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西凉董魔王》 对本书的一些小事的解释,(可看可不看) 由于本文带有一些玄幻色彩,所以对世界各地人数也做了一些增加。可能会有一些不合理情节,还请各位原谅。 单说汉朝人口,历史记录是六千万,本文中将其扩充至一亿两千万。 异族人口如羌族,匈奴,鲜卑,乌桓。这些都很难找到具体资料,只能靠编写。加上作者文笔不足,要是有缺陷,还请理解。 别的异族以后再说,现在董卓面临的是羌族,暂定羌族人口一千万。肯定和史实差太远,但是这也是为董卓未来成长做铺垫。 做个小剧透,董卓未来组建西凉铁骑肯定需要辅骑。羌族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本文进度有些慢热,会结合史实做一些战役宫斗之类的。但距离真正的董卓入京应该还有不少路程。 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支持。 本文主角是董卓,但他不会率先把势力发展到中原,毕竟能力不足。相对于中原,边疆更适合董卓。 接下来很长一段路董卓不会进军中原,不仅是为了隐藏实力,更是为了清楚后患。 本文乱入中国古代人物,不会像剑客一样乱入到别的国家。毕竟其余三大帝国也有其辉煌的人才,而董卓也不会满足于大汉。 再说一些小问题,汉朝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60克,而一个成年男子一天起码需要600克主食。 暂定普通军队粮食消耗为汉朝的三斤。以后谈到更加精锐的部队主食也是这个量,只是会增加肉类的配给和草药的供用。 马匹也是关键,作者找了很多资料,但是都没有具体的价格。只能凭借一丝的史料进行推测,当然作者更希望有朋友可以把这些资料共享给我。 普通马匹(劣马),一万钱。良马(可供骑乘),三五万钱。战马,十万到三十万不等。 种马,这个暂时无法定价格,也不要太过担心,董卓一般是抢的,不会花钱买。 这些基本小事说完,就必须谈一下本书的战力等级,作者文笔不足,可能让不少人感到迷茫。 这里谈一下,本书等级有七个。(封王只是不死不灭的一部分,只是因为实力出众,并非另一个等级。) 引气入体,化气入血,融气入骨,练气成罡,内气离体,破碎虚空,不死不灭 很多人可能看出来了,本书等级借用了神三的一部分。 这几个等级前几个几乎没有用,真正的人才几乎都是从内气离体开始。为了更好的说明实力,作者将其数据化。 内气离体,基础属性在95-100,爆发技能后一般在95——115之间。 破碎虚空,基础属性在101-104,爆发技能在116——125之间。 不死不灭,基础属性105,爆发技能达到126--133。其中达到130便可成为下位王,131中位王,132上位王,133极道王。 这些实力当中包涵了一些道具的增幅。 但很多人虽然基础属性不高,只是内气离体。但爆发技能后,实力达到破碎虚空,这些人就是俗称的天骄。 再来说说道具加成,武将的宝贝自然是武器与坐骑,至于铠甲虽然可以免疫一些低级伤害,但并不能增加武力值。 由于兵元的存在,最强的武器不过增加两点武力值,普遍都是一点。 但由于妖兽的概念,坐骑对武将统帅的增幅要大的多。 内气离体坐骑加一点属性值,破碎虚空坐骑加两点,不死不灭坐骑加五点。 当然还会有御兽之类的概念,那到时再说。 再说文官,谋士与政宗,他们无法拿刀砍人,但他们的羽扇纶巾同样可以增幅自己的实力。 最后,说一下兵种的划分。 屯田兵武力达到40,普通士卒武力达到50-60,精锐 60-70可以一敌十,禁卫70-80(以一敌百),军魂80-94。(以一敌千)。 普通的练气成罡实力也在90-94之间,但是很少有技能加成,这类人一般也就是普通的偏将。 技能类似于玄幻里面的神通法术,一般只有达到内气离体才能觉醒技能,当然有些人比较特殊。如时迁之类,武力不高,但有着特殊的天赋技能。 暂时就这些吧,要是有什么疑惑,可以询问作者,力所能及情况下作者会尽力回复。 最后,还请大家多多支持,作者在这里厚着脸皮要几张推荐票。 对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用雷同纯属巧合。 以下内容转自董卓吧,楼主美伊航空 董卓同志生平 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董卓同志,生于公元130年,是陕西省临洮县人。董卓同志从小就有为国家人民干出一番轰轰烈烈大事的志向,并与当地的羌族民族兄弟交往密切,充分表现了民族兄弟情。董卓同志还坚持发展城市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公元149年,董卓同志因为根正苗红,被选拔为中央警卫员。后来跟随中将张奂镇压并州发生的反革命暴乱,立下赫赫战功,被提升为少校。 公元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邪教“黄斤道“发动大规模叛乱,董卓时担任山西高官,由于北线前敌总指挥卢植执行了右倾保守的错误路线,中央派董卓接替卢植出兵维护治安,董卓同志一出兵就遭到了邪教黄巾军的的疯狂攻击,将士损伤严重,但董卓仍然一不变节,二不逃避,充分展现了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其中,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者的孝子贤孙刘备仗着运气打了个胜仗,企图到董卓面前耀武扬威,董卓同志一眼就识破了他的险恶用心,于是义正词严地对他轻蔑的一哼,这一令敌人胆战心惊而让同志拍手称快的举动大大的打击了刘备的嚣张气焰,也为日后蜀汉分裂势力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接着董卓同志又担任西进第二集团军司令,去与西凉的分裂主义分子韩遂作战,为维护祖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少帝即位。这时把持中央政权的牛鬼--全国总司令何进和蛇神--太监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内讧。宫廷秩序大乱,许多无辜者遭到秧及。为了安定首都秩序,为了保卫首都人民,董卓同志率领本部人马千里迢迢急行军赶到首都洛阳。这时何进和太监都已经死了,董卓安抚改编了何进的部队,把少帝迎接回宫。洛阳警备司令丁原依仗手下特务连连长吕布,阴谋分裂中央,董卓同志高瞻远瞩,及时派出李肃前往,晓以大义。在伟大的革命事业的激励下,吕布宣布起义,击毙了丁原,投入革命阵营。 董卓同志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勉为其难担任了首相职务。他呕心沥血,每天深夜还在宫里忙碌。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废黜了昏庸的少帝,立聪明的汉献帝为皇帝,还把叛变革命离开首都的袁绍任命为天津市长。这也显示了董卓同志任人惟闲的气度这天董卓同志到阳程视察,正好当地人民群众欢度庙会,董卓同志也不仅被这热闹的场面感染。为了增强军民交流,也为了给人民群众做好战备训练,他吩咐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演习。演习的结果以董卓同志部队的胜利而告终,充分显示了董卓同志的部队无敌于天下。董卓同志还致力于经济改革。为了让老百姓手里多几个钱,他销毁了封建暴君秦始皇所铸造的象征封建统治的十二个铜人,而改铸为钱币加大流通。由此引起米价上涨,刺激经济增长,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也因此提高。为了反对土葬,提倡火葬,尤其制止厚葬的传统陋习,董卓同志经常下令挖掘坟墓,焚烧尸体,并把那些地主财主的陪葬金银充做军费,不但解决了部分国家财政问题,而且大大的打击了富人的猖獗。 但是,一切反动派都是不会主动改恶从善的。董卓同志在首都的革命行为引起了阶级敌人的无比愤恨。先后逃离洛阳的原洛阳卫戍司令官,大地主袁绍;洛阳市公安局长,大资本家曹操等不甘失败的命运。他们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拉拢了十几路人马,纠集了几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反动军队,在全国各地土豪劣绅的支持下,向首都发动了疯狂的反扑。董卓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严阵以待,先后在汜水关、阳人、虎牢关等地多次打败反动派的入侵。但为了保存实力,尤其为了避免洛阳城区遭到战争破坏,董卓同志下令主动撤出洛阳,迁都长安。临行,董卓同志首先将城内五千家大地主、大资本家全部处死,家产没收。这些吸血鬼一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今天终于受到了正义的惩罚!围观群众纷纷拍手叫好,有的还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为了避免首都人民遭到反动派的报复性屠杀,董卓同志还下令洛阳及周遍地区近百万群众一起西迁,为了帮助他们,还派出几万士兵随队护送。最后为了坚壁清野,不给敌人留下一座房子,董卓同志下令实行焦土抗战,把整个洛阳烧成一片白地。大火熊熊,烈炎冲天,反动统治阶级在火中战抖! 果然,关东的反动派本来就是为了各自的卑劣利益而临时纠集的乌合之众。占领洛阳后,他们很快因为分赃不匀开始狗咬狗。于是在长安地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一个叛徒出现了!他就是反动文人,教育总长王允!王允出身封建世家,并且靠着推行腐朽的儒家礼教爬到了高位上。董卓同志的大军打来后,他包藏着险恶的用心,混进革命队伍,对董卓同志进行心怀叵测的阿谀奉承,骗取了董卓同志的信任。而私下里却暗地里和敌人勾结,先是策划大资本家曹操对董卓同志的暗杀行动失败后又与大地主,也是反动联军的头子,天津市长袁绍往来。真是个“万岁不离口,心中有阴谋“的大野心家。处于对腐朽的东汉王朝的死心塌地,出于对那些被董卓同志处决的封建官僚地主的兔死狐悲,他决心要谋害董卓同志。于是一面继续喊口号,一面悄悄活动。 不幸的事件终于发生了,董卓同志最亲信的义子吕布,其实也是一个抱着投机心理参加革命的机会主义分子。王允认识到这一点,便集中对吕布展开糖衣炮弹的攻击。吕布终于抵御不住,被女特务貂禅拉下了水。他认贼作父,背信弃义,竟然表示愿意协助王允谋害董卓同志!他们又网络了叛徒、反动官僚、走资派和封建王朝的忠实奴才如李肃、皇甫嵩、黄碗和士孙瑞等人,布置了一个圈套。 公元192年4月3日,苍天悲呦!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董卓同志不幸被这群阴险的敌人谋害!董卓同志临终前留下遗嘱,要为长安百姓做最后一点贡献,因此有士兵在他肚鸡眼上捅了一刀,插进灯心,点着火在大街上当路灯,一直烧了三天三夜。围观群众看见董卓同志这种大公无私鞠躬尽瘁的精神,纷纷感动,不少人泣不成声,有的悲伤得在大街上狂呼乱叫,还有的竟伤心至于发了狂,这些,无不表现群众的心里是最清楚的,表达了他们对一小撮阴谋家的刻骨仇恨,和对董卓同志的无限缅怀。董卓同志的教训充分说明了阶级敌人一天不被彻底消灭,就一天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更要坚持抓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才能告慰董卓同志的在天之灵。 董卓同志永垂不朽!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