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浮元》 序言 看着父母的和自己的墓碑,许亦跪着。拿着酒杯倒了两杯酒说:“爸妈,我回来了。” 第一章江南夏令营 江南省靠海,行省东部拥有诸多优良的港湾。在全国也是前几名的经济大省,海洋贸易尤其发达。 许亦的家就在港口边,这几年许亦所在的第二中学都会举行夏令营活动----出海游,沿海几个省都有安排这种学习活动。 领头的都是当地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别的不清楚,就说这片海域有几处暗礁,有几个荒岛那是门儿清。这么多年也没出啥事,还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那可是当真的高薪职业。虽然是兼职,大家也都不敢掉以轻心。 许多家长曾经也提出过很多疑问,说风险过大,不如在家干活等各种问题。但是**出面,发布了关于这个活动的政策指示。再加上又是当地渔民中的一比一的好手带队,出行距离也不远,大家也就放心了。**都安排好了,还是学业一部分,那还能怎么办。再说了,渔民的孩子是要子承父业的,出海这种事那不是顺理成章,还有保障。 而许亦则是这方面的能手,每年跟父亲出去打鱼,偶尔运运货,也是熟悉得很。他父亲也是这一带的好手,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的。 那还得说说,2010年台风刮得突然,出海渔民船队迷了方向,设备也不管用,联系不上。当地人就求到许亦家里,他父亲二话没说,准备了一些出海物资带着几个人开着船就出海了。许亦的母亲脸都变了,还给了自己的“护身符”玉佩给父亲戴上。平时许亦看母亲可是宝贝这玩意儿,说是以后给许亦传家。许亦当时还小,就没当回事。 大家都翘首以待,等着他父亲带大伙儿回来。 可是三天过去了,影儿都没见着。大家以为这次栽了,那些没回来亲人的都是两眼抹泪。**也准备好了接应,只是当时许亦父亲走得太快,没赶得及。海上环境也确实恶劣,当时已经尽可能安排几艘抗风大船出海营救,三天前就回来了,大家也是失望至极。起码许亦他父亲还没回来,还有点希望在。 第四天一早,许亦他爸带着船队回来了。看着破败几近散架的船队船只,大家也没注意那么多。都是心情复杂,多有猜测和祈祷自己家里人不要出事,可都是顶梁柱。 大家在码头接到船队时,船上人员也都上岸。受伤的安排去治疗,没受伤的都在和自己亲人见面,哭喊声不绝于耳。后来统计出来,船队损失了一半的船只,十几个失踪,这在当地可是震惊一时。**出面先是安抚民众,表彰许亦父亲,安排后期各种事,这种关头也没有人拖后腿。一个月后,回来的渔民都回家,什么原因也都传开了。 当时船队在老渔区打鱼,前两天运气出奇的差,鱼群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消失了。往年都是在这满载而归的,领头的就安排几艘船去探探情况。往老渔区边缘走,确实发现了大规模鱼群往东海公海方向游走。也就往外多走了些路程,往后几天,大家也捞了不少鱼。这些鱼都不太聪明似的,一网下去尽往上撞。大家都准备回程了,这一趟可赚不少钱,心里也是舒坦。 就在回程的第一天,海上风云变幻。领头就感觉不对劲,想要抓紧往回赶。一边往回发消息联系,所有设备都失灵了,所有人都慌了,之前也没见过这种情况,整整齐齐全没用,这搁哪件事都不正常啊。几个经验丰富的立马反应过来,往最近的岛上赶。风雨骤至,几艘船翻了船。把人救起来后就全力赶路,一路上零零散散又损失几艘船,好歹人都没事。当然,这没事的不包括失踪的。 好歹赶上了岛,大家人数又多。只能抱团取暖,大家也都眉头紧皱。统计好人数后少了十几个,船队损失了一半。这次可是损失惨重,还不知道未来如何。过了两天,海面情况稍微好点。就见到许亦他爸来找人了,后面也就是带回来了。 这些人可是对许亦父亲感恩戴德,救命之恩。啥好东西都往许亦家里送,也有送钱的,许亦他爸没收。这事情可是传开了,许亦父亲也是闻名当地,还上了新闻。 许亦倒是不关心这个,只要回来了就好。 回来当天,许亦被他爸叫过去喝了许多酒,似乎欲言又止。他妈也没阻止。这才是许亦奇怪的,一直都是不许他喝酒的。小时候偷摸着喝酒还挨过打。醒了之后,只是发现许亦妈那块玉佩不见了,此后也就再也没见过。 这件事也彻底让许亦家出了名,但是许亦家教一向严谨,低调做人。 这几年二中夏令营活动也就顺理成章的让许亦父亲带队,大家也都放心。许亦父亲当时是不同意的,耐不过大家软磨硬泡,自己儿子也在,就答应了下来,同时也是一大笔收入。 夏令营是按照年级分批次出去的,时间是一周。这一批轮到许亦,12年的许亦上了高二。受益于父亲,在同龄孩子里也是颇有“薄名”,这“薄名”也少不了许亦几个朋友的功劳,刘力和欧阳疏那可是左膀右臂。再加上父亲救回来那些家庭子弟,充分体现人多力量大的作用。谁和谁有点矛盾,报上我们亦哥的名号也能给个面子。当然,这是不能让许母知道的,否则少不了棍棒伺候。在这前呼后拥,荆棘交加的情况下,许亦成绩也是过得去。再过一年就是高考了,许亦还是略有收敛的。 夏令营时间安排是在周一,周日回,刚好一周。学校和许亦父亲老许,也都加紧安排,毕竟千百号人,可没人敢在这儿犯错误。学校也确实有钱,**直接调拨海船,人员一应到位,负责安全的就有几艘。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大家最幸福,兴奋的时刻。不用上课,还能上大船。不禁感叹,这才是祖国的花朵啊。 第二章出行 周一一早,所有人在学校集合。在学校的安排下,乘车前往码头乘船。 许亦所在的高二总计是15个班,每个班50-60号人,再加上同行班级老师2人每班,男女各一人。另外负责安全和医疗的在另两艘船上。这些人不用担心,他们全是经验丰富的军人、医生和海员。师生人数总计847人,其余人员另算。这是许亦在父亲准备的资料里看到的,包括准备流程什么的,许亦这几年也是比较了解。 所有人准备好,陆续登船,码头上也有部分家长在接送。但是这些年过来,也就习惯了,一周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两个对接口陆续关闭,清点好之后缓缓离开码头。船上乱哄哄的声音,老师也没有多管。只要不出大问题就行,水手也各行其位。 老师们安排好住宿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人数确实多,但是之前有经验,速度已经很快了。另外在学校也是提前安排过安全,急救,住宿等事宜的训练。此时老师通知大家都准备午餐了,大家按部就班的准备就餐。 “许亦!许亦!快来,这里排队。”刘力侧过身子,扫了一眼后面的男生说到,“待会儿到达彭州海峡就要开始第一次实践活动,你准备的怎么样?” “阿姨,您高抬贵手,千万别抖啊。”许亦端着塑料餐盘边用眼神暗示打饭大妈边和刘力说,“往年惯例,有什么好准备的,怎么你又有什么馊主意?” 欧阳疏接过刘力的汤碗:“今年可不一样,根据可靠消息,这次学校总结以往经验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可不全是海洋知识竞赛这么简单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都没有吃饭大,赶紧去加菜。别说,这饭菜就是不一样。”许亦饱满的腮帮子嘟嘟发出声。 此时,指挥船上。 “将军,我是此次安全负责人,洪先!”洪少校标准的军人敬礼伴随着激动的话语脱口而出,铿锵有力。 老许一愣:将军?没想到这次这么严重吗,之前顶多是个校官负责。 洪少校继续介绍到:“这是此次行动的家长代表兼本地向导,许同志。” “哦,原来是许同志,你的事迹我可都是听过了,非常不错。”将军和善的朝着老许说,“极端恶劣的环境还能把船队救出来,不简单啊!” 老许心里一紧:“都是运气,都是运气,看着那么多性命,也不能不去啊。” 将军拍了拍老许肩膀:“那就许同志给我介绍介绍,留下来一起吃个午饭。” ...... 许亦三人吃完两盆饭后,摸着圆圆的肚子回到舱室午休。 “老大,刚吃饱就睡是不是对身体不好?”刘力挺着肚子扒着圆形舷窗慢吞吞说着。 欧阳疏:“你这牲口,硬是吃了五盆,还喝了两碗汤。怎么不撑死你!”说完一掌拍刘力肚皮上,差点给他吃的午饭拍出来。给他吓得手一缩,生怕吐在自己手上。 许亦翻了个白眼,看着他俩。对对面铺位的章鱼说道:“老章,你这重回大海了,出去几年没忘本事吧?” 章鱼无奈地说:“亦哥,我就出去两年,怎么可能忘。还有我叫张宇,不叫章鱼,您可别再叫我外号了,我回来这半个学期您都给我声名远扬了,我谢谢您嘞。” 张宇的父母不是渔民,是个船厂修理工人。后来听人说南边赚钱多,就下南边创业去了,现在家里也确实富裕。 但是章鱼打小就和许亦这些人一起长大,下海摸鱼那也是门儿清。当年可是许亦一样,浪里白条,其中的佼佼者,小时候就老喊着下海过活。说一次被他爸打一次。但是这小子倔的很,打完和没事人一样,跟着许亦他们继续混。后来章鱼就随他爸妈去南边创业去了,当时可是给兄弟几个难受了一段时间,有事回来几次也会给许亦他们带带好东西。这次因为高考户籍的原因,只能转回到户籍所在地,现在和他妈一起,住修好的老房子。回来那天还是许亦几个张罗着从车站接回来,偷摸着喝了几瓶啤酒庆祝。谁知道这小子酒量不行,当时就躺下了,给几个人吓了一跳,以为出啥事。直到刘力扣了几次人中,呼噜声出来后,几人直骂娘。最后搁船上睡了一晚,早上起来不知道哪儿来的大章鱼抱着不松。大伙儿笑话他,就喊他章鱼哥。喊着喊着,张宇也就认命了。 张宇继续道:“这事咱们过去了,回头回去,烧烤我包一星期!” 欧阳疏和刘力眼睛一亮:“亦哥,章鱼这回下血本了,我觉得吧,这事可以过去了。”两人挤眉弄眼的暗示许亦。 许亦还看不出来这两货色什么意思:“行,章鱼。咱下周的伙食可就看你的了。” 张宇:“没问题,没问题。嘿嘿” 船只行驶两个时辰后,广播声传来,所有人上甲板集合。因为人数不少的原因,1到8班,9到15班分别被分到了两艘船上。大家按照老师安排上到甲板。天气不错,海面也是风平浪静。 很快,就有一个老师拿着扩音开始讲话,许亦几人一眼看出这是高二年级主任,这标志性的地中海发型不难分辨。 “大家应该是知道,这项夏令营活动是对各位的学历有影响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全力以赴。”地中海拿着宣讲书,一边念,一边扫视着上百号人。 “这次的活动和以往的实践活动大不相同,接下来我会一一宣读内容,同时你们的老师也会辅助你们做好准备,此次的彭州海峡任务取消,等下次到达目的地将开始实践活动测试。”地中海说完,大家开始叽叽喳喳讨论。 “第一,1到8班自由组队,人数为6-10人。9到15班相同。 第二,在明天之前,老师们会对你们进行培训接下来的内容。 第三,.......” “亦哥,地中海刚刚说自由组队,接下来的测试可能是团队进行了。”欧阳疏小声说道。 “那岂不是我们可以和女生组队,太好了!”刘力四处张望着。张宇几几人将头转向别处表示不认识他,嫌丢人。 第三章高科技 在地中海宣讲完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后,各班老师开始给学生详细分析地中海所讲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许亦所在的班级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姓朱,年近40,。对学生们也非常好,平时尽心尽责。所以许亦所在的5班成绩普遍不错,大家也挺尊重她。 “大家也都了解到年级主任讲的内容了,今年情况和以往大不相同。现在讲究的是组队协同完成实践活动测验,所以大家要好好挑选同学组队。各个班级的同学都是可以的,人数是6到10人一队。”朱老师一发话,大家都安静的听着,“各位同学要在下午4点之前完成组队,同时班长许亦将组队好的名单报给我。” “好的,班主任。”许亦也没觉得突然,这是正常情况。朱老师又继续介绍了几个情况,就和其他老师被叫过去谈话了。 许亦站起来:“大家还有一个多小时了,抓紧时间组队,组好了到我这登个记,报个名单,没问题吧?” 班级同学都回答没问题,然后兴奋地去找聊得来的,觉得厉害的组队去了。 “亦哥,咱们舱室只有六个兄弟,是不是再找四个?人多力量大嘛。”欧阳疏抠着指甲说道。 “可以,你么有什么推荐的,可以商量商量。”许亦话音刚落,张宇和刘力带着两个女孩子走了过来。 “许亦,你好,我两是3班的和9班的。我叫陈阳,她叫苏芸,我们希望加入你们的队伍。”陈阳拉着苏芸说道。 这两牲口看人水平不错。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胜在五官清秀。许亦边想边说,“可以可以,欢迎两位!”同时招呼着两人找个地方坐下来。 张宇:“亦哥,咱们现在有八个人了。你,我,刘力,欧阳疏,王洋,刘青松,陈阳,苏芸。还差两个,组个满编队。” “哎,你们还差两个是吗,把我和张秦加上吧。”学委吴梦洁带着张秦找个地坐下来,都没等许亦同意。只见刘力和欧阳疏几人猥琐的笑着,时不时眼神示意许亦。 “可以是可以,但是得服从安排,不能拖后腿。”许亦一改刚才笑脸,严肃的说。 这边刚组好队,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许亦被班主任叫走,说是找几个人搬东西,要发放给大家。许亦就带上刘青松和王洋过去了。留着欧阳疏三个和几个女生交流,怕他们尴尬。 “这是你们五班的,这次是临时发放的。等周末回来要上交,通知大家不要弄丢了。里面是智能手环,按照你们班学号发放,里面是绑定的。使用方法你们老师会告诉你们。”物资发放的老师叮嘱许亦。 “好的,老师。我会通知到位。谢谢!”许亦比较惊讶,这东西看起来科技水平很高,这次活动确实没白来。 将东西搬到班级所在地,许亦转头看看甲板四周,已经看不到海岸线了。 5班随行来的,还有个男老师,叫王明。王明是个体弱多病的体育老师,从许亦上高二后,就在也没上过体育课了。听闻体育老师常年卧床不起,还是在活动之前看到王老师,活的。 王明和许亦四人将东西发放给所有人之后,王明开始介绍智能手环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大家手上的是一个智能手环,和市面上的一样。但是功能却要强大的多,大家先长按手环上方屏幕开机。”王明指示大家开机,“都没问题的话,大家往右滑动会发现一个虚拟屏幕投影在你的手臂上。” 所有人无比惊讶,这东西不是还没有普及吗?现在就可以用了,这可是高科技啊。 王明接着说道:“这个手环是绑定你们个人的,除了指纹,谁都打不开。他可以录像,录音。绝对防水防高温,简单说就是耐用。另外它的待机时长是6个月,也就是你们用可以持续时间为6个月。你们也用不了这么久,下周回去之前要上交,里面有定位系统。你们可以用这个当做电话,也可以发短信,内部有部署局域网连接。” 许亦小队人听完,觉得这玩意儿太牛了。赤果果的军工级产品啊,现在有机会上手。张宇更是宝贝得不得了,要不是怕弄坏了,现在这手环就是零件了。他和他爸学的一手好功夫,出去几年参加过各种比赛还拿过奖。 “里面还有危险紧急处理方法手册,遇到危险,教你们怎么活下来。这东西大家看看,也熟悉熟悉。还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可以咨询我。”王明也是纳闷,学校搞个这个知识普及说得过去,但是现在好像没必要吧。学校又着重要求老师叮嘱学生去了解,不知所以然。 张宇:“亦哥,这东西太好用了。只不过里面好像有部分功能没有权限,我试试看能不能解锁。” 张宇说完,大伙儿都凑上来看了看章鱼的手环显示权限不足的功能。纷纷打开手环,确实如此。许亦点开手环,却看到上面有个权限解锁时间倒计时。时间是在三天以后。他看了队伍里所有手环,都没有这个倒计时。就没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打算回去在和大家研究。 吴梦洁和两个女生一直都没说话,低着头在研究危机应急手册的内容。既然王老师着重提醒,那这个应该是很重要的资料,说不定会有用。三个女生在交流过后很快就熟络了。 苏芸:“咱们三人和他们几个比,体能肯定比不过。但是在其他方面我们是可以提供支持的。”说完指了指手臂上的应急手册投影。 另一边,指挥船上。 “报告将军,我们还需要四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指定地点。”洪先少校回答到。之前他是有疑问的,将军临时到来,就是要改变活动流程和地点。而且目的地还是风险极大的某海沟附近。但是作为军人的潜意识告诉自己,服从命令是自己该做的,不要多想。 船队渐行渐远。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