头和酱色的肉干,咽了一口唾沫,一个劲儿摇头。 老道呵呵而笑,自顾一口馒头一口肉干一口咸菜的吃起来。嘴里含糊道: “老道今日传你一段口诀,倒不是就做了你师傅,不过撒下几棵秧苗罢了,能不能结出谷穗全靠你自己了。嘿嘿,想做我笑道人的弟子可没那么简单。“ 当下老道边吃边说,将一段长不过二百余字、晦涩难懂的口诀竟然传给了苦娃,苦娃听的一头雾水。 那道人念了一遍便不再开口,只笑吟吟的看着苦娃。 苦娃只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生怕漏掉了哪一个字。 足足念了二三十遍,笑道人才道: “你大约已经熟记于心,现在老道给你讲讲罢,记住了,老道只讲一遍的。“ 苦娃赶紧挺了挺腰杆,竖起耳朵听老道说法。老道吃着馒头咸菜,从第一句开始,缓缓道来: “道者,天地之源也……“ 口诀前面几句似乎是总纲,讲的是天地大道的玄门妙理,苦娃哪里懂得,只是使劲将笑道人的每一句话都努力记住,道人说一句,他在心里至少要默念两三遍,少年人本就记性奇佳,如此下来,倒也记得七七八八。 口诀的主要部分就很具体了,告诉修炼者怎么坐、卧、立、行,怎么呼气、吸气,怎么“纳气入体“。 那口诀用字极其节省,往往三五个字笑道人需要讲解一刻钟,百余字的整篇口诀讲下来,竟花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此时池塘边渐渐有了几个妇人的身影,挎篮提筐,想是来浣洗衣物的。 苦娃哪里注意到这些,只是一个劲的默念口诀,每念一句,就回想老道解释口诀的话语,如此一遍又一遍。 那老道看苦娃闭着眼睛在那里苦苦记忆,心下颇为欢喜,也不打断他。 不知过了多久,苦娃自觉已记得了七八成,对这晦涩难懂的口诀竟然有了一两分自己的领悟。 这时才觉得又累又饿,缓缓睁开眼,只见笑道人正含笑望着他。 苦娃忙站起身,向那道士深深鞠了一躬: “徒弟苦娃,多谢师傅传授口诀的大恩。“ 老道微微一笑: “眼下你还做不得我的徒弟,咱俩有没有做师徒的缘法,那可得看你的了。贫道是青州大瑶山的人,俗家姓陈,有个道号,叫笑道人,你可记住了。” “是,师傅。徒弟也有个大名,叫周星辰。” 那笑道人呵呵而笑,提起包裹道: “去也,去也。“ 苦娃又深深作了一揖,抬起头时,道袍飘飘的身影已在数丈开外,渐渐的隐入草树之间。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